汙染問題“巋然不動”:讓失責領導從剛性制度中感覺到痛

——汙染問題“巋然不動”:要加大考核力度,完善追責制度

文/馬進彪

近期,中央生態環保督察組對江西省、廣西壯族自治區、湖南省進行了第二輪督察。督察組指出,3省(區)存在盲目上馬“兩高”專案、違法採石採礦、違規侵佔溼地、違法汙染排放、虛假敷衍整改等突出生態環境問題,以及不作為、慢作為,不擔當、不碰硬,甚至敷衍應對、弄虛作假等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環球網7月27日)

汙染問題“巋然不動”:讓失責領導從剛性制度中感覺到痛

環保好不好關鍵看領導,如果相關領導心裡有環保,那麼什麼問題都可以解決,而如果相關領導心裡只有地方利益,那麼環保問題就會越積越多。與此同時,解釋的藉口也會越來越多越來越奇葩,唯獨不去想辦法,而在這樣的整體氛圍中,小問題成了大問題,大問題成為了新的遺留問題。

在現實中,一些領導會認為,環保問題可以慢慢解決,反正也不是一屆領導造成的,也就沒必要馬上完成。但地方的GDP卻要快馬加鞭,因為那是臉上的金,和官椅上扶手,不管是工作報告還是日常彙報,沒有GDP這道大菜就成不了政績指標的宴席。而在這思維模式下,不作為慢作為不擔當不碰硬,也就成為了日常現象。

而另一方面,即使環保出了問題,相關部門的那些領導也不會受到嚴厲的考核,也就是在會上象徵性地說一說而已,並無動真格的考核。而長此以往,也就等同於環保的考核追責就不復存在了。而在這種情況下,相關部門的領導

也就沒有了壓力,當然也就沒有了向環保要成績的動力了,由此也就失去了環保治理的現實基礎。

但隨著 “兩碳目標”的鄭重提出,其實是環保任務更重了,看起來似乎離規定的時間還很長,但就目前的現實嚴峻性來看,規定的時間並不富裕。因為治理所有的環保問題都要從基礎上條分細理,這是一環套一環的系統工程,全社會都不能脫節,由此也容不得那些相關領導的敷衍應對、弄虛作假等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

因此對於一些地方汙染問題的“巋然不動”,就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首先是將GDP的排位後移和弱化,將治理環保工作重心前移和強化,以此來從理念上給一些跑偏的領導糾偏,讓他們調整自身工作的主要方向和重心,使之在環保治理工作中樹起新形勢下的思想意識,和提高思想理念的站位,形成統一的治理方略。

其次,還要加強對環保工作的考核力度,讓那些領導在上馬“兩高”專案中預知自己將受到的追責,讓他們不敢突破環保的紅線。但這根本上是要建立起嚴厲的考核和追責制度,在這項工作中要給以前的考核制度升級和完善,讓那些相關領導從剛性的制度中感覺到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