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輝煌一時的冷兵器時代的“高技術武器”——連弩

《三國演義》第一百零八回描寫了“連弩”這種古代兵器在戰爭中的運用:姜維用諸葛亮遺法造連弩百餘張,埋伏於路邊,一弩十矢,將司馬師5萬騎兵殺得大敗。百張連弩便殺敗5萬騎兵,這固然不排除小說家誇張的成分,但連弩的威力也可見一斑。

曾經輝煌一時的冷兵器時代的“高技術武器”——連弩

弩起源於弓,較弓有兩個優點:一是待機而發,弓弩手有充分的瞄準時間,提高了準確度;二是可以利用其他力量而不單單隻靠臂力開弩,因而增大了射程。在將箭矢拋射得更遠更準確之後,古人開始追求拋射的密度,這樣連弩便產生了。

據《魏氏春秋》記載:“亮……又損益連弩,謂之”元戎“,以鐵為矢,矢長八寸,一弩十矢俱發。”可見連弩並非諸葛亮首創,他只是做了某種改進。有人認為這種“元戎”連弩,便是後世流傳的“諸葛弩”(右圖2),即在普通弩弓的弩臂上裝上矢盒,盒中裝10支弩箭,扳動一次弩機便有1支弩箭射出,而並非是10支箭一同發射。這樣的說法符合現代人對連射兵器的理解。

曾經輝煌一時的冷兵器時代的“高技術武器”——連弩

戰國楚墓出土過一種連弩,在長方形的弩臂上表面刻有兩條平行的半圓形截面的箭槽,箭槽正中是矩形截面的弩機槽,弩機可在其中沿弩臂前後滑動,弩身的上方是一個儲箭的矢盒,矢盒中有3條豎直箭道,中間上方箭道儲箭,左右兩條箭道與弩臂上的箭槽相連。發射時左右傾斜弩身,便會有兩支箭分別透過兩側箭道落入箭槽中,壓在弓弦中央所繫的細長髮射圓杆上。弩機前端連有一個青銅製鳥嘴形活動件,前推弩機,“鳥嘴”前端斜面觸圓杆上抬,鉤住圓杆;後拉弩機,圓杆隨弩機一同向後運動,帶動弓弦張開弩弓。圓杆脫離弩箭尾端後,弩箭完全嵌入箭槽,這時“鳥嘴”後端斜面被迫上抬,釋放圓杆,圓杆在弓的作用下迅速前移,將兩支箭一同發射出去。再次左右傾斜弩身,推拉弩機,可完成第二次發射。裝一次箭可連續發射10次,共20支箭,其發箭密度是相當高的。但這種連弩的射程很近,據《天工開物》記載,只有20多步,因而不能用於戰場作戰,只用作民間防賊。究其原因,這種弩的弩臂後端有類似於現代步槍槍托的裝置,發射時“槍托”抵胸,一手託弩臂,另一手扳弩機。這種設計固然提高了發射速度,但單手張弩,力量較弱,射程近也是必然的了。而古代即使最弱的手擘(即用手張)弩,實際也是腳踩弩臂前端,彎腰雙手張弩的。

曾經輝煌一時的冷兵器時代的“高技術武器”——連弩

既然連弩不能用於實戰,那末關於諸葛亮連弩的記載都是出於對這一人物的神化而做的附會嗎?不是。戰國末期兵書《六韜》記載了當時使用的一種絞車連弩,即是一張大弓,有的“弓長一丈二尺”,固定在兩輪小車上,由於弓力強大,要靠絞車才能張弓,發射特製的大箭,“一發聲如雷吼”,戰場上運用的連弩,即是這種大弩。這樣強大的弩,要做到“一弩十矢俱發”,當不困難,可見史書與小說中的記載並無訛誤,只不過古人對於“連弩”這一詞的理解與今人有些出入。

曾經輝煌一時的冷兵器時代的“高技術武器”——連弩

這種靠機械力量張弓,可以一發數箭至數十箭的連弩,始於戰國,盛於漢唐,北宋時發展到頂峰。戰國時“絞車連弩”與兵車並用,在兵車衝擊前,遠距離殺傷敵人。還有一種“車弩”,靠車輪前行時車軸的轉動張弩,伴隨步兵衝鋒的同時可以連續發射,這種弩的弩臂上有7個箭槽,中間的大箭“鏃刃長七寸”,“箭桿長七尺,以鐵葉為羽”,左右各3支小箭,發射時“諸箭齊起,及七百步,所中城壘無不摧損”。如此巨大的威力,在以人力相搏的古代戰場上,當屬“大規模殺傷武器”了。

《三國演義》中連弩是作為“秘密武器”出現的,其實它曾經廣泛裝備于軍隊。漢代連弩被用於對抗西北剽悍的少數民族騎兵,傳奇式人物“飛將軍”李廣,曾依靠連弩,用四千步兵排成“圓陣”(一種適合發揮弓弩威力的防禦陣形),抵禦了4萬匈奴騎兵的進攻。由於巨大的青銅鑄的弩機十分沉重,發射時要用大錘敲擊,巨大的弩箭射中敵人往往洞胸而過,血肉飛濺。

曾經輝煌一時的冷兵器時代的“高技術武器”——連弩

在中國冷兵器最繁盛的北宋,出現一種“(dǒu)子弩”,即將數張大弓並聯固定於木架上,弓弦上附有筒狀容器“子”,可以方便地裝入數十支箭,其威力巨大,但也更加笨重。由於戰爭模式發生了變化,戰鬥更加追求機動性,連弩在這時已不再裝在小車上用於野戰,只用於防禦和攻堅。

到了明代,隨著火器的發展,出現了各式火槍,逐漸取代了連弩在戰場上的地位。雖然這時的火槍仍然很笨重,但火藥的威力是任何機械力量所無法比擬的。

熱兵器取代冷兵器是不可抗拒的歷史潮流,連弩這種曾經輝煌一時的冷兵器時代的“高技術武器”,在硝煙中黯然退出歷史舞臺,直至為人們所遺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