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上天賜給我們的禮物!訴說粽子裡面的家國情懷!

說到端午節,粽子是永遠的主角。從晉代開始,端午吃粽,就是成為了我們民族的傳統。

粽子裡包裹的是我們中國人的家國情懷。

端午節,上天賜給我們的禮物!訴說粽子裡面的家國情懷!

01

我們的粽子是從哪裡來的呢?

我們生活裡常見的許多的食物其實都是來源於中國人一項特殊的活動——祭祀。

中國先民對於祭祀的重視程度是非常高的,我們會祭天、祭山、祭地、祭海 …… 最最重要的,我們要祭祀我們的祖先,祭祖不但是我們緬懷先人的追思,更是我們對於祖先和家族的傳承,向已故的先人表述,他們後繼有人,會繼承他們的遺志,家族會不斷的傳承下去。

可以說祭祀活動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對於家的認可和傳承。

端午節,上天賜給我們的禮物!訴說粽子裡面的家國情懷!

家對於我們有多重要,從先秦時期的諸侯征伐裡都可以看出一二。幾百年的春秋戰國,諸侯相征伐,這個時候,對於敵人最大的寬恕莫過於給對手留下只男半女,讓他的後代得以繼承宗廟,能夠繼續祭祀他們的先祖。

同時,對於部下和士兵的最大約束也是來自於對宗廟的敬畏。從《史記》裡每次諸侯出征的檄文裡我們就可以看出端倪,在檄文的最後,總要加上這麼幾句“士兵們要聽我的話,奮勇殺敵,如果退縮,我就要回去拆你們的宗廟,刨你們的祖墳啦!”

《禮記》說:“夫禮之初,始於飲食。”飲食是禮的起源,人們用最淳樸的方式,表達對神,對祖先的敬意。

02

粽子的背後是我們對美好的生活和高尚道德浪漫主義追求

端午節,上天賜給我們的禮物!訴說粽子裡面的家國情懷!

有傳說粽子是為了紀念投江的屈原而誕生的,其實早在春秋之前,百姓就開始使用“粽子”來祭祀我們的祖先了。用菰葉(茭白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稱“筒粽。

其實,利用粽子作為祭祀物品,在民間在端午祭祀名人的習俗有很多,不只有屈原,

但為何只有屈原廣為流傳呢?

端午節,上天賜給我們的禮物!訴說粽子裡面的家國情懷!

江浙地區最早在端午祭祀的人是伍子胥,伍子胥大家都知道,在其父兄被楚平王所殺後在各個諸侯國四處流浪,並以滅亡楚國,為父報仇為首志。最後也因為讒言客死吳國,並被江屍中。

而戰國時期楚國的屈原在報國無門,懷石投江後,楚地範圍內祭祀的確是屈原,不同的地域祭祀的人物是不一致的。

03

那是什麼原因導致了祭祀屈原成為主流,而端午節的起源也最終和屈原產生關係了呢?

我們可以從伍子胥和屈原兩個人身上巨大的不同經歷和處事態度來談一談。

端午節,上天賜給我們的禮物!訴說粽子裡面的家國情懷!

伍子胥在從楚國逃出來之後,經歷坎坷,先後逃到宋、鄭、晉、最後好不容易到了吳國,在逃難的途中有被官兵追殺,有生病、捱餓不得不沿路乞討,九死一生才逃至吳國。為了給父親報仇,伍子胥可謂是使盡了各種手段。在晉國時候,與晉王陰謀滅鄭,在吳國時候,為了能夠使吳伐楚,參與吳國皇室鬥爭,進獻專諸給為公子光弒父而自立,在戰勝楚國後,挖開平王的墳墓,鞭屍洩憤。

雖然伍子胥最後大仇得報,但是其報仇過程當中使用的手段多傾輒反覆,不夠光明磊落。並且伍子胥的父親對他的評價也可以看出一些端倪“伍員(伍子胥)剛戾忍詎,能成大事,楚國君臣且苦兵矣!”伍子胥是那個時代典型的梟雄,有謀略,有勇氣,有擔當,唯獨缺少大眾認為的普世的大愛和中國人自述的君臣綱常。

端午節,上天賜給我們的禮物!訴說粽子裡面的家國情懷!

而屈原卻不一樣。《史記》記載屈原明於政令,嫻於辭令,既能於廟堂之上討論國家大事,又能在書齋內舞文弄墨,簡直就是文人能達到的最高境界了。屈原才高八斗,既為楚懷王制定法律,又熟諳外交事務,替懷王出使各國。然而,在當時的楚國,他被其他的官員和皇室成員誣陷、流放。面對自己的苦苦諫言,朝廷置之不理,最後關中的富庶之地也被秦國侵佔。面對自己壯志不得伸、報國無門,無可奈何之際也要以死明志,懷石投江。而他身後留下的卻是《離騷》、《天問》、《招魂》等等壯志名篇,為我們留下了“舉世皆濁我獨清”的人生之歌。

扣動我們心絃的往往不是殺伐之後的唯我獨尊,而是為國為家不甘以身而殉的終極浪漫主義。這也許是我們更推崇屈原的原因吧。

端午節,上天賜給我們的禮物!訴說粽子裡面的家國情懷!

端午節裡有我們中國人自己獨有的傳承,飽含了我們的精神追求,而粽子的米“白瑩如玉”,包裹它的葉子“綠而不膩”,正如我們中國人的性格一樣溫文爾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