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靜脈內瘻手術——是這麼做的

1、患者取仰臥位或坐位,手術側上肢外旋外展,平放於手術操作檯上。用手術畫線筆或龍膽紫棉籤標記動靜脈血管走行。

2、常規碘伏消毒、鋪巾。

3、給予0。5%~1%利多卡因區域性浸潤麻醉,也可以採取臂叢麻醉。

4、在橈動脈和頭靜脈之間縱行切開面板3~4cm,有時根據血管走行也可採用橫切口或其他形狀切口,切口選擇應儘量能充分暴露橈動脈及頭靜脈,便於分離血管。

5、分離皮下組織,尋找並遊離頭靜脈,結紮並切斷近心端分支,分支血管靠近頭靜脈主幹的殘端留取不宜過短,以免結紮時引起頭靜脈狹窄。

6、頭靜脈遊離長度為3~5cm,可連線到橈動脈,且可形成面向近心端U 型自然彎曲,遠端穿1 號或0 號絲線備用。

7、剝離皮下組織,分離腕掌側韌帶,開啟動脈鞘,小心分離與之伴行的靜脈,遊離橈動脈1。0~1。5cm 並結紮分支,再穿一根專用皮筋備用。

8、保持遊離的頭靜脈無扭曲,近心端夾血管夾,遠心端結紮後斜行剪斷,斜行切面應與動脈走向平行,並保證靜脈-動脈連線後形成面向近心端的U 型彎曲。5ml 注射器接無創針頭,生理鹽水沖洗頭靜脈管腔殘餘血液,並做液性擴張。

9、血管吻合

(1)端側吻合:將橈動脈用懸吊皮筋提起,兩端夾血管夾,將兩側皮筋用血管鉗固定,注意張力不宜過大,以免引起血管痙攣。用手術刀尖(11號尖刀)刺破橈動脈或用眼科剪尖刺入橈動脈,眼科剪沿該破口剪開橈動脈上壁6~8mm 的縱向切口(注意勿損傷血管下壁),生理鹽水沖洗血管腔。先在近心端和遠心端縫合2 個標記線:7-0無創傷血管縫合線在橈動脈切口近心端,從橈動脈外側壁進針內側壁穿出,再從頭靜脈斷端鈍角處(近心端)的靜脈內側壁進針外側壁穿出,打結固定近心端;頭靜脈斷端銳角處(遠心端)穿過另一根縫合線作為靜脈牽引線。助手提拉牽引線,充分暴露橈動脈側切口下側壁,用近心端標記縫合線做連續外翻縫合,縫合至吻合口遠心端後,縫線從動脈切口遠心端穿出並與靜脈牽引線打結固定。牽引線另一端向近心端連續或間斷縫合動靜脈上壁,縫至近心端後與近心端標記縫合線殘端打結固定。縫合最後一針前,用生理鹽水沖洗血管腔,血管腔充盈後縫合最後一針,然後與標記線打結。

注意事項:

①剪除多餘的血管及外膜,以免縫合時這些組織嵌入血管腔內;

②避免血管鉗直接鉗夾血管及其邊緣,可採用血管鑷夾持血管邊緣,透過牽拉動脈外膜、撐開動脈管腔,避免夾持動脈內膜;

③必須垂直進針全層縫合,以防遺漏內膜,對於存在斑塊的動脈,應保持進針的方向由內膜向外膜,避免斑塊脫落或離床;

④縫合時必須外翻,不可內翻;

⑤儘可能保持針孔與血管壁的距離一致。縫合完畢後,擺正血管吻合口的位置,先鬆開靜脈夾,後鬆開動脈夾。

(2)端端吻合:動脈近心端夾血管夾,遠心端結紮,於遠心端切斷動脈,若動脈管徑較細,可剪一斜面。生理鹽水沖洗管腔,採用7-0 絲線先做兩定點吻合,並作為牽引線;然後依據血管條件間斷或連續吻合動、靜脈前壁和後壁,針距間隔大約1mm。吻合完畢後,開啟靜脈和動脈血管夾。

10、血管吻合後的檢查與調整

(1)開放血流後,觀察血管吻合口有無漏血。如有少量漏血,用鹽水紗布塊輕輕壓迫後即可止血;必要時也可區域性敷用凝血酶或生物蛋白膠止血。如漏血較多,找準漏血點後單針縫合。

(2)開放血流後,觀察內瘻通暢情況。在靜脈段觸控到較為明顯的血管震顫說明內瘻通暢;否則應查詢原因,必要時拆除縫合線,重新吻合血管。

(3)開放血流後,觀察頭靜脈走行是否形成面向近心端的U 型自然彎曲,如果存在頭靜脈折曲,應再次充分剝離頭靜脈,結紮相應側支。

11、完成檢查和調整後,縫合皮下組織和面板。注意縫合面板不宜過緊,以免壓迫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