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現科技創新力量 他們帶自主研發機器人走進《我和我的父輩》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孟佩佩)“科技創新,從娃娃抓起”。國慶假期熱映的影片《我和我的父輩》中,由沈騰執導的《少年行》講述了一個堅定追求科學夢想的少年對未來的期冀。很少有人注意到,影片結尾閃現的青少年參與科技活動的場景中,幾部插著國旗靈活奔跑在廣場上的機器人,是由一群95後學生自主研發的。

展現科技創新力量 他們帶自主研發機器人走進《我和我的父輩》

展現科技創新力量 他們帶自主研發機器人走進《我和我的父輩》

《我和我的父輩》電影畫面。孟佩佩 攝

9月初接到電影團隊邀請後,華南理工大學機器人實驗室“華南虎”團隊和深圳大學RobotPilots團隊分別拿出擁有“看家本領”的機器人參與拍攝。據瞭解,這批機器人從機械設計、材料選擇和技術創新等,均由在校大學生自主研發打造,並在全國大學生機器人大賽RoboMaster機甲大師賽(以下簡稱“機甲大師賽”)中表現優異。

參與拍攝的“華南虎”團隊成員伍思朗對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說,該校機器人實驗室自2000年成立以來,已自主研發了三軸笛卡爾座標系機器人、四軸SCARA機器人、六軸關節型機器人,其控制系統及軟體程式設計全部由實驗室學生自行設計完成。

展現科技創新力量 他們帶自主研發機器人走進《我和我的父輩》

“華南虎”團隊參與拍攝的機器人。受訪者供圖

展現科技創新力量 他們帶自主研發機器人走進《我和我的父輩》

拍攝現場,操控機器人的大學生。受訪者供圖

展現科技創新力量 他們帶自主研發機器人走進《我和我的父輩》

拍攝現場,“華南虎”團隊正在對自主研發的機器人進行除錯。受訪者供圖

因為喜歡,就讀自動化專業的伍思朗從大二起加入了團隊,同屆成員來自學校各個專業。“我們利用不同學科知識,在創新升級上下足了功夫”。他談到,“在其他競賽中看到機器人採用舵輪底盤,行動快速且穩定,就想著能否應用在自己的機器人上?”於是,他們從設計機械結構、技術研發到加工製造和後期的自動化控制,用了一年多時間完成了更新換代和技術升級,成為機甲大師賽上的“首創”。

和伍思朗一樣,深圳大學RobotPilots團隊隊長江尚奔也在機甲大師賽中體驗到了科技創新的力量。“在比賽中看到了許多高校優秀團隊每年都在運用新技術來更新自主研發的機器人,我們今年打造了一部雙槍舵輪步兵機器人,既提高了機器人在賽場上的執行速度,又增強了輸出力量。速度快了,在比拼中就能夠快速逃脫”。

按照機甲大師賽的賽制,參賽隊伍需要獨立研發實體機器人,在場上進行團隊配合,並與對手進行對抗,還要能夠運用專業技術在臺前幕後不斷解決執行問題。

江尚奔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在比賽和日常實踐過程中,他們需要把課堂中所學知識“變為現實”,“也會遇到實際動手做出的東西與圖紙完全不一樣,但想要獲得更好的創新效果,就需要不斷試錯”。

伍思朗也認為,自主研發機器人讓他們在學科學習之餘,體驗到了自主創新帶來的成就感。“我們學到的自動控制原理等專業知識,教會我們如何去設定控制器,更好地控制機器人;包括課程裡的速度控制、機械設計和演算法等,支援我們不斷去嘗試創新”。讓他感覺到自豪的是,實驗室至今已在各類科技競賽獲獎超100項,專利授權190項,孵化出創業公司11家,“現在我們在研發全新的機械臂,能夠無死角抓取物品,或許下次就可以在比賽場上展示了”。

電影中,一群青少年開心地追逐著靈活“奔跑”的機器人。江尚奔還記得,在拍攝現場,一名小同學一直在向他們提問,“問我們有關機器人的控制,電機怎麼選擇等,甚至還展示了自己動手做的機器人。我們能夠感受到大家對於科技創新的大膽嘗試,這大概就是電影想展示的主題。”

看到自己研發的機器人出現在大熒幕上,“華南虎”團隊成員李佳珍談到,“正如在影片中傳達的形象一樣,我希望我們在科技創新領域的所作所為,能成為埋藏在青少年心中的一顆種子,有朝一日生根發芽、開花結果,這或許就是我們這次拍攝的最大的意義”。另一名成員陳泯霖說,“我們的目標是成為優秀的青年工程師,擎起父輩的旗幟,接過責任的勳章,挑起時代的擔子,爭做時代的弄潮兒”。

展現科技創新力量 他們帶自主研發機器人走進《我和我的父輩》

參與拍攝的深圳大學RobotPilotsts團隊機器人。受訪者供圖

展現科技創新力量 他們帶自主研發機器人走進《我和我的父輩》

拍攝現場,一名小朋友正在與機器人進行互動。受訪者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