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不死我的必使我強大》:接受脆弱,在悲劇的摧毀力中磐涅重生

創傷事件來得如此之快,讓人出乎意料,難以理解。

小時候在鄉鎮裡幾乎沒有摩托車,更別說小轎車,腳踏車是最常見的交通工具。那時候在跟朋友追逐玩耍的過程中不小心跑到了路中間,只聽到一聲刺耳的剎車聲,我整個人愣住了,轉頭一看,在我眼前是放大的腳踏車,我心跳加速,出現短暫性失聰,感覺就像過了幾個世紀,整個世界只有這輛車。

我的聽覺慢慢回來,那個騎腳踏車的人的叫罵聲越來清晰,我才恍惚地走迴路邊。我已經不記得腳踏車有沒有撞到我身上,也不記得我在路中間停留了多久,在那一瞬間,我感覺到了生命的盡頭,那是多麼可怕的一次體驗,以至於我不敢再貿然過馬路。甚至到了現在,二十幾歲的我依然不敢隨便橫跨沒有紅綠燈的路,我寧願等上十分鐘,多次確認我是否能夠安全地走過這一段路,才會邁出腳步。

雖然那一次的事故,讓我久久陷於對腳踏車和馬路的懼怕中,但這次的心靈創傷卻能讓我提高對路況的警覺性,後來再也沒有出現類似的事故。也許就像《殺不死我的必將使我強大》中所說的,正確地處理創傷,能讓你更好地成長,使你更加強大。

《殺不死我的必將使我強大》是由英國諾丁漢大學心理學教授,心理治療與諮詢研究小組負責人撰寫的關於創傷後成長心理學的書。從生理機制上研究創傷,並且正視創傷,從創傷中獲得成長,是這本書對遭遇創傷的人的意義所在。

接下來我將從

創傷的生理機制

碎花瓶理論

治療方式

對創傷進行闡釋。

《殺不死我的必使我強大》:接受脆弱,在悲劇的摧毀力中磐涅重生

01 剖析創傷的生理機制,從源頭上理解生命的脆弱

諾貝爾獎獲得者漢斯·薛利曾將“戰鬥或逃跑”分為3個階段:

① 警戒階段,身體保持靜止,準備戰鬥或逃跑;

② 阻抗階段,人會調動一切生理、心理和社會資源與應激源對抗;

③ 衰竭階段,如果對抗措施無效,機體在這最後的階段就會因為生理疲勞而迅速衰竭,嚴重的話可能致死。

從這個理論中就能解釋,為何小時候猛然發現我要被車撞的時候,我為何沒有迅速逃離危險,因為在那一瞬間我甚至無法啟動警戒階段,直接跳至衰竭階段,放棄掙扎。這也是很多影視中,過馬路的人突然發現即將被貨車撞上,卻沒有在第一時間逃離的原因。

我們每個人的大腦都會植入求生機制,在面對危險的情況下,都會啟動“戰鬥或逃跑機制”。

但危險對每個人產生的影響有所不同,有的人在一段時間後會恢復正常狀態,有的人會對同類型的危險產生條件反射並能更好地應對,有些人經歷危險後會形成心理創傷,對其生活產生極大的影響。

要想治療創傷,必須從源頭上理解創傷的生理機制,從源頭上理解生命為何如此脆弱。

創傷的生理機制分為三個階段,包括大腦的侵入性反應、恐懼勁爆系統以及條件反射。

1、大腦的侵入式反應

當人在面對極大的壓力時,身體會發生心跳加速、呼吸急促、血流速率提高等現象。這種反應本質上是身體的準備狀態:你已經充滿能量、運動敏捷,隨時都可以戰鬥或者逃跑。

但如果我們既不能戰鬥,也不能逃跑,我們的身體只能束手就擒。這種時候你會精神恍惚,仍能感覺事態的變化,但是自身已經沒有感覺,也不帶任何情感。這種現象稱之為“強直靜止”。

一旦大腦認為掙扎會令事態更糟糕時,大腦就會啟動“強直靜止”機制。

“強直靜止”會增加生存機率,同時也會使人事後承受更大的精神壓力。

《追風箏的人》中阿米爾看到哈桑被強暴,他沒有出去救人,從心理角度上他嫉妒父親對他的好,但從生理角度上講,這是他的一種自我保護機制,他的身體在抗拒被強暴的局面。但最後他逃過了被強暴的厄運,卻承受了巨大的精神壓力。

