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都是怎麼得道成仙的——國酒文化中的神與仙

天下好酒數杜康,酒量最大數劉伶,飲了杜康酒三盅,醉了劉伶三年整。

中國民間一直流傳”杜康造酒劉伶醉”的說法。我們不曾瞭解也有過耳聞。其實兩個人處於不同朝代,就像相聲《關公戰秦瓊》一樣,是人們心中的期望,可是在歷史中卻沒有發生過如此詩情畫意的故事。

杜康

古人都是怎麼得道成仙的——國酒文化中的神與仙

杜康其實是夏朝人,是夏朝的君主,夏朝君主以姒為姓。禹生啟、啟生太康、太康生中康、中康生相、相生少康。少康即杜康,也可以叫他姒杜康。中國的神仙都是活生生的人,據說杜康是第一個釀造出酒的人,中國人把杜康視為

酒神

劉伶

古人都是怎麼得道成仙的——國酒文化中的神與仙

而劉伶卻是魏晉時期的人。魏晉文化對中國文化影響深遠,我們所熟知的曹氏父子、建安七子、竹林七賢都是那個時代的愛酒名士。

竹林七賢中的劉伶更是以海量著稱——

“天生劉伶,以酒為名。一飲一斛,五斗解酲。”

他最有名的故事就是每次乘鹿車時都要喝酒,喝到什麼程度?他吩咐每次必須有人拿著鋤頭跟隨,一旦喝死了,便把他埋到那裡。

劉伶說過:“死便埋我。”

如果說杜康是酒神,那劉伶一定是酒仙了,難怪有“杜康釀酒劉伶醉”的傳說。

酒中八仙

古人都是怎麼得道成仙的——國酒文化中的神與仙

到了唐朝,建安風骨再次興盛。我們能領略到唐人的風采,全靠有如杜甫《飲中八仙》那樣的詩篇。他的詩如同莫泊桑的短篇小說《福樓拜家的星期天》。為我們展現了那個時候名士們的精神面貌。

《飲中八仙》如水墨畫一樣,為我們勾勒出如同

神仙聚會般的場景。

有因酒逃禪的蘇晉、玉樹臨風的崔宗之、豪飲如鯨的李適之、見酒車垂涎的汝南王、脫帽揮毫的張旭、落井而眠的賀知章、在酒家睡著的李白、語驚四座的焦遂。

李白

古人都是怎麼得道成仙的——國酒文化中的神與仙

最有仙氣的要數詩仙李白。

李白字太白,號“謫仙人”。其母夢太白金星而生李白,不只是賀知章說過他,李白也認為自己是被貶謫的仙人。他縱觀歷來,尋老莊、找仙氣,他發現有一團紫氣籠罩前人,那些人離他不近不遠就在建安時期。

我們去看李白的《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明月。”

蓬萊就是海外仙山,魏晉的人物也是他心中的仙人。

古人都是怎麼得道成仙的——國酒文化中的神與仙

如果不信小編的推論我們再拿孔融的《與曹操論酒禁書》跟李白的《月下獨酌》作對比。

孔融說:“天垂酒星之曜,地列酒泉之郡,人著旨酒之德。堯非千鍾,無以建太平;孔非百觚,無以堪上聖。”李白在《月下獨酌》寫到:“天若不愛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愛酒,地應無酒泉。天地既愛酒,愛酒不愧天。已聞清比聖,複道濁如賢。”在後面他更直接的說道:“

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

古人都是怎麼得道成仙的——國酒文化中的神與仙

李白不僅再次為酒立德,也把飲酒當成了成仙得道的方法。

而今天我們只能把這些當做文化來看,小編勸諸位適當飲酒。小酌怡情,酗酒傷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