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孩子選擇好的方法,讓孩子自己努力向前

說到喜歡的一本書,其實我是迷茫的,我不知道我喜歡什麼樣的書,也不知道哪一本書是我最愛。我只知道我很喜歡看穿越的網路小說,可是那只是用於娛樂的,只能羨慕其中的女主在異國他鄉依然過得風生水起,對於知識積累卻沒有多大的作用。

我只能向大家推薦一本《好媽媽勝過好老師》,這本書講的是尹建莉和她的女兒之間的故事,讓我知道做父母的不應該事事都是凌駕於孩子之上,而是應該在孩子成長的路徑上,為孩子引導正確的方向。

也不能因為孩子還小,我們就事事都為他們做主,因為孩子也是有思想的,他有自己的主意,也有自己想要的。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這本書的作者是一個教育碩士,同時有著16年的家庭教育經驗。

在她的女兒圓圓的成長過程中,她從來沒有強迫過她女兒做任何事情。就算有需要她女兒做的事,她也會用正確的方法讓她的女兒贊同這件事情,從而去做這件事。

她的女兒圓圓也會有害怕,通常我們在知道這件事是為孩子好時,我們會利用買東西,或是縮小痛苦的方法,讓孩子接受這件事。

但是作者採用的是直接告訴,她會先告訴孩子這件事對他的好處,然後再據實以告,這件事會在實行過程中會有什麼樣的影響?

例如她的女兒圓圓,在一次生病需要打針時,剛開始圓圓是抗拒的,後來作者告訴媛媛,因為生病需要打針,只有打針才能好得快,才能不這麼難受,圓圓接受了要打針這件事,可是對於打針他還是害怕的。

圓圓問她的媽媽打針疼嗎?她的媽媽沒有選擇欺騙或是給她買東西這些方法,而是告訴圓圓打針疼,但是就跟從板凳上不注意摔下來一樣疼,圓圓才消除了對打針所帶來的恐懼,而等到打針時,她發現打針確實和媽媽所說的一樣,是她能接受的疼痛,所以圓圓不再害怕打針。

除了打針,圓圓的媽媽不會使用哄騙或是買東西這些方法, 就連在學習上圓圓的媽媽也有另一套方法,那就是不死記課本上的知識,而是在課餘的時候多看課外書,多和孩子互動玩遊戲。

例如圓圓小的時候,作者會和圓圓一起玩小賣部的遊戲,讓圓圓從中體會到當老闆和員工的樂趣,從給商品定價,找錢、退錢中學到數學知識。

在圓圓還不會說話時,作者就開始給圓圓讀故事書,培養圓圓的課外閱讀能力。作者也不會因為圓圓長大了,就要圓圓給他講解書中的內容,因為作者知道,不管孩子是否能夠講出來,只要在閱讀的過程中,孩子能完全沉浸其中,那他就算理解了,只是不能說出來而已。

作者在做這些事情的時候,都是以圓圓的興趣為目的,而不是以圓圓的學習為目的,也不會強迫圓圓去做她不喜歡的事情 。

我們許多老師和家長都會在孩子的寫作上,讓孩子寫一些美好的,寫一些合乎常理的,卻不知在孩子的思想當中,世界是如此的不同。

在他們的眼裡,他們看到的一切和我們看到的一切是不同的,而他們正處思維發展快速的時候,一切想法都是司馬行空。

例如,圓圓的老師讓回家寫一篇作文,圓圓就把這篇作文裡的小河寫成了粉紅色的,在寫好這篇作後,圓圓在幻想著作業被貼到板報上的情景。

可是當圓圓的媽媽去接她時,問圓圓為什麼沒有在板報上看到她的作業時,圓圓說:“老師說的沒有粉紅色的河,要求重新寫作文,這嚴重的打擊了圓圓。

回到家後,作者拿出了各式各樣的盆裝上了水,然後問圓圓水的顏色,圓圓告訴媽媽,紅色的盆裡面水的顏色是紅色的,藍色的盆裡面水是藍色的,不同顏色的盆裝水,顏色是和盆一樣的,圓圓的媽媽讓圓圓用手用把水舀起來看一看,這時圓圓發現水又是透明的,圓圓的媽媽告訴圓圓,水可以有各式各樣的顏色,只是他們身處的環境不同而以,所以對水的顏色我們不用過多糾結。

只要忠於自己心裡所想,不會為他人帶來嚴重的後果,我們就可以寫出自己所想寫的一切。

所以說作為父母的我們可以去看看這一本書,從中學會如何平等的對待孩子,以減輕我們自己的負擔和孩子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