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構件的形制

舉世研究中國傳統建築的學者,他們差不多都極力稱讚中國建築結構和構造上的力學和美學相結

的原則。這個原則和現代建築的功能主義“實用就是美”的理論大體上是相吻合的。同意這種主張的建築師們自然就不會忽略歷史上所出現過的先例。

木結構本身

為什麼中國建築長期堅持著這樣的一個原則呢?有人說這是基於古代對建築設計問題的一種見解,有人說是由於有標準制式的規定。其實,主因是在於木結構的本身,因為在構造上,木材是不宜於置於完全密封的狀態下的。假如,我們將木料埋入泥土或者磚石之中,或者用其他的構造將它們遮蓋和包藏起來,結果其中的木材就十分容易腐爛。任何一種木構件朽壞,或多或少都會影響房屋的穩固和安全。因此,為了使木構件能夠有更長的壽命,最好的方法就是使它們處於經常通風的境地中,結果,任何一部分的構件就必須毫無遮掩地直接暴露出來。這個原則並不需要任何理論的指導,只要透過實踐,很容易就會對這個問題有充分的認識。

力學和美學統一

開始的時候,並不是所有的結構設計都會符合美學上的要求,由於解決力學問題而來的構件並不是看起來一定是美觀的。一些建築師常常會把不大好看的地方用別的東西遮蓋起來,或者為了好看而新增一些虛假的構造。但是,在木結構的構架上,這是不能採取的辦法,因為材料的效能不宜於作任何的遮掩唯一解決的辦法就是使所有的結構和構造在力學和美學上完全統一起來。

古建構件的形制

結構和裝飾的配合——祈年殿藻井

剛中帶柔,柔中有剛

在滿足結構要求的前提下,幾乎所有中國建築構件的形制都是經過美學的加工的。它們一方面不失其原本的功能形狀,同時又顯現出極為豐富的裝飾趣味。這種要求並不是一下子就達到完善的。中國建築中的每一種構件,它們各自都有自己的長遠歷史,它們的形狀、它們的構造方式都經過數以百年甚至千年的考驗。總的來說,中國建築的構件都是傾向於將來自力學要求的幾何圖形的功能形狀改變成為一系列柔順的曲線,也許是想借此改變由規則整齊的構造而帶來的呆板感覺,直線的主體和一系列曲線的構件就此而形成有趣的對比。這符合中國傳統的美學觀點:相反的意念交替地出現—剛中帶柔,柔中有剛。

以框架中的主要垂直杆件柱而論,在大多數情況下它保持木材圓形的斷面和力學上的功能形狀,雖然偶然也有使用方柱、八角柱、梅花柱、雕龍柱等這只不過是個別時代的特例。但是,為了使這構件看起來更為柔順一些,梭柱的形式就產生了,就是柱身逐漸往上收小,柱頭則成為覆盆形。

古建構件的形制

梭柱

《營造法式》上的規定就是:“凡殺梭柱之法,隨柱之長分為三分,上一分又分為三分。如拱券殺漸收至上徑比櫨枓底四周各出四分,又量柱頭四分緊殺如覆盆樣,令柱項與櫨枓底相副。其柱身下一分,殺令徑圍與中一分同。”我們可以看到,這種處理的目的就是希望柱身的縱斷面由直線而變成一條柔順的曲線,而這種改變又完全與力學上的功能完全無損,而且可以使節點的關係更為緊密一些。

水平杆件

至於水平杆件的梁、額枋等,它們的斷面轉角地方很少是尖銳的方角的多半都處理成小圓角。在另一方面,在梁制之中發展出一種弓形的“月梁”,這也是中國建築所特有的一種梁的形式。這種形式的梁除了在製作上耗費工料之外,它本身毫無疑問也是一種力學功能上的形狀。

古建構件的形制

月梁

相信,這是由拱券承重概念而帶來的一種形式,或者是一種與村木合併而演變成的形狀。無論如何,它在構圖中又成為一條活潑的曲線。在結構意義上,支承樑架疊梁(橡栿)的託木本來需要的只是一根垂直的短杆,為了它的穩定或者兩側可新增三角形的夾角但是,在中國建築上就發展成為一種極富裝飾趣味形狀的構件——駝峰。駝峰的形狀是由一些有趣的曲線構成的,但是它卻不失其原來的功能形狀。“叉手”本來是一種對角的斜}撐,其後又發展成為柔和線條的人字拱。總之,因為構件要完全顯露出來,在製作時就不得不作很好的表面處理和形狀上的藝術加工。

