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地三校,普洱百色開展跨區教研交流活動

一臺平板,一塊大屏,重構了師生互動模式,也重構了課堂空間。天涯咫尺,優質資源突破校園圍牆,實現校際共享。10月26日下午,一場別開生面的智慧課堂校際教研活動,透過線上線下融合的方式,在普洱市第一中學、普洱市民族中學和廣西百色高階中學同時進行。

來自普洱市第一中學、普洱市民族中學、思茅第一中學和普洱第二中學高中學段化學、歷史學科全體教師共計67人參與了教研交流活動,參加活動的還有普洱市電教館館長張琳江、普洱市教科所中學室主任李芳及普洱市化學、歷史學科教研員及特約教研員。

為加強校際資訊化教學教研交流,充分探索資訊科技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經驗,活動中,來自普洱市第一中學、普洱市民族中學和廣西百色高階中學的學科教師,依託智慧課堂開展“同課異構”,共計帶來六節各具特色的歷史和化學資訊化教學展示課。

兩地三校,普洱百色開展跨區教研交流活動

在普洱市第一中學,李行老師與普洱市民族中學的王宸老師、廣西百色高階中學的黃豔老師以不同的教學構思和課堂結構,分別執教了《沉澱溶解平衡》一課。李行老師引導學生透過課前微課學習,完成課程主要知識點學習,透過課前學情資料,定位共性知識薄弱點,帶領學生針對性地學習溶度積相關知識難點。以自主探究、小組合作、課堂練習、要點回顧和隨堂檢測五個任務,王宸老師巧妙地串聯起各個環節,引導學生掌握知識重難點。透過桂林鐘乳石景觀圖片展示,黃豔老師將課本知識與生活實際聯絡起來,完成新課匯入,循循善誘地啟發學生自主思考,以隨堂檢測掌握學情資料,針對性進行知識講解。

兩地三校,普洱百色開展跨區教研交流活動

在普洱市民族中學,代松華老師與普洱市第一中學的張宇老師,廣西百色高階中學的羅豔琴,分別執教了題為《中國古代的法治與教化》的歷史課程。透過古羅馬的司法女神和中國古代裁決法律的神獸獬豸組圖,代松華老師匯入課程主題,透過生動的案例闡述歷代王朝的統治手段,引導鑑古話今,探討當前社會的法治與德治。以三個不同歷史階段的法禮秩序解析,張宇老師引領學生透過深入歷史情境,感知中國國家治理因時而變、禮法結合的民族智慧,增強家國情懷。羅豔琴老師,透過雍正七年曹氏家族治理普洱府的歷史資料,啟發學生思考其中體現的不同學派的法禮思想,引導學生梳理古代中國法禮制度的變遷史,探討德治對當前社會的意義。

兩地三校,普洱百色開展跨區教研交流活動

研討環節,參與觀摩的教研員和學科骨幹教師進行研討交流,透過深入分析進行評課議課,發現不足,提煉經驗。教研員們在交流中指出,在“雙減”政策全面推進之際,為充分發揮學校教育主陣地作用,要將資訊科技與教育教學充分融合,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與效率,努力打造高效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