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陽歷史上的兩位文化名人

郭漢閔

當陽歷史上的兩位文化名人

湖北當陽市

少有人知的是,當陽歷史上曾出現了兩位文化名人:一個是

大唐時期的

弘景禪師,一個是兩宋之際的

朱震。

弘景禪師

是名震北方兩京的

一代帝師,對中國佛教特別是天台宗產生了重要影響

;朱震是北宋、南宋之際著名大臣、理學家、易學集大成者,對宋儒理學在南方的形成以及傳播均產生了重要影響。

弘景原稱宏景,因宋人避諱後改稱弘景。因為弘景從玉泉寺走出,後又葬於玉泉寺,後人習慣稱其為玉泉弘景。《宋高僧傳》、

《佛祖統紀》、《律宗綱要》等史書

弘景

的傳記中記載了他的俗姓和祖籍:“釋恆景,姓文氏,當陽人也。”

唐代的玉泉寺高僧輩出,但當陽本土孕育出的大德高僧僅

弘景禪師一人。就當時的影響與名氣而言,弘景並不比神秀遜色。

當陽歷史上的兩位文化名人

《宋高僧傳》

弘景十五歲剃度,初修天台宗。根據《宋高僧傳》的記載,弘景“一聞能誦,如說而行”,《妙法蓮華經》可倒背如流。在眾多有文獻記載的高僧中,二十歲前剃度的本就很少,在十五歲剃度入佛見諸記載的,唯有弘景一人,足見其天份之高。

根據《宋高僧傳》、《佛祖統紀》、《律宗綱要》的記載,在弘景剃度幾年後,玉泉寺住持即在寺南十里的地方,專門為其建了一座寺廟,號龍興寺。從此,龍興寺成為弘景道場。在玉泉寺真正將天台宗發揚光大的,是弘景。由於弘景講解《妙法蓮華經》舉重若輕,口出光明,深入淺出,通俗易懂,每日聽眾達一千餘僧,其盛況遠超智者大師。在龍興寺,弘景除了宣講天台宗,還兼修禪宗、律宗與淨土宗。以禪宗、律宗、淨土宗教義補充天台宗之不足,是弘景對天台宗的一大貢獻。玉泉寺作為天台宗的重鎮、繼天台山國清寺之後的第二個祖庭,智者大師雖居功至偉,但弘景的弘法也至關重要。

當陽歷史上的兩位文化名人

《佛祖統紀》

《宋高僧傳》、《佛祖統紀》對弘景應詔入宮的記載是一致的:弘景“自天后至中宗,凡三詔,入宮供養為受戒師。”學界普遍認為弘景是壯年北上,時間不遲於乾封二年(667年)。從乾封二年(667年)至景龍三年(709年),弘景在北方兩京地區弘佛時間長達四十年有餘。

唐人李華在《故蘭若和尚碑》中記載:“當陽弘景禪師,國都教宗,帝室尊奉”,是朝野尊崇的高僧,人們見弘景如見真佛。

這一時期,弘景除了給兩京的達官貴人宣講天台宗義理之外,主要精力用於佛經著述、譯釋工作。《順了義論》二卷、《攝正法論》七卷、《佛性論》二卷就出自這一時期。這三部書系統闡述了《妙法蓮華經》的義理,因其文辭優美,曉暢簡明,廣受信眾歡迎,對玉泉天台宗的傳播產生了重要影響,在中國佛教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當陽歷史上的兩位文化名人

《佛祖統紀》

證聖元年(695年),62歲的弘景應武則天之詔,駐錫東都洛陽遍空寺,協助於闐國高僧翻譯梵本《華嚴經》,歷時五年,至聖歷二年(699年)完成譯稿,共八十卷,故又稱稱《八十華嚴》,是大乘佛教主要經典,與《法華經楞嚴經》並稱為佛經之王。在《華嚴經》三個漢譯版本中,學界公認弘景參與譯釋的版本質量最高。久視元年(700年),弘景應詔入穎川三陽宮翻譯《大乘入楞伽經》。弘景跨天台、禪宗、律宗、淨土四宗,一生著述等身,佛學造詣是唐朝眾多高僧大德中的佼佼者。

這四十年中,弘景曾奉詔回過一次當陽。那一次,他身負特殊使命,帶著武則天親授的佛舍利回到玉泉寺,修建磚塔供奉。到了北宋嘉祐六年 (1061年),磚塔改為鐵塔。沒有弘景帶回的佛舍利,也就沒有玉泉的鐵塔。

當陽歷史上的兩位文化名人

玉泉鐵塔

弘景一生弟子無數,其中鑑真、一行、懷讓、惠真四人最為知名。相比弘景,弘景的幾個弟子在後世知名度更高、影響也更大,遠超他們的恩師。現今知道鑑真、一行的人多,但對二人的老師——弘景卻知之甚少。

