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一位財富界女掌門人深聊2小時,這12個問題至關重要

汪靜波,諾亞財富掌門人。

她說自己是一個沒有理想的被動創業者,90年代初進入金融行業,曾在湘財證券工作。2005年,因為整個證券行業處於風雨飄搖之中,老東家湘財證券遭遇危機,裁員、裁部門、降薪成為被迫之舉。

無奈之下,汪靜波與幾個同事一起,為了生存,走上了創業之路。

他們在陸家嘴找了一個100多平方米的工作室,辛苦起步。為了獲得客戶,這群年輕人們像房地產中介那樣,在小區門口擺攤、發宣傳資料。

轉機在2007年,當時汪靜波與沈南鵬見了一面,兩人僅交流了45分鐘,就確定了合作意向。

沈南鵬與紅杉資本的加持,尤其是紅杉資本對於行業理解的深度和廣度,對汪靜波是很大的助益。從此,諾亞開始了高速成長。

2010年,諾亞登陸美國紐交所,這是中國第一家獨立財富管理機構在美國上市。在敲鐘那一刻,汪靜波與幾位諾亞創始人相擁而泣。

如今,16年過去,諾亞財富已經累計配置資產規模超過8000億元(截至到2021一季度末),成長為一箇中型公司。

創業16年中,她曾獲得“2011年安永企業家獎”、“2011年度商界木蘭”,2020年5月,汪靜波入選《中國企業家》雜誌社釋出年度“中國最具影響力的30位商界女性”榜單“年度人物”。

汪靜波為什麼能做到這些?真實的汪靜波是什麼樣的?

7月,我與汪總深聊2個小時。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她的平易近人、真誠,和內心安靜的氣質。

內容很長,以下是我選出的12個最重要問題,Enjoy!

口 述:汪靜波 諾亞財富創始人、董事局主席兼CEO

作 者:孫允廣 正和島新媒體主編

來 源:正和島

我和一位財富界女掌門人深聊2小時,這12個問題至關重要

01

孫允廣:

諾亞的客戶都是高淨值人群,很多都是資產過千萬,您覺得他們異於常人的地方在哪裡?

汪靜波:

我們的客戶是高淨值人群,主要還是創業者和企業家,他們各有性格特點,但大多數人是透過創業獲得的第一桶金。

在思維方式上,他們更愛學習、不斷地自我迭代、敢於挑戰,並且不斷地自我批評、否定、不斷進步。

當然,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一些人是奮鬥出來的,也有一些人真的是運氣好、趕上了時代的發展機遇,運氣佔有一定比例的。

從事財富管理行業,我經常說一句話:“60%其實是理念溝通,20%是識別客戶、對齊認知和投資理念,投資產品只佔了20%”,這與很多人的認知不同。大部分人認為,財富管理等於投資,而投資就是選產品,選對產品投資收益就會很好,選錯產品就很差。其實財富管理和投資是兩件事。

我一直堅信,人擁有財富的多少,就是他的認知邊界,人很難賺到自己認知以外的錢。

與客戶溝通,最難的部分,是理解客戶真實的需求,因為客戶講出來的需求,未必是他真實的需求,甚至很可能是無法實現的,你要理解他、超越他、引領他,而不是一味迎合。

(比如一些客戶想盡快收益翻倍,並且沒有風險,過程沒有波動,這是不現實的事情)

過去40年改革開放,中國經濟發展真的太快了,人們財富的增長就像坐電梯,你乘著趨勢的電梯上去,會誤認為這種趨勢會持續,是自己能力達到的高度。

而從事財富管理行業,我們要有能力在人們狂歡的時候,告訴他們要做好準備,不要冒險,或者只能冒自己可以承擔的風險;當潮水褪去、電梯下行的時候,可能會摔跤,財富會受損。

02

孫允廣:

怎麼去分辨財富的增長,是坐電梯上去的,還是靠自己的能力呢?

