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真秘

太極拳真秘

太極拳真秘

太極拳入門真秘之一

作者:太極苑主

太極拳之大概

道不遠人,人之為道而遠人,太極拳亦然。或見懂勁者舉重若輕,出手神妙,遂謂太極勁奧秘艱深,絕無蹤跡,好之者探討一世,人稱畫鬼、實幹者流汗三車,奈無訣要,然則,太極拳果空泛若此乎?曰非也,常見穿弄堂磨剪刀者乎!弓腰垂肘穩而有力,其即太極勁也。再如老屠割肉,好手作畫,功夫到到家,熟則生巧,其於一刀一筆之間,莫不合於太極之妙理,雖其茫不自覺,且不能擴而充之,而於日用之間,確能實受其惠焉,是故太極勁者無他,熟練規矩,則水到渠成。

既非畫鬼。亦無秘決,苟未得之,必於規矩求之也。

循規矩而練拳者必先得其圓勁,久而又得方勁,然後內外相合,乃得太極之勁。所謂“進退須有轉換,往復須有摺疊,腰如轉軸,氣如車輪”此即圓勁也;有上必有下,有前必有後,有左必有右,立若平準,靜若山嶽,此即方勁也;方中寓圓,圓中寓方,方圓相成,動靜相因,此即綿綿不斷之抽絲勁也,然後提起精神,轉換意氣,一動無有不動,一到無有不到,開如游龍騰空,合如鷹隼斂翼,皆是活動,不許搬移。練到此時,必為“主宰於腰,發之於腿,其根在腳,形之於手”,以後則愈練愈細,與日俱進矣。既謂,太極勁隨處可見,規矩臻然,然則若是之易乎,曰否,其尚有三難,一曰拔筋,二曰養氣,三曰悟勁是也。人自少年練拳,舉手投足,已未必合於規矩,故須認清規矩,久久練之,流汗痠痛,至為艱苦;至若忽略規矩,徑求意勁,搖頭晃腦,自謂舒服。則其懂勁之難,實如登天,古蜀道之難,猶未介此也。拔筋之時,又須養氣,以太極用勁,最重神氣,神氣不足,筋骨亦僵,今人身心繁忙,神氣不免於散亂,況又標準難高。易盈易虛,穎播一世,依然故我,此其尤為可悲者也。神氣清爽,始有悟性,大匠只能授人以規矩,巧則使人自悟,規矩不熟不能悟、神氣不足不能悟、規矩可練也,神氣可養也,然則始終不悟者,其必在意識之間矣!如何謂松,如何謂得勁,十人言之,十人不同,認識高低,自屬功夫先後,而旁門左道,則必謬以千里矣。

練拳之事,首在認識,認識對路,惟練而已。神氣腰腿,皆是功夫,功夫進步,認識亦長,然而所貴不在功夫,而在認識者,功夫小猶可練,認識錯則枉費矣,然則如何而使認識正確,則非練拳之所能為矣。

要產生正確的認識,必須先要怎樣才是真正的太極拳,正確的練習應該是怎樣的?太極者無極而生是太極拳的根本所在,練拳先練伸筋拔骨,骨肉上下一致,這樣2-3年只要方法準確,一定有成,此時遇外力腳下有根,受力支點自然在腰上,不會在肩、胸口等地。到那時可以松的狀態承受極大的外力。以下要練神氣,用心運身,漸漸手腳及全身神氣從心而一體,神氣君來骨肉臣,這樣也要2年左右。此時就是內家拳。如用五行相生克之理用來運動身體和神氣就叫五行拳,用八卦相變之理就是八卦掌。要學太極必須先明白無極的道理,先要體會物我一體的概念,這一點很難,一必須有關於中國文化的底蘊,二必須要神氣充足。怎樣才可能體會細膩的東西。不過還必須明師在旁指點方有希望。若然僥倖悟入,則需保護觀想,使之純熟。這時任敵再大力,再魁梧,你在心上不會產生對待之意,此時敵我一體方是無極。我在此無極中可起種種對敵之作,但不毀無極之理。此時方具運用太極的基礎,此後去體會在無極中彼動時產生破壞無極的能量變化,這就是虛實。這就是太極者,無極而生,動而分陰陽。在此後按王宗嶽之拳論細細琢磨自會有一番新天地。但要悟無極之理真的很難,有人窮一生難以入門。此和儒、釋、道等哲學底蘊有關。

太極內篇

甲辰年四月抄正

太極分陰陽,陰陽分五行,五行列八卦,八卦而六十四卦,化生之大體備矣。

人之性為太極,神氣為陰陽,五行八卦則為筋骨皮毛之屬,愈生而愈粗,愈到而愈細。性之動為心,存其心為意,意以存神,神以運氣,氣以運動骨肉,形之於身則為拳架焉。拳之靜止為太極,動則分陰陽,開合,呼吸,蓄髮,卷舒,皆陰陽也,進退,左右,中定為五行,棚、捋、擠、按、採、列、肘、靠為八卦,五行之運行於八卦,八卦之中亦有五行,故謂棚、捋、擠、按、中定亦為火、金、木、水、土,拳中棚勁中虛,其勢炎上,按勁中滿,其勢就下,擠勁發於腳,如春雷之動地、捋勁順於上,如西風之揠草,中定定於中,則如高山巍巍,峻拔不可移也。

人之性稟之於天,實無所不全,而神氣則稟之於陰陽五行,而有偏正強弱之分矣,練拳之旨,在於弱者使強,偏者使正而已。物之不正者,削之可使正,補之亦可使正,練拳之道,補之為主焉。人慾大其用,故欲強其體,如欲長其生,則當嗇其用,每見弱者多嗇,而強者易亢,是以強者反難保其體也。如能平其氣而強之,則雖強而不亢,故能大其用而亦長其生矣。

生而氣平者有之,不平者為多也。所謂不平者,其氣質偏於五行之一偶也。其氣如偏,則為勁亦然,火者搖晃而騰上,土者遲重而下沉,木者善挺而多節,金者堅強而多梭,水者流流蕩蕩,善於多方而適應也。其所稟愈偏,則其角度亦愈大,而其受五行之生克亦愈急,所謂一動則有吉凶悔吝者是也,有偏於金者,則逢土而吉,遭火而兇,遇水而吝,見木而悔,此等人練拳,招式繁多,勁只一捋而已,用功多年,惟練其角度耳。其與人推手,亦只以捋為得勁,遇擠者可佔上風,遇棚者即為所制矣。

人能全其氣,即能平其氣,而能跳出五行之外矣。人身一小天地耳。苟能取法於天地之生成,即能返本歸原,而能全其元氣矣,天一生水,地二生火,故男子先練水,女子練火,練水者,即練下丹田,於骨肉即為腰也。練水者,亦即練精化氣,氣足則化神,神足則能變化氣,及能神足而虛之,則能無有偏礙,而能神通其變化矣,雖然能變化氣者,即能全其氣,然則由於神之偏執,亦將頑固其氣焉。所以,惟能虛其神者,方能通靈變化,而確能完全其氣矣。

所謂神氣足者,非惟填充之足,而亦通之足也,練拳之渾身通氣,運動輕靈,乃可謂神氣足矣,本身先能通氣。即能通氣於人。於是而能知人,故曰達已而後達人,此即謂之懂勁。神之足者,非惟能變化已之氣,而亦能變化人之氣,神之全者,非惟能變化已之神,而亦能變化人之神,而神氣者,骨肉之主也。如能節制其人之神氣,即亦能節制其人之身。如此即為內家拳之化勁,其如仁政之化人,沛然孰能御之哉。

神氣者,水火也。得陰陽之輕清,為生命之所貴。練內功者,鼎爐在此,藥物在此,火候亦在此也。練拳不知水火,非內家拳也。水火者,坎離也,乾坤之用,六十四卦之生命也。坎離升降,則呼吸開合,吸則神(上丹田)合氣開,呼則神開氣合,心與神同,氣下意合。吸為開,其時手足支撐八面為剛,腰轉為蓄為柔。其象如離卦,呼為合,其時手足發勁為柔,腰挺為剛,其象如坎卦。然則,此乃內含之剛柔。猶坎離之內含於八卦也。形之於拳則尚有變化,開合始終,而分列八卦。故於棚則為離,於捋則為,於擠則為震,於按則為坎,於採則為艮,於列則為巽,於肘則為乾,於靠則為也。

