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利十足的詩能如此唯美,只有孟浩然能做到,最後兩句成處事哲學

唐朝是我國詩歌的鼎盛時期,人人好作詩,出現了一大批璀璨歷史的詩人。這些詩人不像先朝的文人一樣清高,他們更希望在這大唐盛世之下謀得個一官半職,施展自己的抱負。而詩人要當官除了正規的科舉外,還有一條捷徑,就是“以詩取仕”。所謂“以詩取仕”就是向當朝的大臣投詩,希望得到對方的賞識,能引薦自己一把。今天小編要跟大家分享的就是這樣一首功利十足的投贈詩。

功利十足的詩能如此唯美,只有孟浩然能做到,最後兩句成處事哲學

作者是我國山水田園泰斗孟浩然,與王維並稱“王孟”。孟浩然出生於襄陽城一個有點小錢的書香之家,年少就有大才,個性格耿直,結識了不少圈中的小夥伴,李白、杜甫、王昌齡、王維都是他家的常客。當好友都一心求仕時,他卻不以為然,跑去鹿門山隱居。這一隱就到了40歲,這時候好友個個都已經是身負一官半職,而他也覺得在山野裡待夠了,才想起要出仕。於是在這個年紀,他上洛陽科考,可惜沒中。有人推薦他給丞相張九齡寫個推薦信,於是一向自命清高的孟浩然扭扭捏捏地寫下了這首《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功利十足的詩能如此唯美,只有孟浩然能做到,最後兩句成處事哲學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

欲濟無舟楫,端居恥聖明。坐觀垂釣者,空有羨魚情。

功利十足的詩能如此唯美,只有孟浩然能做到,最後兩句成處事哲學

全詩共40個字,全文沒有提到自己的才能,也沒有提一字要對方舉薦。能把一首如此功利的詩寫得如此唯美,估計只有寫山水田園出生的孟浩然能做到。詩的前幾句寫的是洞庭湖的美景,“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湖水和天空渾然一體,水天一色難以分辨。“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白茫茫的水氣,波濤洶湧像是要撼動整個岳陽城。“欲濟無舟楫,端居恥聖明”詩人站在水天一色的洞庭湖旁邊,想要渡湖卻找不到船隻,繼而一轉說自己本想隱居閒散地生活,又怕一身才華對不起明君。能把自己要出仕寫成是身負高才怕浪費,算得上是十分自信了。

功利十足的詩能如此唯美,只有孟浩然能做到,最後兩句成處事哲學

最後一句“坐觀垂釣者,空有羨魚情”更是經典,成為不少人的人生哲學。是啊,坐著看人家釣魚雖然也自在,但是心裡還是懷著羨魚之情。像孟浩然這樣有才華的人如此,我們這些平凡的人也何嘗不是呢? 清代

屈復

評論此詩說:“前半何等氣勢,後半何其卑弱!”,但小編卻不認可。在詩中孟老並沒有卑微,他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更知道自己為何要這樣做,這不是卑弱,是大丈夫對自己的願望負責的態度。

功利十足的詩能如此唯美,只有孟浩然能做到,最後兩句成處事哲學

張九齡看完這個詩後,十分讚賞,當即表示要給他引薦。可是不等他找到機會引薦,孟浩然就自己好友王維家裡遇上了唐玄宗。在唐玄宗的強烈要求下,他作了一首詩:

北闕休上書,南才歸蔽廬。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

白髮催年老,青陽逼歲除。永懷愁不寐,松月夜窗虛。

功利十足的詩能如此唯美,只有孟浩然能做到,最後兩句成處事哲學

唐玄宗聽完這首詩,也沒認真想,只記住了一句“

不才明主棄

”,氣得不行,直接拂袖而去。就這樣,孟浩然一生沒出仕。老年回到山裡隱居,終年51。好在這個任性一生的詩人,給我們留下了260多首山水田園詩,這就夠他名垂史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