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情散文:想念鄉下的“青菊花”

鄉情散文:想念鄉下的“青菊花”

馬,原來是農村最主要的勞動力。現在,隨著農村機械化的發展,馬已經退出了勞動的舞臺。

近幾年,多次回農村,也沒有看見馬的身影。真想,聽聽那戴狗皮帽子的車老闆甩動紅纓鞭在天空炸響清脆悅耳的聲音,看看那馬兒在黑黝黝的土地上拉犁耕耘步態優美的身影,坐坐那馬拉的膠皮車走在鄉路上顛顛簸簸一種特殊按摩的感覺。

父親用馬車拉來了母親,姐夫用馬車接走了姐姐,我也是用馬車娶回來孩子的媽媽。

馬是鄉下人離不開的“勞動力”,更是農民無言的貼心朋友。

以前。農村裡沒有機械化耕作,一年四季的春種,夏趟,秋翻,冬運等農活都是用馬來完成的,人們善待他們的馬,馬兒也拼命為主人生存服務。

我童年和馬倌在草甸子放過馬,同當車老闆子的姐夫在馬圈裡餵過馬,幹“半拉子”的一年多時間裡,趕過馬拉的車送過糞。雖然不能完全聽懂馬的語言,馬似乎懂得了我的語言。“嘚、駕、籲、稍、哦”,我一出口,馬就按照我的命令執行:前進、爬坡、停止、倒退、轉彎,像機器一樣地精準無誤。

有一句古話:“效犬馬之勞”。這句話意思是說:狗和馬對主人是忠誠的,形容人願意象犬和馬一樣忠心耿耿為主人效力,心甘情願受人驅使。我對狗沒有過深刻的體會,親身實踐,感覺馬對人的感情及忠誠程度,狗是趕不上的。

鄉情散文:想念鄉下的“青菊花”

姐夫是參加過東北野戰軍和抗美援朝的老兵,他趕著馬拉著大炮,從白山黑水打到海南椰林,最後從朝鮮戰場下來,回到村裡參加生產勞動。姐夫這輩子沒有別的愛好,就是喜歡鼓搗馬匹,當了一輩子車老闆子。

我剛上小學的時候,有一次,接連十幾天是陰雨天,地裡進不去腳,不能幹農活。姐夫去草甸子放馬,我也鬧著跟著去了。姐夫騎在他喜愛“菊花青”上,給我挑一匹比較溫順老馬讓我騎上,小孩子頭一次騎馬,既好奇又緊張,緊緊地抓住馬的鬃毛,姐夫和我在馬群前面悠閒走著,不知道從那裡出現幾聲怪叫,大概是野狼的聲音,馬群頓時“毛”了。我還沒有來得及反應過來,就被馬甩了下來。我本能地捂著腦袋,心想:這下子可死定了,非讓馬踩死不可。那個時候還沒有聽過“馬踏飛燕”這個詞,這下子肯定是“馬踏活人”了。隱隱約約好像聽見姐夫也聲嘶力竭喊:“壞了……。完了!”正想著,身後面的馬群在我的前後左右,飛也似的奔過去。睜開眼睛看看,我毫髮未傷,馬是繞著我跑過去。從那以後,馬在我的心中形象逐漸高大起來,真正切身感覺到馬兒是通人性的,以後,推碾子拉磨使役他們的時候,極少用鞭子抽它們,只是吆喝著。

那一年的冬天,姐夫在隊上一個晚上沒有回家。第二天的早上,呼哧帶喘地喊姐姐開門。姐姐開門一看,驚呆了:姐夫抱回來是一個剛剛出生的小馬駒。原來昨天晚上,姐夫的老夥伴“菊花青”難產,姐夫忙活了一夜。沒有想到,分娩以後,“菊花青”就死了。小馬駒就是“菊花青”下的駒子。姐夫怕放在生產隊裡活不成,就起早抱回來了。姐夫和姐姐把炕燒熱熱乎乎的,把小馬駒放在炕上暖和,又在火爐邊烤乾它身上的胎液,梳理身上的茸毛,又擠來別的母馬的奶,裝在奶瓶裡給它喂第一口奶,小馬駒睜眼第一個看到的就是姐夫的那張老長臉和充滿鼓勵、期待的

眼神

。在他們兩口子養護下,小馬駒很快健壯起來,長的肥頭大耳,水靈靈的,樣子比它媽還漂亮,它渾身的毛髮青灰色,背上和圓圓的屁股上隱隱摻雜著一些花紋般的白鬃毛,遠看猶如綻放的菊花,煞是好看,全身油光錚亮,膘肥體壯、棕毛齊整,長長的馬尾在那渾圓的屁股上蕩來掃去,虎虎生風、站在它的同伴面前更是威風凜凜,走起路來龍驤虎步,昂首嘶嗚迴盪長空,姐夫給它起了一個更好聽名字:“青菊花”。

鄉情散文:想念鄉下的“青菊花”

“青菊花”長到能幹活的時候,小隊長知道姐夫疼愛它,就把它分配給姐夫的馬車上使用。“青菊花”也象同人性一樣,在姐夫的車上做過“裡套”,“外套”,最後成為了“轅馬”。 “轅馬”是一掛車的中心,馬車的安全行駛,“轅馬”起決定的作用,它好比汽車的剎車閘,剎車閘失靈了,直接威脅車老闆及整個車的安全。姐夫用“青菊花”架轅以後,沒有翻過車,沒有打過“誤”。 “青菊花”好像懂人語一樣,不但知道什麼時候上坡繃緊套,下坡的時候“坐坡”外(用屁股往後坐,起剎車的作用),同時,還能夠用特殊的語言招呼其它馬聽它的指揮。“青菊花”對姐夫的感情是最專一的,它在姐夫的車上任勞任怨,服服帖帖的,一點脾氣也沒有,套在別人的車上,或者換一個車老闆,它就不那麼地聽話,有的時候就“橫踢馬槽”來。

