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2025戰略中的“品類創新”是怎麼回事?

這兩天最熱的新聞,就是長城又釋出了全新的2025戰略。這裡面,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提到了“基於品類創新,以品類建品牌,形成長城皮卡、哈弗、WEY、尤拉、坦克、沙龍智行六大品牌矩陣,打造全球潮牌、潮品。”

長城2025戰略中的“品類創新”是怎麼回事?

提及這個“品類創新”,就要講到長城的多“品類”戰略。它跟多品牌戰略非常像,但是不管是多“品類”戰略還是多品牌戰略,應該說都是自主品牌高階化程序中必然出現的現象。而且,不可否認的是,“多”和“一”的紛爭從來就沒有停過。

說起來,汽車行業內對於多品牌戰略是個“坑”的判斷,有一定的共識。多品牌戰略的“罩門”在於資源分散。企業的資源有限,不能像“撒胡椒粉”一樣到處投,這是汽車企業的重資產性質決定的。

在上一輪的發展中,奇瑞和吉利先後中招,多品牌戰略折戟沉沙後,吉利迴歸“一個吉利”,而奇瑞也重新回到主品牌奇瑞,但是不夠徹底。不過,隨著近十年市場的發展,吉利、奇瑞和長城等車企再次開啟了第二輪的多品牌戰略。

而長城2025戰略裡面藏著的多“品類”戰略,是不一樣的,裡面有里斯戰略定位的身影。魏建軍在演講時講得很清楚,“經過多年實踐,我們認為,使用者的消費選擇,是以品類來思考、用品牌來表達。所以,長城汽車持續進行品類創新,以品類領先打造品類品牌,讓我們的品牌成為品類的代表,最終實現品牌價值。”

長城2025戰略中的“品類創新”是怎麼回事?

巧的是,前不久記者在一次里斯的活動上,與里斯戰略定位諮詢中國合夥人劉坤先生做了深度溝通,瞭解到一些長城在定位和品類創新方面的實操經驗。再來看這次釋出的戰略,就有了更多的理解。說到底,是多“品類”戰略,還是多品牌戰略,是蜜糖還是毒藥?我們需要深度的思辯。

因品類而設品牌?

這次釋出會魏建軍的發言所講到的“品類”和六大品牌,表明長城汽車正在長成一棵“品類大樹”。這也表明,在雙方長達十多年的戰略合作後,2020年1月8日長城汽車跟里斯戰略定位諮詢簽訂2020~2030年“戰略護航”協議,再次續約認可了里斯公司的作用。

這次“基於品類創新,以品類建品牌”,形成長城皮卡、哈弗、WEY、尤拉、坦克、沙龍智行六大品牌,從定位和品類來說,長城汽車將來會是下面這樣:

長城皮卡定位“皮卡領導者”,目標是打造全球前三的皮卡品牌;

哈弗品牌定位“中國SUV全球領導者”,持續穩固經濟型SUV市場;

WEY品牌定位“新一代智慧汽車”,致力於為使用者提供智慧化的用車體驗;

尤拉品牌定位“全球最愛女人的汽車品牌”,將更加關注城市精品出行;

坦克品牌定位“潮玩越野SUV”,致力於打造全球第一越野品牌;

沙龍品牌定位“豪華智慧BEV品牌”,將以“極致豪華、極致科技、極致舒適”的理念,打造極致駕乘體驗。

長城2025戰略中的“品類創新”是怎麼回事?

當然,長城要完成2025年400萬輛的年度銷售目標,光靠中國市場肯定是不夠的,所以包括中國在內的俄羅斯、東盟、歐盟、南美等十大區域市場必然都需要做大。且不論2025年長城汽車400萬輛的年度目標能不能完成,本文的焦點是,來看這六大品牌對應的品類能不能“出圈”。

我們先來說說,長城為什麼會推出坦克品牌?這就涉及到里斯公司所說的,用了“站在領導者的對立面”來開創新品類的方法。

里斯公司認為SUV有兩大陣營,一個是以哈弗為代表的城市型SUV,另一個是以牧馬人為代表的硬派越野SUV,而市場份額更大的是城市型SUV。里斯公司觀察到,城市SUV的轎車化、大眾化和電動化,是一種共性的趨勢。所以,在城市出行的場景之下,從“對立面”的方向可以推出一個更加硬派的、更具個性的、潮流的,同時又延續越野風的SUV品牌,這就是坦克品牌的由來。

坦克品牌推出之後,目前供不應求。不過,從品類來看,“潮玩越野SUV”坦克的調性似乎跟WEY的品類已經不再符合,確實需要“斷舍離”出去。不過,業內對此是存在爭議的。還有一個問題是,現在坦克品牌獨立後,WEY品牌的後續如何發展呢?

長城2025戰略中的“品類創新”是怎麼回事?

