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寫教案一樣禁不住抄,資訊化時代,放棄電子備課,並非明智之舉

新學期開始,又有不少學校宣佈,放棄電子備課,讓教案“迴歸”傳統方式——手寫。

為什麼要“迴歸”?學校解釋說,原來實行電子備課、列印教案,不少教師不備課了,直接從網上下載、列印完事,導致課堂、教學質量下降,所以這學期所有業務專案全部“迴歸”,要求教師手寫。

“手寫不一樣從網下載後抄到紙上嗎?”學校說,那至少也抄了一遍,比下載下來,連看也不看,直接打印出來上交強啊!

近年來,關於紙質教案和電子教案的利弊問題,一直倍受爭議。之所以爭論不休,有的學校還用“實事”來證明電子備課“確有害處”,那是因為學校管理者並沒有找準問題癥結所在,只把目光放在備課的最後呈現形式——教案這個成品上來,這無疑是捨本逐末。

手寫教案一樣禁不住抄,資訊化時代,放棄電子備課,並非明智之舉

教師備課,是一個相當複雜的系統工程,它包括了學習課標,研究教材、調查學情、確定策略,最後撰寫教案等一系列過程。教師備課越充分,撰寫教案質量就會越高,課就會上得越好。因此,對於教學而言,備好課才是關鍵,教案不過是教師備課結果的一種外顯形式,無論是寫在紙上,還是打在電腦裡,並無本質的區別。

眾所周知,教材內容具有相對的穩定性,課堂教學也有其“固定架構”。實事求是地講,教師備課中的基本內容,基本架構,常規用語等,70%以上是“年年歲歲花相似”的,真正的不同在於教師備新課時,要用最新的教學理念,加進最新時代內容,根據具體學情,因材施教,選用針對性的教學方法,設計出一個“歲歲年年教不同”的具體教學方案來。

實行電子備課,教師就可以將過去的、他人的、“套話”性質的東西直接貼上過來,從而騰出更多的時間進行方法和環節設計,從而切實提高備課的實效性。

而傳統的紙質教案,不僅教師要將曾經教過、備過、寫過的那70%內容重新“抄一遍”,就是每個教案中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點、教學難點、使用教具、教學過程、板書設計、作業佈置”等“套話”也要抄寫一遍的,這些“套話”雖必不可少,但除了佔用時間,卻是不能提高備課和教學實效的。

更何況,近年來,電子備課系統研究已趨於成熟,它不但方便教師個人備課的撰寫、修訂、補充與完善,還可以實現網上集體研討:把教案開放給同一備課組教師,每位教師都可以對教案提建議,都可以進行修訂完善,教案原件和修訂記錄都一目瞭然,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智慧共享;而且,這種電子備課的最大好處還在於,可以將與本課有關的課程標準、電子課本、教學參考書、優秀教案、PPT課件、學生學案、檢測試題等相關教學資源捆放在一起,供教師備課時參考,上課時隨時選用;所有這些“備課包”放在“雲端”,教師無論是在辦公室、教室、家裡或任何的地方,都可以在電腦、手機等網路終端上查閱、使用,延展了教師備課的時空;電子備課還為翻轉課堂、慕課,網路授課、遠端輔導等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援……所有這些,無疑給教師備課、教學、甚至於學生學習提供了便利,提升了教師教、學生學的效率與效益。

因此,當今資訊化時代,實行電子備課,是順應了教育資訊化的時代要求,是教育教學發展的必然趨勢,與傳統備課相比具有無比的優越性。

手寫教案一樣禁不住抄,資訊化時代,放棄電子備課,並非明智之舉

不可否認,現實中,確有個別老師乘現代網路之機,百度搜索、複製、貼上,甚至直接下載現成的教案應付了事。如果以此為由便封殺、拋棄電子教案,其做法不免有些“外科庸醫剪箭柄”之嫌,並不能從根本上治理教案網上下載抄襲現象,只不過,給下載抄襲者製造了一點麻煩,多了再手抄到教案簿上這一人工步驟、讓他們再多些怨氣與牢騷罷了!

要想讓教師備好課,從根本上剷除複製、抄襲教案現象,其關鍵並不在於備課結果的呈現形式,而在於抓好教師備課這個過程。

為此,學校管理者要更新管理理念,變消極的制度管理,為積極的人本管理。要尊重老師,相信老師,體諒老師,為教師解決實際的問題,讓教師以積極的姿態,用心去備課。

學校業務管理要改變過去以教案評估代替備課評估的簡單做法,加強對備課的過程管理,強化集體備課,對教案的評估不僅看教案本身撰寫的好差,更看教案的課堂執行情況與效果,讓學校管理者、備課組全體教師、學生都參與到對備課的評估中來。如此情況下,即便教師的教案是百度來的、複製貼上來的,只要符合教學實際,只要教師在課堂上使用的得心應手,只要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那就是好備課。

手寫教案一樣禁不住抄,資訊化時代,放棄電子備課,並非明智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