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太平天國末期的擎天柱 帶領部下進廣東 兩個原因致他最終失敗

【太平天國系列187,小佛說史原創作品,請勿轉載】1864年曾國荃率軍攻下天京城,隨後李秀成、洪仁、洪天貴福相繼被抓,太平天國滅亡。然而,曾有數十萬兵力的太平軍怎麼會因為幼主的被抓而全軍覆滅呢?實際上大部分太平軍都還在各個王的手下。比如侍王李世賢和康王汪海洋在天京淪陷後向福建和廣東撤退,保留兵力近十萬。汪海洋原本是侍王李世賢的部下,有太平天國後期擎天一柱的稱譽。然而從1864年到1866年,僅僅兩年的時間,康王自己被殺,他死後所部就被清軍打敗。今天小佛就試著給大家分析一下為什麼康王的部隊會這麼快覆滅。

他是太平天國末期的擎天柱 帶領部下進廣東 兩個原因致他最終失敗

逃不脫的宿命——內部不團結,甚至自相殘殺太平天國由盛轉衰的關鍵點想必很多人都知道,那就是天京事變,太平天國高層的內槓導致實力減弱,而這支太平軍的餘部之所以被打敗,也有內部不和,甚至自相殘殺。1865年春,李世賢在漳州被左宗棠打得大敗,李世賢與自己手下走散,很多人為了活命就去投靠汪海洋。汪海洋為了樹立在原李世賢部中的威信,便找藉口幹掉了侍王的叔叔。1865年6月中旬,康王汪海洋攻佔廣東鎮平,3個月後李世賢到達鎮平,汪海洋用了很隆重的儀式迎接自己的長官。然而,當天晚上便有人私下求見李世賢說汪海洋吞併了侍王的舊部,殺死了侍王的叔叔,李世賢當時恨得牙癢癢,卻奈何手下無兵只能忍耐,而汪海洋也是做賊心虛,不願意把吞併的兵力還給李世賢,於是便借給自己兒子做滿月酒的機會殺死了李世賢和他手下的五個大將。

他是太平天國末期的擎天柱 帶領部下進廣東 兩個原因致他最終失敗

汪海洋兩次向自己的隊友舉起屠刀,甚至殺死了很有能力的侍王,而自己的威望和實力又遠不如侍王,只能加速這支太平軍的滅亡。軍隊叛逃不斷小佛在以前的文章中曾分析太平軍實力為何會越來越差的原因,其中有一點就是“軍隊叛逃不斷”,而這支在廣東的太平軍自然也不能免俗。李世賢被殺後,汪海洋貼出告示說李世賢叛變太平天國,自己無奈之下殺了李世賢,然而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特別是李世賢原來的部下們。陪王譚富、朝將莫恩、列王黃宗保、天將林正揚、佑王李繼遠等因為各種原因紛紛投降清軍,有的被清軍收編,有的被就地遣散。他們的投降可以說是直接導致太平軍在廣東的勢力大大的削弱。兩個原因對太平軍的實力削弱是巨大的。1866年1月,汪海洋召集自己的全部兵力準備在嘉應和清軍決一死戰,然後他卻遇到了左宗棠。左宗棠乃是書生領兵,腦袋打得滑,他將太平軍圍在嘉應城中,佈下“八門金鎖陣”,洋槍洋炮紛紛上場,太平軍明顯處於弱勢。為了鼓舞士氣,汪海洋身先士卒衝在隊伍最前面,結果一個不留意被清軍的子彈打中腦袋,一陣慌亂中,汪海洋被部下們抬回城中,不久就死了。

他是太平天國末期的擎天柱 帶領部下進廣東 兩個原因致他最終失敗

汪海洋死後,他的部隊歸偕王譚體元節制,但是太平軍此時已經是元氣大傷,早已沒有力氣和清朝抗衡。1866年2月17日,所剩太平軍被清軍包圍,一場血戰之後,太平軍所剩無幾,活下來的都做了清軍的俘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