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拳獲得功力,“亦整亦沉”,一起來看看

龍筋丹青,虎骨梅花。教拳一個事兒,自己練拳,又一個事兒。我師父教拳,很有層次,進度門清兒,他是瞭解徒弟的。我師父給東西講究,不會一股腦兒,次第清晰。今天練練結構,骨架端正了,不哈腰端肩了。過一時,講講矛盾,練練抻撐二勁。後一時,傳傳內功。如此層層,如此鋪墊,徒弟練得紮實。教拳和學拳,都不能緊著趕,兩個字,實在。教得踏實,練得紮實。我跟著師父,十來年學下來,老爺子說的法,教的勁,講得理,至今記憶猶新。師父嚴謹,一個勁,一個勁的喂,遇到不會的,不往下教,會了為止。逐一校架,內功,外功,基本功,東西都給全乎了。幾十年間,老人家教徒弟們,花了大心血。當師父都不易,一是培育人才,二是為東西負責。一門香火,傳承延續,老師責任巨大,任重道遠。傳道解惑,培育人才,是師。懸壺濟世,救死扶傷,是醫。抵禦外辱,保家衛國,是武。這三者,為國之根基,缺一不可。

練拳獲得功力,“亦整亦沉”,一起來看看

閃電開路,一日雷城。拳法高超的人,不比常人聰慧,一者得了法,二是肯下功夫。常言道,寧叫杵變針,不改當初心。一個功勁,上千次磨合,一套拳,幾十年, 階及神明。身子抱整,內腔旋圓,這一整一圓,是身法基礎。拳法,不能東拼西補,由基本功到套路,由定步到活步,得經歷一個過程。感覺功勁不濟,其實腰力不濟。虛胸擴背,腔肋雙活,這兩個有了,才能活潑於腰。動則生風,靜似古鐘,腰力有了,拳勁從此有了主宰。拳就是拳,拳自有拳勁,不要形容詞,你只求動詞,怎麼動,什麼勁,功夫就紮實了。只問結構功勁,至於美感,如何品評,那是別人的事兒,你只顧練功,深化功勁。法門決定拳路,自然成就風格。決定學一套拳,先反覆看,看不懂也看,不著急記動作,看它的相,是大是細,或高或低,心裡有個路數。無論新老,又或大小,這是忽雷,那是領落,它必有一種味道。心裡反覆揣摩,理解,認知,再出手去學,這會比較順利。修內家東西,是個通透事兒,越練越舒坦,沉穩綿厚,這個是對的,但並不意味著,沒有難度,越是叫你放鬆,越強調內在,太極是在開發另一套體系。

練拳獲得功力,“亦整亦沉”,一起來看看

金剛伏虎,釋迦拋象。抱合出整勁,合勁不離三尖相照。照,意思是對應,照應。鼻尖對檀中,檀中對丹田。既不前傾,也不後仰,始終觀照中線。打起拳來,肘尖照應膝尖,膝尖對著腳尖,不歪不偏,將拳架外沿拓圓了,別出刺兒。刺的意思是,區域性的動。打拳時,雖有各部自旋,但都整體串聯,忌諱區域性妄動。丹田提吊,側腰鼓盪,十分重要,腰有股橫撐勁,由此內壯,這是必須的。閉胛,為了充分開胛。開胛,張肋,擴背,這是主勁,如此不失整合。內腔膨脹,又稱內掤,隨吊丹運動,橫膈膜緩慢升降,好似給皮囊打氣,由此壯大腔壓,內功漸壯。掤意思是,擴張,撐開。後身兩個掤,髖骨後開為掤,背部後擴為掤,開啟後面這張網,張力巨大。臂環飽滿,亦沉亦撐。側拉斜方,四十五度向下,洞開肩縫,深吸雲門,撐肱沉肘。太極功勁,貴在綿沉。綿是連續不斷,久長柔粘。沉是功勁質量高,除了自重落胯,還有兩個要點,首要內壓密度,還要骨力堅實。內壓密度,源自吊丹開肋,進而抱丹磨盤。骨力源自結構,架子符合力學原理,穩定性高,關節靈活,抻拽螺旋精準,加之意念引導,逐步形成結構定型。身體有了記憶,一出手就是它,軌跡清晰,骨力便會逐步增強。內功雙密,一是內壓整密,二是骨力沉密。一是,擴張松活,圓滿抱掤。二是,吊丹開肋,內壓增密。三是,結構精確,骨力堅實。記住以上這些要領,融入拳法當中,練出一種整沉的功勁。

練拳獲得功力,“亦整亦沉”,一起來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