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時空的握手:袁隆平為什麼要和宋應星握手 ?

近日,央視節目《典籍裡的中國》講述了宋應星的故事。節目末尾藉助場景轉換實現了時空跨越的景象,宋應星不僅見到了今天中國“上天入地”的科技成果,還和當代“水稻之父”袁隆平在田間實現了跨越300多年的握手。

跨越時空的握手:袁隆平為什麼要和宋應星握手 ?

宋應星與袁隆平握手。來源/《典籍裡的中國》截圖

可能很多人在中學歷史考試時,都見過有關古代科普著作與作者的配對選擇題,宋應星與《天工開物》便是其中之一。那麼,宋應星到底是誰?《天工開物》在中國科技史上又佔據著怎樣的地位呢?

宋應星究竟是誰?

公元1587年,是明朝第13位皇帝朱翊鈞在位的第15年。這一年,距離前任首輔張居正去世已有5年,距離抗倭名將戚繼光被罷免回鄉已兩年,“海青天”海瑞在南京病故。

這個原本被史家忽視的年份,卻因後世學者黃仁宇的一本《萬曆十五年》重新成為焦點。

跨越時空的握手:袁隆平為什麼要和宋應星握手 ?

《萬曆十五年》(1997版)。來源/豆瓣

也是在這一年,家住江西奉新的宋國霖迎來了第三個兒子的降世。九歲的大兒子名叫應昇,五歲的二兒子名叫應鼎,這個新生的孩子被起名為應星。

宋家祖上自元明之際在奉新定居後,靠經營土地和農副業發跡。到了宋應星的曾祖父宋景那代,開始透過科考進入仕途。宋景在世時身居要職,死後還被追贈吏部尚書,宋家也成了當時奉新的名門望族。

到了宋應星這一代,家中已不似祖上那般顯赫。父親宋國霖終生未曾參加科舉,家裡主要依靠祖傳的田產家業來維持生活。

在宋應星的幼年生活裡,同胞兄長應昇是他最親近的人。兄弟倆從小一起上學,先是在叔祖宋和慶那裡接受啟蒙,然後跟著族叔宋國祚學習。再後來,二人又拜新建的鄧良知和南昌的徐曰敬為師,兩位學者都是進士出身,辭官後便在書院講學。

跨越時空的握手:袁隆平為什麼要和宋應星握手 ?

李光潔飾演的宋應星。來源/央影片微博

宋應星自幼聰穎好學,興趣廣泛,對詩、樂、畫、天文、醫藥、弈棋等都十分熱愛。他和兄長應昇一樣,寄希望於科舉入仕,走曾祖宋景的路來重振家門。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二人同中舉人。那年,江西赴試的人有一萬多,中舉的只有109人,29歲的宋應星名列第三,宋應昇名列第六,整個奉新就只有宋氏兄弟考中。

跨越時空的握手:袁隆平為什麼要和宋應星握手 ?

宋氏兄弟中舉。來源/《典籍裡的中國》截圖

中舉意味著一隻腳邁入仕途,即使後續的會試不中,舉人也有直接做知縣、學官的機會。但宋家兄弟的志向並不止於此,同年秋天,他們便不遠萬里來到北京,準備參加第二年春天的會試。但這次結果並不如人意,兄弟倆都沒能考中。此後,他們又在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天啟年間、崇禎初年幾次參加會考,都以失敗告終。崇禎五年(1632年),宋應星母親去世,他在守孝期滿後,決意不再參加科考。

對宋應星來說,幾次赴考並非全然無獲。每次由南及北的旅程,給了宋應星開闊視野、廣積見聞的機會。他遊歷多省,沿途在田間作坊調查勘訪,這為後來的寫作積累了不少心得。正如他在《天工開物》的序言中所說:

“為方萬里中,何事何物不可見見聞聞。”

跨越時空的握手:袁隆平為什麼要和宋應星握手 ?

宋應星趕考途中見碼頭貨運繁忙。來源/《典籍裡的中國》截圖

崇禎八年(1635),宋應星赴任江西分宜教諭,成為縣學裡面的教官。任教期間,宋應星潛心寫作,他的重要作品基本上都誕生在這一時期。崇禎九年(1636年),50歲的宋應星一年內就刊出《畫音歸正》(音韻)、《原耗》(政經)、《野議》(政論)、《思憐詩》(詩集)等書,第二年(1637年)又先後刊印《天工開物》和《卮言十種》(雜文),不僅著作等身,而且涉獵廣泛。

跨越時空的握手:袁隆平為什麼要和宋應星握手 ?

