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還是不考?這些道理沒人告訴你!

最近很多

鵬友

問我“考研還是不考的問題”,我把我多年前寫的一篇長文整理後分享出來,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如鵬教育楊中科老師為你解惑(送給在校大學生,鞭辟入裡,歡迎分享)

“ 考研” 這個詞圍繞在我們每個人周圍,學校海報欄中最大的廣告一定是考研培訓班的,不僅很霸道的貼滿所有區域,而且“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學校書店裡賣的最火的書一定是考研的輔導書;每到臨近考研,學校裡的自習室、圖書館一定被考研的同學長期“ 佔座” ;同學們之間經常聊的也是“ 你考不考研,想考哪兒的研?” ,彷彿不想考研就是沒追求的表現。到考研報名的時候每個班都有相當一部分同學報了名,問到選擇考研的原因,回答一般都是:“ 大家都考研” 、“ 上大學就是為了上研究生” 、“ 工作不好找,只能讀研爭取好的發展” 、“ 讀研能找到更好的工作” 、“ 想讀研進一步深造,研究專業知識” 、“ 我一直成績很好,不讀研可惜了” 、“ 我父母讓我考研” 。

首先我對一些同學的誤解進行一一破解。

誤解一、“ 大家都考研,我也考”

“ 從眾心理” 是大部分人的心理特點,就像葛優在廣告裡說的那樣“ 哪兒人多我去哪兒,我就是相信群眾” 。在大街上大家都愛往扎堆兒的地方走;在火車站裡哪怕不知道哪兒是進站口,只要跟著大流走,一般都不會走錯;組織班級活動的時候,也經常選擇其他班級去過的地方玩兒。因為“ 跟著大夥走,一定不會有錯” 。在很多情況下“ 哪兒人多我去哪兒” 是非常合理的一種“ 選擇” 方式,因為根據機率來講,大部分人選擇的道路有非常大的機率是正確的道路。好像根據這種說法,“ 大家都考研,我也就考研” 是非常合理的一種想法,可是實際並非如此,因為考研和上邊舉的這些例子有太多的不同。

首先,目的性不一樣。逛街的時候大部分人的目的就是“ 看熱鬧” ,人越多的地方肯定越熱鬧;在火車站裡,幾乎所有人的目標都是“ 進站” ,因此跟著大家走也肯定沒錯;班級活動,大家的目的都是“ 玩兒好” ,其他班級都選擇的地方肯定都挺好玩。可是考研卻不一樣,考研的目的是什麼呢?有人說是“ 考研成功讀研” ,注意“ 讀研” 只是過程,而不是目的,因為你不可能一輩子“ 讀研” ,因此“ 讀研” 的目的才是“ 考研” 的目的。很顯然,不同的同學考研的目的是不一樣的:有的同學是為了考更高的學位,增光耀祖、顯耀門庭;有的同學是為了讀研、讀博,繼續深入學習專業知識;有的同學是為了逃避就業壓力,拿更高的文憑,找更好的工作;有的同學是為了跨專業考研,去學自己感興趣的專業;有的同學是為了能從普通大學考入名校,圓自己的“ 名校夢” 。看似大家的共同目標都是“ 考研” ,但是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目標,如果沒有自己明確的目標就加入考研大軍的話,無疑是成為了“ 群體性盲動” 大軍中的一員。

其次,選擇錯誤路線後的後果是不一樣的。大街上有利用大家的從眾心理專門找托兒撐場面的,如果被托兒吸引到這裡,卻發現沒什麼意思的話,大不了再去其他的地方;火車站中偶爾也會有臨時性的排程,你隨大流到了目的地以後卻發現,其實那些人是出站,大不了再走回頭路重新找進站口;選其他班級都選擇活動線路的後才發現其他班的同學太低階趣味了,不符合你們的喜好,大不了這次玩兒的不開心,沒有太大的損失。但是考研就不一樣了,考研失敗了的話,就業的黃金時間已經過去了,再找合適的工作非常難;即使考研成功了,上研以後才發現研究生生活不像自己想像的那樣,各種原因導致研究生畢業以後發展還不如那些沒上研的同學。一旦考研這條路選擇錯了,你是沒法走回頭路的。

從眾最大的好處是不用擔責任,不用擔心選錯了道路造成的後果,因為“ 大不了大家一起死” 。“ 死亡率” 只是一個統計學上的概念,對於我們每個個體來說,死亡率只有0%和100%,因此在決定從眾之前,需要掂量一下是否這件事情是否值得 。在決定是否考研的問題上,千萬不能有“ 大家都考,我也考” 的想法,考研還是不考研,都請“ 給我一個理由先!” ,找到了理由,再往下看。

考研還是不考?這些道理沒人告訴你!