《殺不死我的必使我強大》:接受脆弱,在悲劇的摧毀力中磐涅重生

2、大腦的恐懼警報系統

人的大腦在進行資訊處理時,海馬體如同USB介面一般,會將資訊進行處理和記憶儲存,一般將其歸類為短期記憶或者長期記憶。因為海馬體工作時間很長(參考背誦單詞使其成為長期記憶的時間)。

但人在面對危險時卻必須做出反應,因此會暫停海馬體的功能,讓大腦的“警報器”進行工作

——杏仁核會在資訊處理之前進行決斷,在你思考之前身體會進行快速反應。士兵在聽到汽車逆火的聲音會立即伏地,也是杏仁核的作用。

但是當發生創傷反應後,海馬體會被“遮蔽”掉,杏仁體會持續工作,使你的身體保持警惕,一點風吹草動都會讓你處於危險的狀態,使你心跳加速。

在《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中場演出進行時,這群面臨過生死存亡的人走出舞臺,煙霧噴出,士兵們被嚇得驚慌失措。

心靈創傷不代表你弱小,沒有勇氣,這是人類的生理機制,讓你重新理解生命既強大又脆弱的定義。

《殺不死我的必使我強大》:接受脆弱,在悲劇的摧毀力中磐涅重生

02 重新繪製心靈地圖,利用“碎花瓶理論”撫平困擾一生的心理創傷

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和巴什爾跳華爾茲》裡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阿里和戰友曾在黎巴嫩戰爭時期行軍,當時他們的指揮官命令他們射殺了村莊裡的26條狗,防止它們向敵人報警。多年後的今天,戰事早已過去,這26條狗出現總是出現在戰友的噩夢裡。奇怪的是阿里完全不記得發生過什麼事,後來跟戰友約談他們的經歷,他才逐漸回憶起這段痛苦的回憶。

《殺不死我的必使我強大》:接受脆弱,在悲劇的摧毀力中磐涅重生

我們在上文中講述創傷的生理機制時提到,當人們遇到危險時,杏仁核會暫時“遮蔽”了海馬體的功能,那麼阿里的海馬體無法將這段射殺26條狗的經歷處理成為記憶,出於身體的保護機制,阿里選擇把這段記憶遺忘。

但是遺忘了的事,儘管不會形成長期記憶,依然會有沒有邏輯的記憶的碎片,在生活中遇到觸發機制,會隨機地觸發出來,對人體產生更大的傷害。

唯有把這段記憶處理好,才能更好地保護自我。

作者把經歷過的創傷比喻為“情感行李箱”。人在經歷創傷後,會把思想和情感塞到行李箱裡,迅速逃離現場。但如果行李箱打理得不好,就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崩開,因為將行李箱永遠地扣緊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若想撫平創傷,唯有把行李箱開啟,重新整理思想和情感。

這是人生的必經之路,雖然痛苦,但不用擔心何時會崩開,每次整理都會給我們帶來痛苦,但痛苦會越來越小。

“碎花瓶理論”指的是創傷的過程如同打碎花瓶的過程。儘管把花瓶按原來模樣粘好,卻已有了裂痕,不復美麗。倘若把碎片拼接成一幅色彩繽紛的鑲嵌畫,以新穎而更有意義的方式儲存記憶,就能維持自我認知的統一,以現實的眼光看待世界。

《殺不死我的必使我強大》:接受脆弱,在悲劇的摧毀力中磐涅重生

馬蒂·霍洛維茨教授把人類撫平心理創傷的過程劃分為下列5個階段:痛哭、麻木和抗拒、回跳效應、理解創傷和撫平創傷。

1、痛哭

痛哭幾乎是每個遭遇創傷的人必經階段,洶湧而來的可怕想象和記憶會擊敗一個人的情緒,痛哭是宣洩情感的方法之一。

2、麻木和抗拒

麻木和抗拒也是重要的自我保護機制。抗拒事實就像作者提到的“情感行李箱”,暫時性把情感鎖在行李箱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減緩打擊力度。如同《我還活著》一書中,倖存者基蒂面對到處尖叫、死亡和噴著濃煙的焚屍爐時,他過了好幾個星期才相信眼前所發生的一切。這幾個星期恍若夢境般度過,卻能給他一個很好的緩衝期。

3、回跳效應

回跳效應也就是前文所說的“情感行李箱”崩開的情況。就算我們能暫時將記憶封閉,但發生過的事情總會有記憶碎片,就算我們極力壓制,它總有一刻會突破封鎖,把我們的意志擊潰。我們必須積極處理創傷,修復創傷。