汪靜波:

這個問題太難了,難以完全區分。

首先趨勢對我們每個人、每個家庭和企業都是很重要的,市場上有很多基金經理是趨勢投資的。

但是從財富管理的角度,我們希望一開始就和客戶探討投資理念和投資紀律,要清晰定義什麼絕對不投,什麼錢不賺,明確定義客戶的投資目標和安全邊際是什麼?

人們經常說“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其實“千里馬也不常有”。《韓非子》中有句名言,“伯樂教其所憎者相千里之馬,教其所愛者相駑馬”,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千里馬不常有,而駑馬常有,相比於日日鑑定駑馬的人,只鑑定千里馬的人就得不到持續訓練;而反過來,

鑑定駑馬多了,自然也就知道何為千里馬。

所以,避開成長陷阱的辦法就是保持平常心,堅持第一性原理,不要為了發現成長股而定義成長股,否則很容易被“得道昇天”的僥倖所迷惑。

另外,有一點至關重要,做投資(很多行業也是一樣)給客戶的交付標準是持續的業績。如果你給客戶的交付標準是情感,比如送了一個禮品、送一桶油,靠這些獲取客戶,那將來會失敗得很慘。

不要刻意噓寒問暖,不虛以敷衍、曲意逢迎,只有給客戶的標準是值得信賴的專業,可量化、可檢視的績效,才能夠跟客戶建立起長期穩定關係。

03

孫允廣:

是不是越有錢,賺錢越順利?90後、00後調侃自己說是“韭菜”,您怎麼看?

汪靜波:

年輕人不可能不犯錯,我們都是從“韭菜”階段過來的。

我最開始也是被“割韭菜”,犯了很多錯誤。不經歷這個過程,就很難成長。學習投資,確實是要交學費的。

人們很難沒有經歷風險就理解風險。最好的老師是市場,這就是體驗式學習。

一個大學生不可能一畢業就真正理解各種投資理念,很多人一進市場,覺得產品名字好聽就買,甚至不知道這家公司是做什麼的,股價漲了覺得是自己水平高,虧了也不知道為什麼。

影響資本市場的因素很多,需要人生經歷、專業技術、長期的學習和最佳化認知,再高水準的投資人,也不可能永遠不犯錯。

04

孫允廣:

股市有“七虧兩平一賺”的說法,要想賺錢有沒有什麼秘籍?

汪靜波:

這個確實回答不了,不在我的認知範圍內啊;有點像玄學,我確實不知道。如果一定要說,那就是聰明,又肯下笨功夫。

作為投資者,如果在資本市場上有正確的理念,並且能夠有行動和有耐心去等待驗證的人,最後還是會勝出的。

耐心是個很重要的品質,巴菲特之所以能成為首富,我們經常調侃說,他的價值投資理念並不難,每個人都可以學巴菲特,但是核心是大家都希望速贏,沒有耐心看著資產慢慢地增長,耐心不夠,並且活得不夠久。

當然,如果只有耐心,但是觀念錯誤,有耐心也沒有用。

所以,核心主要是有兩點:一個是正確的判斷,一個是有耐心。

判斷錯誤本質還是知識不夠。知識不夠,表現在我們每個人都有盲點,自己意識不到。要意識到自己的無知,需要很高的知識水平。

05

孫允廣:

人人都想資產增值,但這是一件非常難的事情。有人說在中國做投資,有點“賭”的意味,您是否看好“價值投資”?到底符不符合我們的實際?

汪靜波:

其實任何一個市場,都會有泡沫,都會有人投機,投機也是一個權力,成熟的資本市場,也會保護人們合法投機的權利。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好公司是時間的朋友,好的市場也是時間的朋友,大浪淘沙之後,長期優秀的公司,會越來越好。

有一點我想要強調下,財富管理和投資,是不同的兩件事。投資是追求每一步最優,財富管理是追求總體最優。

A股市場一定是會越來越好的,價值投資會勝出,市場上也會有很多不同的策略,比如量化等。未來市場很可能會分化,好的公司越來越好,差的公司會被淘汰。

很多機構的研究員,眼睛也越來越犀利,對於行業的理解深度越來越好。

06

孫允廣:

您覺得未來5-10年,會有哪些結構性機會?