誤解二、“ 上大學就是為了上研究生”

很多同學從上大一開始就定下了考研的目標,理由很簡單“ 上小學的目的是上初中,上初中的目的是上高中,上高中的目的是上大學,上了大學當然要讀研了” ,“ 我一直成績很好,不讀研可惜了” ,在這些同學心中,人的前進就是不停的考,有同學在網上發過一個網路上流傳很廣的笑話就很能反映這個現象:“ 學士上面是碩士,碩士上面是博士,博士上面是博士後,那博士後上面呢? 如果你夠勇敢再讀2年是勇士,再讀5年是壯士,再讀7年是烈士,烈士以後呢? 教育部會推出聖鬥士,讀滿2年是青銅聖鬥士,5年是白銀聖鬥士,7年是黃金聖鬥士。畢業以後願意再讀上去的女孩子有機會考出——雅典娜” 。

如鵬教育的朱老師講過一個真實的故事,他認識的一個人,學習非常厲害,上大學、考碩士、考博士,都是一路順風,畢業後又考過了司法考試(難度非常高的考試),能考得試都讓他考過了,然後發現自己“ 沒得可考” 了,失去了奮鬥的目標。最後只好進入法院工作,發現自己無法適應實際的工作,找不到以前那種考試時春風得意的感覺,每天都要處理很多自己不願意處理的事情,最後竟然精神分裂進入了精神病院。上大學的目標不只有“ 考研” 這一條所謂的“ 出路” 。按照嚴格的區分,研究生是為有志於從事本專業深層次理論知識鑽研而設定的,其培養的目的是“ 研究員” 甚至“ 科學家” 。但是,由於大學擴招、國家產業結果不合理等原因造成大學生就業率和就業質量嚴重下降,而“ 研究生擴招” 則可以暫時“ 飲鴆止渴” 性質的提升所謂的“ 就業率” ,同時,有些人出於不同的目的也想利用“ 研究生擴招” 大撈一把,因此他們利用在社會上、媒體上的話語權,大肆鼓吹“ 本科畢業以後還是考研好” ,這更是使得很多同學認為“ 上大學就是為了上研究生” 。

同學們可能已經看到了我在上邊給“ 出路” 兩個字加了雙引號,的確,考研不是本科生的“ 出路” ,因為“ 考研、讀研” 只是過程,不是出路,除非你想一輩子考呀考,以死前考上“ 雅典娜研究生學位” 為目標,否則一切過程的真正的目標都是“

工作、賺錢、娶媳婦、生孩子、養二老、買房、買車、買油、買面… … 買墳” ,你所做的一些事情都應該圍繞這個最終目標而進行規劃。

不要把“ 考研” 當成唯一的出路,考慮自己的情況,考慮“ 工作、賺錢” 這一終極目標,做出自己的決定。

考研還是不考?這些道理沒人告訴你!

誤解三、“ 現在工作不好找,只能讀研爭取好的發展”

這是相當一部分同學決定考研的理由,因為聽說畢業工作不好找,害怕“ 畢業即失業” ,因此把希望寄託於透過讀研進一步提升自己的實力;有的同學則是到了大四才發現自己沒有工作所需要的本領,害怕面對找工作,“ 考上研究生就能多爭取兩三年學習時間,上了研一定好好學”。

現在的工作真那麼不好找嗎?就業機會真的那麼少嗎?別的專業我不敢妄加評論,看這篇文章的同學大部分都是可能畢業以後要從事IT相關工作的,根據我工作這些年接觸的來看,很多IT企業有“ 人才荒” 的現象,也就是很多職位長期缺人,招不到人。有同學聽到這裡疑惑了“怎麼可能缺人呢?每年畢業這麼多學生?” ,有一句話很傷人、也很找罵,但是我又不得不說“企業不是招要飯的,不是隨便招一個阿貓阿狗湊數就行;企業要招的是能幫它賺錢的能人”。

難道是企業裡對學生們的要求太高了嗎?來聽聽企業招聘人員的評論吧:

