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小知識:伍子胥跟孫武在對付楚國的時候,使用疲楚誤楚之計

歷史小知識:伍子胥跟孫武在對付楚國的時候,使用疲楚誤楚之計

文/閃兒聊歷史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吳國以楚國為首要進攻物件,發動柏舉大戰打擊楚國,乃是吳楚之間長期恩怨糾葛、兵戎相見的必然結果,也是孫武、伍子胥等人高明戰略決策的邏輯歸宿。戰略方針既已確定,吳國全國上下便積極動員起來,為實現自己的戰略目標而進行不懈的努力。吳國雖然在對楚長期戰爭中逐漸佔據主動地位,但是就兩國整體實力而言,楚國比吳國還具有一定的優勢。這首先是楚國擁有一支相當規模且實戰經驗豐富的軍隊,數量達20萬人之多,兵種齊全,裝備先進精良,有楚之為兵,天下強敵之譽。其次,被孫武等人預作為攻取目標的楚都郢城,雄偉堅固,易守難攻。第三,興兵伐楚,攻打郢城,就必須深人楚國腹地,行師千里,而“勞師襲遠”歷來就是兵家之大忌。吳軍只有數萬之眾,要順利完成既定戰略計劃,更是難上加難。孫武對這種戰略態勢是洞若觀火的。所以當公元前512年他初任吳國將軍之年,就針對闔閭在急於求成的心態驅使下提出立即大舉發兵攻楚的打算加以諫阻:民勞,未可,待之。要求闔閭沉著冷靜,等待時機,以圖後舉。

歷史小知識:伍子胥跟孫武在對付楚國的時候,使用疲楚誤楚之計

不過孫武等人並未消極地守株待兔。他們的厲害,就在於他們從不消極地等待敵方出現破綻,而是積極運用謀略,主動創造條件,完成敵我優劣態勢的轉換,疲敵誤敵,翦楚羽翼,積蓄實力,捕捉戰機,積小勝為大勝,創造從根本上打垮和削弱楚國的條件,就是孫武等人在柏舉之戰展開之前所從事的主要工作。翦楚羽翼,這是孫武等人在這方面的第一步妙著。原在吳王僚時伐楚的掩餘、燭庸二公子,為王僚的同母胞弟。因王僚被弒身亡,二公子被迫另謀出路。其中公子掩餘投奔徐國,而公子燭庸投奔鍾吾國。徐和鍾吾都是楚的屬國,對二公子來奔,自然給予接納。二公子以它們為基地,積蓄力量,伺機反撲,與闔閭為敵。公元前512年,闔閭為清除吳王僚的殘餘勢力,脅迫徐國和鍾吾國分別交出二公子。兩國自恃有楚國做靠山,拒不交人,而是資助二公子,讓他們直接去投靠楚國,尋求庇護。闔閭聞訊後怒不可遏,與孫武、伍子胥一起,率兵征伐這兩個小國。戰鬥進行得很順利,吳軍先是攻佔了鍾吾國,將鍾吾國君活捉緝拿。而後又進兵徐國,堵壅山水以灌之,乘勢滅掉了徐國。

歷史小知識:伍子胥跟孫武在對付楚國的時候,使用疲楚誤楚之計

徐國君主章禹隻身出逃楚國。徐和鍾吾兩國雖小,但戰略地位卻比較重要,長期以來一直是楚國的羽翼,如今吳軍一舉滅之,就為自己進而伐楚掃清了道路。主動出擊,攻伐楚國、削弱楚軍的實力。這是孫武為實施破楚人郢戰略計劃全域性上的第二著妙子吳軍數量寡少,在對楚較量中不能消極等待對方來進攻,而宜先發制人,主動出擊,積小勝為大勝,不斷削弱楚軍的實力。孫武清醒地意識到這一點,於是任將之後即積極主動發起對楚國較小規模的攻勢,蠶食楚國地盤,消滅楚軍有生力量。他出任吳將的當年,即隨同吳王闔閭率兵伐楚,攻克楚的屬國舒。次年,孫武又獨立指揮新編三軍對楚國發起進攻,攻克養城,擒殺了盤踞在那裡的掩餘和燭庸兩公子,初步廓清了淮水北岸楚國的勢力,為日後大舉伐楚又掃清了一大障礙。公元前508年,孫武的伐交策略為闔閭所採納,於是就策動桐國背叛楚國。然後又使舒鳩氏引誘楚師出擊。楚國果真中計,派遣令尹囊瓦率師東征,屯駐於豫章。孫武見楚軍人彀,便採取兵者詭道,攻其不備,出其不意的謀略,指揮吳軍發起突然攻擊,大破楚軍於豫章,並乘機攻克巢地,活捉楚守巢大夫公子繁。此役使得楚軍喪師失地,遭到慘敗。

歷史小知識:伍子胥跟孫武在對付楚國的時候,使用疲楚誤楚之計

吳軍的主動出擊,掠地殺將,沉重打擊了楚軍計程車氣,很好地貫徹了孫武等人積小勝為大勝的戰略意圖,是日後破楚人郢之戰順利進行的必要前提。輪番出師,疲楚誤楚。這是孫武等人為最終發動人郢之役、大勝克楚戰略決戰創造時機的關鍵一著。闔閭上臺後,曾向伍子胥、孫武等人請教破楚大計。伍子胥來自楚國,對楚國的情況十分了解。他針對當時楚國軍隊人數眾多,但軍令不一,導致機動性較差的實際情況,創造性地向闔閭提出疲楚誤楚的策略方針。他說:楚昭王年紀尚幼,無力控制政局。楚國當政者多而不一,乖張不和,政出多門,沒有一個人能夠承擔楚國的憂患。如果將吳軍編為三支部隊輪番騷擾楚國,只要出動一支部隊就能將楚軍全部吸引出來。當楚軍一出動,我軍就退回,楚軍若退回,我軍再出動,必然使楚軍疲於奔命。這樣不斷地騷擾楚軍,疲憊楚軍,多方調動楚軍,使敵人在判斷和指揮上都發生失誤,然後再出動三軍主力攻打,必定能夠聚奸楚軍,大獲全勝!可見它的核心要旨是分吳軍為三支,輪番出擊,騷擾楚軍,麻痺敵手,創造戰機,制敵於死地。

歷史小知識:伍子胥跟孫武在對付楚國的時候,使用疲楚誤楚之計

疲楚誤楚之計出自伍子胥之口,但是它顯然是受孫武軍事思想影響的產物,在它身上明顯地打有孫武迂直之計、先為不可勝,而待敵之可勝等軍事原則的烙印。所以我們可以大膽地推測,伍子胥在提出這一高明策略方針之前,一定和孫武認真商議研究過,並大量吸收了孫武的正確意見。從這層意義上來說,疲楚誤楚之計也是孫武和伍子胥兩人共同的傑作。疲楚誤楚策略方針為闔閭所欣然採納,並在具體軍事行動中加以堅決的貫徹落實。這樣六年時間實行下來,吳軍先後襲擊了楚國的夷、潛、六以及弦、豫章等重地,害得楚軍疲於奔命,鬥志沮喪。同時,吳軍這種淺嘗輒止、不作決戰的做法,也給楚軍造成錯覺,誤以為吳軍的行動僅僅是騷擾而已,而忽視了吳軍這些佯動背後所包藏的禍心,放鬆了應有的警惕,到頭來終於栽了大跟斗。

歷史小知識:伍子胥跟孫武在對付楚國的時候,使用疲楚誤楚之計

好了,這次小編就先分享到這裡了,你對此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文章底部留言評論。文章為原作者內容,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