鑑真

弘景

晚年所收得意門徒,

日本人稱其為過海大師、傳燈法師

。鑑真之所以為後人所銘記,主要是其六次東渡日本傳道的壯舉。

一行是唐朝天文學家、佛教密宗領袖,為弘景北上東京洛陽後收的得意弟子。一行的一生是傳奇的一生,曾編制《大衍曆》,在我國曆史上首次提出月亮到地球的距離比到太陽近的觀點,是世界上最早發現恆星運動的科學家,並在全世界首次準確提供了地球子午線一度弧的長度。懷讓跟隨弘景歷時十三年,開南嶽一系,度眾無數,世稱“南嶽懷讓”。惠真曾歷事多師,最後拜於弘景門下,專修天台宗,盡得天台之精髓、弘景之真傳,後世多稱為玉泉惠真。

當陽歷史上的兩位文化名人

湖北當陽玉泉寺

朱震(公元1072年生),字子發,世稱漢上先生,宋徽宗政和年間中進士,曾任縣令、州官,後來官至朝中重臣,歷任禮部員外郎、起居郎,後又調任翰林院大學士,當過太子的老師,以廉正守道聞名於世。朱震一

生政績顯著

,著述頗豐,著有《周易(卦圖)》三卷、《周易叢說》一卷、《漢上易解》、《漢上易集傳》八卷、《春秋左氏講義》三卷。

朱震一

生雖

著述頗豐,但留傳下來的很少,僅有《漢上易解》、《漢上易集傳》傳世,從其中也難以尋找到有關家鄉的片言隻語。關於朱震的祖籍,目前有兩種說法:一是荊門軍或荊門州說,一是武夷邵武說。

《宋史·朱震傳》、《湖北省通志》均記載其為荊門軍

或荊門州

人,但部分研究宋儒理學的專家學者認為其是福建

邵武人。這兩種說法各有所據。但無論哪種說法,均隱隱指向當陽。

當陽歷史上的兩位文化名人

朱震畫像

荊門軍或荊門州說表明,朱震曾生活於荊門軍或荊門州。

軍是宋代的行政區劃名,受府所管轄,跟現今地級差不多。

荊門在宋朝就叫荊門軍。

同治《荊門直隸州志》對這一段歷史有明確記載:南宋

紹興十六年(1146年),荊門軍由當陽移至荊門,屬江陵府。

南宋

端平三年(1236年),荊門軍遷回當陽,以長林為屬縣,屬江陵府。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荊門軍為荊門府,仍治當陽,屬河南行省,直至1368年元朝亡。至元朝時,荊門軍改荊門府,管轄範圍不變。元末至明末,荊門

州或興或廢。

清順治元年,荊門

升為直隸

州。

兩宋之際的荊門軍,管轄現今荊門東寶、當陽、遠安三地。《宋史·朱震傳》、《湖北省通志》雖記載朱震為荊門軍

或荊門州

人,但並未確指其為

荊門

或荊門州哪一縣的人。

正是因為《宋史·朱震傳》、《湖北省通志》的這一記載,荊門一直認定朱震是荊門人,並以此為榮。

同治《荊門直隸州志》沿襲了這一說法,並

將朱震列為鄉賢。明成化年間,

荊門縣衙

修建三賢祠,專門供奉陸九淵、胡文定、朱震“荊門三賢”。為了紀念朱震這一鄉賢,後來又在沙洋縣漢江大堤的關廟(鐵中寺)後面修建書院,名之為漢上書院。荊門人與荊門軍人或荊門州人是隸屬關係,其實是兩個不同的概念,荊門偷換了概念,將荊門等同於荊門軍或荊門州了。當然,

同治《荊門直隸州志》視

朱震為荊門人,也不無道理。

當陽歷史上的兩位文化名人

《湖北省通志》

由於當陽與荊門是隸屬關係,故明清以來的《當陽縣誌》並未記載其人,但卻有質疑之聲。乾隆版《當陽縣誌》藝文志

載有南宋人李英的《

荊門軍貢院記》一文,可視朱震為當陽人的證據。其文開首寫到:“荊門軍,古玉州當陽地,山水秀麗甲湖湘。楚漢以來,人物相望,未易列舉。近世如內翰朱公震,秩宗胡公寅,秘校範公如圭,率由科舉。”該志書

記載的玉陽城區

四賢堂,亦名玉陽書院,專門供奉唐質肅、胡文定、朱漢上、陸象山四先生

已暗示朱震即荊門軍或荊門州的當陽人。該志書在方輿志中

記載玉陽城區的

北山書院時

態度更加明確:

北山書院在沮河北,為朱震、朱巽兄弟讀書處。

朱巽字子權,是

朱震的弟弟,

以博學與朱震並稱,

時號二朱。

邵武地處武夷山南麓、富屯溪畔,史稱南武夷。而朱震的恩師胡安國正好也是武夷人(今福建省武夷山市),故學者稱其武夷先生,後世稱胡文定公。

武夷邵武說表明,

朱震與胡安國可能是福建老鄉,朱震可能是因仰慕而追隨胡安國從祖籍地邵武遷徙到當陽。

胡安國曾長期隱居當陽漳水之濱、並於龍泉寺(地處現今桐樹埡村)創辦文定書院,不僅有大量文獻記載支撐,更有遺蹟佐證。

當陽歷史上的兩位文化名人

作者:郭漢閔

作者簡介:郭漢閔,男,現年59歲,1982年7月畢業於原宜昌師專中文科,曾從事教育、新聞、政研等工作,現在當陽市政協機關工作。有專著《隱形的南方》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