“招聘啟事發出去了,郵箱很快就被簡歷撐爆了,但是大部分簡歷都是隻有個人資訊、專業課程設定、從小學到大學的考學履歷,最後跟著一封熱情洋溢、廢話連篇,卻空無一物的求職信,好像這幾千份簡歷都像是一個人的簡歷一樣,沒有絲毫自己的特色。真不知道除了他滿足我們在招聘啟事中說的‘20xx屆應屆生’ 以外還有什麼其他條件滿足。”

“一個學生來應聘網路管理員,我問他一臺計算機連不上網了,有可能有哪些問題,你會怎麼進行故障排除。那個同學竟然支支吾吾半天,一句完整的話都沒說出來,哪怕說一句‘

可能是網線斷了’ 都行呀!”

“一個學生來應聘軟體工程師,我問讓他寫一個列印菱形的控制檯程式,這是C語言教材上前幾頁的最簡單的程式,竟然愣了半天一行程式碼都寫不出來,問他當時C語言考試是怎麼過的,他回答的很乾脆‘ 就那麼過的’ !”

其實企業裡對應屆生要求並不高。比如對於軟體開發職位的學生來說,企業裡的要求就是“ 有程式設計的感覺、動手能力強、好學” ,不需要你懂這個工具、那個工具,不需要你會這個語言、那個語言,不需要你懂這個框架、那個框架,只要“ 有程式設計的感覺、動手能力強、好學”,那些工具、語言、框架公司只要培訓一下就可以掌握,“ 有程式設計的感覺、動手能力強、好學”也不是隻有聰明的學生才能具備的品質,只要智商正常,平時多動手、多寫程式,成為“有程式設計的感覺、動手能力強、好學” 一點都不困難。可是實際情況是,縱觀一個有50個學生的班級,有10個人對學習完全不感興趣,有10個人對本專業完全不感興趣,有10個人迷迷糊糊,有10個人只會死讀書,還有5個人今天學兩頁C語言、明天學兩頁Java、後天學兩招駭客技術,真正能踏實下心來多動手、多寫程式的能有兩三個就相當不錯了。

考研還是不考?這些道理沒人告訴你!

有一個笑話大家都聽說過:

有兩個人在森林裡散步,忽然出現了一隻大老虎,一個人忙伏下身去繫鞋帶。

另一個人問:“ 你係什麼鞋帶啊?你難道還能跑得過老虎嗎?”

這個人說:“ 我那能跑得過老虎啊。不過我只要跑的過你就行了!”

在班級裡學習成績名列前三名是比較困難的事情,但是成為被企業相中的兩三個人卻是非常輕鬆的事情,因為大部分人不會“ 多動手、多寫程式” ,而你只要“ 多動手、多寫程式” 就足夠了。有同學會問“ 我們班的同學都看了這篇文章,那豈不是他們都和我一起努力競爭了,我又沒有優勢了?”,同學們太高看我了,我沒那麼大的能量,我不比遊戲更能吸引同學,很多你的同學根本不會看到我這篇文章,哪怕有人看到也只會隨便瞄一眼,而能認真看完這篇文章的則又少之又少,認真看完這篇文章並且相信我講的這些道理並且長期堅持照著做的能多一個我就很欣慰了。

因此那些害怕工作不好找而想考研逃避的同學大可不必擔心,只要你能比身邊的同學多努力一小點兒,就可以很輕鬆達到企業對應屆生的要求。及時那些大一、大二、大三都玩兒過來的同學也不必擔心,踏實下心來,用剩下的半年到一年的時間集中強化一下自己,想搞程式設計的吃準自己最熟悉的語言多練、多寫,想搞網路管理的同學報一個思科培訓班苦練實際的技能,想搞嵌入式開發的同學弄個開發板把常用的嵌入式功能實現… … ,相信半年之後達到企業的要求輕而易舉。

如果你只是怕工作不好找而考研的同學到這裡就不用往下看了,關了這個文章抓緊“繫鞋帶”去吧。

誤解四“ 我父母讓我考研”

現在有一些大學生讓人感覺很可憐,從小就被家長安排著,早餐吃什麼、買什麼衣服、放學了去哪兒玩、週末做什麼、上哪所小學、上哪所中學、學文科還是學理科、報哪所大學、考哪個專業… … 一切一切都聽父母的。

在我們小時候,父母在我們心中就是超人,什麼都懂、什麼都能幹,可是你在茁壯成長,父母卻在慢慢老去,總有一天在知識、閱歷、判斷力上會不如你。父母永遠是愛孩子的,做的一切的決定的初衷也是會孩子好的,可是有時候他們的好心會辦成壞事的。

