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齡剩女是何原因,是時代必然還是社會現象?

不知不覺中身邊越來越多年齡比較大卻沒有結婚的女性,百度百科介紹大齡單身女性或大齡剩女,是指已過社會一般所認為的適婚年齡但仍未結婚的女性,尤其指有經濟基礎的一群。常見於發達國家及發展中國家都市化程度較高的地區。廣義上指30歲以上的大齡單身女性,又專指30歲至40歲的未婚單身女性(在中國大陸,也有人定義為28歲至35歲,因為28歲以上,已可以自動退出共青團,35歲以上才首次生育的女性已屬高危年齡段),有時也包括上述年齡層的離婚婦女和寡婦,不過通常指的是從未結婚的。

作者身邊的例子很多,其中有各種各樣的原因,令到這群女性過了一般人所認為的適婚年齡後仍然單身:1:經濟上的獨立,令到她們可以衣食無憂,不必依託婚姻來達到維持基本生存需要。所謂的“女人有份工,緊要過有老公!”2:追求個人自由,希望保持私人空間以發展興趣,不願意受婚姻束縛,但不一定排斥戀愛。3:工作繁忙,以至無暇顧及個人戀愛及婚姻問題,錯過最佳擇偶時機。像這類女性有不少是事業成功的優秀女性,在她們攀上事業高峰時,往往不知不覺中步入大齡未婚青年行列。4:追求高學歷,讀書讀到碩士博士的女性當她們戴上碩士博士帽時,往往已近三十歲,“白天愁論文,晚上愁嫁人”的講法在她們當中流傳。5:交際能力差,有些女性過於自卑或過份自大,不能正確評估自身價值,又或者仍受傳統中國社會要求女性要保持矜持的觀念影響,以至於在挑選結婚物件時,不能主動向心儀的物件示愛,或過於追求完美,列出過高的擇偶條件(例如三高),對男性吹毛求疵,過份挑剔。有些女性處處爭強好勝,卻要求男方更她勝一籌。6:社交範圍狹窄,有些女性,每天只在單位與家之間兩點一線,認識的不是同事、同學就是家人,又或者沒有時間,很少再去主動參加其他交際活動,認識的人少,選擇面也自然窄很多。7:遊戲人生,有些女性過份沉迷網路遊戲,在陷入網路虛擬遊戲世界時,無法自拔,以此麻醉自已,打發寂寞無聊,錯過於現實中結識異性的機會。8:過份相信網戀,在中國網際網路高速全速發展的年代,不少青年人喜歡從網路上找尋戀愛物件(有人認為當中有些是受到痞子蔡發表的《第一次的親密接觸》的影響),但亦有不少抱著遊戲心態或居心不良之徒於網路上欺騙感情。另外,網路上交流與現實中相處方式不同,加上很多從網路上開始戀愛的情侶彼此瞭解並不深,有些情侶在見面真正相處後,不久就發覺性格不合,部份又是遠距離戀愛,聚少離多令感情變淡或出現第三者,所以網戀成功率並不算高。9:一些來自破碎家庭、父母的夫妻關係不和、活在家庭暴力陰影下的女性,沒有對幸福婚姻和家庭的嚮往,甚至對婚姻有恐懼,因此不願結婚。以上內容是百科總結的。

然而作者發現,剩女增多現象和社會進步彷彿掛了勾,社會越是平等開放,剩女越來越多。看過網上許多文章後發現剩女現象在亞洲中日韓三國尤為突出,為什麼?在作者看來經濟發達,代表著女性可能經濟獨立的可能性更高,然而女性的慕強心理會促使女性尋找比自己更加優秀的男性,B女對應A男,C女對應B男,剩下A女和C男相互看不上眼。造成了大體上城市剩女多,農村剩男多現象。

再有透過資料對比發現,自然情況下男女比例大致是1。01:1,這是比較科學的資料,因為在自然情況下要求的男性本就比女性更多,再對應到中國社會,資料遠遠低於網傳資料三千萬。作者不清楚這個資料對女性產生了多大的影響認為男人比女人多很多可以隨意挑選的心理。如果真的有這麼想法估計結婚的意願只能延後了。

前一陣作者看見有文章介紹稱是因為男性質量太差才導致女性嫁不出去,但是社會觀察很容易發現大多數國有企業事業單位和政府部門的高階管理人員高階技術人員男性比例依然是大多數,並不存在多數女性會頂替的現象。只因為近年來女性自主意思和女性地位的近一步提升才帶來了,而且將女性地位直接等同於工作崗位社會地位的方式完全是不科學的,女性自然對應家庭生活,大多數家庭瑣事都是尤女性完成還要承擔大部分帶孩子的責任。

在網上看見一篇短文寫的,朋友家人一起到日本旅行,他們到一個深山去玩在涼亭休息,有當地人看見以後說,一看你們就是中國人,三個媽媽坐著,孩子坐小凳子,三個爸爸站著,這種情況在其他國家是不可能。可見中國女性地位在亞洲也是很高哦,不然不會有這麼明顯的判斷。舉這個例子是想告訴大家中國女性地位很高。

生命在於延續,古代中國也有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說法。沒有後代可是男女雙方的錯誤。

綜合看可以知道剩女的存在是社會現象的產生,不必太過在意刻意去過度解讀,給剩女更多的空間讓她們適應。

大齡剩女是何原因,是時代必然還是社會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