上節所謂開合皆以中氣而言,若以手足之氣言,則正為相反,即蓄好合而發為開,如是其卦象亦相反,所謂手足之氣,即對外之發勁,其與丹田之中氣,實乃相反相成者也。

總而言之,蓄時吸,吸則心神合,而意氣開,於是手足之勁收,其勁自腕借掌(手與腳同)之力而收回,由腕而至腰,發時呼,呼則心神開而意氣合,於是手足之勁放,其勁自腰借腰之力而放出,由腰而至手。勁收而氣開故不匾,借勁而蓄故不丟,接勁則回收故不抗,借腰(不借地)發勁故不頂,可知不丟不頂者,原非機巧之事,而為水到渠成之事也,昔人云:動之則分,陰陽相濟,即此之謂手。

對敵之理,基於推手,推手之變化,以五行生剋為原理。本身則相生,棚火生中定土,中定土生履金,履金生按水,按水生擠木,擠木又生棚火,對敵則相剋,棚火克履金,中定土克按水,履金克擠木,按水克棚火,擠木復克中定土。對方當亦按相生而變。所以相錯一式而畫為相剋矣。五行有“子報母仇”之理也。又中土亦籠絡四方,故棚履擠按亦皆含中定之勁。

推手初分五行,推到細時,便分八卦。非能強分之者,其以五行相生,自然便能列出八卦也。

知活步推手中有採列肘靠,不知採列肘靠實已含蓄於定步推手之中,只以定步之圈子較小,不易練出採列肘靠,而以活步放大而明確之也。

故謂棚履擠按為四正,採列肘靠為四隅。得四正,即得四隅,微四隅,亦無以成四正也。明理則不懼,克已則無憂,從容於不憂不懼之地,則何患神氣之不全也。

氣含於骨肉,而為骨肉之主,神含於氣,而為氣之主,神氣者水火也,水火相和則相濟,不和則相剋,故須有土者。居間以高停之。土者意也,火之所生,水之以克,火若勝水,意以消之,水若勝火,意以克之,如此方能心平氣和,相攜而進矣。意者,意境,境界之謂也。陶冶於文藝之中,涵養於心胸之內,雍雍而退,有若杜甫之沈鬱,揚揚而進,亦如李白之開朗,開合法詩詞之平仄,轉側合歌舞之迴旋,飄然王逸少,端灝九成宮,惟其高明合道,所以觸類旁通,法古人以法自然,能精微而能高深也。

然則,人有重於機巧者,有耽於物慾者,有泥於一境者,類皆神意氣之有所偏勝也,三者不和,心身失調,神愈旺而心機愈重,氣愈足而物慾愈多,意愈盛而性情愈執,竟若吞刀止痛,減火加薪,必致耗神傷氣,修無所成也。

李家拳重氣勢,往來如一陣風,其蓄髮能量甚大,有如抽風箱然,蓄引鬆放。

楊家拳較細緻,運動如抽絲,練習要抑揚頓挫。

急來則急應,以閃戰勁對之 ,一閃戰對方必被一抖之勢所定住(一呆)我若仍能拎住腰,氣勢不散,則可即上步打之。

得拳之訣要,練時漸上路,找自己之勁,隨後在打手中找對方之勁,功夫要上進則積累十分重要。積累之功在日常一言一行中更重要,一疏忽往往數月之功或數年之積累,傾於一朝,可不慎哉。

二人頂牛或纏結,要用盪開勁將彼引開,而後順其勁去之。盪開勁是棚、捋、擠、按、中定的那一種?盪開是身體鼓盪而動的運動狀態,不是動作。

“總而言之,蓄時吸,吸則心神合,而意氣開,於是手足之勁收,其勁自腕借掌(手與腳同)之力而收回,由腕而至腰,發時呼,呼則心神開而意氣合,於是手足之勁放,其勁自腰借腰之力而放出,由腰而至手。勁收而氣開故不匾,借勁而蓄故不丟,接勁則回收故不抗,借腰(不借地)發勁故不頂,可知不丟不頂者,原非機巧之事,而為水到渠成之事也,昔人云:動之則分,陰陽相濟,即此之謂手。”

練拳的關鍵之處

一.人們練拳常易挺在錯誤之支點上,如胸、肩、膝、腹、等處,拳乃不會進步。必須挺在腰脊處。

二.腰脊處為支點亦為主宰。脊椎為一身主幹,故首顧脊椎拎起,連住腳跟,腰脊與手掌腳跟三點相反相成,運勁如開弓。脊椎本身當先練,拳、擎、引、松、散、節節貫串,然後手足配合運動如龍在天。是腿長在腰上,不可腰長在腿上。

三.渾身皆須盪開,不可有絲毫縮勁,蓄勁是開勁,亦不是縮勁。若有縮勁,一無是處。膝節最難盪開,一旦盪開,處處盪開。膝若撐住,肩亦不開,胸腹之間,結成一塊不能運化。故渾身各處皆應呈張力狀態,即在足腕亦如此要求。

四.擎、引、松、放須從“意”練起,而後到氣、到腰、到勁。能擎、引、松、放、故能不斷。意尚僵住,氣亦不能。但求骨肉變化,勢必斷斷續續。

五.有不得勁不得勢處,必於腰腿求之。而得勁得勢之感覺,須從練打中得來。每於手之前節,常能得軟得勢,則腰腿尺寸,自亦合於規矩。若專注於腰腿,不從手上足上得勁得勢,則腰腿往往亦錯。力強者手前節常過硬,弱者手前節過軟,松而有力,俗稱軟硬勁方對。

六.前輩理論上都已道盡。懂理論不難,唯懂勁為難。練拳須懂自己勁,有凹凸處否?有斷續處否?有缺陷處否?一一解體認明始能逐漸上路。不破不立,破字當先,於拳亦然。練打須懂對方勁,見其強則見其弱,見其實則見其虛,強可側而制之,實可引而竭之,神而明之,只在熟而生巧耳。練打時只跟對方勁變化自己隨時得勁,須不言而喻,否則心分兩用決難有效,唯有問題必須返求論已,於練拳時解決。

七.太極拳妙全在引勁落空,此勁即在“擎”“松”兩處練得。能盪開,能拎起,能連續,始能有效。太極拳得勁處,則全在開合有整勁,即在“引”“放”二處練得。能渾身配合,曲中求直,始能有效。雲手一勢,乃開合勁運動路線之典型,務必領會。

八.太極拳能用得輕鬆固與巧妙有關,然與實力更有關。本錢大用得少,自然輕鬆。本錢小,用得巧,亦可以弱勝強,但未必輕鬆,每人實力,常受天賦限制,然於提高效率,求之,亦前途無限。

九.練拳不迷不能成功,然亦須與其他方面求得平衡,否則更不能成功。

十.太極勁說到妙更常是難以形容。若說得平常,可謂人人都會,雖人人都會,唯不自覺,故難以發揚。

太極拳入門真秘之二 作者:太極苑主

太極本末(精)

古人云:“學有始終,事有本末”。學太極拳,一大事也。豈能無其始終本末乎。

練太極拳,始於強身,繼於懂勁,終於明心,前已譯論之矣。至其本末,則論而未詳,今且試為道之。

前輩曰:“時刻留心在腰際”,又云:“主宰於腰”又云:“腰如”又云:“功夫皆在於腰”,腰也者,其為拳之本欲。所謂腰非即腰脊之腰,人皆有腰脊,何以皆無腰,然亦不離松腰脊之腰,人若無腰脊,則何以能有腰。故謂練得其腰,乃若淘沙而取金,沙中本有金,然不淘謂不練,終不得之也。初練太極拳只是學規矩,久久而練之,一旦即能有其腰。古人云:“是集義所生者”豈不然乎。

腰初生時,只如三寸嫩芽,夫惟有此一點靈苗,則他日之頂天立地,決可與期,古人云:“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其本已立,其道一日千里焉。前之規矩,只是務末,而其務末,即為務本,本者立而不變,末時隨時而移,本既已立此理猶然。太極拳之十六關要,即此時之末也。

郝為真雲:“初練如人在水底,再練如人在水中,最後如足踏水面”,此其“入門後三易其境界也。”