我認識的一個在讀碩士的朋友說,他父母在規劃他未來的時候,說他家裡幾代人沒出一個“ 有文化” 的人,希望他好好努力,能考多高就考多高,“ 碩士上完了,考博士,博士考完人考博士後,無論你考多高我和你媽都全力供你上學,咱們要增光耀祖!”,可憐天下父母心呀,希望孩子成為地位高的人,這樣以後就可以說“ 我們家孩子是博士後!” ,他們連“ 博士後是一個臨時的工作,不是比博士更高的學位” 這樣的事情都不知道,他們的安排我們怎麼能聽呢?

父母給了我們生命,供養我們長大、上學,是永遠值得我們去尊重和孝敬的,但是他們的想法並不總是對的,如果不自己分辨只是一味聽他們的話,早晚有一點會被他們的好心害慘的。

有一個很老的紀錄片叫做《狐狸的故事》,它講述了一個自然界的生存法則:一窩小狐狸出生了,在老狐狸的呵護下成長,小狐狸漸漸長大了,外形已經顯得跟父母一樣高大。老狐狸一朝突然變臉,驅趕小狐狸出門。被趕出家門的小狐狸好生可憐傷悲,不願離開,一次次回家門口,但是老狐狸不僅不讓小狐狸進門,反而以“ 瘋狂地嘶咬” 的方式,生把小狐狸攆走。從此,小狐狸一個個無依無靠,形單影隻,在飢惡、天敵和獵人的脅迫下到處流浪。經過重重考驗,小狐狸終於獲得了在惡劣的條件下頑強的生存的能力。狐狸尚且懂得這個道理,那我們人呢?

有的家長是懂得這個道理的,從很小就培養孩子獨立做事、獨立思考的能力,家長不對孩子輕易做干涉,最大程度的尊重他們自己的意願,這樣環境中成長的孩子往往能成為社會中的強者。但是不幸的是,大部分的家長是不懂得這個道理的,只要他們還能動,就盡他們的一絲力為孩子創造條件、選擇道路、掃清障礙,慢慢的培養了一批離了父母就無所適從、沒有任何生存能力的孩子。

如果你的父母還在盡力為你做著決定,那麼請你很尊敬的告訴你的父母:“爸!媽!謝謝你從小到大為我做的一切。現在我長大了,我要學著自己做決定了。我會向著進步的方向前進的,不要擔心我。是不是考研我會自己決定的,我會認真考慮你們給予我的建議的。我會找到自己的路,無論做什麼決定,我都會做一個好孩子。我要成長為一個有能耐的孩子,然後有能力孝順你們,贍養你們!” 。

無論是在是否考研這件事情上,還是在以後的其他事情上,把父母的建議當成一個朋友、一個長者的參考,然後最終自己決定吧!

考研還是不考?這些道理沒人告訴你!

誤解五“ 很多工作都要求碩士學歷,找工作的時候滿地都是碩士”

很多同學聽說過類似的傳言:現在找工作的時候大部分公司都要求碩士以上學歷,哪怕值要求本科學歷的門前也會有好多碩士生來求職,我們“小本” 在他們面前沒有任何的自信,不讀研怎麼行。大部分公司都要求碩士以上學歷”

這是明顯帶著偏見得出來的結論,很多同學看到如鵬網的“ 就業資訊” 貼出的招聘資訊以後就感嘆“ 怎麼這些公司都要求碩士學歷呀!” ,但是其實理性的統計一下,要求碩士以上學歷的職位不足10%。經過分析可以很容易的發現,要求碩士以上學習的公司或者職位一般都有如下的特點:國字頭、中字頭的單位,比如中國移動、國家電網、中國工商銀行;國家機關、事業單位,比如省公安廳、紅十字會;高校、科研機構。由於眾所周知而在這裡又不方便說明的原因,國字頭、中字頭、國家機關、事業單位中人才的浪費現象非常嚴重,招博士生去看大門的事情都是屢見不鮮的,但是這是事實,他們招聘的時候就要儘可能招高學歷的人,這樣才能達到他們的某些目的;高校、科研機構由於特殊的原因,招聘的人員也必須是高學歷的。如果想去國字頭、中字頭、國家機關、事業單位、高校、科研機構任職的話,必須有高學歷,否則哪怕你能力再強也沒用,沒有那張文憑一切都是白搭。

