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箇中學生常考“近義詞辨析”,收藏起來慢慢看!

中考語文常見近義詞辨析

1。 履行、執行

【同】都是動詞,都有按規定去做的意思。

【異】“履行”側重指按事先約定的或規定的去實行,表示“實踐(自己答應做的或應該的做的事)”的意思,適用範圍較小,搭配物件較少,物件常是帶約束性的事物,或雙方或多方約定的,如條約、契約、協定、協議、合同、諾言、義務等,通用於書面語和口語,而較多用於書面語。

“執行”側重指按規定去實行,帶有強制性,表示“實施;實行(政策、法律、計劃、命令、判決中規定的事項)”的意思,適用範圍較大,適用物件蕭廣,常是上級規定必須做的事情,如命令、任務、法令、判決、綱領、政策、路線、方針、計劃、決議、原則、紀律等,通用於書面語和口語。

2。 嘲笑、譏笑、訕笑

【同】都是動詞,都是並列式的合成詞,都有“因看不起而取笑別人”的意思,都含貶義。近義詞有“嘲諷”“嗤笑”“譏諷”“譏刺”等。

【異】“嘲笑”意思是“用言辭笑話對方”,有“戲弄”的意味,側重於“對對方言行的否定”,語意較輕,適用範圍廣,既可用於別人,也可用於自己。常用於口語,也可用於書面語。

“譏笑”有“譏諷和嘲笑”之意,側重於“諷刺、挖苦”,在感情色彩上更帶有輕蔑意味,語意比“嘲笑”更為尖刻,適用範圍比“嘲笑”窄些,它只能用於對方,常見於書面語,也可用於口語。

“訕笑”就是“譏笑”之意,側重於“戲弄”,適用範圍比“嘲笑”“譏笑”窄,僅用於書面語。

3。 美麗、漂亮

【同】都是形容詞,都是並列式的合成詞,都表示“人或物好看,令人賞心悅目”的意思,都是褒義詞,多用於口語,也可用於書面語。近義詞有“好看”“俊俏”“瀟灑”“秀麗”“美觀”等。

【異】“美麗”著重指“使人看了產生快感的;好看”之意,修辭的物件常常是女性、風光、景物等。

“漂亮”著重指“好看、美觀;出色”的意思,修辭的物件男女均可,還可用於動物、服飾、用具、建築物等。另外,“美麗”有“美好、高尚”的意思,而“漂亮”沒有;“漂亮”有“表面好看但不能兌現的東西”之意,而“美麗”沒有。

4。 原因、緣故、緣由

【同】都是名詞,都是並列式的合成詞,都有“事情發生的條件”的意思。這三個詞有時可以通用,既可用於口語,也可用於書面語。

【異】“原因”著重指“造成某種結果或引起另一事件發生的條件”,運用範圍廣,常用於重大的事物,也可用於一般的事物;可用於具體因由的前面,也可用在具體因由的後面。常與“結果”配合使用,運用的場合較鄭重。

“緣故”著重指“引起事情發生的因素”,使用範圍較“原因”窄,常用於一般事物,並多用在具體的原由之後,常與“因為”配合使用,還可構成“無緣無故”等片語。

“緣由”著重於“發生事情的條件、因素”,一般用在具體結果之後,使用範圍比“原因”“緣故”窄。

5。 事情、事件、事故

【同】都是名詞,都可以表示人類生活中所遇到的或發生的社會現象。

【異】“事情”的意義範圍最大,使用範圍最廣,適用物件最多。它可以泛指一切活動和一切社會現象,不論是大的還是小的,也不論是好的還是壞的,是口語和書面語都經常使用的詞彙。

“事件”主要指歷史上或現實社會中發生的大事,這些事都是有一定社會影響的。它的意義範圍和適用物件比“事情”小得多,窄得多;“事件”可以是好的,也可以是壞的,但一般是指已經發生的。

