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景化普法鼻祖《今日說法》這回為它做了紀錄片

只有當一個個法條被嵌入到使用場景中,才能讓使用它的人真實感受到它的深度、溫度和力度。而在1999年開播的《今日說法》從一開始就具備這樣的場景化思維。舉案說法,一直是《今日說法》所擅長的。

這一次,《今日說法》又出手了,推出了五集大型電視紀錄片《民之法典》。為一部法律精心製作高規格的五集電視紀錄片,充分彰顯出民法典的特殊意義。

場景化普法鼻祖《今日說法》這回為它做了紀錄片

從一個觀眾的角度,在看完這五集紀錄片後,我們能真切感受到主創人員打造這部精品力作的普法匠心,它值得我們每個人認真觀看。

民法典以1260個條文的巨大體量,成為中國法典編纂的集大成者。這部法律較為複雜,對法律行業的從業者而言,想在極短時間內熟悉民法典的全部條文,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中央廣播電視總檯綜合頻道《今日說法》製作的這五集紀錄片,卻能深入淺出,在講明白道理的同時,引發全社會對民法典的高度關注,從普法角度看,應該說取得了極大成功。

場景化普法鼻祖《今日說法》這回為它做了紀錄片

認真看完這五集紀錄片後,其成功經驗總結起來大概有以下幾點:

權威尺度

民法典的條文客觀地擺在那裡,人人都可以解讀,人人都可以講解。但民法典是一個系統化、理論化的法典,對民法典的解讀,必須要對法典的體系有深刻的認知,才能得出融會貫通的結論,否則只顧隻言片語,不顧及法典本身的體系,僅解讀特定條款,可能會得出錯誤的結論。

特別是在今天這個自媒體時代,解讀民法典的文字、影片多如牛毛,但觀察起來,許多是粗製濫造、譁眾取寵、博取眼球的內容。而專業機構、專業人員撰寫的大量理論精深的文章,卻因理論本身的晦澀性,難以在大眾傳播領域取得社會公眾的廣泛認同。

《民之法典》在製作過程中,高度重視選材的權威性、講述者的權威性、文字表達的權威性,同時藉助中央廣播電視總檯這樣的國家級媒體平臺的獨特優勢,在傳播性上下足了功夫。

應該說,《民之法典》在精英理念和大眾傳媒之間,尋找到了一個恰當的平衡點。它向社會公眾以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傳播了最先進的法律思想,起到了普及法律常識,傳播法治理念,傳承法典精神的獨特效果。

人民角度

民法典1260個條文,涉及民商事立法的諸多方面。而民法典的實施,也是我國民商合一立法模式的集中制度呈現。

場景化普法鼻祖《今日說法》這回為它做了紀錄片

民法典分為總則、物權、合同、人格權、婚姻家庭、繼承、侵權七編,其中大部分是與我們日常生活關聯性較大的民事法律規範,也有與日常生活聯絡不十分密切的商事規則。

比如,物權編中的擔保物權、合同編中的保證合同,連通合同編分則中有關保理合同、融資租賃合同、所有權保留買賣等,構成了現代中國的擔保制度的基本規則,這些規則是商事活動的重要規則,但與普通群眾的日常生活聯絡並不十分緊密,具有非常高的專業性。

在《民之法典》的講述中,講述者並沒有面面俱到地把1260個條文作逐一講解,而是選取其中與每個人的日常生活中息息相關的民事部分的有關規則進行了有重點地講述,以此拉近民法典與我們日常生活的距離,起到良好的普法效果。

時代溫度

場景化普法鼻祖《今日說法》這回為它做了紀錄片

民法典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比如人格權編中有關網際網路時代的人格權保護問題、個人資訊保護問題,婚姻家庭編中的培育良好家風問題,總則部分以及合同編中有關綠色原則的問題等,這些問題的呈現,都與我們所處的時代背景息息相關。

民法典迴應時代之問,順應現行的大政方針,解答當代中國社會所必須面對的問題,影響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具有鮮明的時代溫度。正是民法典編纂緊扣我們當今時代的主題,才能夠在傳播中引發如此強烈的共鳴。

總之,宣傳民法典的作品卷帙浩繁,但中央廣播電視總檯推出的民之法典,一定是其中的重要代表作品之一。該作品以國家級媒體平臺的宏大手筆,書寫民法典中的諸多重大問題,對民法典的普及,宣傳民法典的重大理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很多人在質疑宋小女是為了錢,就是為了錢又咋滴?你管得著麼?

王振華、陳有西:這是時代給二位的教訓

猥褻女童案為什麼判得這麼輕?

袁老師的正能量:這是世界的真相

李文亮妻子在武漢生下男嬰:老公給我的最後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