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廣輝:關於郭店簡《老子》三組簡文的傳本問題

姜廣輝:關於郭店簡《老子》三組簡文的傳本問題

一、郭店竹簡《老子》甲、乙、丙三組竹簡簡長與形制皆不相同,竹簡整理者稱:“甲組共有竹簡39枚,竹簡兩端均修削成梯形,簡長32·3釐米,編線兩道,編線間距為13釐米。乙組共存18枚,竹簡兩端平齊,簡長30·6釐米,編線兩道,編線間距13釐米。丙組共存14枚,竹簡兩端平齊,簡長26·5釐米,編線兩道,編線間距10·8釐米。”

如郭店簡《老子釋文註釋·說明》所指出的:簡本《老子》甲包括今本《老子》的十九章、六十六章、四十六章中段和下段、三十章上段和中段、十五章、六十四章下段、三十七章、六十三章、二章、三十二章、二十五章、五章中段、十六章上段、六十四章上段、五十六章、五十七章、五十五章、四十四章、四十章、九章。簡本《老子》乙包括今本《老子》的五十九章、四十八章上段、二十章上段、十三章、四十一章、五十二章中段、四十五章、五十四章。簡本《老子》丙包括今本《老子》的十七章、十八章、三十五章、三十一章中段和下段、六十四章下段。

《老子》甲、乙、丙這三組竹簡的關係如何,是我們所要討論的主要問題。

二、甲組與丙組有一大段基本重複,其文分別如下:

甲組:

為之者敗之,執之者遠之。是以聖人亡為,故亡敗;亡執,故亡失。臨事之紀,慎終如始,此亡敗事矣。聖人慾不欲,不貴難得之貨;教不教,復眾人之所過。是故聖人能輔萬物之自然,而弗能為。

丙組:

為之者敗之,執之者(失)之。聖人無為,故無敗也;無執,故□□□。慎終若始,此無敗事矣。人之敗也,恆於其且成也敗之。是以□人慾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學不學,復眾人之所過。是故聖人能輔萬物之自然,而弗敢為。

這種現象作何解釋,最合理的解釋是甲組與丙組是兩個不同的傳本。那麼,乙組是否與甲、丙這兩組之一是同一傳本呢?如果與其中一組是同一傳本,何以不用相同的簡長與形制呢?郭沂將此甲、乙、丙三組《老子》解釋為是內篇、外篇和雜篇,但雜篇內容怎麼可以同內篇內容大段重複,而且存有異文呢?這種解釋似較牽強。合理的解釋是,乙組當也是一種不同的傳本,正補甲組與丙組所未備。看來,這三組《老子》有不同的來源,而曾為墓主生前所收藏和珍愛。

三、簡本《老子》甲、乙、丙三組文字全加起來,只相當於今本《老子》的五分之二。那麼我們是否應將簡本《老子》看作原始祖本,而將今本《老子》看作它的增益本呢?或者認為原始祖本已經是五千言的全本,而只相當於其五分之二的簡本《老子》是它的一個節選本?

如果是節選本,那甲組與丙組雷同的一段為什麼要重複抄寫,而不加節略呢?

而若將此簡本《老子》看作原始祖本,那它究竟早於何時,早於《呂氏春秋》?早於《韓非子》?早於《莊子》?還是早於《墨子》?

1.《呂氏春秋·君守》暗用《老子》之言曰:“故曰:不出於戶而知天下,不窺於牖而知天道,其出彌遠者,其知彌少。”此在今本《老子》四十七章作:“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知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少。”此條不見於簡本《老子》。

2.《韓非子·難三》引老子曰:“以智治國,國之賊也。”此在今本《老子》六十五章作:“以智治國,國之賊。”此條不見於簡本《老子》。

《韓非子·解老》引《老子》:“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上德無為而無不為也。”“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也。”“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也。”“上禮為之而莫之應。”“攘臂而扔之。”“失道而後失德。失德而後失仁,失仁而後失義,失義而後失禮。”“禮者,忠信之薄也,而亂之首乎。”“前識者道之華也,而愚之首也。”“大丈夫處其厚不處其薄,處其實不處其華。”“去彼取此。”

以上所引在今本《老子》三十八章作“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不為。(下德為之而有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前識者,道之華也,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此條也不見於簡本《老子》。

《韓非子·解老》又引《老子》:“道之可道,非常道也。”此在今本《老子》一章作:“道之可道,非常道。”此條也不見於簡本《老子》。

《韓非子》之《解老》篇與《喻老》篇所引《老子》之文,而不見於簡本《老子》者,其例尚多,恕筆者不在這裡一一列舉。

3.《莊子·天下篇》引老聃曰:“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谿。知其白,守其辱,為天下谷。”此在今本《老子》二十八章作:“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谿。……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此條不見於簡本《老子》。