、哈弗H9都沒成功後,才推出專業、獨立的高階品牌WEY,解決了這個問題。現在我們知道,這背後是里斯建議,中國消費者的心智認知中“自主豪華品牌”是空缺的,應該搶先佔領這個心智高地。但目前來看,這個“高地”還不算穩固。

品牌。

實際上,里斯在《21世紀的定位》這本書中判斷,20世紀品牌重於品類,而在21世紀品類重於品牌。在新的時期,“企業需要儘早掌握品類創新的方法,以及運營多品牌的能力。”也就是說,新品類會大量地湧現,因此就像我們現在看到的,品類創新和多品牌佈局成為長城汽車首要關注的戰略課題。

長城2025戰略中的“品類創新”是怎麼回事?

長城在“品類必然分化”的道路上飛奔。當然,從汽車企業本身來說,技術實力是支撐品類的基礎,否則是不可能讓一家車企從1000億元做到6000億元規模的。從技術體系來說,長城汽車連續三天聲勢浩大的“第八屆科技節”及論壇,也“亮”出了很多壓箱底的實力和乾貨。長城這棵“品類大樹”的根是不是足夠粗壯?似乎不用太擔心。

品類如何創出品牌?

再來說說里斯戰略定位諮詢所講的“品類創新”。根據里斯的理念,品牌的推出是依據新物種、新品類,長城汽車新推出的沙龍智行品牌也是如此。那麼,從品類而言,沙龍品牌的機會又在哪裡?這背後的戰略洞察和思考是什麼?我們來看看里斯劉坤先生的介紹。

洞察的核心是,透過對氫能市場的研究,里斯認為2030年氫能源產業鏈將會迎來戰略性的崛起機遇。而近幾年新能源汽車市場已經非常火爆,以領導者特斯拉為代表的鋰電BEV的市場賽道已經非常擁擠,不妨換一條賽道,提前佈局下一個十年的戰略性機會——氫能電動車。這裡面的核心思考是,如何才能與目前的特斯拉競爭?

長城2025戰略中的“品類創新”是怎麼回事?

因為,對消費者而言,如果一個品牌沒有獨特優勢的話,很難被關注到。沒有關注,就很難從市場中脫穎而出。而從對立面分析方法中,里斯發現了特斯拉的“駕駛”的對立面“乘坐”的戰略機會。這就是里斯認為的,“真正的戰略機會存在於相反的方向,存在於領導者的對立面。”

里斯認為,在“乘坐”方面抓住戰略機會,沙龍品牌有可能成為“電動車中的賓士”。在傳統的汽車效能認知中,汽車具有駕駛和乘坐兩大特性。所以“開寶馬,坐賓士”的說法才深入人心。而在新能源汽車賽道中,依然存在這樣的兩大特性品牌的機會。

那麼,聚焦2030年之後的汽車市場,自動駕駛技術成熟、無人駕駛時代來臨的時候,駕駛的屬性將被進一步弱化,乘坐的特性則會被進一步放大,而且就像現在已經開始的,汽車將會依據“場景”進行分化,不管移動辦公、兒童娛樂的場景,甚至是女性化妝的場景,乘坐都是第一位的。

所以,從鋰電的對立面“氫能”,從駕駛的對立面“乘坐”,里斯認為沙龍智行品牌的戰略機會在此。從洞察的道理來說,確實是很深入地理解了汽車行業未來十年的動向。不過,企業的實際從來都不是理論和理想所框住的,需要驗證。這也考驗著長城和里斯的遠見。

長城2025戰略中的“品類創新”是怎麼回事?

還有尤拉品牌的推出。尤拉是里斯公司認為的非常有價值和潛力的品牌,也是從“對立面”而設立的新品類。當時里斯發現,中國的造車新勢力品牌有一些共性的趨勢,如:高階化、大型化和硬派科技風。因此,里斯推動尤拉不與新勢力搶奪中高階賽道,而在經濟型市場進行戰略性佈局,站到了新勢力品牌的對立面,目標是打造成電動車中的豐田和大眾。

此外,里斯和長城進一步將尤拉品牌聚焦於女性群體,與新勢力品牌吸引男性使用者為主不同,從剛需的小型化市場起步,即成為家庭用車中接送小朋友、買菜的第二輛車。整體風格上也偏復古,並將尤拉定義為“全球首個最愛女性”的汽車品牌。

還有兩個資料,支撐了里斯公司的判斷。一個是尤拉黑貓的使用者中80%為女性;另一方面,一項研究表明,中國財富75%的決策權都掌握在女性手中。在汽車這個品類中,女性也是被忽視的群體,此前沒有一個汽車品牌、沒有一款汽車產品是真正基於女性使用者的視角和體驗來打造的,里斯認為,這恰恰是尤拉的戰略機會。

長城2025戰略中的“品類創新”是怎麼回事?