十六關要須練熟,腰亦漸長,上及於頂,下及於踵。即此便是人在水底境界,此時練拳惟須注意:“其根在腳,主宰於腰,形於手指”,以及,“往復須有摺疊,進退須有轉換,”此數事為末,本亦在其中矣。

真腰末生以前或已生之後皆須挺掌坐腕,以為用力之支點,及腰漸長,下伸及踵,便覺腿部鬆開,腰與踵以勁相連,而有弱柳迎風,其根柱地之感,於是乃以足根代手掌而為支點矣。轉腰以變如此則腹內松淨氣勢騰然。內勁由手臂以充於手指,靈勁而動,吞吐自如,以前外勁,則如僵彀而去矣。

及腰成長,乃更於摺疊轉換之間運用純熟,借勁使勁,借勢用勢,以至足跟之為支點,漸可不必依重,令行於勁內,頗若遊於水中,初猶載沉載浮,繼則騰然不復履於地矣。此即人在水中之境界也。

勁能如水,已極流動,勁能如氣,虛靈可想。其所以能虛靈至此者,根本亦在腰也。先覺腰如彈棉花之弓,貼背而傳。雙手則繃懸於其上,松而且沉,不久又覺腰脊勁挺而靈動,如虎豹疾撲駿馬賓士,背脊微微縱動,領起全身。莫不勁靈而得勁,此時腰脊復又接於踵,唯靈便多多,即此便是足踏水面之境地也。

故曰:本者腰也,末者規矩也。練規矩而得其腰,練腰亦不捨其規矩也。或雲:本者勁也,末者手法也。練手法以懂勁,得勁而用手法也,如此言之皆無不可,體用之間,更無二途也。

如今之人,但言太極拳無不極口而言松,惟恐絲毫有力焉。不知拳之能松,乃如水到而渠成,固非偶然而至也。比如明珠朗潤則能輝映於其外,水本清筆,自然流韻而無窮。若乃知松,其若鍍金飾鐵,似松非松,決期老而無功。老子曰:“人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人知美之為美,斯不美矣。”鳴呼,願吾輩好松之士,聞此而有悟焉。

學拳起步是非常重要,先可以從一些站樁開始。這些外面學的很多,形式及手腳高低是其次,要注意的關鍵幾點如下:

1、有許多人站樁練拳是講全身放鬆,這樣就永遠練不出作為主宰的腰了,將來也只能練成撐勁和推勁,不能成就拋放及冷彈勁,正確的練法是站樁是先全身勁力拉開,然後腰間命門處微微挺起,藉此腰上挺勁,將全身鬆開(不是放鬆)。覺如腰拎著手腳及全身,剛開始腰力量不夠全身不能全部鬆開,只能部分鬆開,漸漸隨功夫增長全身會一一鬆開,真正會感覺到要為主宰。

2、第二點要注意是站樁練拳時要開襠圓胯,這必須在以上第一點的要求下進行,否則腰胯練死也是一病。不開襠圓胯將來合勁難成,發人時力量會小很多。

太極的基本過程和要求大致如下:

先要透過站樁等基本功,挺腰;開襠圓胯,以此拎松全身,化去僵塊,全身有一統一指揮,骨肉上下一致,這樣2-3年只要方法準確,一定有成,此時遇外力腳下有根,受力支點自然在腰上,不會在肩;胸口;等地。到那時可以松的狀態承受極大的外力。以下要練神氣,用心運身,漸漸手腳及全身神氣從心而一體,神氣君來骨肉臣,這樣也要2年左右。此時就是內家拳。如用五行相生克之理用來運動身體和神氣就叫五行拳,用八卦相變之理就是八卦掌。要學太極必須先明白無極的道理,先要體會物我一體的概念,這一點很難,一必須有關於中國文化的底蘊,二必須要神氣充足。怎樣才可能體會細膩的東西。不過還必須明師在旁指點方有希望。若然僥倖悟入,則需保護觀想,使之純熟。這時任敵再大力,再魁梧,你在心上不會產生對待之意,此時敵我一體方是無極。我在此無極中可起種種對敵之作,但不毀無極之理。此時方具運用太極的基礎,此後去體會在無極中彼動時產生破壞無極的能量變化,這就是虛實。這就是太極者,無極而生,動而分陰陽。在此後按王宗嶽之拳論細細琢磨自會有一番新天地。但要悟無極之理真的很難,有人窮一生難以入門。此和儒;釋;道等哲學底蘊有關。這些是練拳個階段不同的規矩,具體的說,每人身體狀態各有不同,偏執也有不同,還要按其體質作些調整。無非是要達到上面說的那些目的。

拔筋是練拳的基礎,使骨肉之力順,運動範圍擴大,等於要存水先要造一個盆子,盆越大將來存水越多。養氣是練內家拳的基礎,氣足化神,神氣足才能運化身上僵塊,漸至周身一家以心使身。

不偏不依倚很重要,與人動手要如立身於天地之間,決不能和敵產生頂或依靠及相互支撐的狀態。就是敵人忽然消失我依然穩立於天地之間。於敵動手時也不讓,太極只化不讓,若讓時就有凹陷處,要始終讓敵人覺的神氣若千鈞欲發,觸之若無物心驚膽戰。

忽隱忽現是說神氣的變化,是說神氣帶動身體陰陽忽變,這要有相當內家基礎才能表現。很難從文字上表達。

楊老的拳如騰空踏在自己的神氣中,浩浩蕩蕩無人能及。練拳剛開始是刻刻留意在腰間,先在腰間骨椎上,後漸覺精神所至有一空靈且能變化指揮全身的中線,後又覺此中線可變化位置,是精神而非骨肉,就如孫祿堂老先生所說,我身上處處可做支點所以變化無窮。但這一切必須從腰練起,除此無別法。後面的境界本不該說,怕有人自己亂附會而走錯路。

化是敵手來時,我接其勢神氣進或走,其所觸處虛待之,使他有如撲空之感。不存在可追擊的感覺,只有撲空的感覺大概就差不多了。

與人交手時,若忽受偷襲應該是先借勢騰開。若對面待敵,未動之時已和無極之理,彼一動必有虛實,我接其實,其必落空,同時我之神氣如電切入其虛處,骨肉一合其必跌出。

太極拳的剛柔相濟是指神氣收斂入骨為剛,骨肉通透為柔。若勁到手指,自然擊人如擊敗絮,驚心動魄。這就叫功夫。真正太極拳打入是一放,決不是從腳跟撐出的勁。總之太極化人和發人全身不能有僵硬處,有既是錯。

所謂“氣遍全身不稍滯”是以心使身的成就,當你神氣充足,每天用以心使身的功夫,慢慢覺得全身僵塊化開,全身如一均勻體,一動無有不動時就差不多了。

太極拳的伸筋拔骨和其他運動是不一樣的,他要求在均勻狀態下增加強度,有兩種練法,一:先練均勻,先在一個教小的架子下把全身練均勻,在把架子放大放低,再練均勻。二:先選一個大架,慢慢的練均勻。

太極拳發人有長勁和短勁兩種,髮長勁時,接勁時接其全身,使其落空,放時將其丟擲,此勁可擊人丈外,但反而不易受傷,就怕被打者摔傷,這種勁往往功夫相差較大時能用。

發短勁時接勁時只接其身上一點,或心或肺或肝,神氣切入,嚯的殺去。被擊者雖或擊出不遠,但極易打壞人。就是到時收勁,對方也會受傷且受很大的驚嚇。此勁往往在比武或緊要關頭使用。除非你收發自如。短勁要有很大的神氣及觀想力,並且要全身通透才能打得出。

太極勁有很大部分是能量釋放,決不是單純衝擊力。好比以電擊人會把人擊飛,而擊木卻無用。但情況也不是完全這樣,可能是兩者綜合吧。

先將身體練成均勻一體,腰一動渾身能相應,此時渾身重量才可調動,腰為主帥,帶動全身即是。

先要使渾身一體,初始以心指揮腰,腰帶動全身,慢慢漸覺全身能由中線統一指揮和帶動,後來只要心一動全身相應,就對了,任何一個細微的動作都是如此。氣的東西只能感悟,無法描述。