4、理解創傷

理解創傷的階段,就是從心理上接受大腦的侵入式反應和恐懼警報系統(第一部分有介紹)。在這個階段,人們彷彿將自己置之事外,從旁觀者的角度看待創傷過程的發生。

5、撫平創傷

當我們從旁觀者的角度看待整件事情的過程,就能從創傷記憶碎片,轉至短期創傷記憶,進而轉存為長期記憶,接受這一事實。

如果經歷創傷的人拒絕回憶痛苦,只會陷入不斷被創傷記憶碎片刺激的困境,最後他們可能覺得自己會發瘋。當人類將創傷理解為自然而然的認知過程,用積極的態度去理解和處理創傷,整合回憶,才能從創傷的困境中抽身而出。

《殺不死我的必使我強大》:接受脆弱,在悲劇的摧毀力中磐涅重生

03 運用“THRIVE模型”自助指南,開啟人生新旅程

在講述治療創傷的具體步驟之前,我想先談談《月光男孩》這部電影。

《月光男孩》講述的是一個沒有父親的黑人小孩喀戎,母親吸毒和自身的矮小使他倍受欺負,在好友胡安的幫助下他度過了童年的艱難期,青少年時期的他依舊被欺負,卻被好友的真誠所溫暖。多年以後黑人小孩成為一個強壯的男人,向當年的好友袒露心聲,最終他找到了自我。

當然,好友的幫助在喀戎成長過程是不可或缺的因素,但他的意志仍然是支撐他生存的核心要素。喀戎的自我救贖之路,跟THRIVE模型有很多相同之點。

THRIVE模型是作者及其團隊所研發出來用於幫助人們經歷創傷後仍能有所成長的自愈模式。接下來我將結合《月光男孩》的自我救贖之路對THRIVE模型進行講解與分析。

步驟指導1:自我評估

喀戎經常被其他小孩追趕欺負,融入不到集體中,但卻從來沒有認為自己是軟弱無能的。並且在好友的慫恿下,他跟好友一番“鬥爭”,向好友證明了他一樣可以強大。

自我評估就像是一個貨架,你要經常檢視自己什麼貨需要補充,自己還有哪些存貨。當然,當自己無法對自我進行準確的評估,可以向他人詢問。

就像是喀戎被人嘲笑是“基佬”時,他不能理解,向胡安詢問。

胡安的回答至今都讓我暖心:你可以承認自己是同性戀,但你不能承認自己是“基佬”。你可以接受自己的性別取向,但不能接受別人的嘲笑。

《殺不死我的必使我強大》:接受脆弱,在悲劇的摧毀力中磐涅重生

步驟指導2:孕育希望

人類的迷茫,無非是沒有了希望和動力。當你看到了希望,才能知道自己的路在哪裡。

胡安就是喀戎的希望,他希望自己能夠像胡安一樣強大,能保護別人。結局大家都看到,他不僅如同胡安一般強壯,也“繼承”了胡安的工作,

步驟指導3:講述新的故事

自己的人生是自己掌握的。當你經歷了創傷,選擇逃避但被創傷折磨,還是痛苦地面對創傷進而治癒它,這是兩個不同的故事。

倍受欺辱的喀戎,選擇了對胡安倘開心扉,從胡安和胡安女朋友身上汲取溫暖,懂得了生活不僅僅是痛苦,還有驕傲和愛。

步驟指導4:發現變化

變化也許不容易,但依然要努力作出改變,直至你開始產生變化。

對於喀戎來說,他的變化是顯而易見,他在學游泳的時候,能全身心相信,把頭放在胡安的手上,閉上眼睛在海水上飄蕩,在這一刻,他學會了信任。

步驟指導5:評估變化

當你發現了自己有新的變化時,你要評估這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變化。如果不能進行自我評估,依舊可以向親朋好友求助。

步驟指導6:以實際行動表明成長

把成長付諸行動,讓它成為你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喀戎後來長大了,我們看到了什麼?看到了他為了不被欺負,每天都進行強大的體力訓練,最終成為了一個比胡安還要強壯的男人。

《殺不死我的必使我強大》:接受脆弱,在悲劇的摧毀力中磐涅重生

04 結言

不是所有的人都像《奇蹟男孩》裡天生面部缺陷的奧吉般有父母的支援,朋友的賞識,老師的扶持,更多的是像《月光男孩》般面對歧視,像《少年的你》般面對欺凌,很多人揹負著心理壓力無法面對生活,走上了不歸路。

我很幸運出生於一個充滿愛和激勵的家庭,在我面對悲劇感到脆弱時仍然有家人指導我如何度過心裡的坎,讓我無憂無慮地度過童年,邁入了人生另外一個幸福的階段。

《殺不死我的必使我強大》:接受脆弱,在悲劇的摧毀力中磐涅重生

——END——

本文由@愛打機的妹子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