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羅維奇,認識一下

剛好之前對彼得羅維奇有所瞭解,借貼強答一下。籃網新球迷比較多,如有興趣可以看看。

彼得羅維奇最出名的兩場比賽,一是他曾在一場比賽中獨得112分,二是在巴塞羅那奧運會上上他代表克羅埃西亞與美國夢之隊的決賽中,砍下24分,而與他對位的喬丹只有22分。

先簡單說說彼得羅維奇這個球員。他來自克羅埃西亞,於1986年被NBA選中,但因為種種政治原因,遲遲無法登陸NBA。直到1989年柏林牆倒塌他才有機會打破冷戰的桎梏,如願以償加盟波特蘭開拓者。

彼得羅維奇,認識一下

他的NBA生涯很短,因為他登入NBA時年齡已經不小。1992-1993賽季,他在籃網以51。8%的投籃命中率,和45%的三分球命中率,場均拿下22。3分,單場最高砍下44分,入選當賽季最佳陣容三陣。這時他不到30歲,正值巔峰。但他的NBA生涯也就此結束了。1993年6月7日,在歐錦賽第一場比賽,克羅埃西亞領先30分橫掃波蘭後,彼得洛維奇駕車途中車禍身亡。為了紀念他,NBA將麥當勞錦標賽的MVP獎盃命名為“彼得洛維奇盃”,籃網宣佈將為他退役3號球衣。

彼得羅維奇,認識一下

從現在的視角看,要了解彼得羅維奇,有另一位球員是無法繞開的,即迪瓦茨。1989年弗拉德·迪瓦茨在第1輪第26順位被湖人選中,當賽季入選了新秀最佳陣容一陣。後來迪瓦茨成為全明星,是國王黃金時代的中流砥柱,近些年擔任過國王隊的總經理,2019年入選名人堂。但在後來的那些故事之前,迪瓦茨最出名的事情必然是在1996年被湖人交易到黃蜂,單換了科比布萊恩特。

迪瓦茨和彼得洛維奇,他們都來自一個已經不復存在的國家——南斯拉夫。不過,迪瓦茨是塞爾維亞人,彼得羅維奇是克羅埃西亞人。在前南還未解體的年代,塞爾維亞和克羅埃西亞的矛盾就已經存在,但還未演化到後來的程度,但這畢竟為後來兩國,以及兄弟兩人的爭鬥埋下伏筆。迪瓦茨和彼得羅維奇,以及南斯拉夫國家隊曾擊敗莫寧、肯尼安德森的美國隊,也擊敗過擁有薩博尼斯的蘇聯。在橫掃歐洲、挑戰美國時,他們是很好的朋友,兩人先後來到NBA後也延續如此。彼得羅維奇在NBA的起點稍低一些,人也比較內向,頭幾年遭遇了不少鬧心的事情,也始終沒得到機會展現他的實力。迪瓦茨在彼得羅維奇最低谷時給予了很多幫助,他們每晚打電話互相鼓勵,二人的友誼也是與日俱增,在籃球事業上也都走上了巔峰。

可是戰爭和民族仇恨裹挾著兩人走向不同的方向。塞爾維亞和克羅埃西亞,乃至南斯拉夫其他各族的所作所為很難說清誰對誰錯,但我們需要知道的是塞爾維亞和克羅埃西亞同根同源,這些斯拉夫人來到巴爾幹半島已經1500年了,問題就在於,這1500年裡,他們有超過1400年都是各自獨立,他們的信仰和宗主各不相同。只有最近的100年,他們第一次真正聯合在一起。而伴隨著21世紀末東歐劇變,加之鐵托的影響力消失,塞爾維亞和克羅埃西亞再成宿敵。

視角縮回迪瓦茨和彼得羅維奇,矛盾的初始源於一位克羅埃西亞球迷。當時南斯拉夫尚未解體,但已處於混亂之中。一次比賽後,南斯拉夫國家隊奪下冠軍,在慶祝時這名球迷帶著一面克羅埃西亞國旗衝進場內,這是反叛和獨立主義的行為。身為塞爾維亞人的迪瓦茨對球迷說,“這面旗幟不屬於這裡”,那位球迷則迴應“你的南斯拉夫旗將永遠和牛糞待在一起”。迪瓦茨被惹毛了,他一把扯下克羅埃西亞國旗,推開了上來搶奪的球迷,再把旗幟丟在了一邊。

根據迪瓦茨事後的說明,他這麼做並不是自己對克羅埃西亞抱有任何看法。他說自己不在乎那是克羅埃西亞旗還是什麼旗,即使那是一面塞爾維亞旗,他也會這麼丟在地上。不惜一切代價,他只想維護南斯拉夫人的團結和統一。在做這件事時,他的腦子裡沒有想過任何克羅埃西亞朋友,因為在他看來,他們都是南斯拉夫人。

但身為克羅迪亞人的彼得洛維奇永遠不會相信,他對此表示了強烈的不滿,民族仇恨的情緒壓過了兄弟情誼。一開始,迪瓦茨還沒有發現彼得羅維奇心態的變化。直到一場NBA比賽時,迪瓦茨隨隊來到波特蘭,他想提前到訓練館跟開拓者球員打聲招呼,但他發現所有人都在館內訓練,只有彼得羅維奇不見,他躲在更衣室裡想等迪瓦茨離開再出來。