氣不只是氣功說的體內之氣,太極拳要全身內外都化為神氣,執著在內怎能全身通透。

蓄勁時是神氣收斂,身形盪開,如西山懸磬。決不是身形縮起,再彈開。是神氣的積聚和釋放。這點太重要了,不能弄錯。

腰的作用對初學者來說是無法忽視的,當然當功夫有成,你可不去著意在腰間。練拳先要將全身的指揮權統一起來,起初是無法身心一致,要想身體聽心話,必須要先全身聽腰指揮,有如把分散在全身的遊勇散兵統一訓練。漸漸才可能心一動,身形相隨。這個過程還是要的。

關於靈活源於胯是有些問題的,太極要靈動是要將全身骨肉為主的運動變成神氣為主的運動,所以有靈敏於頂之說。而胯之活而產生的靈活只是身體相對靈活,不因作為太極和內家拳的內容。其他拳也有更好練法。

現在外面推手情況是,功夫小的往往一受外力,就會挺在背;肩;胸口等處,被動挨打。功夫好的,受力後自然到腳跟,甚至要求入地三尺等等。功夫深者可受多人推撞而不倒。但此時雙方勁都吃住,手不能擊,足不能踢,身法更不敢有半點變化。這對技擊又有何用?所以我未見楊家三輩及其他成就者有這種試功夫的記錄。若問此時有第三者,拿一刀刺來,這麼辦?

盪開就是鼓盪,無論蓄髮都不是骨肉簡單伸縮,全身如統一體,無論動靜,神氣鼓盪始終不休。

當你覺得人騰起,已不著地,以致神氣身形變化漸漸自如,自然不著力。不到此地決不要妄求,以免變成假拳。既然叫拳,就必須過得了真刀實槍,但求意會是很危險的。所以但求按規矩練去,以求水到渠成。前人境界可作印證,不可附會。

若能渾身通透無著力點才對,在這之前,始終以腰為主宰,而僵塊漸會從腳下脫去,若著意在腳跟,那僵塊永遠無法脫去。

既然已是精神團聚所至,就無所謂腰不腰了,可以任意變化位置,如海低針就可以在手上。但這一切必須從腰做起,水到渠成。

先練得全身均勻,慢慢用神氣鼓盪,漸漸身體也如化為神氣的一部分,真實隨心鼓盪而動。不是思想的問題。

練拳說的腰剛開始是微微挺在命門處的腰上一點,不是整個腰椎。漸漸精神所至就能帶動全身。並會長成一線。此時已不是骨肉的東西了。(腰部)意念是微微挺著,剛開始要吃力點,慢慢不著意也會挺著。但是必須注意腰保持空靈的意思,儘量不能僵硬。挺腰與突腰正好相反,楊家練拳時從來就只有挺腰之說,不知後來的命門突出之說從何而來。若身體僵塊化去,就會覺得身體若一均勻體(液體或氣體)到這時就比較容易理解鼓盪之意。蓄髮時腰都要微微拎著,都有微挺之意。但又要空靈的挺,不能有挺死的感覺,不能用勁撐,一切做作都會使身體僵化的。拎腰時如腰間被人握著帶動全身,所以後背及全身是松的。並且在腰成為主宰之前是不應該先拎腰的。松的概念是鬆開,裡面是流動的。腋窩下如夾兩熱饅頭狀。絕不能變成鬆懈狀,懈狀是軟,裡面不通是癟,這點很誤人的,一定要避免。挺腰就是先一點,等你命門下一段可做主宰時,腰就是初步有成了。挺腰是為了先將全身的指揮中心建立,只要腰能夠控制全身才是目的,若腰挺僵其他地方也不能松,就錯了。注意:挺腰是為了控制全身鬆開,成為全身的支點和控制中心。挺腰是命門處一段向內而上,向後的說法是沒有依據的。

若分得開才可談合,身體越松就合得越快,後來身體也如神氣的一部分,那時幾乎可以一樣快。但盪開不只是舒展,是指要將身體練松候使全身骨肉運動成為鼓盪運動而非骨肉曲折搬動。勁是人人都有的,練拳的人比較一致了就大一點,平常人散亂就小一點。動手時用能量增加的勁就是外勁,用能量釋放的勁就是內勁。

神氣慢慢充足,身體漸覺是神氣的一部分。此均勻體在動手中可以隨心意變化,不一定是方是園。

練拳先只有縱軸之腰,不能多動。

胸口一塊是很難化開的,多下功夫是必要的,多體會身體是透空的道理。

站樁時不要負重,這樣會練成悶勁。練拳不要練啞鈴也是同樣道理。什麼樁都可以。

練拳起步是非常重要,先可以從一些站樁開始。要注意的關鍵幾點如下:

1、有許多人站樁練拳是講全身放鬆,這樣就永遠練不出作為主宰的腰了,將來也只能練成撐勁和推勁,不能成就拋放及冷彈勁,正確的練法是站樁是先全身勁力拉開,然後腰間命門處微微挺起,藉此腰上挺勁,將全身鬆開(不是放鬆)。覺如腰拎著手腳及全身,剛開始腰力量不夠全身不能全部鬆開,只能部分鬆開,漸漸隨功夫增長全身會一一鬆開,真正會感覺到要為主宰。

2、第二點要注意是站樁練拳時要開襠圓胯,這必須在以上第一點的要求下進行,否則腰胯練死也是一病。不開襠圓胯將來合勁難成,發人時力量會小很多。

練拳是否能夠入門就是一個腰的問題,練腰的過程大致如下:先是挺命門成為支撐全身及外力的主宰,漸漸會在命門下產生一段(一寸左右)明顯的主宰, 這以後再練習用它拎松全身。要不然一開始就拎,很容易誤解腰向後向上拎,那入內家之門也就沒門了。現在外面練錯的很多,使很多太極拳家沒有通透之勁而被其他拳種看不起,實際內家一入門就不會被人小視了,猶如獅子初生雖力未充而百獸不敢欺。如果你一朝入門就再也不會有疑惑了。若你練了5-6年還是在迷惑中, 那一定是錯了,外家拳;跤術;拳擊5-6年也有成就,何況內家之顛的太極!實際上你只要見到真正的就不會再疑惑了,若對太極還在疑惑那是沒有看到真的太極。

關於太極大家先要破除神秘感,若有人說在流傳於世的拳經外另有什麼秘訣的話,可能是看中你的荷包了。我一直說太極之所以是好,是因為你練習他可以比練其他拳種更快見效,且坦蕩若夷。所謂的功夫是明理後,你練習身體和太極之理相應的程度,若未明太極之理,是門外漢還不能說功夫之事。而若不能明白太極老論等前輩的道理,就會走上小路,就會自己發明一套並守若珍寶,而拿其所說對比前輩拳論卻又格格不入。而私下稱另得秘訣。現今太極之病莫大於此。我來給各位指一條辨別真偽的方法。

1、是否能真正技擊,若不能只能是撥弄重心的運動,拳都不是,怎麼能叫太極拳?

2、技擊之時是否還是以力大打力小,手快打手慢?若是即是拳論所說旁門外道也。

3、動手之時是否是神氣為主,骨肉為次。若不能尚未入內家之門何況太極。

4、對敵是否對待,敵我是否一體?若不能尚不能稱太極。

以上幾點若通家使出都是明明白白的,見者也是毫無疑惑的才是真貨,若似是而非,模稜兩可的多是假貨。

真的動手時是由不得你再去體會掤、化、拿、發的。你想若真與他種拳術比武時,是否可能別人一拳打來,我再掤、化、拿、發?

太極拳的剛柔相濟是指神氣收斂入骨為剛,骨肉通透為柔。若勁到手指,自然擊人如擊敗絮,驚心動魄。這就叫功夫。真正太極拳打化是一放,決不是從腳跟撐出的勁。總之太極化人和發人全身不能有僵硬處,有既是錯。

彼不動,我不動(但動相不失,不動之中已和為一體,已經化盡其勢,進入得勢待發之狀態),彼微動(神氣動相)我先動(化是化敵方神氣動相,等敵手腳已動是決來不及再化的。何況敵手腳已動哪還有我先動之說?)

