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的招式,就是基本功

什麼招式最厲害?哪個招式最好用?太極拳的絕招是什麼?

我每次都說“不靠招式贏人,靠的是基本功”,可是聽的人總是禮貌地諾諾點頭,其實並不真信,至少是將信將疑。

太極拳的招式,就是基本功

這也難怪,無論是武俠小說、影視作品中,還是電視臺武術節目裡都在宣揚著絕招制勝,武林大會的比賽間歇中總要找幾個名拳師來傳授五花八門的祖傳“秘招”,“絕招”,鏡頭裡一個又一個的喂招徒弟被打得屁滾尿流,再經主持人大嘴一吹,看的人連呼“過癮”,以為武術就是靠這樣的一個個的招式來贏人的。

於是許多初學者就拼命多學拳種,多學套路,以為會的越多,功夫越大,認為這就是“博採眾長”。

誠然,拳的套路都是由一個又一個的招式組成的,招式就是模擬的攻防實戰,我們在打拳時強調要“打拳如有人”,就是在體會套路中這些攻防動作的內涵,打拳的過程也就是與假想敵過招的過程,這樣打出來的拳才可能有內容,而不是跳舞和作操。

所以,練習招式就是在模擬實戰,這是起碼的要求,如果連這點要求都達不到,拳就還沒有入門。

但反過來,練招式畢竟只是模擬,是在無人對抗、不受制約的情況下,還不是實戰,和真正的實戰還有相當距離。因為招式只是對某一特定情況下的模擬,而實際上雙方在不斷快速變化的運動中,很難有平常套路中的典型形勢出現給你用,真正能用上的動作,一定是變化了的、拆散了的、模糊了的招式。

與人交過手的都知道,光靠招式是贏不了人的,贏人靠功夫,特別是基本功和臨敵經驗。

基本功是練出來的,所謂“練拳不練功,到死一場空”,指的就是這個基本功。基本功的內容很多,單重,一軸到底,雞腿力,鞭杆勁,柔性節點,彈拱結構,滾拔式運動和臨界態訓練是基本功;“九要”也講的是基本功;站樁是練基本功,打拳趟子還是練的基本功。那麼有沒有最基本的基本功呢?有,松沉而已。沉者,穩也,站樁就是練一個沉字,腳下生根,單重,一軸到底也是沉字,無沉不足以立身。松者,輕也,無輕不靈,無輕不快,無松不足以靈動。兩者相輔相成,構成基本功中的核心。

太極拳的招式,就是基本功

而臨敵則一半靠天賦,一半靠經驗,靠真打實戰獲得的直接經驗。

天賦主要是膽量,有人天生膽子大,而有人天生膽子小,就像有人天生恐高,而在地面上膽子卻很大一樣。膽量也不是不可變的,俗語說“藝高人膽大”,後天的訓練與培養能起到一定作用,但是先天的影響不可忽視。

現在很難有獲得“真打實戰”經驗的機會了,不要說上戰場,連“文革”時的武鬥,街頭拔份打架,統統都不可能有,就連男孩子打架也稀罕得很。不得已而求其次,比武切磋也可算是好途徑了。雖然不是真打,也比不打強多了。不管是真打假打,自己打出來的經驗最寶貴,任何人傳授的實戰經驗都是人家的肉,貼不到自己身上,自己的肉還得自己長。說穿了,把招式練得多了,練得熟了,練到沒有了招式,把招式化成自己的下意識動作,化作隨機應變的能力,這樣的招式才算真會了。

太極拳的招式,就是基本功

所以說“無招勝有招”,不是什麼招都沒有,而是把許多個“有”消化成了“無”,正是老子所說“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練拳之初是“為學”階段,學了練了許多招式,這是必不可少的,就像我們每日吃飯,吃進去各種各樣的食物,但是,到了胃裡面要開始消化,把這些有形有象的東西分解掉,吸收掉,變成我們身體需要的營養,真正為我所用的、有價值的東西是提取出來的營養而不是那些吃進去的食物。招式就好比食物,功力就好比營養,練拳要消化招式,而不是生吞活剝。

所以,練武的人要千方百計尋找與人動手的機會,哪怕是推手玩勁也好,有機會時就儘可能過手,在過手中學習招式,消化招式,最終一定能夠體會到“無招勝有招”,到這時,才算真正懂得什麼是招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