“事故”指在生產和生活中發生的意外損失或災禍,是造成損失的以外的事情。它的意義範圍和適用物件比“事情”小,一般也比“事件”小,它只適用於壞的事情。

6。 劇烈、激烈、猛烈

【同】都是形容詞,都能用來表示“厲害、勢盛”的意思,但意義和適用物件有差別。

【異】“劇烈”著重指急劇、厲害,強調力量和作用很強,刺激性強,變動大。多用來形容社會程序中的巨大變革、事物的急劇變動、物體的強烈變震動、肉體和精神上的極大痛苦等。書面語色彩較濃。

“激烈”著重指激昂、尖銳,常用來形容有鬥爭性和對抗性的言論行動,一般與“鬥爭”、“衝突”、“戰鬥”、“競爭”“辯論”、“競賽”等詞語搭配。

“猛烈”著重指迅疾、兇猛,強調氣勢洶猛,來勢急迫,力量巨大。通常用於書面語和口語中。常與“炮火、進攻、搏鬥、暴風雨” 等詞語搭配。

7。 專心、用心

【同】都是形容詞,都是支配式的合成詞,都含有“多用心力、用功”的意思,都是中性詞,通用於口語和書面語。近義詞有“專注、潛心”。

【異】“專心”側重指“心意集中,全神貫注”;而“用心”則指“多用心力,用功”。“專心”的意思比“用心”的語意重些,但沒有“用心”的使用範圍廣。

“用心”可作名詞用,指“懷著某種念頭;居心;存心”之意。而“專心”沒有這個用法。

8。 觀察、視察

【同】都是動詞,都是並列式的合成詞,共同的語素“察”表示“有目的地、仔細地審視,看出物件的特點或問題”的意思。近義詞有“考察、檢查、巡視、察看、觀測”等。

【異】“觀察”含有“一邊看,一邊進行估量、分析”的意思,使用範圍較廣,既可用於具體的事物物件,如人、地、形等,也可用於抽象的東西,如問題、矛盾等,多用於書面語,也可用於口語。

“視察”多指“檢查”,是“負有責任地、有指導地察看”之意,適用範圍比觀察窄,多用於上級對下級,也可用於平級之間,物件是比較具體的,包括工廠、農村、部隊、學校及其他各單位的工作情況等,僅用於書面語。

9。 希望、願望

【同】都是動詞,所指物都是未來的美好圖畫。

【異】“希望”指一種急切改變現狀的心理期待,側重指常處於急待改變的現狀。所希望的事物具有更迫切、更現實的性質。

“願望”是指對一種興趣或理想的追求,“願望者”所處的現狀相對要好一些,他所期盼的東西僅是一種理想的選擇,除了這種選擇,還有其他的道路可走,不具有“希望”的迫切性、現實性。

10。 平凡、平常

【同】都是形容詞,都能用來指人或事物。

【異】“平常”的意思有兩種:一是指普通,不特別的人和物;一是指平時,一般情況。“平常”跟“特殊”相對。

“平凡”是“普通,不稀奇”的意思,跟“偉大”相對。“平常”和“平凡”用於人和事物時表示的意義不一樣,如“不平常的人”可能指好人,也可能是壞人;“不平凡的人”一般指較傑出的人。

11。 堅決、堅定

【同】都能作形容詞,都有不改變的意思。

【異】“堅決”指確定不改變,不猶豫;常用於態度、行動;還可以當動詞用。

“堅定”指穩定堅強,毫不動搖;常用於立場、觀點。

12。 貢獻、奉獻

【同】都可作動詞,都有“獻出”的意思;也都可以作名詞,指“對國家或公眾所做的有益的事情”。

【異】“貢獻”作動詞時,表示“拿出物質、力量、經驗等獻給國家或公眾”;作名詞時,表示“對國家或公眾所做的有益的事情”。“貢獻”動詞、名詞都常用。

“奉獻”作動詞時,比“貢獻”更強調恭敬地獻出,書面語的色彩更濃,表示“恭敬地交付;呈現”;作名詞時,表示“奉獻出的東西,對國家或公眾所做的有益的事情”。“奉獻”常用作動詞。 “貢獻”比“奉獻”更常用。