斗拱

斗拱的構成、形狀和意義都很能代表整個中國建築的設計方法以及表達整個結構原則的精神。它是由柱頭上面擴寬的構造“櫨”以及櫨上的橫木“枅”發展起來的。櫨成了後來的鬥,枅就變成了“曲枅”而至拱,斗拱由鬥和拱兩個部分重複又重複,再加上了斜杆“昴”而組成。它同時在前後左右伸展,成為一組“三維”的空間力系組織,在力學上不但減少了樑柱接合部分的剪應力而且使較大面積的構造得到更多的支點,增加水平方向杆件抵受彎距的能力荷重透過這一個空間的力系而集中傳達到柱頭上。無論如何,斗拱的形狀是種結構上的需要而來的形狀,但是,鬥和拱都被加工成為一種在美學上十分成功的體形——一組優美的空間結構。

古建構件的形制

斗拱

在古代的建築者心目中,斗拱大概是被認為最成功、最得意之作,在形狀上它的權衡是經過一番研究而確立的。因此,它在制式上比任何構件規定得更為詳盡;恐怕它在製作上失去了權衡,它的藝術意義就會消失,甚至會成為一堆難以入目的混亂的物體。因為它在形狀上的效果愈來愈受到重視,很多人都醉心於它們在裝飾上所產生的作用。明清之後,斗拱在力學和構造上的意義便逐漸降低,進而變為裝飾性意味來得更強的東西。這是一種開始脫離力學與美學相結合的原則的發展傾向。

古建構件的形制

斗拱

雀替

由拱形的替木演變而來的“雀替”最後也成為了在視覺效果上很重要和很突出的構件,它像翅膀一樣附在柱頭的兩側,力學上的作用就是用以加強額枋的剪應力和減少跨距。本來,它是一種真真正正的力學上的功能形狀,由於在外形上稍加改變,它以生動的曲線構成的輪廓便成為了極富裝飾趣味的圖案了。此外,我們可以看到,在構造上任何突出的部分,如昂嘴、耍頭(梁頭)等無不做出一些藝術上的加工而使之成為帶有優美的曲線形狀。構造和裝飾配合得如此無間,對於不大明白構造關係的一般人來說,感覺上所有的構件都成為了系列富麗而有趣的裝飾。

古建構件的形制

雀替

木材效能

由力學上的幾何圖形轉變成為美學上的柔順的曲線,除了歸因於藝術思潮之外,木材效能的本身也是一種決定的因素。因為木材本身容易加工、改變以至雕琢成任何圖案也不是太難於完成的工作,因此所有的構件都能普遍地做出裝飾性處理,而且並不僅限於在個別的建築物上才能實現。根據文獻的記載,在歷史上是曾經有過一個時期部分建築還流行在所有的構件上遍施雕鏤以做裝飾的。所謂“雕楹玉碉,繡桶雲楣”,“雕欒鏤粢,青鎖丹楹”,“龍楹螭木角,山岜雲牆”等都是描寫構件上佈滿木雕的圖畫裝飾。《楚辭》中的“紅壁沙版,玄玉之梁些,仰觀刻桷,畫龍蛇些”以及《漢武故事》中的“椽首皆作龍首,銜鈴,流蘇懸之”等句就說明了當時房屋構件雕成各種裝飾圖案的情況。

在構件上雕刻是會傷害它的力學功能的,過分地強烈裝飾作用對構件本來的意義就會減弱,這種“淫巧”的風氣不斷受到批評和制止,相信,宋《營造法式》的頒佈刊行也起了相當的作用。可是,這種流風還是斷斷續續地延續,不過,在結構構件上已不多見,精細的木雕藝術轉而在隔扇、屏風以及室內裝修的“罩”上來表現。

古建構件的形制

故宮隔扇

在理論上,古代制止過分和多餘的建築裝飾是出於提倡節約,反對浪費,並不是基於美學與力學應該相結合的認識。而事實就是這樣,在結構構件因材料的效能必須使之暴露以及提倡節約的風氣下,中國建築的結構和構造就此便達到了客觀上的功能與形狀密切地構成一體的效果。

其實,現代建築的機能主義是現代機械化工業生產和現代科學技術發展下而形成的一種觀念,繁瑣的裝飾和非幾何圖形的形狀是機械化生產所難於製作出來的式樣,不規則的形狀也難於作科學技術上的計算和分析。無論如何,由於所產生的時代背景的關係,中國古典建築始終是一種手工業生產方式的產物。不過,它已經很清楚地告訴了我們,無論在什麼情況下,表現出忠實的形狀的同時在美學上也是一種最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