所以看他對不對不是看他如何描述,是看他動手之時是否還有太極之理。

太極的內功仍然以拳架為主,所謂的靜功是指對太極體理的鍛鍊,這是非常重要的,體理入門可從三個方面進入:1、道家的無極;2、儒家的浩然之氣;3、佛法的直觀本性。

要在心理上練到刀槍陣中不丟失,自然太極功夫一日千里。

首先你必須知道,拳架的動作是用來練勁的,決不能用來實戰套用的,就好像讀文章是學習表達方式的,若寫信時想用來整段抄襲就是成功也一定是詞不達意。生死相博豈能預設。我可以告訴你,真正動手時必須要身心非常空靈才能隨機而變克敵制勝,若一有預設身心必定滯重,一遇高手必敗無疑。

好手出拳如心中炸出,手腳如風,若此時還想要繃接已犯頂抗之病,而且根本來不及。所以無極之狀就是接,若敵之神氣相照之時不接化,等敵人出手之時才接怎能是敵不知我我獨知人,哪有百戰不殆的把握?無非還是手快手慢之列。

太極拳入門真秘之三 作者:太極苑主

關於身弓:

先不要管斂臀收肛等,挺腰不是向後,是向上向前。

腰不拎是不可能松胯的,腰拎起時,胯之下松沉,才能使腰胯之間鬆開而不使腰受牽制而失中正。挺腰一定是先向前,有成後拎腰。拎起腰脊是以腰拎起全身的狀態,並非拎腰一段之意。 蓄勁時順時針轉,發勁時逆時針轉。

腰與丹田是主宰和賓輔的關係,有腰無丹田難得大用,有丹田無腰如三歲童兒舞大錘,且腰成如鼎火,是練精化氣的成因,然後知直養而丹田自會有成。

要先練腰,有腰以後丹田之氣方能入骨,無腰的丹田滿則易洩,難以昇華。

力由脊發,實際上是由能指揮全身的中線,此線是借脊集氣而成,成後自然能拎空全身,主宰全身。兩腿是被中線(腰)拎著,不是身體放在腳上,勁是由腳升起不是從腳撐起。平時練拳千萬不要坐死在腿腳上,一借地,就腰不作主宰了,但腰拎又不能將身體拎硬,要像在游泳時,兩腳不能踏實,腰自然控制全身。久久自然腰為主宰,人也有騰挪之意,自然步隨身換;心動而身不靈,必是腰的能力未充。但腰力又決不是腰的力量,是指腰對全身的控制力。腰是向前微挺而拎起,不是後凸。拎腰只能是命門之下一段約一寸,拎至渾身輕靈狀,過分就反而身體變硬。

“腰間命門處微微挺起,藉此腰上挺勁”,這樣做會不會導致腰部緊張僵硬呢?意念是微微挺著,剛開始要吃力點,慢慢不著意也會挺著。但是必須注意腰保持空靈的意思,儘量不能僵硬。

練拳時實際上只要挺起腰,開胯圓襠,用中線拎松全身,肩胯自然會慢慢鬆開,並且有一天會感覺手忽然一下收斂到中線上,手臂受力自然不會再挺在肩胸,雙手自然帶動人或化解外力。又一天雙腿也忽然接上了,四肢如章魚,此時可謂不知手之所舞,足之所蹈。有意去練松肩胯可能永遠也不會到此境界。因為練時各肢有所為不肯交權的原因。練拳先應該練一些基本功,從此就必須開始以腰為主宰,渾身鬆開。照理說應該有些基礎後才能練拳。走架是為了在動態時保持和深化這個功夫。以腰為主宰漸漸練習有成,自然節節貫穿。

如何區分勁力拉開和僵硬?松是在勁力拉開的狀態下,使裡面通透的狀態,所以是決不矛盾的。裡面有不通透處,透過挺腰和拎腰使他漸漸通透。所以松是拎松不是放鬆。太極拳論說腰為主宰,主宰是要有主動性;有控制能力的。不能是被動的作為支點或軸,這點很多拳友不很明白。所以我不太主張用放鬆這個詞,鬆開應該比較好,全身由腰控制使至鬆開,這樣一定會嘗試到觸之而靈動的感受,這實際是入太極之徑,懂勁之門。

章魚無骨,八爪卻能無微不至,力大無窮。顯然可以說明力量來之高度的控制力,而不是支撐或槓桿力。

三寸嫩芽是指你透過全身挺在腰上的運動,漸漸會發現形成一個能指揮全身的靈動的一段,位於命門下。若真能如此,內家拳有望了。

腰的感覺是此段腰間將全身拎空之感,時時不能丟失。練拳不論弓腿坐腿都不能坐實。腿坐實就是腰洩勁的表現,設想此時安有靈動之趣?腰挺時應該是靈動的挺, 不求挺實之挺。

腰的作用對初學者來說是無法忽視的,當然當功夫有成,你可不去著意在腰間。練拳先要將全身的指揮權統一起來,起初是無法身心一致,要想身體聽心話,必須要先全身聽腰指揮,有如把分散在全身的遊勇散兵統一訓練。漸漸才可能心一動,身形相隨。

拎腰只求能將全身拎松,不要管這麼多。

腰力充沛是無止境的,至少渾身無處不在腰的照顧中和指揮中,且能不費力,不著意。心一動渾身上下包括極細微處無不自然而動,不知手之所舞,足之所蹈。站樁和練拳一樣要挺腰,開胯園襠,拎松全身,純熟後再在運動中鍛鍊不丟失就是拳架,唯站樁是催長功力的一種好方法。

“五趾抓地,氣通湧泉”,這還是腰不能做主宰的表現,當你練至腳如生在腰上時會如腰在空中而立兩腳微踏於地。在腰能做主宰的前提下儘量要低一些,練拳的過程是強度和均勻互進的過程,當腰能將全身拎空成均勻後,再放低架子打破均勻再練均勻。李雅軒先生是楊老先生中真正學到東西的幾位前輩之一,一下要練到他的樣子是不可能的,要漸漸而至。唯不可降低要求以求架低。也不可尖襠,一定要開胯圓襠。先要使渾身一體,初始以心指揮腰,腰帶動全身,慢慢漸覺全身能由中線統一指揮和帶動,後來只要心一動全身相應,就對了,任何一個細微的動作都是如此。氣的東西只能感悟,無法描述。氣不只是氣功說的體內之氣,太極拳要全身內外都化為神氣,執著在內怎能全身通透。

總之,實在太難口述,先理解試試,希望不要弄錯。這個對了,就有希望了。不然練個十年還不如練三年摔交或拳擊。真正內家入門,一日千里,懶懶的練也比別的方法努力的練要快,這才叫好的方法,不然內家好在哪裡?得此,坐著和空中都能發力自如無有疑惑了。

清心寡慾是最好的蓄養方法。還有不論天氣如何都不要間斷練拳,有事時可以少練但不能不練,因為水一直燒才會開,燒燒冷冷是不會開的。拳的悟是明理為頓,相應為漸,隨著功夫漸進,由於身體對理的相應,會增加對理深入和具體。

盤架是磨刀,動手是用刀,到心一動,神形皆動方能運用,若想半天身體還跟不上就不能用,太極十年不出門應該是指這個。但東西就在前面是不會懷疑的,不是摸石塊過河沒有把握的。練拳時就必須觀想敵在前,與動手時完全一樣,若兩樣怎能用時神形隨心?

練拳早期一定要戶外進行,樁要低一點,要有運動量,功夫是不能打折的。練拳時間長短都是要自然,不要強求,早期亂劃會較快,有些意境身體跟不上會較慢,身心純熟後會快些。各人境界不同不必強求。

太極拳發人有長勁和短勁兩種,髮長勁時,接勁時接其全身,使其落空,放時將其丟擲,此勁可擊人丈外,但反而不易受傷,就怕被打者摔傷,這種勁往往功夫相差較大時能用。

發短勁時接勁時只接其身上一點,或心或肺或肝,神氣切入,嚯的殺去。被擊者雖或擊出不遠,但極易打壞人。就是到時收勁,對方也會受傷且受很大的驚嚇。此勁往往在比武或緊要關頭使用。除非你收發自如。短勁要有很大的神氣及觀想力,並且要全身通透才能打得出。

太極勁有很大部分是能量釋放,決不是單純衝擊力。好比以電擊人會把人擊飛,而擊木卻無用。但情況也不是完全這樣,可能是兩者綜合吧。

蓄勁時是神氣收斂,身形盪開,如西山懸磬。決不是身形縮起,再彈開。是神氣的積聚和釋放。這點太重要了,不能弄錯。

什麼時候你把這身骨頭忘掉了就有出息了!