13。 自豪、驕傲、高傲

【同】都能作形容詞,都有“感到光榮”的意思。

【異】“自豪”是單義詞,指“因為自己或與自己有關的集體或個人具有優良品質或取得偉大成就而感到光榮”,是褒義詞。“驕傲”和“高傲”是多義詞,中性詞。

“驕傲”用在好的方面,表示“光榮”的意思,與“自豪”同義;用在不好的方面時,表示“自以為了不起,看不起別人”的意思,與“高傲”同義。

“高傲”表示“自以為了不起,看不起別人”或“極其驕傲”的意思。常用於貶義,如“高傲自大”“神態高傲”;也可用於褒義,表示“自尊而又不可侮”,如“他高傲地昂著都,怒視著敵人”。

14。 永恆、永久、永遠

【同】都有“長久、長遠”的意思。

【異】“永恆”“永久”是形容詞,“永恆”側重在恆定不變,表示“永遠不變”的意思;

“永久”側重在時間長久,表示“永遠、長久”的意思。 “永遠”是副詞,側重在長久而沒有終止,表示“時間長久,沒有終止”的意思。

“永恆”“永久”常作定語,“永恆”可單獨作謂語,也可作狀語;“永久”常作狀語,一般不單獨作謂語;“永遠”只能作狀語。“永恆”是書面語;“永久”和“永遠”兼用於書面語和口語。

15。 讚美、讚賞、讚揚

【同】都能作動詞,都有“對人或事物表示稱頌、誇獎”的意思,都是褒義詞,在句子中常充當謂語,通用於口語和書面語。

【異】“讚美”支配式合成詞,側重於“對美好的人或事物的頌揚、讚歎”,具有較強烈的感情色彩,多用於抒情性文字,適用範圍廣,其物件既可是好人好事,又可是美好的風物人情等。

“讚賞”支配式合成詞,著重指“賞識、欣賞”之意,語意、語氣比“讚美”輕些,適用範圍較廣,物件多指人或事物特別出色,讓人刮目相看。

“讚揚”支配式合成詞,著重指“稱讚、表揚,把好的評價說出來,傳開去,讓大家知道”。重在公開肯定,更具理性色彩。適用範圍窄,物件常是人的行為、思想、精神等。

16。 艱苦、艱辛、辛苦

【同】都能作形容詞,都是並列式的合成詞,都有“困難多、條件差,身體、精神受苦受累”的意思,都是中性詞,在句子中一般充當謂語、定語等成分。近義詞有“艱難”、“困難”、“辛勞”、“勞苦”等。

【異】“艱苦”著重指“艱難困苦”之意,使用範圍很廣,既可以形容客觀上的各種艱難困苦,也可以形容主觀上的堅韌刻苦等。“艱辛”意思重在“艱苦”,語意較輕,使用範圍較窄。常說“艱辛的勞動”、“多麼艱辛”等,單獨使用的情況較少見。

“辛苦”著重指“身心勞苦”之意,使用範圍很廣,凡使人勞苦的活動,都可以用“辛苦”來形容。“辛苦”可重疊為“辛辛苦苦”,而“艱辛”和“艱苦”不能重疊;“艱辛”和“艱苦”多用於書面語,“辛苦”通用於口語和書面語。

17。 厭惡、厭煩、討厭

【同】都能作動詞,都有“不喜歡、很反感”的意思。

【異】“厭惡”側重對人和事物抱有很大的反感,語意較重,表示“(對人或事物)產生很大的反感”的意思,是書面語。

“厭煩”側重在不耐煩,語意較輕,表示“嫌麻煩而討厭”的意思。

“討厭”側重在不喜歡,語意較輕,表示“厭惡、不喜歡”的意思,兼用於口語和書面語。

18。 呈現、顯現、浮現

【同】都能作動詞,都有“顯露出來”的意思。

【異】“呈現”表示“顯出、露出”的意思,可用於具體或抽象的事物,且多用於積極的方面。如:他的臉上呈現出悲劇,那是一張含蓄了許多愁苦和力量的臉。

“顯現”指原來看不見的東西變為看得見了,表示“呈現、顯露”的意思,其物件常為眼睛看得見的事物。如:霧氣逐漸消失,重疊的山巒一層一層地顯現出來。

“浮現”指原來沒有的顯露出來,表示“呈現、顯露”的意思,其物件可以是看得見的事物,也可以是想象中的事物,還有“(過去經歷的事情)再次在腦海裡顯現”的意思。如:往事又浮現在眼前。

