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釋道,為什麼先“儒”後“釋”再“道”

儒釋道,為什麼先“儒”後“釋”再“道”

儒、釋、道為古代中國最早的世界文化視野範圍觀,以釋為代表的印度文化圈,是大中華文化圈範圍外眾多外來文化中離中華最近,接觸最早的文化,道根儒莖佛葉花,三教本來是一家。

儒釋道,為什麼先“儒”後“釋”再“道”

儒家是入世的哲學,佛家以出世為哲學,道家以隱世為哲學。

儒釋道,為什麼先“儒”後“釋”再“道”

孔夫子的思想被稱作孔門,是為入門之學 。可以說是中華文化的的入門,儒家主張“誠心、正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儒家有社會責任感,他們積極入世,自覺地“以天下為己任”,“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儒家養正氣,修正心。儒家學說強調:“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儒家的大同理想,內聖外王之學,正己正人、成己成物的主張,以及“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的心態,無不反映出剛健有為、奮進不止的精神。

儒釋道,為什麼先“儒”後“釋”再“道”

佛家講“三界”、“輪迴轉世”、“因果報應”、“色空”等,善者入天堂,惡者下地獄。講究普度眾生,日日行善。佛家化怨氣,修明心。佛教以“犧牲”為教義,“犧牲”就是奉獻。地藏王菩薩說:“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不空,誓不成佛”。佛家講佈施,講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都是奉獻精神的體現。

儒釋道,為什麼先“儒”後“釋”再“道”

道家講“自然”,講“道”,超離了塵世。老子講:“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凡事順其自然,人力所不能及的事不可過分強求,讓熱衷於塵世功名的人更加清醒。養大氣,修靜心。老子所說的“道 ”,是宇宙的本原和普遍規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人事必須“因陰陽之恆,順天地之常”,違反客觀規律,必然招致災禍。“夫人事必將與天地相參,然後乃可以成功”認為道是世界的終極根源,是無所不覆、無所不在、自生自化、永恆存在的宇宙本體,否認有超越於道的任何主宰。

儒釋道,為什麼先“儒”後“釋”再“道”

孔子、釋迦、老子並祀於一堂之類的三教堂,至遲在元代已見其例。一至明代,則蔚然成風。照例說來,孔子祀於學,佛氏祀於寺,老氏祀於觀,原本俱有定製,各不相混。可是,在明代,卻流行將孔子、老氏、佛氏並祀於一堂。鑑於此,朝廷只好下令禁止。明永樂三年(1405),朝廷頒佈禁令,“禁祀孔子於釋老宮”。然三教合流畢竟已是大勢所趨,儘管朝廷一再申禁,但禁令往往徒具虛文。在明代,世人多以儒、釋、道合為一圖,或者塑像於寺觀。是以佛居中,道以老子居中。甚至出現了穿戴為道冠、儒履、釋袈裟之傅大士。這種行為並非只是盛行於道、佛,同樣為一些儒家人士所恪守。如陳白我,“建三教堂,奉孔子暨二氏”。又賓州有一座三教閣,巨人楊鳳雲所建,“閣有孔子、釋迦、老子三像”。

儒釋道,為什麼先“儒”後“釋”再“道”

中國文化之所以博大精深,我想正是因為中國文化具有極大的包容性和同化性。凡外來文化,並不排斥,但會賦予新的內涵。我們都知道,菩薩在印度是男身,到了中土就變成了女身,這便是文化在傳承與融合中的變化。而儒釋道融合後就出現了我們瞭解的蓮花圖。

儒釋道,為什麼先“儒”後“釋”再“道”

歡迎大家點贊論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