餘按:身具五弓,而身弓之弓背(把)其象為軸,其卦為坎,為剛,其它四弓(周身),其象為輪,其卦為離,為柔。故腰脊命門乃入門之第一主宰,第一要竅,找勁(內勁、內氣)之不二法門。

之(四、五) 太極拳真訣

關於太極大家先要破除神秘感,若有人說在流傳於世的拳經外另有什麼秘訣的話,可能是看中你的荷包了。我一直說太極之所以是好,是因為你練習他可以比練其他拳種更快見效,且坦蕩若夷。所謂的功夫是明理後,你練習身體和太極之理相應的程度,若未明太極之理,是門外漢還不能說功夫之事。若不能明白太極老論等前輩的道理,就會走上小路,就會自己發明一套並守若珍寶,拿其所說對比前輩拳論卻又格格不入。卻私下稱另得秘訣,現今太極拳之病莫大於此。我來給各位指一條辨別真偽的方法。

1、是否能真正技擊,若不能,而只能是撥弄重心的運動,拳都不是,怎麼能叫太極拳?

2、技擊之時是否還是以力大打力小,手快打手慢?若是即是拳論所說旁門外道也。

3、動手之時是否是以神氣為主,骨肉為次。若不能,尚未入內家之門也,何況太極。

4、對敵時,是否對待敵我是否一體?若不能尚不能稱太極。

以上幾點,若有通家都是明明白白的,見者也是毫無疑惑的才是真貨,若似是而非,模稜兩可的多是假貨。

(一)學拳起步,先可以從一些站樁開始。我練拳是從師門24樁入門。每次站樁若高樁應該30分鐘以上,若低樁就要到支援不住為止。每天至少3次。站樁時要穿平底布鞋,不要穿有跟之皮鞋。挺腰,兩腿要掛在腰上,不要全身放鬆下沉。要找如踏空中的感覺。 形式及手腳高低是其次,要注意的關鍵幾點如下:

1、站樁、練拳講全身放鬆,這樣就永遠練不出作為主宰的腰了,將來也只能練成撐勁和推勁,不能成就拋放及冷彈勁。正確的練法是站樁是先全身勁力拉開,然後腰間命門處微微挺起,藉此腰上挺勁,將全身鬆開(不是放鬆),覺如腰拎著手腳及全身。剛開始腰力量不夠全身不能全部鬆開,只能部分鬆開,漸漸隨功夫增長全身會一一鬆開,真正會感覺到腰為主宰。練拳先只有縱軸之腰,不能多動。

松的概念是鬆開,裡面是流動的。腋窩下如夾兩熱饅頭狀。絕不能變成鬆懈狀,鬆懈狀是軟,裡面不通是癟,這點很誤人的,一定要避免。一般練太極拳容易將松與軟相混,筋骨拉開才能使內部鬆開和流動,而在軟的狀態也是不流通的,且洩軟的狀態是不能練成知覺反應。

松是在勁力拉開的狀態下,使裡面通透的狀態,所以是決不矛盾的。裡面有不通透處,透過挺腰和拎腰使他漸漸通透。挺腰先在命門處一截。所以松是拎松不是放鬆。

2、要注意站樁練拳時要開襠圓胯,是圓襠不是撐襠,這必須在以上挺腰和拎腰的要求下進行,否則腰胯練死也是一病。不開襠圓胯將來合勁難成,發人時力量會小很多。

3、站樁時不要負重,這樣會練成悶勁。憋氣不對,憋氣就是在胸口,這時應該是腹式呼吸,不是屏氣。後天呼吸在於鼻,應該深長,但同時口要放鬆,因為蓄髮之間鼻之息不足以吐納必借於口,不然易結氣於胸。練拳不要練啞鈴也是同樣道理。

站樁和練拳一樣要挺腰,開胯圓襠,拎松全身,純熟後再在運動中鍛鍊不丟失就是拳架,唯站樁是催長功力的一種好方法。

“五趾抓地,氣通湧泉”,這還是腰不能做主宰的表現,當你練之腳如生在腰上時,會如腰在空中而立兩腳微踏於地。

練完一套拳呼吸應該更加深長,喘氣應該不會。練拳速度快慢按程度不同而不同,應按其自然。

(二)練拳是否能夠入門就是一個腰的問題。

練腰的過程大致如下:先是挺命門,漸漸會在命門下產生一段(一寸左右)明顯的主宰,成為支撐全身及外力的主宰,這以後再練習用它拎松全身。要不然一開始就拎,很容易誤解腰向後向上拎,那入內家之門也就沒門了。現在外面練錯的很多,使很多太極拳家沒有通透之勁而被其他拳種看不起。實際內家一入門就不會被人小視,猶如獅子初生雖力未充而百獸不敢欺。若你練了5-6年還是在迷惑中, 那一定是錯了,外家拳;跤術;拳擊5-6年也有成就,何況內家之顛的太極!實際上你只要見到真正的太極拳就不會再疑惑了,若對太極還在疑惑那是沒有看到真的太極。

腰的作用對初學者來說是無法忽視的,當功夫有成,你可不去著意在腰間。練拳先要將全身的指揮權統一起來,起初是無法身心一致,要想身體聽心的話,必須要先全身聽腰指揮,有如把分散在全身的遊勇散兵統一訓練。漸漸才可能心一動,身形相隨。這個過程還是要的。

關於靈活源於胯是有些問題的,太極要靈動是要將全身骨肉為主的運動變成神氣為主的運動,所以有靈敏於頂之說。胯之活而產生的靈活只是身體相對靈活,不應作為太極和內家拳的內容。其他拳也有更好的練法。挺腰與突腰正好相反,楊家練拳時從來就只有挺腰之說,不知後來的命門突出之說從何而來。

蓄髮時腰都要微微拎著,都有微挺之意。但又要空靈的挺,不能有挺死的感覺。不能用勁撐,一切做作都會使身體僵化的。

拎腰時如腰間被人握著帶動全身,所以後背及全身是松的。並且在腰成為主宰之前是不應該先拎腰的。拎腰只求能將全身拎松,不要管這麼多,上下一線是練成真腰一段後漸漸長成的,不是能擺成的。練拳先只有縱軸之腰,不能多動。

挺腰就是先要上身的一點,等你命門下一段可做主宰時,腰就是初步有成了。挺腰時要有空靈之意,儘量不要挺死,多用精神少用骨肉。

胸口一塊是很難化開的,多下功夫是必要的,多體會身體是透空的道理。挺腰就是為了先將全身的指揮中心建立,只要腰能夠控制全身才是目的,若腰挺僵,其他地方也不能松,就錯了。注意:挺腰是為了控制全身鬆開,成為全身的支點和控制中心。

(三)練拳剛開始是刻刻留意在腰間,先在腰間骨椎上,後漸覺精神所至有一空靈且能變化指揮全身的中線,後又覺此中線可變化位置,是精神而非骨肉,就如孫祿堂老先生所說,我身上處處可做支點所以變化無窮。但這一切必須從腰練起,除此無別法。後面的境界本不該說,怕有人自己亂附會而走錯路。

太極拳論說腰為主宰,主宰是要有主動性,有控制能力的,不能是被動的作為支點或軸,這點很多拳友不很明白。所以我不太主張用放鬆這個詞,鬆開應該比較好,全身由腰控制使之鬆開,這樣一定會嘗試到觸之而靈動的感受,這實際是入太極之徑,懂勁之門。

章魚無骨,八爪卻能無微不至,力大無窮。顯然可以說明力量來之高度的控制力,而不是支撐或槓桿力。

三寸嫩芽是指你透過全身挺在腰上的運動,漸漸會發現形成一個能指揮全身的靈動的一段,位於命門下。若真能如此,內家拳有望了。

腰的感覺是此段腰間將全身拎空之感,時時不能丟失。練拳不論弓腿坐腿都不能坐實。腿坐實就是腰洩勁的表現,設想此時安有靈動之趣?腰挺時應該是靈動的挺,不求挺實之挺。

腰是向前微挺而拎起,不是後凸。拎腰只能是命門之下一段約一寸,拎至渾身輕靈狀,過分就反而身體變硬。中氣不能提上膻中穴。感覺如人可踏於空中,身形自在,肢體如白雲,心意如秋風,心動身自隨。不應是頭重腳輕而失控狀。

