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帝自殺時,明朝亡了,亡明的大臣嬪妃們結局如何?

1644年3月17日,李自成領導的農民起義軍開始圍攻京城。

在連續多年疲於應對起義軍和清軍的雙線作戰後,明軍已經逐漸喪失戰鬥力,京城被攻破也只是早晚的問題,這一點崇禎應該是能意料到的。

崇禎帝自殺時,明朝亡了,亡明的大臣嬪妃們結局如何?

電影《大明劫》裡的崇禎形象

3月18日晚,在貼身太監陪伴下,崇禎來到了景山之上,眺望著城外的烽火連天,只能哀聲長嘆,徘徊不語。

不久後,起義軍攻入京城。太監王廉急忙跑來向皇帝報告,崇禎在宮中飲酒長嘆道:“苦我民爾!”此時另一位太監張殷試圖勸皇帝投降,憤怒的崇禎一劍將其刺死了。

崇禎帝自殺時,明朝亡了,亡明的大臣嬪妃們結局如何?

之後,他開始安排後事。對於男嗣的處理,崇禎帝都命人保護他們前去避難,同時命令成國公朱純臣統領諸軍並輔助太子朱慈烺。

對所有女眷的處理則倍顯殘忍與悲壯,在周皇后與袁貴妃及眾妻妾入宮後,崇禎帝哭著對周皇后說:“你是國母,理應殉國。”

周皇后聽後也哭著說:“跟從你18年,陛下沒有聽過妾一句話,以致有今日。現在陛下命妾死,妾怎麼敢不死?”說完解帶自縊而亡。

崇禎帝自殺時,明朝亡了,亡明的大臣嬪妃們結局如何?

之後崇禎帝又對袁貴妃說:“你也隨皇后去吧!”哭著拜別後,袁貴妃也自縊而亡。

崇禎又流著淚對15歲的長平公主說:“你為什麼要降生到帝王家來啊!”因於心不忍便左袖遮臉,右手拔出刀來刺向長平公主,先是砍中了她的左臂,接著又砍傷她的右肩,長平公主昏死過去,接著崇禎又一劍刺死了年僅六歲的昭仁公主。

在接連砍死了多名妃嬪後,崇禎命人去催懿安張皇后自盡。懿安張皇后名叫張嫣,是明熹宗時期的皇后。隔著簾子對朱由檢拜了幾拜後,懿安張皇后亦在寢宮自縊身亡。

崇禎帝自殺時,明朝亡了,亡明的大臣嬪妃們結局如何?

3月19日凌晨,李自成率領起義軍從彰義門殺入北京城。崇禎帝手執三眼槍與數十名太監騎馬出東華門,結果被亂箭所阻擋,之後又跑向齊化門,但成國公朱純臣緊閉大門不予理睬。無奈崇禎又轉向安定門,看到的亦是大門深鎖,明軍守軍均已不見。

拂曉時分,崇禎看到城外火光沖天,又急忙重返皇宮。崇禎在前殿鳴鐘召集百官,卻沒有一個大臣聞聲前來。自此,崇禎對本朝大臣的失望簡直無以復加。

崇禎帝自殺時,明朝亡了,亡明的大臣嬪妃們結局如何?

在提督太監王承恩的陪同下,崇禎又再次去往景山,在身上的藍色袍服上寫下遺言:“朕自登基十七年,雖朕薄德匪躬,上幹天怒,然皆諸臣誤朕,致逆賊直逼京師。朕死,無面目見祖宗於地下,自去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朕屍,勿傷百姓一人。”

之後,崇禎在一棵歪脖子樹上自縊結束了年輕的生命,時年僅33歲。

他死後僅三個小時,李自成拍馬直搗金鑾殿。那些政治堅定、慷慨激昂的部長們血戰到底了嗎?第二天他們就去李自成辦公室外,排隊請求安排工作。

景山公園那塊石碑上刻的是“明思宗殉國處”,“思宗”是崇禎的廟號。的確,崇禎和明朝的悲劇留給後世沉重的思考。

崇禎君臣的議事秀,空留千古憾事

崇禎皇帝死後不久,大清攝政王多爾袞給南明的史可法寫信,說得非常到位,也好像在替敵人難過:

你們明朝的幹部根本不考慮國家利益,就喜歡唱高調、講大話,哪怕火燒眉毛了,還慢條斯理地窮白話,作個決定比蓋棟樓還慢。當年北宋研究對策還沒散會,金軍就渡過黃河了,你們咋就不長記性呢?!

城破了,皇帝死了,魏藻德投降了。李自成問他:你為什麼不去殉死?這個無恥的人回答說:“方求效用,那敢死。”(“我正準備效力新朝,哪敢去死。”)

“鐵公雞”們的下場

大臣們如此,平頭百姓更是如此:誰當皇帝,關咱啥事,咱不照樣當老百姓嗎?守城士兵也是如此,沒有軍餉,咱為什麼要賣命?史載,闖王大軍圍城之時,京城守軍倒臥城頭,“鞭一人起,一人復臥”。

大明滅亡,浩劫來臨,接踵而來的是數十年殘酷的戰爭,無人能夠置身事外,明末清初人口損失慘重,後來才有了“湖廣填四川”,具體損失多少?從數千萬到上億,不同的統計,冷冰冰的數字背後,是無數的血淚悲劇。