這件事當然傷害到了彼得洛維奇,成為了他們友誼的終點。彼得洛維奇開始對迪瓦茨刻意地疏遠,兩人之間的關係再也沒有回到在國家隊一起並肩作戰時的融洽。在國家隊合作已經成為不可能,同為第一代打進NBA的歐洲球員,在萬里之外的美國從此幾乎沒有交流,就像是從來不認識一樣。

“1991年1月,德拉岑(彼得羅維奇)被從波特蘭交易到了新澤西,他立刻得到了機會,開始展現他的才華。我打的也不錯。但我倆之間的冷淡關係一直讓我心煩。一場比賽前,我們正常交談,好像什麼事都沒發生過一樣。但我們倆都知道,這是作秀給別人看的。”——迪瓦茨。

“那年,我和湖人隊一路打到了總決賽,遇到了邁克爾喬丹和芝加哥公牛。我想打電話給德拉岑告訴他這個喜訊,但我打不通。”——迪瓦茨

1991年5月19日,克羅埃西亞進行獨立公投。在塞族人的抵制下,支援克羅埃西亞獨立一方以絕對優勢勝出。6月25日克羅埃西亞議會透過決議,宣佈脫離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獨立。克塞二族之間立即爆發流血衝突,獨立戰爭隨之爆發。武裝衝突一直持續到1995年,伴隨著後續巴爾幹地區的諸多矛盾,最終引發了二戰以後歐洲最大規模的戰爭。

戰爭讓迪瓦茨丟國旗一事上升到一個他從未想到的層面。儘管迪瓦茨一直試圖溝通,他多次道歉想要挽回南斯拉夫幾位球員之間的關係,尤其是他和彼得羅維奇。但克羅埃西亞人有來自國內的壓力,他們即使願意維持與迪瓦茨的友誼,但也只能小心翼翼,最好的做法自然是當做迪瓦茨不存在。

“對我來說,很難不站出來告訴大家,你們都錯了,迪瓦茨他是個好人,而不是公眾眼裡的壞人。但在那種情況下,我就是沒辦法這麼做。”——迪諾·拉德加,前波士頓凱爾特人球員,克羅埃西亞人,迪瓦茨和彼得羅維奇的前隊友。

於是在那些年,人們都看到弗拉德做出的努力,但緩和並沒有發生。月復一月,戰爭的破壞越來越大,迪瓦茨和其他克羅迪亞隊友的友誼,也慢慢結束了。

事情發展到這些前南斯拉夫隊友們最不願見到的形勢,南斯拉夫的大團結如今已經是個笑話。事與願違,現在他們必須選一邊站了。“事情在我看來挺簡單的,既然你的家人在戰爭中受到威脅,那你總不能站到威脅者的那一邊吧。”——託尼·庫科奇,前公牛冠軍成員,克羅埃西亞人,迪瓦茨和彼得羅維奇的前隊友。

直到彼得羅維奇生命結束,迪瓦茨再沒機會緩和兩人的關係。1993年6月7日,在德國結束一場歐錦賽比賽後,彼得羅維奇的隊友們搭上了飛機,彼得羅維奇臨時決定和女友見面,兩人乘車離開了機場。

“我永遠記得那天我們在飛機上,乘務人員告訴我們,現在專機正在經過慕尼黑上空。我們正在遭遇很強的風暴,大家都繫緊了安全帶。我下意識看了下表,那時是5點。而德拉岑的車正在我們下方的地面上行駛著。”——迪諾·拉德加

根據事故調查,彼得羅維奇駕駛了最初的200公里,但他無法保持清醒,於是他的女朋友替他架勢。風雨很大,而女孩沒有什麼駕駛經驗。在大雨和濃霧中,他們的前方突然出現一輛大貨車,女孩想要駕車繞開,並踩下剎車,但很遺憾她沒能讓車停下。

迪瓦茨回到賓館時,電視正在播放一場比賽。他走到電視前,看到ESPN電視臺的節目,德拉岑的照片出現在螢幕上。媒體確認了事故發生的訊息,他們用“永生”作為紀念的標題。

在薩格勒布,十萬人參加了彼得洛維奇的葬禮。迪瓦茨想去,可是戰爭還在繼續,他只能保持距離。他記得在電視前,看到託尼·庫科奇,和迪諾·拉德加,扶著彼得羅維奇的棺材。這也許是他這一生最大的遺憾,因為已經無法再去彌補了。

如有興趣,可以去看看迪瓦茨主導的一部紀錄短片,once brothers(永遠的兄弟),講的就是彼得羅維奇的故事。“我們曾是兄弟,我們一起拿過世錦賽冠軍、奧運會亞軍,和一打的歐錦賽冠軍。可是有一天,我們轉瞬之間竟屬於了不同國家,我叫塞爾維亞,你叫克羅埃西亞,他叫斯洛維尼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