姐夫對“青菊花”也真好,馬籠頭是自己編制的,不磨腦袋,還掛了一串銅鈴鐺,走起路來叮鐺作響,煞是威風。架轅的馬鞍子也是特意求別人做的,肉呼呼的,一點不磨馬背。每天收工卸車以後,不管自己怎麼渴和餓,都等“青菊花”在地上打幾個滾,休息夠了,然後牽到井臺前去飲馬,最後回家吃飯。如果他出去走親戚幾天不在家,回來以後保證早早去看他的“青菊花”,“青菊花”見了他,舔他的手,親他的臉,打幾個響鼻,抒發對主人的依賴之情。那場面,真叫人有點感動和妒忌。

我們村離縣城有一百多里地的路程,全是高崗下坡丘陵地帶的土路。路途中在高泉屯處有一個大下坡子,是車老闆最犯愁過的“鬼門關”,經常翻車死人死馬。那一年的初冬,姐夫趕著四個馬的膠皮大車,拉著一車的麥子到城裡去給隊裡磨麵粉。每次車過這裡都很順利,這次由於換了兩匹新馬,四個馬的步調就不一致了,下坡的時候,不管“青菊花”費多大的力氣往後“坐坡”,車就是剎不住,放箭一樣往坡下跑,姐夫被車甩到了“青菊花”的前面,頓時失去了知覺,等他醒過來,跟車的車告訴他,是“青菊花”把他叼到了下坡出,要不,早粉身碎骨了。再看看“青菊花”的後屁股已經滿是血,是拼命“坐坡”傷的,姐夫眼睛溼潤了,“青菊花”看見姐夫沒有大礙,高興地打了幾個響鼻。

鄉情散文:想念鄉下的“青菊花”

生產隊解體那年,社員們開始分車分馬,姐夫已經不能幹農活了,他代表兒子去抓鬮,非要抓回來“青菊花”不可。不湊巧,“青菊花”讓別人抓去了,他硬是軟磨硬泡花高價從別人手裡把“青菊花”買了回來。

黨的農村政策好,姐夫家的人勤勞肯幹,再加上“青菊花”賣力氣,他們的小日子過得紅紅火火的。

突然的一天上午,姐夫正在馬槽邊一邊餵馬,一邊自言自語和“青菊花”嘮嗑。村裡的獸醫和幾個穿白大褂的人進院了,他們把“青菊花”檢查了一遍,對姐夫說:這匹馬得了“馬傳頻”,是不治之症,傳染性極強,必須殺掉深埋。姐夫死死抓住馬的韁繩不放,央求他們不要牽走。這樣僵持了一上午,實在沒有辦法,村書記來做工作了:這是上面黨說的話,不殺掉,會傳染全鄉,全縣……”姐夫終於聽話了,他是一名老黨員。

“青菊花”牽走的時候,姐夫哭了,哭得很傷心,幾天吃不下飯。他說,他一生哭的時候不多,他的戰友犧牲了,他哭過,“青菊花”離開他,他哭了……

從那以後,姐夫好像變成了另外的一個人,他不能自言自語和“青菊花”說話了,老的也快了,小腦也一天天萎縮,連自己的兒子都不認識。我去看他,管我叫:“青菊花”。氣人不!大家告訴我,他不管管你叫,管誰都這樣地叫。

在農村生活的年頭多了,接觸馬的時間長,加上姐夫的耳濡目染,我也很喜歡馬。看《西遊記》電視連續劇的時候,就非常喜歡那匹忠心耿耿的白龍馬。自從觀音菩薩賦予它保護唐僧西天取經的使命,可愛的白龍馬,就與師徒四人共同面對艱難,任勞任怨。雖然,它不是衝在最前面的英雄,卻總是馱得最重的東西,走得最累的無名奉獻者。它不張揚,不爭功,也不抱怨。當困難難以逾越時,卻能挺身而出。孫悟空賭氣離開時、它善意地勸說八戒找回師兄。唐僧身陷囹圄時,他化作舞劍的女子大顯身手,勇敢機智地與妖精周旋、較量。無言無語的白龍馬,是唐僧師徒的好助手,是西行途中的善良使者。善良,忠誠在它身上盡展無餘。

看奧運會比賽專案時,我也是喜歡看馬術專案。“盛裝舞步”中那典雅高貴的馬,一個個高難的動作、完美無瑕的舞步、與主人無言的默契,讓人心中生出無數的讚歎,不僅是我們感官上的享受,而是源於人與動物和諧之極心靈的震撼。

今天,現代化的發展,馬已經退出了農村的“勞動力”廣闊天地。馬路上,跑的是汽車,田野裡耕作的是拖拉機和康拜因,想看馬只能去呼倫貝爾大草原了。

馬,這個農民的真誠朋友,真善美的代表者,也許幾十年以後在看見它,只能從徐悲鴻先生畫裡的走來,從《西遊記》神話裡走來,從奧運會的競技中走來。

馬蹄聲聲甜,馬馱來了無數個春天,馱來了不屈不撓精神,又馱來了中國人的美麗夢想。

鄉情散文:想念鄉下的“青菊花”

鄉情散文:想念鄉下的“青菊花”

鄉情散文:想念鄉下的“青菊花”

鄉情散文:想念鄉下的“青菊花”

鄉情散文:想念鄉下的“青菊花”

鄉情散文:想念鄉下的“青菊花”

鄉情散文:想念鄉下的“青菊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