汪靜波:

我是學經濟的,我覺得目前中國過了劉易斯拐點,勞動力人口過剩已經消失,勞動力成本越來越高,企業主必須把裝置技術、能效提上來,用高階的人才,用更少的人,才能夠盈利。

現在中國開始追趕美國,國內要消費升級,加大科技、先進製造業的投入,也要堅持全球化。

2019年,我們中國人均GDP達到一萬美元,全世界發達國家和地區的發展歷程顯示,人均GDP超過一萬美元之後都是高速發展的,而且是10年、20年的高速發展,一直到三萬美元。從投資的角度,

這個時候,做多中國,是毋庸置疑的。

但是地緣政治也非常複雜,會不會有一些大的波動,甚至我們意料之外的事情,這也是無法預測的。

過去40年,中國的改革開放,作為投資新興市場,總體是“魚多水淺”,我們國家對企業、個人的激勵機制,極大地激發了個體潛能。

未來公司會進入新的發展階段,激勵機制與約束機制將同步發生作用,

只有那些作業和管理的品質、顆粒度、標準、質量要求,都越來越拉高的企業才能成功,這十分考驗一個公司整體的戰略和經營品質,壓力也是很大的。

07

孫允廣:

中國市場跟美國不一樣的地方,中國是熊長牛短,美國是牛長熊短,中國市場週期性很強,怎麼樣才能穿越週期?

汪靜波:

中國跟美國有很大的不一樣。美國人均GDP達到一萬美元是1978年,我們是2019年。美國在1978年之前是依賴房地產、依賴城市化程序,中國也一樣。

經濟學上曾流行一個說法,全世界三個“永不倒”:美國的股市,日本的政府債,中國的房地產。

為什麼中國是房地產?就是因為我們的城市化程序。

但這給很多人造成了誤解,以為中國的房子會永遠上漲,實際上我們看到,現在國家的決心很大。

而且人均GDP超過1萬美元后,經濟結構就會改變,會有新的經濟、科技、先進製造業來拉動。美國是1978年提出資本市場改革,我們在人均GDP一萬美元以後,資本市場的改革也開始了。

回到經濟週期的問題,中國、美國、日本,都曾經過靠城市化推動、房地產賺錢階段,然後到了人均GDP1萬美元以上發力,城市化程序繼續加速,資本市場大發展的過程。中國的90後更自信,對於國潮的認同,文化的自信,這些在日本、韓國、新加坡,都一模一樣發生過。

所以我們認為,

自2019年以後,中國的股市開始慢牛、長牛,好公司會在A股上市,負債率會下降,整個環境會越來越好。

08

孫允廣:

您有沒有栽過跟頭?

汪靜波:

那太多了。最近的一次,2019“618”的供應鏈專案欺詐事件,這個被欺詐的事件給了我們極大教訓,推動了諾亞的整體變革,甚至可以說全面影響了我們的經營理念。

金融這個行業,“尊重常識,敬畏市場”是一個看似簡單,卻非常非常難的事情。對市場和客戶保有敬畏之心,是我們經歷17年創業,深刻學習到的。

我有時候和客戶開玩笑,諾亞是靠譜的公司,員工是靠譜的人,但在諾亞買的產品可能會賠錢的,一定要認真對待,精挑細選。我們這個行業的常識,就是“賣者有責,買者自負”,所以一定要謹慎,

這也是敬畏市場。

今天,我們能活著,已經很幸運了。對我們來說,踩過很多坑,但是堅定和持續的改善,不斷提高風控能力,2019年開始,諾亞“非標轉標”,對於非標產品,從零投放到零存量,這個也讓我們能有機會以時間換空間,輕裝上陣。

09

孫允廣:

諾亞現在掌管多少億資金?

汪靜波:

不能說掌管著多少。到今年一季度末,諾亞累計為客戶配置了8000多億元的資產規模。

孫允廣:

那您是一種什麼樣的感受?有什麼體會?

汪靜波:

主要還是反思如何才能不讓自己成為公司的瓶頸,用一流的人才,提高組織管理能力,提高決策品質。

孫允廣:

經歷了這麼多、擁有這麼多財富,您是怎麼做到還能夠平易近人、平靜如水的?

