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故宮六百年》作為《我在故宮修文物》姊妹篇,在講什麼?

2016年,《我在故宮修文物》第一次將鏡頭分別對準鐘錶匠、青銅匠、摹畫工、木器工、漆器工等文物修復師,獨特的視覺和選材使得節目一經播出,便引發無數網友熱議,豆瓣保持在9。4的高分,哪怕自今已過去4年,熱度和口碑依然屹立不倒。

2020年12月25日,《我在故宮六百年》釋出預告,網友們徹底沸騰,紛紛在評論區喊話“爺青回”,這些年追《我在故宮修文物》上的癮終於可以轉移到《我在故宮六百年》。

《我在故宮六百年》作為《我在故宮修文物》姊妹篇,在講什麼?

同樣是故宮,《我在故宮六百年》到底在講什麼?

講“我”。

在故宮六百年的“我”,是代代相傳的匠人,為文物和古建注入靈魂;是孜孜不倦的保護者,讓建築的歷史和價值得以揭示;是影片的每一位觀眾,讓歷史的河流在當下流淌;是紫禁城本身,見證和訴說著六百年的時光。這每一個不同身份的“我”,一起走進故宮,參與到這段歷史的講述中。

《我在故宮六百年》作為《我在故宮修文物》姊妹篇,在講什麼?

《我在故宮六百年》聚焦眾多的文保工作者,展示了長春宮遊廊彩畫繪製、養心殿扶脊木更換、角樓修繕故事等。紫禁城六百年曆史的背後是幾代人的努力,一個個“小我”串聯起來,組成整體,構成了故宮所象徵的生生不息的中華文化。

《我在故宮六百年》作為《我在故宮修文物》姊妹篇,在講什麼?

還有“人和物永恆的接力”。

一代代的人們透過自己的雙手和智慧把歷史變成永固的一磚一瓦,一石一木。物的延續和人的傳承,讓這座城池留存至今,也讓每一個人從對古代建築的凝視中,獲得信念和力量。春生夏長,秋收冬藏,人逝去了,宮殿還在;宮殿老了,總有新人來。舊木與新材、古人與今人、歷史與現代……紫禁城不變的模樣背後是物與人的永恆接力,是人們對宮殿建築之美、歷史之美的無窮熱愛。

《我在故宮六百年》作為《我在故宮修文物》姊妹篇,在講什麼?

一來一往,皆成永恆。丹宸永固,生生不息。

12月31日CCTV-9央視紀錄頻道20:00檔,收看《我在故宮修文物》姊妹篇《我在故宮六百年》,感受熱愛的力量!

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