而從尤拉和坦克兩個品牌推出後的市場反饋來看,目前是相當成功的。所以,我們看到長城的2025戰略釋出會上,才有六大品牌的“大展宏圖”。不過,從上海車展上釋出的坦克700/800來看,坦克的品牌陣營和技術底蘊還需要打磨得更加厚實才行。畢竟,品類創新出的品牌能不能成功?需要中長期的觀察。

長城定位之路

那麼,哪裡是企業決定勝負的地方呢?里斯戰略定位諮詢認為,企業應該搶佔的是“使用者的心智高地”。因為消費者通常會傾向於透過更換品牌,來證明自己進入到了一個新的“生命的階段”。手錶、服裝是這樣,汽車也是這樣。可以說,是使用者的心智決定了勝負。

單說這個概念,確實比“以使用者為中心”的理念要高出一大截。所以,里斯的定位理論,也很早就得到了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的推崇。並且從2008年開始,里斯戰略定位諮詢跟長城汽車的合作。雖然《定位》這個理論是艾·里斯和傑克·特勞特於20世紀70年代提出,但是當時對於90年代的長城汽車來說,“令企業和產品與眾不同,形成核心競爭力,鮮明地建立品牌”無疑指出了方向。

長城2025戰略中的“品類創新”是怎麼回事?

長城和里斯的合作長達十多年,也經歷了2008~2013年的“品類聚焦”和2013~2021年的“品類創新”兩個階段。而所謂的“聚焦”,大家都知道,當時長城提出只做SUV,在業內創造了一個轟動效應。不過,回過頭來看,長城汽車從營收80億元的規模,做到如今1000億元的規模,這個“聚焦SUV”無疑發揮了巨大作用。

回溯歷史,2008年自主車企普遍處於起步階段,當時的自主“老大哥”奇瑞,也不過達到68萬輛而已。而2008年的長城汽車,還在學豐田,包括精益生產理念和整體品牌架構,同時經營騰翼、炫麗、精靈、酷熊、哈弗、風駿、嘉譽等8個品牌,明顯是一種分散的“灌木狀態”。長城在引入里斯的聚焦戰略後,轉而打造哈弗品牌,不斷強化其在經濟型SUV品類中的主導地位。

這種發展模式,就是艾·里斯提出的“A模式”,和富士通、索尼等企業的“J模式”不一樣。之所以用A模式,是里斯透過戰略定位的研究發現,A模式企業的平均利潤率是J模式的幾十倍。換句話說,就是“放大鏡效應”。今天回過頭來看,真的是非常明智但又是非常簡單的選擇。

劉坤介紹,這個戰略建議背後,還有兩個隱藏的戰略思考點:為什麼不建議長城聚焦更有優勢的皮卡業務?為什麼不建議長城去做轎車?

長城2025戰略中的“品類創新”是怎麼回事?

決定品牌的遠景。”

再者,“趨勢大於優勢”,里斯經過多維度的研究後認為,“SUV將會是未來十年最具成長潛力的細分品類”。當然,市場的發展軌跡也印證了里斯的判斷,SUV在中國汽車市場掀起了一股狂潮,直到份額達到45%的高度為止。

而在一個品類中做到NO。1,就可以擁有行業中70%的市值和利潤,這是里斯研究的結果。此外,當時轎車市場對於長城汽車是紅海,而SUV在當時依然處於藍海,長城汽車能夠聽從里斯的建議,率先進入SUV細分領域佈局,結果就是在SUV品類中建立了一個主導型品牌,打造出“品類之王”。

聚焦戰略成功後,站在千億級基礎之上的長城進入“品類創新”的第二階段。其結果就是,根據“品類”的劃分,從2013年開始,長城首先將哈弗品牌獨立,2016年推出中國豪華SUV品牌WEY,2018年推出經濟型電動車尤拉,2020年推出潮玩SUV品牌坦克。今年上海車展,坦克品牌宣佈獨立。

長城2025戰略中的“品類創新”是怎麼回事?

我們從回顧長城的“定位”之路,能清晰地看出其多“品類”的發展脈絡。現在,長城汽車更是開始“基於品類創新,以品類建品牌”,當然,因為里斯的保密和企業保護機制,里斯在整車企業中只選擇了一家長城汽車長期合作,也不會選擇第二家整車企業。所以,這個“品類創新”戰略的實施效果,長城汽車“冷暖自知”,外界無從知曉。

我們能看到的在於,企業在進化的過程中,是為了品牌而品牌,還是根據品類來設立品牌,精神核心完全不同。雖然多品類和多品牌看起來很像,而且以多品牌來說,不止長城有,吉利、奇瑞等車企也早就再次開啟了多品牌的路。不過,因為核心不一樣,展現出的外在也不一樣,需要我們仔細分辨。

最後,業內不同的聲音也表明,多品類戰略(包括多品牌戰略)始終存在爭議。畢竟,在中國市場執行一個品牌戰略的企業也不少,比如豐田、本田和大眾等等。孰優孰劣,我們還是需要更多的探索、思考和論證。還是會有人這樣問,我們是不是會再次經歷一個多品牌的輪迴,“夢迴20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