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為什麼會對別人“一見鍾情”?心理學給出瞭解釋

你為什麼會對別人“一見鍾情”?心理學給出瞭解釋

網上有一組單身資料調查,資料顯示:有59%的男性和49%的女性表示相信一見鍾情,並且有49%的男性和29%的女性表明他們經歷過一見鍾情。

從資料中不難看出來,多數人都相信並且期待一見鍾情。

當一見鍾情產生的時候,我們的心裡產生了哪些想法?

到底是哪些原因,構成了一見鍾情?

你為什麼會對別人“一見鍾情”?心理學給出瞭解釋

-01

我們的一見鍾情,是怎樣產生的?

第一:心理學“首因效應”

在我們與外界的接觸中,第一印象往往決定了我們對其的評價和認知。

如果對方帶給你的第一印象好,那麼接下來你會更快跟對方產生感情;反之,就需要很長時間才能適應與對方的相處。

首因效應就解釋了這一點:第一印象往往決定了我們內心中最直觀的感受和想法。

比如說:

你從一個公司跳槽到了另一個公司,第一印象就決定了你與哪一個同事的關係比較好。

第一印象建立在:外形,氣質,感觸上。

一個人長得好看,氣質好,這些都會帶給你最直觀的感受,就像你走進去一處花園,往往是色彩鮮豔的花兒能夠吸引到你。

在感情中,一見鍾情剛好建立在好的第一印象上。

就像相親的時候,如果對方帶給你的感覺很好,剛好也是你喜歡的外形,那麼你對他的接受度也就變高了。

你為什麼會對別人“一見鍾情”?心理學給出瞭解釋

第二:我們更容易喜歡“相似性”高的人

志趣相投,三觀一致,默契十足,這些詞都可以用來形容“相似度”。

心理學上有個概念:我們會對那些與我們相似性更高的人,更容易產生好感。

相似度又包括:自我價值,性格,人品,家庭條件,工作和社交圈子等。

你有沒有跟某個人聊天特別暢快的感覺?

有一種意猶未盡,默契十足的感覺。

你要聊的話題,對方很清楚,你的想法他能夠很快感受到,你的情緒他也能夠及時察覺。

在這種相似度極高的情況下,對方很容易對我們產生吸引力。

就像《紅樓夢》中賈寶玉與林黛玉第一次見面時的場景。

賈寶玉說:“好生奇怪,這個妹妹我曾經見過的。”

可實際上,那隻不過是他們兩個人第一次見面而已。

你為什麼會對別人“一見鍾情”?心理學給出瞭解釋

-02

“一見鍾情”都是真愛嗎?

先說結論:並不全是真愛。

有時候,你眼中的一見鍾情也可能是一種錯覺。

第一:情感上的錯誤歸因

心理學上有個“吊橋效應”,想必很多人都聽說過。

一個人走在吊橋上,吊橋晃動的幅度越大,這個人的內心就越是緊張,心跳也不自覺地加快了。

而這個時候,迎面走來了一個異性,這個人就會誤以為自己的心跳加速與眼前的這個異性有關。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講,這本身就是一種錯誤歸因。

我們將外界對我們情感的影響,歸咎於某個人對我們情緒的影響。

你對某個人一見鍾情,也許剛好是這樣的錯覺。

比如說:你遇到了某個難題,讓你一時之間陷入了危機或者困惑之中。

憑藉你自己的能力,是無法解決這個問題的,可此時有個異性出現在你身邊,幫助你度過了難關。

你會將心中的感激,誤以為是好感。

這本身就是一種錯誤歸因。

你為什麼會對別人“一見鍾情”?心理學給出瞭解釋

第二:一見鍾情也可能是真愛

而從現實意義的角度來講,一見鍾情也可能是最純粹的真愛。

在現實中,我們的愛情摻雜著太多的條件。

沒有幾個人的愛情,是純粹的,與任何利益無關的;大多數人的愛情,都建立在麵包之上。

女生的擇偶標準是:有車有房,有穩定工作,有存款。

男生的標準是:人品好,善良,工作穩定,不能比自己差太多。

這些擇偶標準,不都是加在感情上的條件嗎?

在很多時候,我們不會在意對方是誰,不管跟對方相處時的感覺如何,甚至根本不給對方一個互相瞭解的機會。

只因為對方的條件,不符合我們的擇偶標準,就將對方拒之門外。

這樣的愛情,不那麼純粹,是世俗意義中的“利益結合”所產生的感情罷了。

你為什麼會對別人“一見鍾情”?心理學給出瞭解釋

而一見鍾情剛好彌補了這些參考條件。

你第一次見到對方,就認定了這個人是你想要在一起的人。

無關距離,無關經濟條件,無關現實,無關對方的家庭。

只憑藉著跟對方相處的感覺,那是一種悸動,是激情,是衝動,更是一種盲目信任的愛情。

一見鍾情固然帶著一些不理智的成分,可雙向的一見鍾情,又何嘗不是浪漫呢?

你為什麼會對別人“一見鍾情”?心理學給出瞭解釋

今日話題:

你經歷過一見鍾情嗎?

(文章配圖來源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