汪靜波:因為年過半百,從業30年,所以才平靜了。

我現在最希望能理解老客戶的需求,進一步創造價值。

10

孫允廣:

作為一個優秀的財富管理者,最重要的素養是什麼?

汪靜波:

我覺得是誠實。“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你為什麼擁有財富?透過什麼樣的知識得到的,你必須對自己很誠實。

我曾碰到過一個人,從飛機上下來,感覺好像走路都不會了,因為他覺得一切都在掌控中……

我也見過一些人很沉穩,他知道這些錢是他應該得的,也知道他為什麼得,反而是非常的謙虛、持續地學習。

從另一個角度看,財富是上帝信託給你的,只有內心的“容器”足夠大,才能長期擁有。如果你格局和“容器”不夠,中國古話叫“德不配位”,財富可能來得快也去得快。

開個玩笑,投資者最害怕的是大的波動,並且被震盪出局了。

人最痛苦的是一會兒有錢,一會兒沒錢;曾經有錢,現在沒錢。

其實幸福的人是高尚、富有、快樂,高尚排在第一位,因為高尚,能力,認知,慢慢地變富,是越來越好。

一夜暴富,絕對不是一件好事。

11

孫允廣:

關於實現財務自由之後要做什麼,您聽過最好的答案是什麼?

汪靜波:

繼續工作。

孫允廣:

為什麼?

汪靜波:

因為他絕對是在工作中找到了快樂,實現了過去無法企及的高度、去到了他過去無法想象的地方,所以他會繼續努力工作,因為他找到了財富密碼。

所以,當你賺到1000億,你也一樣會是去繼續工作,當然可能會更加努力。

孫允廣:

工作生活融為一體,是一種境界。這讓我想起一個小故事:

小和尚問老和尚:“您得道前,做什麼?”老和尚說:“砍柴、擔水、做飯”小和尚繼續問:“那得道後呢?”老和尚說:“砍柴、擔水、做飯。”

小和尚說:“那何謂得道?”老和尚說:“得道前,砍柴時惦記著挑水,挑水時惦記著做飯;得道後砍柴即砍柴,擔水即擔水,做飯即做飯。”

汪靜波:

是這樣子的,幸福是一種狀態。

12

孫允廣:

您怎麼把您這些優秀的財富思想,傳授給自己的孩子們呢?

汪靜波:實際上,我還沒有教這些,而是讓他們慢慢摸索。

我跟小孩溝通也是有挑戰的,

因為都有自己的想法,我主要是給他們空間。

很多家長是在孩子上小學、初中、高中、大學時候盯得很緊,一旦工作就不管了,覺得孩子大學畢業,自己的使命就結束了。

我對孩子的態度,剛好相反。

小孩在小學沒考好,我會跟老師說,別太擔心,人生的路還很長,這才剛剛開始,孩子的潛力不可限量,關鍵要讓孩子建立終身學習,終身進步的習慣。

有人問我,為什麼這麼心大?我的觀點,

人生真的是長跑,馬拉松關鍵是保持節奏。你大學畢業,孩子們的挑戰,才剛剛開始。

我想表達的是,工作就是生活,生活也是工作,要學會享受當下。就像今天週末,如果沒有KPI考核,你想不想做這樣一個採訪?你完全可以自我選擇。

人生不是處處都有考試,沒有考試的時候,你想不想讀書、想不想漲點知識?

孫允廣:

在您看來,是不是隻有自己悟出來的知識,才算是真正的知識呢?

汪靜波:

比如對孩子,就算我想灌輸,他也未必接受。影響是耳濡目染的,我是四川人,從小跟著父母喜歡吃江浙菜,年輕時在湘財工作,對湖南的感情很深,年齡越大,才覺得四川火鍋很好吃。

年輕的時候,我最想的是掙脫開父母的束縛,我的孩子也是一樣,想擺脫我們對他的影響,很叛逆。但是我們還是儘量創造一些場景去影響他們,不是強迫。

所以,

你要麼以身作則,要麼給他們時間,讓他們自己開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