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祺對學語文的啟示

唐曉敏

學下棋,不管是圍棋還是中國象棋,總是需要找一個會下棋的人來向他學,如果自己也懂一點,想的是提高棋藝,必須是找一個水平高於自己的人,向他學習,拜他為師。老師教學生,並不僅僅是講理論知識,更需要和學生下指導棋。學生和老師下棋的時候,對老師的每一步棋,是不可能都理解的,而老師也不是每走一步都給學生做講解。學會了下棋的人,再找別人下棋,一般來說,總願意找比自己水平高一點的人來下,至少也想找個與自己旗鼓相當的人,所謂“棋逢敵手”,這樣,不僅是能夠有進步,而且也更能夠感受到樂趣。跟一位棋藝高於自己的下棋,當然是輸得多,贏得少,但若是贏了一盤棋,會非常快樂。與一個和自己旗鼓相當的人下棋,輸贏差不多。因此,贏了也有樂趣。誰都不喜歡與大大低於自己的人下棋,因為這樣下棋,感受不到樂趣,你倒是每盤棋都能贏,但每盤棋都贏,這種輕鬆的“贏”,又有什麼樂趣呢?若是長期跟低於自己水平的“臭棋簍子”下棋,雖然這也是在不斷“實踐”,但自己的棋藝水平非但不能提高,反而會降低。因為與“臭棋簍子”下棋,不用怎麼思考,漫不經心也能贏棋,而長期地漫不經心,會形成一種習慣,棋藝水平自然不可能進步。

學下棋是這樣,學語文也是如此。這不僅是說,需要有好的教師指導,同時也包括,學習的內容應該是高於自己當下的理解能力的優秀的讀物。不是一下子都懂,閱讀才會是一種緊張的思考過程,閱讀才是對自己的挑戰,迫使自己調動全部的思考能力,而這一過程也正是思考能力得到鍛鍊的過程。而且,對所學習的內容,有一些地方能夠理解,有一些地方不能理解,這才逼迫自己努力地想,而對這些難理解的地方,忽然想通了,領悟了,才有樂趣。夏天時,有些孩子站在大樹下面,跳起來夠上面的樹枝,若是每一次都能夠夠得著,就沒有樂趣了,必須是有時夠得著,有時夠不著,才有樂趣,也才能提升自己的跳躍的能力。西方有諺語說:“射箭時,假如你每次都能命中靶心,這是靶子離你太近的緣故”。說的也是一個道理。

中國古代的語文教育,讓兒童讀自己那些暫時高於自己理解能力的讀物,安排孩子閱讀經典,讀“五經”、《四書》,讀唐宋八大家的文章,這是很聰明的做法。而現代語文教育則是相反,讓學生讀的是那些低於自己理解能力的課文,以 至於學生拿到語文書之後,幾天時間就把全部課文都看完了。而教師則因為課文大多很淺白,沒有什麼可教的,就只好安排大量的枯燥的字詞練習了。教師長期教這些,考試也就考這些;反過來,因為考這些,教師就更加“重視”這些,教這些,讓學生練習這些,形成了惡性迴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