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符合幼兒身心發展的幼兒體育活動內容建議

目前幼兒園沒有統一的體育教學大綱,成人化學習傾向嚴重,測試評價標準寬泛,一直困擾著幼兒園的體育活動開展,甚至衍生出運動安全問題。根據《發展指南》要求,對幼兒各年齡組(3-6歲)基本活動能力發展內容進行綜合研究,建立幼兒各年齡組身體基本活動能力的活動內容、鍛鍊手段與評價方法,構建符合幼兒身心發展的體育活動體系,將對促進幼兒體育活動的正常開展和幼兒體質健康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

創設適宜的體育遊戲環境

運動可以在任何自然的環境中發生。

設計合理的體育遊戲環境是為了給幼兒提供充足的室內和戶外運動空間,充分滿足幼兒學習運動技能的需要,促進所有兒童的運動能力發展。

作為幼兒體育活動的物資條件,體育設施直接影響到幼兒的身體發育和鍛鍊效果。幼兒園為幼兒體育活動、遊戲玩耍所提供、製作的物品、器材

應更加註重趣味性

,而且環境中的運動裝置種類大小、重量要根據幼兒運動需求、身體素質和活動內容而變化。建立家、園、社群共育模式,由教師、父母等為幼兒體育活動創設安全的運動環境和進行運動衛生保健,監控幼兒運動量,鼓勵幼兒在運動領域取得成功。

構建符合幼兒身心發展的幼兒體育活動內容建議

關注體育活動中有特殊需要的幼兒

近年來國內外都在特殊教育領域開展“融合教育”、“全納教育”,特殊兒童進入普通幼兒園並享受與正常兒童同等的教育已成為學前教育發展的基本走向。在我國推進“融合教育”的背景下,基於幼兒教師專業發展改善幼兒教師對不同特點幼兒的體育教育認知,使其具備應積極為特殊需要的幼兒制定個性化的教育方案的基本能力,尊重特殊需要幼兒的運動權,提高有特殊需要幼兒整體素質,促進幼兒健康、全面發展,使幼兒養成參與體育鍛煉的習慣並在學校體育學習時具有更高的起點。

幼兒行為規範及規則意識的培養

行為規範和社會規則是人們在社會生活學習和工作中必須遵守的準則,在社會生活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研究表明3-5歲的幼兒對社會規則的認知來自於其實際社會交往,而且呈現不斷髮展的動態過程。

即隨著年齡的增長,幼兒可以學會區分更多的社會規則事件,對規則概念的理解也隨之進一步深化,對規則遵守和執行逐漸從他律轉向自律,從而內化為自身行動。從小培養幼兒的規則意識和執行規則的能力有助於幼兒未來成年後適應社會生活。

透過制定體育遊戲規則,可以使幼兒在活動中提高和培養行為規範和規則意識。

構建符合幼兒身心發展的幼兒體育活動內容建議

感覺統合訓練與幼兒體育活動的融合

感覺統合理論由美國南加州大學臨床心理學博士愛爾絲(AyresA。J)於1969年首先系統提出。所謂感覺統合是指人的大腦將各種感覺器官傳來的感覺資訊進行多次分析、綜合處理,並作出正確的應答,使個體在外界環境的刺激中和諧有效地運作。一般的孩子都在5歲前確立優勢大腦,如果優勢大腦遲遲未能確立,就會出現“感統失調”,造成以後身體平衡和全身肌肉協調差,表現為手腳笨拙、靈活性差、多動、注意力不集中、性格問題(衝動、任性、脾氣暴躁)。感覺統合失調正在威脅著我國兒童,特別是經濟發達地區兒童的心理健康。據不完全統計,我國目前已有10%-30%兒童不同程度地患有此症。南京鐵道醫學院附屬醫院對南京市2486名6-11歲的學齡兒童透過規範、系統的測試,結果發現有34。9%的學齡兒童存在著不同程度的感覺統合失調。實驗研究表明,

感覺統合訓練課程結合幼兒體育活動課程對幼兒身體素質的影響有積極作用,對幼兒全方位的成長具有極為明顯的幫助。

構建符合幼兒身心發展的幼兒體育活動內容建議

更多幼兒體育活動課程,關注微信公眾號:幼兒三維動作發展系列師資培訓,ID:langyutiy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