節目中的宋應星手捧《天工開物》。來源/《典籍裡的中國》截圖

任職期滿,宋應星因考列優等,升任福建汀州府(今福建長汀)推官,掌管刑獄。兩年後,宋應星任期未滿便辭官回鄉。後來他又在崇禎十六年(1643年)出任南直隸鳳陽府亳州(今安徽亳州)知州,次年年初再次辭官歸鄉。此時,明朝即將傾覆。

清軍南下後,兄長宋應昇服毒殉難,宋應星則一直過著隱居生活,拒不出仕,約於1666年亡故。

跨越時空的握手:袁隆平為什麼要和宋應星握手 ?

宋應星繪像。來源/網路

《天工開物》是什麼?

明代是中國古代農業和手工業蓬勃發展的時期,不僅繼承了宋元以來的經驗成果,還傳入了國外的技術和作物,生產水平大大提高。宋應星的《天工開物》正是一部系統介紹農業和手工業生產的綜合性鉅著。

跨越時空的握手:袁隆平為什麼要和宋應星握手 ?

《天工開物》序(明崇禎刻本)。來源/愛如生資料庫

《天工開物》寫於崇禎九年

(1636年)

,此時任分宜教諭的宋應星在經濟上並不寬裕。寫作時,他沒有足夠的錢去購買書籍來參考,也沒有適宜的居所邀請同道中人討論,只能依靠自己從前在遊歷中積累的經驗心得來寫。成書後,他又無力出資刊刻,幸而老友涂紹煃伸出援手,才使這本書於第二年

(1637年)

順利出版,正因為這樣,這一版《天工開物》也被稱為“塗本”。

初版《天工開物》有上、中、下三卷,共計十八篇

(原版各篇仍稱“卷”)

,插圖123幅,詳細記述了當時各種農作物和手工業原料的種類、產地、生產技術和工藝裝置。每篇開始都有一段自述性的“宋子曰”為引言,其後是正文,篇末附有與內容相關的插圖。

具體篇目包括:

上卷

:《乃粒》

(穀物)

、《乃服》

(衣料)

、《彰施》

(染色)

、《粹精》

(米麵)

、《作鹹》

(食鹽)

、《甘嗜》

(製糖)

六篇。

中卷

:《陶埏》

(陶瓷)

、《冶鑄》

(鑄造)

、《舟車》、《錘鍛》

(鍛造)

、《燔石》

(非金屬礦石燒煉)

、《膏液》

(油脂)

、《殺青》

(造紙)

七篇。

下卷

:《五金》

(冶金)

、《佳兵》

(兵器)

、《丹青》

(朱墨)

、《麴櫱》

(酒麴)

、《珠玉》五篇。

跨越時空的握手:袁隆平為什麼要和宋應星握手 ?

《天工開物》目錄。來源/明崇禎刻本,愛如生資料庫。

從篇目的先後順序來看,宋應星的安排似乎並不合理,比如與飲食相關的《乃粒》《粹精》《作鹹》《甘嗜》《膏液》《麴櫱》等內容似乎要放在一起才更合邏輯。但宋應星有自己的考慮,那就是“貴五穀而輕賤金玉”。

正所謂“民以食為天”,在宋應星眼裡,人和糧食是一種“相生”的關係。“生人不能久生而五穀生之,五穀不能自生而生人生之。”所以,《天工開物》首篇《乃粒》便側重講稻、麥等糧食作物的生產。

“乃粒”出自《尚書·益稷》中的“烝民乃粒,萬邦作乂”,糧食之於人民和國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跨越時空的握手:袁隆平為什麼要和宋應星握手 ?

宋應星郵票。來源/網路

在《天工開物》中,宋應星不單是在記述實用知識,字裡行間更顯露出對實學的推崇,批判那些瞧不起勞動者的人。他這樣寫到:

“紈絝之子,以赭衣視笠蓑;經生之家,以農夫為詬詈。晨炊晚餉,知其味而忘其源者眾矣!”

意思是,那些紈絝子弟將農民穿的斗笠和蓑衣視為囚服,那些讀書人也貶低農民,他們飽食終日,只知道食物的味道,卻不知道食物從何而來。在宋應星看來,這樣的人實在太多了。所以,寫作這樣一本實學之書就很有必要。

跨越時空的握手:袁隆平為什麼要和宋應星握手 ?

節目中的宋應星誦讀《天工開物》序。來源/《典籍裡的中國》截圖

《天工開物》未被收入乾隆年間編修的《四庫全書》,但其中的內容被當時的其它著作廣泛轉引,官修農書《授時通考》就是其中之一。《天工開物》傳到日本,日本學者佐藤信淵根據此書提出了“開物之學”。後來,這本書流傳到西方各國,被譽為是“中國十七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

在古代,如何種好水稻?

在《典籍裡的中國》中,“宋應星”在撒貝南的帶領下來到300多年後的今天,見識了現代中國的“天工開物”。其中最令他動容的,就是如今的“雜交水稻”。

跨越時空的握手:袁隆平為什麼要和宋應星握手 ?