其實還有另外一些職位也是經常標明“ 碩士學歷” 的,那就是一些公司的“研究院” ,比如微軟亞洲研究院、IBM研究院等,這些職位通常都是進行一些前沿領域理論、技術的研究,由於大部分本科生的知識深度沒有達到這些職位的要求,因此這些公司要求碩士博士學歷也是非常合理的,同時這些職位中也一般都是被一些名校的碩士、博士佔據著。但是凡事無絕對,比如微軟亞洲研究院也不乏優秀的本專科學歷的人員。

除了這一小部分要求碩士以上學歷的職位以外,大部分職位都是隻要求本科或者專科學歷的,道理很簡單,企業招聘員工的目的是讓員工去幫著企業賺錢,因此本科還是碩士對於企業來說並不是重要,哪怕公司所有人都是博士,只要沒賺到錢,公司照樣倒閉。公司招聘一部分高學歷人士的的初衷也是希望他們幹一些其他人“很可能” 幹不了的事情,僅此而已。只要你有能力,能給企業帶來收入,人家才不管你什麼學歷呢。要求本科學歷的門前也會有好多碩士生來求職” ,這是事實,也是很多同學在招聘會上底氣不足的原因。道理也很簡單,為了提升本科生所謂的“ 就業率”、緩解就業壓力,研究生一再擴招,這批研究生畢業以後早晚還是要流入就業市場,因此就與當時畢業的本科生產生的撞車。有同學會說了:“我一個本科生和一堆研究生掙一個職位我肯定被淘汰呀” ,這個擔心完全沒有必要。理由如下:首先,企業招聘的時候都會控制不同學歷人員的比例的,比如招聘20%的碩士生,招聘70%的本科生,招聘10%的專科生,因此不同學歷人員並沒有直接的競爭,和你競爭的還是那些本科生;其次,現在很多碩士畢業生的質量也大大下降,我面試過很多碩士畢業的人,問他做過什麼專案,最後支支吾吾說出來的是做碩士論文的所謂專案,而且明顯是抄別人的,問他計算機的一些基礎知識,竟然連“ 佇列和堆疊的區別” 這樣簡單的問題都回答不出來,問了問他對讀研的感受,他說“ 我和很多我同學感覺都一樣,後悔讀研了”,聽了這些你還害怕和這些碩士生們競爭嗎?

因此,如果你是想去國字頭、中字頭、國家機關、事業單位、高校、科研機構熬日子的話,還是去考一個高學歷吧,而且還要把其他的方面也補足一下;如果你是想去國際性大公司的研究院工作的話,也儘可能的去考高一點的學歷,並且不要光有學歷,在研究能力、動手能力方面更要努力,這些公司是靠一分錢一分錢的賺活命的,你沒有能力給他們帶來符合你職位的收入的話,即使你成為“ 黃金聖鬥士” 他們也不會要你。

誤解六、“研究生就業的起點更高”

聽到有同學說“研究生就業的起點更高,畢業後就能進入高一個層次的崗位,不用從基層還是熬。”這肯定是同學們臆想出來的,或者說是聽那些去國字頭、中字頭、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等單位的人說出來的。對於大部分企業來說,其實不同學歷人員的起點並沒有實質的差別。如果非要說差別的話,也是有的,那就是“基本工資”,每個公司都有自己的薪資架構標準,一般新入職本科生和新入職碩士生的基本工資起點超不過1000元。為什麼企業裡會給新入職碩士生的基本工資高一點呢?決定一個員工工資的唯一標準就是這個員工對公司的貢獻度,雖然新員工通過了公司的筆試、面試,但是企業仍然無法分辨出不同員工對公司的貢獻度,只有實際工作中真刀真槍的實幹才能分辨出來,但是在入職定基本工資的時候必須對不同的人進行分別待遇,既然碩士生有實際經驗、學過更深入的知識,那麼就有更大的機率進行更高的貢獻,因此給他們稍微多一點的基本工資也是合理的,但是一個員工的工資不是固定不變的,通常入職後根據貢獻不同都會給予調薪的,這時候學歷就靠邊站了,誰貢獻大誰就拿錢多。

有同學說“不對呀,聽師兄說,和他一起進公司的碩士生工資漲的比他快呀!”,大家忽略了一個事實,那就是“年齡差”、“加速度”!這位和碩士生比較的本科生師兄年齡估計也比碩士生小三歲吧?碩士學習了三年,知識、經驗都會肯定比和他一起入職的本科生更高一些。因此不要和與你一起入職的研究生比,和那些比你晚三年進入公司的研究生比。就像下面的這張圖一樣:

考研還是不考?這些道理沒人告訴你!