19。 簡便、簡單

【同】都能作形容詞,都有“不復雜”的意思。

【異】“簡便”側重在不繁瑣,指“簡單方便”的意思,多用於抽象的辦法、方法、手續等,其反義詞是“繁瑣”。

“簡單”側重在不復雜,指“結構單純,頭緒少,容易理解、使用和處理”,可廣泛地用於具體或抽象的事物,適用範“簡單”還有“平凡”的意思,常用來形容經歷、能力等,多用於否定句式,如:這個人真不簡單;還可以指“草率、不細緻”的意思,如:簡單從事。“簡便”沒有這樣的意思。另外,“簡單”可重疊成“簡簡單單”,“簡便”不能。圍比“簡便”大,其反義詞是“複雜”。

20。 國事、國是

“國事”古指國家的政事,今統指國家大事。這個詞最早見於《戰國策·燕(三)》:“(鞠武)出見田光,道太子曰:‘願圖國事於先生。’田光曰:‘敬奉教。’”

“國是”是指國家大計,最早見於西漢劉向(公元前77——前6)的《新序·雜事(二)》:“願相國與諸侯士大夫共定國是,寡人豈敢以褊biǎn國驕士民哉!”“國是”是專指治理國家的大政方針,而“國事”除包含“國是”(國家大計)外,還包括其他與國家有關的大事,如國家領導人的變更、重要會議的召開、重大災禍等具體的國家事物。

21。 動作、舉措

【同】“動作”和“舉措”用法相同,都作“有”字的賓語,是個名詞。

在現代漢語詞彙中,早有不少這樣的詞語,如“措施”、“辦法”、“點子”、“招數”等。人們使用“動作”和“舉措”這些新詞語,並不是說原來的“措施”、“方法”等詞語已不適用要被淘汰,而只是求個時髦而已。

22。 棘手、辣手

【同】都能作形容詞,都有“比喻事情難辦”的意思。

【異】“棘手”的“棘”指“酸棗樹”,其枝有刺,比喻事情難辦,如荊棘刺手,故曰“棘手”。

“辣手”除了有“比喻事情難辦”的意思外,還指“手段兇狠惡毒”的意思:一般作貶義,如:宋代的《京本通俗小說·錯折崔寧》:“怎麼便下得這等狠心棘手。”(“狠心棘手”現在常用作“心狠手辣”。)但有時也可以作褒義,如元代王義山在《送按察王僉qiān事除行臺察院》詩:“只為外臺要精采,更煩辣手大支撐。”這裡的“辣手”是指“手段厲害,執法公正無私。” “棘手”比“辣手”用得更多一些,特別在口語中。

23。 依稀、模糊、飄渺、朦朧

【同】都表示“不分明、不清楚,摸模糊糊”的意思。

【異】“依稀”多指由於距離遠或因在虛幻想象的環境中而看不清楚,如:夢裡依稀慈母淚,城頭變換大王旗。(魯迅詩)

“模糊”一方面可指事物本身不分明,讓人無法看清,如:字跡模糊。還指由於人神志、認識等造成的判斷不清楚、不正確,如:認識模糊。此外,還可表示“混淆”的意思,如:模糊了是非界限。

“飄渺”現常寫作“縹緲”,指隱隱約約,若有若無,常用於仙境或海市蜃樓等似有實無的東西,如:我想那飄渺的空中,定然有美麗的街市。

“朦朧”指由於月光不明而造成的看不清楚,如:月色朦朧。此外,還有:①曚曨,指日光不明,多用於書面語中。②矇矓,也寫作“矇矓”,指快睡著或睡醒時,兩眼半開半閉,看東西模糊的樣子,如:睡眼朦朧。

