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重貴雖然比石敬瑭有骨氣,可賠上了整個國家真的值嗎?

關於石敬瑭這個人以及他在後唐末期所做的一些事情,想必很多人都已經十分熟悉了。

其中最讓人看不慣的,就是他為了自己的人身安全和野心,把燕雲十六州盡數割讓給了遼國。以至於一直到宋代,這裡都被遼國人所佔據。無論中原封建王朝的皇帝們怎麼努力,都奪不回這片土地。

除此之外,石敬瑭甘願做兒皇帝的行為也被後世世人所不恥。其實他的兒子石重貴也看不慣這一做法,並且在繼位為帝之後立刻切斷了遼晉兩國之間的君臣關係;甚至還御駕親征,和遼國主力多次交手。從表面上看石重貴比石敬瑭有骨氣多了,可是代價卻是賠上了整個國家。

石重貴雖然比石敬瑭有骨氣,可賠上了整個國家真的值嗎?

01

石敬瑭建國後晉,奉遼國為宗主

公元936年,因後唐皇帝李從珂愈發覺得石敬瑭已經對自己構成了威脅,於是先把他貶到地方、削弱其勢力之後再斬草除根。

石敬瑭發覺後驚恐萬分,擔心自己這輩子就這麼完了,所以急忙向遼國求救。

遼國皇帝耶律德光與石敬瑭非親非故的,肯定不會隨隨便便就幫他這個忙。既然有事求人,石敬瑭肯定是要準備一份能夠讓耶律德光動心的禮物的。燕雲十六州,就成為了他的獻禮。

石重貴雖然比石敬瑭有骨氣,可賠上了整個國家真的值嗎?

除此之外,石敬瑭還向耶律德光承諾願意以後成為他的臣子、以及他在中原地區的代言人。

耶律德光認為這是遼國將勢力向南進一步發展的良好時機,於是便欣然答應了石敬瑭的要求並幫助他渡過了難關。同年,石敬瑭於如今的山西太原登基為帝,國號為晉。為了和司馬家建立的西晉和東晉相區分開來,所以一般情況下把石敬瑭建立的晉國稱之為後晉。

在遼國幫助石敬瑭扳倒了李從珂之後,石敬瑭並未因此就切斷和遼國之間的關係。相反,他信守承諾依舊在遼國皇帝面前稱臣,並以個人身份認耶律德光為義父。除此之外,石敬瑭每年還要向遼國進攻綢緞等中原特產。

既然石敬瑭已經認耶律德光為義父,再加上後晉也為遼國的藩屬國,那麼遼國自然也就沒有發兵攻打後晉的理由了。

除此之外,遼國還要承擔起保護後晉國家安全的重任,這也是宗主國每年接受朝貢必須要付出的。

石重貴雖然比石敬瑭有骨氣,可賠上了整個國家真的值嗎?

02

石重貴繼位,不願再向契丹稱臣

公元942年下半年,石敬瑭因病去世。辭世之前,石敬瑭將皇位傳給了自己最喜愛的養子石重貴。雖然他的身份是養子,可原本也是石敬瑭的侄子,二人之間也有著血緣紐帶,所以朝中並沒有多少人反對石重貴的新君身份。

石重貴登上皇位的時候只有二十八歲,雖然年輕可心智早已經成熟,並且有了自己的思想。

多年以來,石重貴一直看著滿朝文武、乃至他的養父石敬瑭向遼國人卑躬屈膝,這讓他感到極度不適。因此在他繼位之後,便決定不再沿襲石敬瑭的對遼政策,那就是不再對遼國稱臣。

石重貴雖然比石敬瑭有骨氣,可賠上了整個國家真的值嗎?

在這裡需要特別提到的是,石重貴繼位的時候後晉國力仍不算很強,只能說比石敬瑭剛開國的時候要強一點。再加上週邊還有其他割據政權對剛剛經歷過皇位變更的後晉虎視眈眈,這讓石重貴和後晉的處境變得非常危險。

在這樣的情況下,石重貴決定只是不再對遼國稱臣。但是卻以個人名義向遼國皇帝耶律德光稱孫。如此一來,後晉在外交層面上就與遼國享有同等的地位了,只有他個人的身份地位隨之降低了。

石重貴雖然比石敬瑭有骨氣,可賠上了整個國家真的值嗎?

03

晉遼關係破裂,晉亡於遼

當耶律德光得到這個訊息之後不但沒有勃然大怒,反而欣喜萬分。其實很早之前他就已經在考慮要不要向南方發動征服戰爭了;

只是苦於後晉與自身的關係所以不好下手而已。況且石敬瑭在處理兩國關係和事務的時候都十分謹慎,根本沒有給耶律德光留下把柄,自然也就沒有理由出兵攻打後晉了。

如今,耶律德光終於得到了出兵的理由。次年年初,五萬遼國精銳抵達後晉邊境,石重貴果斷決定御駕親征。但是在行軍過程中他越來越感覺到不對勁,並且在對這場戰爭重新進行評估之後發現很難戰勝遼軍,即便晉軍擁有本土作戰的優勢。

所以為了爭取更多的時間來提振國力,他寫信給耶律德光道歉,希望能夠恢復兩國之間的友好關係。可耶律德光怎麼可能會放過這個天賜良機呢?

石重貴雖然比石敬瑭有骨氣,可賠上了整個國家真的值嗎?

不過好在遼國前幾次對後晉的進攻都大敗而歸,後晉軍民士氣大振。這反而給石重貴造成了一個錯覺,讓他誤以為遼軍的戰鬥力也不過如此,先前的擔憂都是多餘的了。自此以後石重貴天天醉生夢死,朝野內外的文武大臣們都對他越來越不滿。到了後來,更是有不少人直接投降了遼國。

公元947年杜重威也選擇向遼國投降,使得後晉再也無法抵抗遼軍的入侵。石重貴不得不向耶律德光遞上投降書,國祚只有十多年的後晉就這麼亡在了他的手裡。

石重貴雖然比石敬瑭有骨氣,可賠上了整個國家真的值嗎?

04

結語

石敬瑭在位期間想方設法討好遼國人,所以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遼國和後晉之間都保持著良好的關係。

受此影響,後晉進入了一段社會秩序和外部環境相對穩定的和平時期。只不過當遼國使者來到國內傳旨的時候,常常是一副盛氣凌人的樣子。但是對於普通百姓來說,並不會感覺到什麼異樣;畢竟他們平日裡很少與契丹人打交道。

可是當石重貴繼位之後,由於他不想再對遼國唯唯諾諾,所以兩國的關係以極快的速度惡化,最後遼國終於出兵滅了後晉。確實,石重貴很有骨氣;可這份骨氣的背後卻沒有強大的國力予以支撐。

以至於當兩國正式翻臉之後,石重貴非但沒有保護好自己的子民,反而害得無數家庭支離破碎。如果這樣的骨氣需要付出無數人的生命為代價,那麼還值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