楊老先生早年的照片,尚在練功階段,非常可貴,因為一般拳家不會將尚未成功的照片資料公開,但其中的練拳痕跡反而明顯。看此楊老照片,身形挺拔,要旨是在挺拔中漸漸鬆開才是功夫,決不能去嘗試縮小的去松,再看楊老挺腰如沙場將軍態,這些都是初練者必須注意的。

(四)腰能靈動已經脫離了脊椎的骨肉範圍,以後應該體會他一呼一息一吞一吐(不是流動)能帶動全身吞吐蓄髮,一轉一化無不是他主宰,假以時間一定會練成知己的功夫,知人的功夫就必須明太極的哲學之理,並有所相應才能練得。不過知己的功夫是第一關。

拎起腰脊是以腰拎起全身的狀態,並非拎腰一段之意。蓄勁時順時針轉,發勁時逆時針轉。

腰與丹田是主宰和賓輔的關係,有腰無丹田難得大用,有丹田無腰如三歲童兒舞大錘,且腰成如鼎火,是練精化氣的成因,然後知直養而丹田自會有成。

要先練腰,有腰以後丹田之氣方能入骨,無腰的丹田滿則易洩,難以昇華。

斂氣入骨和佛家白骨觀不同,實際上斂氣於骨並非真的斂在物質的骨頭裡,實際上就是提起精神,接勁時用心(不是腦識思想)聽的狀態。以求將身運化成精神的一部分。佛家白骨觀是為欲重之眾生而起一方便觀想,是斷習氣之良藥,不是世間法可比較。

神氣為主就可以說是內家拳了,實際上和什麼動作是沒有太大關係的,所以練陳式當然可以這樣練,若按我說的那樣去站樁,什麼樁都是可以的。不過我還是建議站中低樁。

什麼時候你把這身骨頭忘掉了就有出息了

先將身體練成均勻一體,腰一動渾身能相應,此時渾身重量才可調動,腰為主帥,帶動全身即是。務要使渾身一體,初始以心指揮腰,腰帶動全身,慢慢漸覺全身能由中線統一指揮和帶動,後來只要心一動全身相應,就對了,任何一個細微的動作都是如此。氣的東西只能感悟,無法描述。

周身一家一定要如液體狀,決不是軟布一塊狀。

(五)拔筋是練拳的基礎,使骨肉之力順,運動範圍擴大,等於要存水先要造一個盆子,盆越大將來存水越多。養氣是練內家拳的基礎,氣足化神,神氣足才能運化身上僵塊,漸至周身一家以心使身。

若能渾身通透無著力點才對,在這之前,始終以腰為主宰,而僵塊漸會從腳下脫去,若著意在腳跟,那僵塊永遠無法脫去。

太極拳的伸筋拔骨和其他運動是不一樣的,他要求在均勻狀態下增加強度,有兩種練法,

一、先練均勻,先在一個較小的架子下把全身練均勻,再把架子放大放低,再練均勻。

二、先選一個大架,慢慢的練均勻。

(六) 氣聚於頂是一病,表現為下僵上滿與輕靈相反。

踨之於膝是在蓄勢之後放勁之時,膝在腰的指揮下的一種配合。決不是以膝之踨來指揮腰之發。切記!

腰不拎是不可能松胯的,腰拎起時,胯之下松沉,才能使腰胯之間鬆開而不使腰受牽制而失中正。挺腰一定是先向前,有成後拎腰,如楊老照片。向後鼓外面說得很多,不知依據是什麼,我認為是錯的,並且誤了許多人。

(七)以心行氣是要用心不用識,識是以思想分別為體,心是遇境直接生起,此點我認為是能否在太極上登堂入室的關鍵。可是不太易懂。

氣不只是氣功說的體內之氣,太極拳要全身內外都化為神氣,執著在內怎能全身通透?蓄勁時是神氣收斂,身形盪開,如西山懸磬。決不是身形縮起,再彈開。是神氣的積聚和釋放。這點太重要了,不能弄錯。

(八)不偏不依很重要,與人動手要如立身於天地之間,決不能和敵產生頂或依靠及相互支撐的狀態。就是敵人忽然消失我依然穩立於天地之間。於敵動手時也不讓,太極只化不讓,若讓時就有凹陷處,要始終讓敵人覺的神氣若千鈞欲發,觸之若無物心驚膽戰。

(九)忽隱忽現是說神氣的變化,是說神氣帶動身體陰陽忽變,這要有相當內家基礎才能表現。很難從文字上表達。楊老的拳如騰空踏在自己的神氣中,浩浩蕩蕩無人能及。

(十)沾是引,是方法;粘是帶動,是內勁。化是敵手來時,我接其勢神氣進或走,其所觸處虛待之,使他有如撲空之感。不存在可追擊的感覺,只有撲空的感覺大概就差不多了。與人交手時,若忽受偷襲應該是先借勢騰開。若對面待敵,未動之時已和無極之理,彼一動必有虛實,我接其實,其必落空,同時我之神氣如電切入其虛處,骨肉一合其必跌出。

(十一)練拳先要體會人我天地為一體的狀態,這樣慢慢會體會到人與萬物相容而輕,但騰起之中自然有沉厚之意,不是先下鑽再彈起的狀態。這就是借天不借地的開始。

太極拳的剛柔相濟是指神氣收斂入骨為剛,骨肉通透為柔。若勁到手指,自然擊人如擊敗絮,驚心動魄。這就叫功夫。真正太極拳打入是一放,決不是從腳跟撐出的勁。總之太極化人和發人全身不能有僵硬處,有既是錯。

(十二)所謂“氣遍全身不稍滯”,是以心使身的成就,當你神氣充足,每天用以心使身的功夫,慢慢覺得全身僵塊化開,全身如一均勻體,一動無有不動時就差不多了。

太極拳之開合不能從某一處練起,必須全身一開合,功夫練到細微處,渾身上下處處都開合,若無開合處必是僵勁未化。

(十三)力由脊發,實際上是由能指揮全身的中線,此線是借脊集氣而成,成後自然能拎空全身,主宰全身。兩腿是被中線(腰)拎著,不是身體放在腳上。勁是由腳升起不是從腳撐起。平時練拳千萬不要坐死在腿腳上。一借地,就腰不作主宰了,但拎腰又不能將身體拎硬,要像在游泳時,兩腳不能踏實,腰自然控制全身。久久自然腰為主宰,人也有騰挪之意,自然步隨身換。心動而身不靈,必是腰的能力未充。但腰力又決不是腰的力量,是指腰對全身的控制力。實在太難口述,先理解試試,希望不要弄錯。這個對了,就有希望了。不然練個十年還不如練三年摔交或拳擊。真正內家入門,一日千里,懶懶的練也比別的方法努力的練要快,這才叫好的方法,不然內家好在哪裡?得此,坐著和空中都能發力自如,無有疑惑。

太極拳發人有長勁和短勁兩種,髮長勁時,接勁時接其全身,使其落空,放時將其丟擲,此勁可擊人丈外,但反而不易受傷,就怕被打者摔傷,這種勁往往功夫相差較大時能用。

發短勁時,接勁時只接其身上一點,或心或肺或肝,神氣切入,嚯的殺去。被擊者雖或擊出不遠,但極易打壞人。就是到時收勁,對方也會受傷且受很大的驚嚇。此勁往往在比武或緊要關頭使用。除非你收發自如。短勁要有很大的神氣及觀想力,並且要全身通透才能打得出。

太極勁有很大部分是能量釋放,決不是單純衝擊力。好比以電擊人會把人擊飛,而擊木卻無用。但情況也不是完全這樣,可能是兩者綜合吧。

(十四)現在外面推手情況是,功夫小的往往一受外力,就會挺在背;肩;胸口等處,被動挨打。功夫好的,受力後自然到腳跟,甚至要求入地三尺等等。功夫深者可受多人推撞而不倒。但此時雙方勁都吃住,手不能擊,足不能踢,身法更不敢有半點變化。這對技擊又有何用?所以我未見楊家三輩及其他成就者有這種試功夫的記錄。若問此時有第三者,拿一刀刺來,這麼辦?

