三門峽歷史上曾經存在過虢國與焦國

四面環山三面水,半城煙樹半城田。黃河三門峽,美麗天鵝城。魅力地坑院,厚重函谷關。周召分陝,甘棠遺愛。仰韶文化。廟底溝文化。道教之源。萬里黃河第一壩。黃河邊上的一顆明珠。

山陝豫黃河金三角中的豫西小城——三門峽。

三門峽歷史上曾經存在過虢國與焦國

三門峽曾是古虢國的都城。如果三門峽的“市齡”從虢國計起,至今已有3000餘年了。然,據歷史文獻記載,三門峽大地上最古老的古國不是虢國,應該是焦國。

公元前11世紀,周武王順勢而為,透過連年征戰,一舉滅商,建立了周王朝(史稱西周)。為鞏固新生的政權根基,周武王大封諸侯,分別治理江山。《史記•周本紀》記載,先是追思先聖王,“乃褒封神農之後於焦,黃帝之後於祝,帝堯之後於薊,帝舜之後於陳,大禹之後於杞”。在以上所封諸國中,焦國便是三門峽歷史上第一個封國。《漢書•地理志》雲:“弘農陝縣有焦城,故國也”。焦國得名於焦水,即今蒼龍澗河。焦國之城,在焦今陝縣七里村至湖濱區南關村一帶的黃河階地上。

三門峽歷史上曾經存在過虢國與焦國

隨著歲月之流失,時代之變遷,歷史上的“美女戲諸侯”出現了。公元前的771年,西周王朝最後一個君主周幽王為博得美人褒姒(si)的一笑,多次在驪山上不惜燃起表示國家告急的烽火,戲弄諸侯。結果,當後來犬戎大軍兵臨城下的烽火燃起時,諸侯們仍以為君王與美人的調情而拒發兵,從而導致國亡身死,西周結束。後周王朝11代周平王遷都洛陽,史稱東周之始。

而原在王室西側的虢國也緊隨“中央政府”由“雍“地(今陝西省寶雞)東遷。至上陽(今三門峽市區),見此地“四面環山三面水,半城煙樹半城田”,風水寶地也。亦就建造起了上陽古城,成為三門峽第二個古國。上陽城與焦國的焦城僅數里之遙,當以“窮兵黷武”聞名後世的虢國把軍隊開到焦城城外時,焦國滅亡。

三門峽歷史上曾經存在過虢國與焦國

《史記•魏世家》中記述:“幽王七年,虢人滅焦。”焦國王室成員,率焦民西遷至靈寶市西塬上定居,並以國(焦)為姓,這就是靈寶四大姓氏之一的焦姓及焦村的由來。故,靈寶的焦姓家族,有焦國之後裔之說。

歷史車輪到了公元前658年,虢國的鄰邦虞國借道與晉國,使其一舉攻取虢國的下陽城(今山西平陸境內)。三年之後,公元前655年,晉國又攻佔了虢國都邑——上陽城。至此,虢國滅亡。晉國在班師凱旋時,又順路滅了虞國,為我們後留下了“假虞滅虢”、“唇亡齒寒”、“輔車相依”的歷史典故。

這樣,亡國的虢國後裔亦像被他們的先人滅掉的焦國後裔一樣,以國為姓。後來,其中一支演化為“郭”姓。就有了“天下郭姓出虢國”之說了。

三門峽歷史上曾經存在過虢國與焦國

2021年5月18日修改於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