黑色的線是新入職研究生的能力變化曲線,那麼你究竟是深紅色的線還是藍色的線則取決於你自己的努力了。

三年的研究生學習和三年在企業中實際工作的經驗也是不對等的,在學校裡讀研要學公共課、準備論文、搞烏七八糟的事情,其對人工作能力的鍛鍊絕對和在企業中真刀真槍乾的鍛鍊強度不一樣。因此那些想利用研究生階段積累工作經驗的同學也要仔細考慮一下了,是去企業裡積累三年的工作經驗(賺錢)更重要還是去讀研積累三年(花錢)更重要,每個人的價值觀不一樣,請根據自己的情況判斷。

有一些同學認為的“畢業後就能進入高一個層次的崗位,不用從基層還是熬”也是錯誤的,任何腦子正常的企業都不可能會讓你一個剛畢業的學生當領導,因為人家根本不瞭解你,怎麼能讓你當領導?任何人剛進入公司都要從基層幹起,然後根據不同人的能力才得到一步步的提升。

說了上面幾個誤解,還有一些同學們的關於考研的想法也需要梳理一下。

想法一“想讀研進一步深造,研究專業知識”

這樣的同學是中國未來的希望,中國在基礎理論方面太差了,需要這樣有抱負的同學。但是有這樣想法的同學一定要做好心理準備。在國內的很多大學裡,研究生每天做的工作已經不是“做研究”了,而是在“亂七八糟”。如果你問問很多讀碩士的同學,他們評價導師好壞的標準就是“是不是有活兒幹”,好的導師可以攬到很多專案,然後分給研究生幹,這些研究生都管導師叫“老闆”;壞的導師則是什麼專案也沒有,學生研一去老老實實上一年課,和在本科的時候一樣,研二上半年稀裡糊塗的,有門路的自己出去找兼職,沒門路的則像本科一樣繼續在宿舍裡魔獸、睡覺、上網,研二下半年就開始準備論文開題,開始了東抄西抄的生活,然後很快研究生三年就過去了,進來時候是0,出去還是0,唯一的區別就是多了一張碩士學位證和老了三歲。

因此如果你的夢想是“進一步深造,研究專業知識”,那麼在選學校、選導師的時候一定要多注意,最好選在這個領域有名的學校和導師,如果有可能的話能去美國等發達國家留學最好,因為在很多領域特別是計算機領域這些國家都是處在前沿,而且他們的科研氣氛也更濃一些。

想法二“想透過讀研實現轉專業、進名校的願望”

有的同學由於高考時的種種原因,在本科期間沒有讀自己滿意的專業、大學,想透過跨專業或者跨校考研來圓自己的夢。

我的習慣還是先潑冷水:企業裡是招聘人去幫它賺錢的,因此專業、學校都不是他們關注的物件,根據我工作這麼多年的經驗來看,企業裡同事之間根本不知道彼此的專業、學校、學歷是什麼,甚至連領導都不清楚。無論是你決定考研還是直接就業,那麼都應該把提升個人實力作為首先考慮的因素。

如果你還是決定跨專業、跨學校考研的話,需要做好心理準備,首先導師對於跨專業、跨學校考研的人通常是有歧視的,因為考研錄取的時候導師有很大的自主性,因此經常會出現有些同學考試成績非常高,但是最後仍然落選的情況;其次有的企業裡也對跨專業、跨學校的碩士畢業生有一定的歧視,很多企業招聘裡都註明“要求本科和碩士期間的專業基本一致,本科期間院校必須是211院校”等。雖然這些都是一些軟性的門檻,只要有能力,這些都不是問題,但是同學們仍然必須做好比別人努力更多、受更多打擊的心理準備。

想法三:“不想找工作,考一考看,萬一考上呢”

有一部分同學是懷著“撞大運”的想法考研的,他們的想法就是“萬一能考上呢?就省得找工作了”,這些同學通常都是用“我準備考研,不去找工作”為理由逃避就業,但是平時不看書,連考研的輔導資料都是從圖書館借的,看兩頁就扔到一邊兒去了。用腦子想想看,那些每天都沒白天沒黑夜備考的同學都不一定能考上,這樣的大運怎麼可能讓你撞上呢?