①空中樓閣,虛無________ 。 ②暮色_________ ,月影婆娑。

③認識__________,混淆概念。 ④遠處樓臺,_________可見。

24。誠然、固然、委實

【同】“委實”和“誠然”都能作副詞,表示“確實、實在”的意思;“誠然”和“固然”又都可作連詞,表示承認某個事實,引起下文轉折。

【異】“誠然”常見有三種用法:①由兩個詞“誠”和“然”構成,表示“確實這樣”這種用法多見於文言文中。②副詞,表示“確實”的意思,如:王羲之很愛鵝,鵝也誠然可愛。③作連詞,引起下文轉折,如:文章結構巧妙誠然不錯,但內容更重要。

“固然”作連詞時,除了和“誠然”用法③相同外,還可表示既承認甲事實,也不否認乙事實。如:意見對,固然應該接受,就是不對,也可作為參考。

“委實”一詞現在不常見,多以“事實”和“實在”代替。

25。 擔當、擔負、承擔

【同】都能作動詞,都有“承受下來”的意思。

【異】“擔當”表示“接受並負起責任”的意思,常用於重大的責任、任務、職務、風險等。如:再艱鉅的任務,他也勇於擔當。

“擔負”表示“承擔”的意思,常用於一般的責任、工作、任務、費用等。如:我們三個人現在擔負著尋找水源的任務。

“承擔”表示“擔負、擔當”的意思,常用於義務、責任等抽象事物。如:這起事故是因廠方隨意排放汙水造成的,廠方當然應該承擔事故的全部責任。

26。 使命、任務

【同】都是名詞,都指“所負擔的責任”。

【異】“使命”側重指重大的或特殊的任務,表示“派人辦事的命令,多表示重大的責任”,是書面語。

“任務”可指重大的責任,也可指一般的責任,即“指定擔任的工作,指定擔負的責任”的意思,兼用於書面語和口語。“任務”常與“佈置”、“分配”、“調整”、“交代”等動詞搭配,“使命”不能與這些詞語搭配。

27。 繚繞、圍繞

【同】都能作動詞,都有“環繞”的意思。

【異】“繚繞”表示“迴環旋轉”的意思,只能用於煙、雲霧和聲音等具體事物,適用範圍小,是書面語。

“圍繞”表示“圍著轉動”的意思,如:月亮圍繞著地球轉;還可表示“以某個問題或事情為中心”,可用於人,也可用於具體或抽象的事物,如:大家圍繞如何開展演講比賽提出了很多建議。適用範圍較大,兼用於書面語和口語。

28。 拋棄、放棄

【同】都能作動詞,都有“丟掉不要”的意思。

【異】“拋棄”側重在扔掉、丟掉,語意較重,表示“扔掉不要”的意思,可引申為遺棄,其物件可以是人,多含貶義,如:這個孩子被他的後媽狠心拋棄了;也可以是具體事物或抽象事物,如:為了儘可能減輕背上的負擔,他拋棄了一切暫時不用的物品。“拋棄”的適用範圍比“放棄”大。

“放棄”側重在不再要、不再保留,語意較輕,表示“丟掉原有的權利、主張、意見等)”的意思,其物件常是意見、原則、機會等抽象事物, 也可以是財產、陣地等具體事物。

29。 細膩、細緻

【同】都能作形容詞,都有“精細”的意思。

【異】“細膩”側重在光滑、不粗糙,表示“精細光滑”的意思,常用於形容具體事物的光滑,如:嬰兒的面板很細膩。也可以表示“(表演、描寫等)細緻入微”的意思,常用於描寫、刻畫、表演等行為的周密。

“細緻”側重在周密,不疏漏,表示“精細周密”的意思,常用於做事、思考認真、周全,如:老師經常耐心細緻地教育那些調皮的學生。也可以表示“細蜜精緻”的意思,常用於形容器物做工精巧,如:這件瓷器上還雕刻著精細的花紋。

