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飛船“下餃子”,中國空間站怎能不全球“圈粉”?

丁新偉

“長二F遙十二火箭發射的同時,長二F遙十三火箭也完成了準備工作,進入到應急救援值班狀態。而在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發射前,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也已整裝待發,具備快速發射和應急救援能力。”

火箭飛船“下餃子”,中國空間站怎能不全球“圈粉”?

近日,航天科技集團一院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總指揮荊木春,和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技術副經理邵立民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的這番話,引起微博網友驚呼:火箭和載人飛船都能下餃子了?

“坐地日行八萬裡,巡天遙看一千河”。從神舟十二號穿雲破日與天和核心艙上演完美的“萬里穿針”太空對接,到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三名航天員進入天和核心艙,安裝WIFI佈置新“家”……向“星辰大海”加速挺進的中國航天,已經成了一個世界級IP。美國、英國、俄羅斯等多家外媒跟蹤報道了中國本次發射任務,回溯了中國航天近年來取得的巨大進展,“這是中國打造太空強國的又一里程碑”的讚美之詞刷屏。社交平臺上,四面八方的外國網友留下了對中國航天的祝福:“中國正創造歷史,我為亞洲感到驕傲”。

火箭飛船“下餃子”,中國空間站怎能不全球“圈粉”?

又一次刺破天穹的成功發射給中國航天引來“現象級”流量,不僅是中國有了自己的空間站,“再一次展示了中國在太空領域不斷增長的自信和能力”,更重要的是中國空間站將是“稀缺資源”。耗資1600億美元的國際空間站在運行了23年後,許多部件已經老化,出現問題逐漸增多,專案資金即將耗盡,按計劃2024年12月退役。中國空間站的橫空出世,讓人類探索太空的腳步不會暫停。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說,進入空間站階段,中國將繼續加大國際合作與交流的深度和廣度,使中國空間站成為造福全人類的太空實驗室。

火箭飛船“下餃子”,中國空間站怎能不全球“圈粉”?

“身後煙火紅塵,門內大海星辰”。有“段子手”綽號的央視主播朱廣權,在聶海勝推開天和核心艙門那一刻的點評,擊中了我們心中最柔軟的地方,自豪與驕傲達到沸點。

載人航天是當今世界技術最複雜、難度最大的巨型航天工程之一,代表了一個國家在科技和經濟領域的實力。在美國對華技術封鎖中,航天一直處在最嚴之列。2009年8月8日,在網友在百度知道里提問:“國際空間站何時輪到中國人上去?馬來西亞人,泰國人,甚至日本人,韓國人都上去過了,該到中國人了吧!”答案區有網友迴應:“中國人要上就上自己的國際空間站,上別人的不好玩。”2021年6月17日晚上6時48分,在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進入天和核心艙後,百餘人陸續前去上述問答底下打卡:“我們做到了!”“我們要靠自己,也只有靠自己!”“咱上面有人了!”在12年後中國宇航員走進自己的空間站後,網際網路記憶和人們的記憶強烈共鳴共振。

火箭飛船“下餃子”,中國空間站怎能不全球“圈粉”?

“嫦娥五號”從月球背面帶回月壤,“天問一號”在火星上軟著陸,“祝融號”火星車傳回清晰的火星地貌照片,幾年後中國空間站將是在軌的唯一空間站……2021年火山爆發的中國航天,讓美國NASA主動提出與中國分享月球和火星的核心資料,再次彰顯著中國的制度優勢,證明著一個無可辯駁的事實:沒有任何人、任何力量能遏制中國的發展與崛起!圍堵者只會讓自己失去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