每年研究生考試的時候都有相當數量的考生根本沒去參加考試或者考了一兩門就再也沒去考,理由很簡單,他們根本沒任何準備,怎麼可能考上?

因此那些只是“撞大運”、“借考研逃避就業”的同學還是醒醒吧,面對現實,想一想下一步該怎麼辦才是實際的事情。

想法四:“考研很難,一個名額有好幾十個人報考”

很多同學描述一個研究生名額難考的證據就是“有100個人報那個導師,那個導師只招10個”,其實還是我在這個文章一開始提到的那樣大部分報名的同學都不努力,一部分是撞大運去了,一部分是自我約束力不強沒有認真備考,真正用心準備的沒有幾個人。高考和研究生考試的最大區別就是所有的同班同學都是參加高考的,大家有統一的目標、統一的時間點、統一的學習計劃,而研究生考試則不一樣,不是所有的同學都考、時間進度靠自己安排,因此能從始至終堅持下來,學習方法得到的人沒有幾個,因此只要你能堅持下來,並且學習方法得當的話考試取得好成績並不是非常困難。

想法五:“從大一開始就準備考研”

有一部分同學是從大一就開始準備考研的,大一就開始做考研題、看考研書,這可能是從高中帶過來的學習習慣,這也是很多人管大一叫做“高四”的原因。其實也完全沒有這個必要。在決定考研之前,先把假定自己不考研,然後自己給自己考研的理由,如果決定了考研再想後面的事情。剛才我說了,考研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難,沒必要這麼過早準備。如果你們學校有保研的機會,並且保研的專業、導師也比較滿意的話,只要把高數、英語等考研公共課以及主幹專業課學好,然後在期末考試中儘可能的拿到好成績、拿獎學金就可以,這樣能爭取到保送名額的機會的話就輕鬆了,可以利用剩下的一年大四的時間繼續充實自己,即使沒有保研成功的話,因為之前高數、英語以及主幹專業課等考研課程學的都不錯,只要花上半年複習一下考研成功的機率也是非常高的。剩下的時間還是要用來多動手、多參與實踐,如果自己在大學前三年把動手能力鍛鍊的很好了,那麼如果考研成功,你在導師眼中也是紅人(考研成功並不是最終的成功,如果在研究生期間是失敗的人的話你最終仍然是失敗的),也就贏得更多的機會;如果考研失敗,憑著自己很強的動手能力和紮實的專業知識、基礎知識,找到一份好工作也並不是很困難的事情。

無論是否考研,大學前三年都應該是以學好專業知識,提高自己動手能力為主。

大總結

說了這麼多,很多同學看到我很多時候都是在說研究生的壞話,“是不是因為楊中科老師沒有讀研,而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呢?”。說實話研究生教育本不應該像我說的那樣不好,但是這是現實。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我相信質量過關的研究生學習的利還是大於弊的,只不過現在很多同學被矇蔽了眼睛,只看到它好的一面,而沒有看到他壞的一面,我在這裡把壞的一面講出來,同學們自己根據這些進行判斷自己是否應該考研。

也許你認為我的這篇文章是我在發表的最沒意思的文章,因為這篇文章根本沒有告訴你是否應該考研。考研與其他事情不一樣,如果你問我是不是應該喝農藥,我肯定告訴你不應該,因為誰喝農藥誰都會死;如果你問我你中了一百萬,是不是應該去兌獎,我肯定告訴你應該去,因為誰不去誰是傻子。但是考研則不一樣,考研對不同的人、不同的環境有不同的取捨,你只能根據自己的情況進行選擇。我不可能給你答案,因為每個人都不一樣,如果非要一個答案的話,我建議你拋硬幣,正面朝上就考研,背面就不考,這樣你就不用選擇了,可是你願意把自己的命運交給硬幣嗎?

我這裡列出了考研的好處與壞處,請根據自己的情況來決定。很多同學害怕做決定、害怕自己選擇道路,因為習慣了家長為你選擇道路,但是大家要知道做選擇的權利是一個人最應該珍惜的權利,別人可以給你講不同的路的差異,但是不同的人走一條路會有不同的結果,最後走路的是你,究竟走哪條路沒有人可以代替你,希望大家珍惜選擇的機會,選擇好自己的路,然後勇往直前的走下去,不要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