一個缺乏信任與共識的國家,勢必一盤散沙。遇事誰也不肯擔責任,誰都想把責任推給對方、一味指責對方,勢必最後同歸於盡。

魏藻德,就是那個勉強捐了500兩銀子的傢伙,想投降,結果被拒,李自成手下大將劉宗敏指責其身為首輔而誤國,魏藻德為自己辯解:“我本是書生一個,根本不懂得政事,加上崇禎無道,所以才亡了國。”劉宗敏聽了大怒說,你從一介書生到狀元,不到3年就做了宰相,崇禎哪點對不起你,你竟詆譭他。說罷,命人掌其嘴數十下。

但打耳光,只是魏藻德噩運的開始。他被劉宗敏抓捕入獄,在被夾棍夾斷十指的威逼下交出白銀數萬兩,然而劉宗敏絕不相信一個內閣首輔僅有幾萬兩白銀,繼續用刑,5天5夜的酷刑後,魏藻德因腦裂死於獄中。他的兒子魏追徵又被逮捕,魏追徵說:“家已罄盡。父在,猶可丐諸門生故舊。今已死,復何所貸?”旋即被斬首。

陳演,哭窮的大明重臣,被劉宗敏囚禁後,主動交出4萬兩白銀“助餉”,被劉宗敏釋放,4天后,李自成出京攻打吳三桂,因害怕明朝舊臣趁機在北京作亂,決定殺掉一批明朝舊臣,陳演僅獲4天自由便被捉回斬首。

那些在崇禎面前哭窮的“鐵公雞”們,在闖軍的酷刑前,紛紛交出了驚人的財富。當時京城之間,棍杖狂飛,炮烙挑筋,挖眼割腸,北京城內四處響起明朝官員的慘嚎之聲。同時,城中富民不少人也被加以拷掠,平民的薪米盡被農民軍搶掠以供軍用。城內餓屍遍地。史料記載:經過殘酷拷掠,李自成軍共得銀7000多萬兩,均讓工人重新熔鑄成巨大的中間有孔竅的方板狀銀板,後來運往西安。

那個國丈周奎,當初哭著喊著只肯掏1萬兩銀子的守財奴,禁不住嚴刑拷打,被闖軍抄出了無數奇珍異寶,拉了幾十車,光是現銀就足足有53萬兩之多。

他本可以是個逍遙自在的王爺,皇帝這個身份原本與他並沒有關係。只是因為一個意外。明熹宗朱由校意外落水至病, 不治而亡。

歷史選擇了朱由檢,這個16歲的少年,毫無準備的被推上了歷史的舞臺。面對這個災荒頻繁,流民四起,盜賊猖獗,宦官當朝,風雨飄搖的大明王朝。

崇禎帝自殺時,明朝亡了,亡明的大臣嬪妃們結局如何?

有人說他志達才疏,剛愎自用,沽名諉過、多疑善變、吝嗇刻薄、暴躁殘酷。批評他錯殺袁崇煥自毀長城;批評他放棄議和導致內外受敵;批評他的內閣首輔像走馬燈一樣更換;批評他死要面子不南遷;批評他致死不肯拿出內庫銀子。。。。。

本本以為以上說法都不無道理,卻絕不敢悉心贊同。一個敢於獨自一人面對一個勢力集團的少年,他以一人之力,除盡權奸閹黨勢力。作為皇帝,一國之君,他穿著樸素,食宿隨意,不貪酒色。僅此就絕非一般帝王可比。他兢兢業業,勤勉自律,孜孜不倦,一心求治。憑此,他絕不可能是一位愚蠢無能的君王。偏偏卻又成了王國之君,所謂“大廈大廈將傾,獨木難支”。

崇禎帝自殺時,明朝亡了,亡明的大臣嬪妃們結局如何?

所謂皇權至高無上絕非對“皇帝”這個稱謂的完整闡述,作為皇帝的崇禎並不能隨心所欲。相反,當時的政治環境處處限制著崇禎的行動,約束著崇禎“中興大明”的滿腔抱負。在內一個個勢力集團爭鬥不休,枉顧國家利益;在外兵無糧餉,將領驕橫;天災人禍烽煙四起,岌岌可危的大明江山和行將崩潰的個人理想,逼迫著他不得不採取各種“非常”措施,希望能力挽狂瀾。種種的不應該,其實是種種的苦衷下的無奈。

崇禎另外致使明亡的一點是,皇帝和大臣之間的關係達到了空前的惡劣。君王不信臣子,臣子不體君王。崇禎當政之時,殺害的朝庭臣官之多,也是令人咋舌的。從這點看,皇帝對百官的監察並沒有鬆懈。這種盲目的殺戮,最終也使得臣子遠離崇禎帝,導致崇禎自諡前留下“諸臣誤我”,更加悽慘的是,崇禎死時,身邊僅有一個太監相伴,死後與皇后屍體置於皇宮的地上幾日都未曾有人來收葬,之前的臣子經過都當若無物,可見君臣關係已經差到極點。我認為這才是致使明朝最終衰敗的原因,君臣異心。明朝宣佈敗亡的標緻是從李自城打敗孫傳庭潼關的守軍,這個時候實際明朝已經滅了。有個電影就是講這個——《大明劫》,電影也反應出了明朝的一部分滅亡的原因所在。面對闖王,只有5000精兵,其實都是新兵,裝備也不行,哪算得上精,皇帝還不給兵,不敗都說不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