4.《太平御覽》卷三二二《兵部》五三:《墨子》引《老子》曰:“道衝,而用之有弗盈。”此在今本《老子》四章作:“道衝,而用之或不盈。”此條不見於簡本《老子》。

四、學者多認為郭店一號墓約下葬於公元前300年左右,假使其年壽八十,

其生年當推至公元前380年左右。

據錢穆先生考證:

墨子生卒年約為:公元前478-前392年

莊子生卒年約為:公元前368-前289年

韓非生卒年約為:公元前281-前233年

呂不韋生卒年約為:公元前289-前235年

如果錢穆考證大致不誤,則郭店一號墓墓主稍早於莊子,而遠晚於墨子。《呂氏春秋》和《韓非子》所引《老子》之文而不見於簡本《老子》者,可以理解為郭店一號墓墓主之後的道家學派所增益。但《墨子》、《莊子》所引《老子》之文,在郭店一號墓墓主時代應該可以見到。然而簡本《老子》中卻沒有。這其中的可能性有兩種:一是簡本《老子》原也有其文句,而在竹簡出土前隨竹簡的殘損而失落。一是此簡本《老子》根本未載其文。

五、我們前面提出這樣一種可能性:《老子》原始祖本已經是五千言的全本,而只相當於其五分之二的簡本《老子》只是是它的一個節選本。然而當我們作進一步考察的時候,會發現這種可能性根本就不存在。《戰國策》卷二十二《魏一》:

知伯索地於魏桓子,魏桓子弗予。任章曰:“何故弗予?”桓子曰:“無故索地,故弗予。”任章曰:“無故索地,鄰國必恐。重欲無厭,天下必懼。君予之地,知伯必驕。驕而輕敵,鄰國懼而相親。以相親之兵,待輕敵之國,知氏之命不長矣。《周書》曰:‘將欲敗之,必姑輔之;將欲取之,必姑與之。’君不如與之,以驕知伯。君何釋以天下圖知氏,而獨以吾國為知氏質乎?”君曰:“善。”乃與之萬家之邑一,知伯大說。因索蔡、皋梁於趙,趙弗與,因圍晉陽,韓、魏反於外,趙氏應之於內,知氏遂亡。

今本《老子》上篇第三十六章有“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奪之,必固與之”之語,可知《老子》此語乃取之於《周書》之中。任章引語稱《周書》而不稱《老子》,說明當時即使有《老子》一書,可能其中尚無此語。依錢穆《先秦諸子系年》考證,智伯圍晉陽在周貞定王十五年(公元前454年),任章所言《周書》云云,當在此前一年。此條不見於簡本《老子》,也說明簡本《老子》之時,此語可能尚未被納入其中。

又:《列子》卷一:“《黃帝書》曰:‘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之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此語見於今本《老子》上篇第六章。《列子》書中引老子之語,則稱“老子曰”或“老聃曰”,而此處所引稱“《黃帝書》曰”,是《列子》成書之時,今本《老子》尚未成書。今《列子》成書年代難以確考,一般認為成書較晚。此條亦不見於簡本《老子》。

六、綜上所述,我的推測是,在郭店一號墓墓主時代,大約《老子》傳本還相當原始,不僅不似後世五千言之大備,即求一相對完整的原始本也不可得。換言之,郭店一號墓墓主時代,可能尚處於《老子》傳本的廣泛蒐羅而有待整合的階段。因此《老子》甲、乙、丙三組可以視為郭店一號墓墓主人的三種不同的蒐羅本。

春秋戰國時代,教育以遊學的方式進行,孔子、墨子皆無完整寫本以課學生。孔子、墨子的言論往往由其後學蒐羅彙編而成,而其後學又分為不同的學派,他們所稱為孔子、墨子的言論不免有後人新增的因素。這種彙編先師著述的風氣與當時的經學發生思潮有關,史稱,魏文侯時期李悝(公元前455-前395年)“撰次諸國法,著《法經》”。大約在此後二百餘年間有諸子百家各家(如墨家、儒家)經學醞釀發生的情形,而道家經學的發生,可能是較晚的。

馬王堆帛書《老子》甲本據考證大約抄寫於公元前195年至前168年,是《德經》在前,《道經》在後,不分章的。此時《老子》的完備程度已經與今本《老子》大致相當。《韓非子·解老》也是《德經》在前,《道經》在後。雖然我們不能從《韓非子》那裡看到《老子》全本,但可能的情況是,在韓非的時代,《老子》一書的完備程度已經與今本《老子》大致相當。而今本《老子》的成書或在郭店一號墓之後與韓非卒年之間,即公元前300年至前230年的七十年之間。

舊說:《老子》一書分章始於河上公。河上公不知其姓名,以其居河之濱而稱之。據《四庫全書總目》所說,河上公有兩人,一戰國時人,一漢文帝時人,皆有《老子注》二卷。今所傳者,為漢河上公之書。《老子》河上公本、以及後來的王弼本皆分八十一章。而據元吳澄說:漢嚴遵(君平)所傳本為七十二章。大約《老子》分章是漢代章句之學興起之後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