30。 絢麗、秀麗、壯麗

【同】都能作形容詞,都有不改變的意思。

【異】“絢麗”側重在燦爛,多形容富於光彩的美,表示“燦爛美麗”的意思,多用於景物、服裝、人生等事物,常與“多彩”、“繽紛”、“過目”等詞語連用。

“秀麗”側重在清秀,多形容清新自然的美,表示“清秀美麗”的意思,多用於人的容貌和景色。

“壯麗”側重在雄壯,多形容富於氣勢的美,表示“雄壯而美麗”的意思,可用於山河、建築、詩文、事業等,常與“雄偉”、“輝煌”、“巍峨”等連用。

31。 讚美、讚歎

【同】都能作動詞,都有“稱讚”的意思,都是褒義詞。

【異】“讚美”側重在誇獎,表示“稱讚、頌揚”的意思,多用於美好的事物。

“讚歎”側重在讚美,表示“稱讚”的意思,多用於高超技藝、本領等。

32。 充分、充足

【同】都能作形容詞,都有“足夠、不缺乏”的意思。

【異】“充分”側重於多,指足夠的意思,還可以表示“儘量”的意思,搭配物件多是抽象事物,可作謂語,如:“條件充分”,也可作定語,如:“我有充分的理由說明這個問題。”還可作狀語,如:“我們要充分利用這裡的水源。”

“充足”側重於數量多,能滿足需要,表示“多到能滿足需要”的意思,其搭配物件可以是具體和抽象事物,可作謂語,如:“陽光充足”,也可作定語,如:“充足的水源”,但不能作狀語。

33。 必需、必須

【同】都可以表示“必要、一定要”的意思。

【異】“必需”側重表示一定得有某物,必不可少,即指“不可少的、一定要”的意思。“必需”是動詞,能作謂語,也能做定語。

“必須”側重表示一定得這樣做,舍此不行,即表示“事理上和情理上的必要、一定要”的意思。“必須”是副詞,只能作狀語。“必須”還可以用來加強命令語氣,如:“對這個問題,你必須有一個清楚的說明。”“必需”則不能。

34。 缺少、缺乏

【同】都能作動詞,都可表示“沒有或不足、不夠”的意思,都可帶名詞性和非名詞性的賓語,如“缺少零件”、“缺少理解和愛”、“缺乏經驗”、“缺乏瞭解”等。

【異】“缺少”側重不夠用,語意較輕,多指人或物數量不夠,可用於人和具體或抽象的事物,適用範圍較大,用於否定句式式時,常與“不可”“不能”連用,“缺少”後面常可帶具體的數目詞,多用於書面語。

“缺乏”側重在非常少或沒有,語意較重,指“所需要的、想要的或一般應有的事物沒有或不夠”,一般不用於具體的人,多用於抽象事物,如“缺乏經驗”,也可用於具體事物,適用範圍較小,“缺乏”後面一般不跟具體的數目詞,兼用於書面語和口語。

35。 憂愁、憂慮、憂鬱

【同】都是並列式的合成詞,都有“苦悶、發愁”的意思,共同的語素“憂”,即“發愁、擔心”之意,在句子中充當謂語、定語等成分。

【異】“憂愁”:形容詞,是“因遭遇困難或不如意的事而心情苦悶”的意思,語意較輕,適用範圍廣,常用於口語。

“憂慮”:動詞,著重指“因擔心而思慮很多”,還可指“擔心”之意,但語意較“憂愁”重些,適用範圍較廣,多用於書面語,偶爾用於口語。

“憂鬱”:形容詞,意思是“憂傷、愁悶”,語意比“憂愁、憂慮”都輕,適用範圍最窄,僅適用於書面語。

36。 情況、情形

【同】都是名詞,都是並列式的合成詞,都有“事情的狀態、樣子”的意思,都是中性詞,在句子中主要充當主語、賓語等成分,通用於口語和書面語。

【異】“情況”:泛指“事情的各種狀態、樣子”,可以是具體的,也可以是抽象的,常跟“思想、經濟、家庭、身體、天氣、調查、發現、反映、複雜、緊急、新”等詞搭配,還指“事情變化”,有時特指“軍事上或敵情的變化”,常跟“有、沒有”搭配,適用範圍很廣。如:①情況如果是這樣,那他是絕對不能原諒自己的。(作主語)②一有情況,我們部隊就立即行動。(作“動賓短語”的賓語)

“情形”:意思是“事物呈現出來的樣子”,著重指具體的情況,特別是有形可見的,一般不能跟上述“情況”所列舉的詞語搭配,適用範圍比“情況”窄得多。如:我現在可是鄭重其事地考慮我目前的情形和環境,把我每一天的經歷一一用筆記錄下來。