節目中的“袁隆平”在田間為學生講解。來源/《典籍裡的中國》截圖

在《天工開物》一書裡,“稻”被宋應星放在首位。

《乃粒》篇中,宋應星首先介紹了稻米的種類。從粘性來區分,沒有粘性的米叫粳米,稻苗叫作“秔”

(jīng)

;有粘性的米叫作糯米,稻苗叫作“稌”

(tú)

;但有的粳稻因為晚熟也會帶有粘性。就外形而言,稻穀有長芒、短芒的區別,“芒”就是穀穗頂部的尖刺;稻穀本身也有長粒、尖粒、圓粒、扁粒之分。從稻米的顏色來看,其中也有雪白、牙黃、大紅、半紫、雜黑等不同顏色。

跨越時空的握手:袁隆平為什麼要和宋應星握手 ?

水稻。來源/網路

從育種到成熟,水稻的種植要經歷多個環節,《開工開物》詳細講述了其中的栽種方法和注意事項,這些栽培技術的傳承在現代稻米生產環節中都還依稀可見。

浸種、育秧、移栽:

稻種在播撒前要先用稻草包起來,然後在水中浸泡幾天,這一步最好在春分前到清明後進行。種子發芽後再播到田裡,長出來之後叫“秧”,秧苗長到三十天之後就要拔起來進行分栽,當時,一畝田生出來的秧苗大概可以移栽二十五畝。

耔耘:

插秧後,舊葉枯黃長出新葉,這時就要拄棍下田,用腳把泥培在苗根上,這一步叫作“耔”。田間的雜草會影響水稻生長,因此要把雜草踩倒,或者直接拔除,這一步叫作“耘”。

跨越時空的握手:袁隆平為什麼要和宋應星握手 ?

跨越時空的握手:袁隆平為什麼要和宋應星握手 ?

“耔”與“耘”。來源/《天工開物譯註》

施肥:貧瘠的田地不利於水稻的生長,所以農民就透過施肥來加以改善,最常見的肥料就是糞肥。油料作物榨油後剩下的殘渣同樣是很好的肥料,也就是“枯餅”,芝麻和蘿蔔籽榨油後的枯餅最好,油菜籽次之。此外,草皮和樹葉也都可以用來堆肥。

灌溉:水稻比其他穀物更需要注意灌溉,靠河邊的就可以建造水車,依靠水流來牽引水輪。靠近湖泊、池塘的話,也可以藉助牛力牽動轉盤,或者直接由幾個人踩踏水車引水。水淺的地方則可以使用幾尺長的拔車,人力轉動搖柄引水,但效率比較低。用桔槔、轆轤這類汲水工具的話,工效又會低一些。

跨越時空的握手:袁隆平為什麼要和宋應星握手 ?

水車。來源/《天工開物譯註》

收穫:秧苗栽下後,早熟的品種在大約七十天後就可以收穫,當時粳米中被稱為“救公飢”“喉下急”的就屬於這類,最晚的則要經歷兩百多天才能收穫。南方平原地區可以一年兩熟,其中第二次種的就是晚糯稻。

耕耙:宋應星在《天工開物》中還寫到,稻子收割後要及時耕地,讓稻茬腐爛在土裡,這比糞肥的肥力要大上一倍。如果等到第二年春天才翻耕,土壤肥力就會有所損耗。

在沒有耕牛的情況下,可以兩個人抬著犁鏵來翻土,然後用耙來平整田地。有耕牛的話就會省力很多,但養牛也是一門細活。耕牛主要是水牛和黃牛,水牛比黃牛的力氣要大上一倍,但畜養水牛更為費事,不僅冬天要有土屋禦寒,夏天還要放養到水中。養牛還要注意節氣變化,由於牛在春分前賣力耕地時會出汗,所以切忌淋雨,待到穀雨之後,任憑風吹雨淋都不怕了。

跨越時空的握手:袁隆平為什麼要和宋應星握手 ?

跨越時空的握手:袁隆平為什麼要和宋應星握手 ?

耕地和耙地。來源/《天工開物譯註》

同時,在水稻生長過程中還可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災害,從播到收再到藏的各個環節都需細緻謹慎,誠然是“粒粒皆辛苦”。由耕到耘,迴圈往復,生生不息。即使斗轉星移三百餘載,這些勤謹的勞作方式和樸素的勞動智慧,仍然是古人贈予我們的文化寶藏。

參考文獻:

1。 宋應星:《天工開物》,明崇禎刻本。2。 潘吉星:《宋應星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0年。3。 宋應星著,潘吉星譯註:《天工開物譯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4。 曾雄生:《〈天工開物〉中水稻生產技術的調查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