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洗馬:真的是在洗馬嗎?它到底是個怎樣的職位呢?

在電視劇《秦王李世民》裡面,曾經有過這麼一集,講述的是唐高祖李淵在奪取天下後,立長子李建成為太子,魏徵被任命為太子洗馬。劇中人物多次將“太子洗馬”中的“洗”讀成了“xi”。這確實是一個非常嚴重的錯誤,在古代“太子洗馬”這個職位,並不是給太子洗(xi)馬。

太子洗馬:真的是在洗馬嗎?它到底是個怎樣的職位呢?

所謂的太子洗馬,正確的讀音唸作太子洗(xian,通“先”)馬。根據戰國時左丘明所著的《國語》記載:“勾踐為夫差先馬,先或作洗也”。這是洗馬一詞最早的出處,而此時的“洗馬”也並不是官職的稱謂,而是略帶貶義的奴僕的意思。

太子洗馬:真的是在洗馬嗎?它到底是個怎樣的職位呢?

洗馬一詞最早代表官職,是出現在秦朝。根據《續漢書·百官志》中記載:“太子出,則當直,一人在前導威儀,蓋洗馬之義也”。這句話大致講的是太子出巡時,在隊伍最前面充當先導、以示太子威儀的人,就是“洗馬”,又稱“先馬”,即在馬前驅使之意。正所謂近水樓臺先得月,太子洗馬這個崗位作為太子的開路者,算得上太子身邊的紅人了,而且他們的俸祿也不算低。按照秦朝的薪資標準,太子洗馬一職的年俸祿可達為六百石,與郡丞、縣令等官職相當,所以很多世家子弟都積極地去應聘太子洗馬一職。

太子洗馬:真的是在洗馬嗎?它到底是個怎樣的職位呢?

等到了漢朝,正是確立了太子洗馬的任命機制。按照漢朝的選官標準,太子洗馬一職採用了任子制,即任用世家或官家子弟為此官。同時太子洗馬的職責也不再僅僅是作為太子的開路者,還兼顧著輔佐太子政事的職責。史載:“太子太傅、少傅,古官。屬官有太子門大夫、庶子、先馬、舍人”。當時的太子洗馬歸太子太傅所管轄,共設定了十六人,其官階相當於在宮中負責傳達使命等的“謁者”,其實也就相當於太子宮中的“信使”。

太子洗馬:真的是在洗馬嗎?它到底是個怎樣的職位呢?

魏晉時期,太子洗馬的工作職責又有所增加。根據《晉書·職官志》記載:洗馬“職如謁者秘書,掌圖籍,釋奠講經則掌其事,出則直者前驅,導威儀”。從這段話的記載來看,此時的太子洗馬不僅要負責為太子開路跟傳達命令,還需要管理圖籍以及負責東宮中盛大的儀式——釋奠禮的組織與安排。新增的職責需求,使得太子洗馬一職需更重視人員的“文書才義”。我們所熟知《陳情表》的作者李密,就是因為“才辯”的能力,才被徵召為太子洗馬的(但是李密因為想要供養祖母才寫下了《陳情表》來婉拒晉武帝)。

太子洗馬:真的是在洗馬嗎?它到底是個怎樣的職位呢?

南北朝時期,太子洗馬任免再一次進行了改革。當時南朝梁武帝打破以往“皆取甲族有才望”的舊例,他認為“官以人而清,豈限以甲族”,於是開始擢拔世家大族以外的才學之士,同時將太子洗馬的人員編制壓縮到八個人。當然從寒族裡面選擇出優秀的人才擔任太子洗馬一職,也只是梁武帝挑戰門閥士族的一次試探而已。

太子洗馬:真的是在洗馬嗎?它到底是個怎樣的職位呢?

隋唐時期,太子洗馬一職人數再次減少,只剩下四人,官階為從五品下,為掌管書籍的官員。其職責主要為“掌四庫圖籍繕寫刊緝之事,立正本、副本,以備供進。凡天下之圖書上於東宮者,皆受而藏之”,相當於太子的秘書長。隋唐之後,太子洗馬一職就相對比較固定了。

直到清朝時期,洗馬不再是太子屬官(主要是清朝自康熙之後便再無太子),但仍保留了這一官名,隸屬於管理皇子內務的詹事府。原來僅太子能夠享受的待遇,到了清朝時期,其他皇子也都能夠享受得到了。到了清朝末年,隨著詹事府的裁撤,洗馬這一官職也被廢除。

太子洗馬:真的是在洗馬嗎?它到底是個怎樣的職位呢?

值得一提的是,不僅僅是我們今天的人才會以為太子洗馬就是給太子洗馬的。實際上很多古代底層官員,也跟我們一樣,認為太子洗馬這個官職就是來洗馬的。明朝成化年間,當時的洗馬的楊守陳請假回鄉,途徑驛站的時候,因為衣著樸素,而被驛站驛丞所看清。驛丞問楊守陳,身居何位時。楊守陳回答說:“我在做洗馬官”。 驛丞又問:“那你一天洗幾匹馬呀”。楊守陳不怒反笑,決定逗逗這個連官職也弄不清楚的驛丞:“沒有一個具體的定數,心下高興就多洗幾匹,累了就少洗幾匹”。後來得知所謂的洗馬官就是太子的秘書時,驛丞不禁惶恐不安、羞愧難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