37。 疲勞、疲乏、疲憊

【同】都是形容詞,都是並列式的合成詞,都有“精力消耗過多”的意思,共同的語素“疲”,即“疲乏、疲勞”之意,都是中性詞,在句子中充當謂語、定語、狀語等成分。

【異】“疲勞”有三個義項:①因體力或腦力消耗過多而需要休息;②因運動過度或刺激過強,細胞、組織或器官的功能或反映能力減弱,常用作生理學術語;③因外力過強或作用時間過久而不能繼續起正常反應,常用作物理學術語。通常情況下,“疲勞”泛指一般的“勞累”,語意較輕,使用範圍廣,多用於口語。如:①他因為疲勞過度,體力已經非常衰弱了。(作謂語)②長時間高分貝噪音的刺激,使我的聽覺十分疲憊。(作“偏正短語”的謂語)③磁鐵使用的年代長了,它的磁性早就疲勞了。(作謂語)

“疲乏”著重於形容“感到精神或體力缺乏”,語意比“疲勞”重,使用範圍比“疲勞”窄些,通用於口語和書面語。如:搖船的人都說很疲乏。(作賓語)

“疲憊”指“非常疲乏”之意,語意比“疲勞”“疲乏”都重,但使用範圍最窄,可構成成語“疲憊不堪”,常見於書面語。如:她疲憊地閉著眼睛喘了幾口氣休息了一會。(作狀語)

38。 感謝、感激

【同】都能作形容詞,都是並列式的合成詞,都有“在得到好處後向,對方表示感謝”的意思,共同的語素“感”,即“對別人的好意懷著謝意”,都是褒義詞,在句子中多充當謂語、定語等成分。

【異】“感謝”著重於“回敬對方的酬謝、報答”,多指語言、行動上的,也可指實物、情意方面的。適用範圍廣,通用於口語和書面語。

“感激”著重指“因內心的激動而向對方表示好意和謝意”,多是語言上的、情感上的。適用範圍比“感謝”窄些,多用於書面語。另外,“感激”可作狀語,還可作謂語。“感激”作謂語時後面可帶情態補語,而“感謝”沒有這個功能。如:①我十分感激地緊緊握住他的手。(作狀語)②老人感激得說不出話來。(作謂語,後面可帶情態補語)

39。 安靜、寧靜、清淨、靜謐

【同】都是形容詞,共同的語素“靜”,即“沒有聲音、安定不動的”意思,這四個詞都含有“沒有喧譁吵鬧等聲響”之意,都可形容環境、心情。

【異】“安靜”有兩個義項:①沒有聲音,沒有吵鬧和喧譁。②安穩平靜(形容環境、心情、事物或人的狀態)。“安靜”適用範圍廣,通用於口語和書面語。

“寧靜”意思是“(環境、心情)安靜”,多用於形容自然環境和夜晚,適用範圍比“安靜”窄些,是書面語用詞。

“清淨”著重指“(環境)安靜、不嘈雜”,多形容環境,使用範圍較窄,多用於口語,也可用於書面語。

“靜謐”即“安靜”之意,強調的是“無聲響的情狀或境界”,常用於文藝作品的描寫中,使用範圍最窄,僅用於書面語。

40。 表示、表現

【同】都能作動詞和名詞,共同的語素“表”,即“把思想感情顯示出來”的意思。這兩個詞都可解釋為“表示出來”,通用於口語和書面語。

【異】“表示”用作動詞時,有兩個義項:①用語言行為顯出某種思想、感情、態度等;②事物本身顯出某種意義或憑藉某種事物顯出某種意義。“表示”著重於“外在的特徵”。“表示”用作名詞時,意思是“顯出思想感情的語言、動作或神情”。

“表現”用作動詞時,有兩個義項:①表示出來的;②故意顯示自己(含貶義)。“表現”著重指“把某種內在的本質特點顯露出來”,其物件多為事情的性質、變化或人的思想、精神、品質等。“表現”用作名詞時,意思是“表示出來的行為或作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