定步推手決不是打輪,掤、捋、擠、按要認真,此四處是最難保持在太極的原理下完成的。此關一過自然能應付散推,要記住千變萬化都是從規矩中化來的,不是學來的,但規矩一定要明師教,規矩一錯,背道而馳。拳架所練成的習慣在推手及散手中實踐,不自在處,問題必在拳架,這要過來人常在身邊指點。

打人能跋根這在實力懸殊的狀態下,有很多人會表現出來,但是否是和神氣一動,彼如彈丸而出,是質的區別還是量的區別?若是量的差別那你離內家不遠;若雖能將人跋根擊出,但仍很吃力,胸口若憋不暢,渾身力量不通透,那最多是撞擊勁,離內家拳尚遠。我的前輩師長有一句話:太極借天不借地,借地始終藝不高。請各位細細品嚐。

實際上太極拳發人用拔根兩字很不妥,應該是在擎、引之中對方已經落空,發放之時哪裡還有根可拔?若對方未起根而要硬打,已犯頂抗之病。

(十五)盪開就是鼓盪,無論蓄髮都不是骨肉簡單伸縮,全身如統一體,無論動靜,神氣鼓盪始終不休。

若身體僵塊化去,就會覺得身體若一均勻體(液體或氣體)到這時就比較容易理解鼓盪之意。

盪開不只是舒展,是指要將身體練松後使全身骨肉運動成為鼓盪運動而非骨肉曲折搬動。勁是人人都有的,練拳的人比較一致了就大一點,平常人散亂就小一點。動手時用能量增加的勁就是外勁,用能量釋放的勁就是內勁。

(十六)當你覺得人騰起,已不著地,以致神氣身形變化漸漸自如,自然不著力。不到此地決不要妄求,以免變成假拳。既然叫拳,就必須過得了真刀實槍,但求意會是很危險的。所以但求按規矩練去,以求水到渠成。前人境界可作印證,不可附會。

(十七)既然已是精神團聚所至,就無所謂腰不腰了,可以任意變化位置,如海低針就可以在手上。但這一切必須從腰做起,水到渠成。

先練得全身均勻,慢慢用神氣鼓盪,漸漸身體也如化為神氣的一部分,真實隨心鼓盪而動。不是思想的問題。

神氣慢慢充足,身體漸覺是神氣的一部分。此均勻體在動手中可以隨心意變化,不一定是方是園。

(十八)若分得開才可談合,身體越松就合得越快,後來身體也如神氣的一部分,那時幾乎可以一樣快。

(十九)轉換是指一切的多(S調頭),摺疊是方法。

蓄勁時順轉,發勁時逆轉。這是在腰能指揮全身後必須的一個鍛鍊內容,實際上中間還有一個S調頭,使蓄勁時順轉鼓盪而開,至對方落空時我勁方為蓄成。S調頭後逆轉神氣相會而合。能合之勁成倍於不合之勁。功夫成後,此過程漸漸淡化,終歸無形。但無形之中一樣也不缺。就是至一觸而發也不出此。

S調頭之事,應該是練至腰為主宰,命門之下一段能擎起全身後,練習神氣排程的方法,可能必須口傳方妥,說出來要搞錯的。且有了S就是有了8字調頭,沒有兩種,千萬練拳不要複雜化。如未到腰為主宰的地步,S調頭只是扭腰而已,當然也可練,只是沒有實質作用薰陶而已。 普通的可說是對方落空時,就是我調頭處。

(腰部)意念是微微挺著,剛開始要吃力點,慢慢不著意也會挺著。但是必須注意腰保持空靈的意思,儘量不能僵硬。

練拳說的腰剛開始是微微挺在命門處的腰上一點,不是整個腰椎。漸漸精神所至就能帶動全身。並會長成一線。此時已不是骨肉的東西了。

真腰未生之前,及已生之後是已生而力不充之時,還不能完全靠此腰使全身通透,需要用挺掌和坐腕相助使全身鬆開。而當腰力已充就必須將掌鬆開,若不能,也是一病。

真腰生成,初在命門下一段,此時命門之下與整個腰是直的,不受胯之牽制,真腰生起當威力更大,自覺如沙場上將,對敵如入草蒿甚對。若腰力已充可不挺掌,但腰力充也甚難,望不要自己輕許。

(二十)真的動手時是由不得你再去體會掤、化、拿、發的。你想若真與他種拳術比武時,是否可能別人一拳打來,我再掤、化、拿、發?

彼不動,我不動(但動相不失,不動之中已和為一體,已經化盡其勢,進入得勢待發之狀態),彼微動(神氣動相)我先動(化是化敵方神氣動相,等敵手腳已動是決來不及再化的。何況敵手腳已動哪還有我先動之說?)

所以看他對不對不是看他如何描述,是看他動手之時是否還有太極之理。

好手出拳如心中炸出,手腳如風,若此時還想要掤接已犯頂抗之病,而且根本來不及。所以無極之狀就是接,若敵之神氣相照之時不接化,等敵人出手之時才接,怎能是敵不知我我獨知人,哪有百戰不殆的把握?無非還是手快手慢之列。

(二十一)太極的內功仍然以拳架為主,所謂的靜功是指對太極體理的鍛鍊,這是非常重要的,要在體理上練到刀槍陣中不丟失,自然太極功夫一日千里。體理入門可從三個方面進入。1:道家的無極;2:儒家的浩然之氣;3:佛法的直觀本性。儒家浩然之氣而入門更好。最好是明白佛法本意後返觀太極之理則更好,但佛法無明理之人指路極易錯路。

關於佛教經典中把識、心分開的莫過於《大佛頂首楞嚴經》,但初涉佛法者不易懂,聽說有位大德所講的《首楞嚴經行法釋要》今年將要出版,此書若能得看,真是法寶。

你必須知道,拳架的動作是用來練勁的,決不能用來實戰套用的,就好像讀文章是學習表達方式的,若寫信時想用來整段抄襲就是成功也一定是詞不達意。生死相博豈能預設。我可以告訴你,真正動手時必須要身心非常空靈才能隨機而變克敵制勝,若一有預設身心必定滯重,一遇高手必敗無疑。

(二十二)練拳時腳趾冰冷是體質寒性的緣故,身上寒氣甚重,練拳時就會有此現象,有的是腳冷,有的是手冷各有不同,你必須停食冷飲;大閘蟹等寒物。練拳量要增大,必須大汗。肩,胸口等處僵勁明顯,要把這些僵勁透過腰把他拎松,使裡面先有鬆動感,漸漸會完全化開,只要全身化開,方能談整勁和周身一家。過去我們練拳老師就要求禁食寒物及菸酒。

腰力充沛是無止境的,至少渾身無處不在腰的照顧中和指揮中,且能不費力,不著意。心一動渾身上下包括極細微處無不自然而動,不知手之所舞,足之所蹈。

(二十三)練拳早期一定要戶外進行,樁要低一點,要有運動量,功夫是不能打折的。練拳時間長短都是要自然,不要強求,早期亂劃會較快,有些意境身體跟不上會較慢,身心純熟後會快些。各人境界不同不必強求。

在腰能做主宰的前提下儘量要低一些,練拳的過程是強度和均勻互進的過程,當腰能將全身拎空成均勻後,再放低架子打破均勻再練均勻。李雅軒先生是楊老先生中真正學到東西的幾位前輩之一,一下要練到他的樣子是不可能的,要漸漸而至。唯不可降低要求以求架低。也不可尖襠一定要開胯園襠。

練拳必須以腰為主宰,其他都是工具而已。四正手必須按規矩合起來練,實際上掤、捋、擠、按四手是在四正之中清清楚楚的,哪像外面的打圈?真是哭笑不得!不過電視上教拳的也常是錯的,最好請一個正統的老師教一下四正手,這個還是很重要的。

身體的感覺各不一樣,完全不理也是不可能的,但一去追逐就會走上歧途,最好的方法是注意根本的原則,了知一切覺受都是過程,不要有稀奇感,也不要追逐體味。這樣就比較好一點。

餘按:此文為任剛先生對愛徒所傳,以“腰為主宰,氣如車輪,腰如車軸”為主題委婉道來,言懇意切,確為真太極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