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很聽話真是好事嗎?”揭秘“別人家乖孩子”背後的心理隱患

有句老話說的好,會哭的孩子有奶吃。

根據研究發現:嬰兒在四個月大的時候,就已經會透過假哭來騙人了,這是他最早的欺騙行為。

嬰兒知道,只要一哭,大人就會來關注他,這可以說是每個孩子與生俱來的本性了。

可為什麼有的孩子越長大就越不哭了呢,因為他知道了,就算他再怎麼哭,也不會“有奶吃了”,當然了,這個“奶”並不是指傳統意義上的奶了,指的是得到父母的關注和愛。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乖和聽話就成了評判一個孩子好壞的標準,可乖和聽話真的是好事嗎?

“孩子很聽話真是好事嗎?”揭秘“別人家乖孩子”背後的心理隱患

更多瞭解關注 聖安米悅心理 公眾號

01

乖,意味著討好大人

孩子發現只要聽話,甚至壓抑自己的本性就能得到父母的關注,他們便會在所不惜,想盡一切辦法的去討好父母,在這種“討好”下,孩子會漸漸的忽略自我真實的需求。

把父母的需求變成自己的需求;

把父母的夢想變成自己的夢想;

一切以討得父母的歡喜為首要目標;

最可怕的是,父母還會以此為傲,逢人變說,我家孩子可乖,可聽話了。

你會發現,當孩子長大後討好就像是一種癮,甚至會形成討好型人格,需要透過討好他人,獲得認可來填補內心。甚至在自己達不到別人的要求時而陷入自責,對自己產生懷疑。

像現在辦公室裡常見的便利貼女孩兒,其實就是這種性格,為了獲得別人的認可,對別人提出的要求全部接收,來者不拒,這其實是內心不強大,缺乏安全感的表現。

“孩子很聽話真是好事嗎?”揭秘“別人家乖孩子”背後的心理隱患

更多瞭解關注 聖安米悅心理 公眾號

02

乖,意味著不敢表達真實情緒

曾經有一位媽媽來諮詢,說她每天送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孩子表現的都很正常,沒有任何的排斥,很乖巧,還會跟自己揮手再見。

可她總是隔三差五的接到幼兒園的電話說孩子哭鬧的厲害,說自己是身體不舒服,讓她把孩子接回家,回家後卻沒有任何異常,轉天再去送她的時候她也不排斥,這是為什麼?

其實,孩子所表現出來的乖巧是一種偽裝,她是很沒有安全感的,她把內心深處不想去幼兒園的想法隱藏起來,把排斥情緒也隱藏起來。

對於一個正常情緒下的孩子,是不會願意去幼兒園的。

她可能也跟家長表達過不想去幼兒園的意願,但被家長或訓斥或安撫或“利誘”的“說服”了。

換句話說,她開始壓抑自己的真實想法,那些被壓抑的感受只能透過別的方式宣洩出來,在幼兒園哭鬧,軀體上的不舒適都是她情緒上的宣洩。

幼年時期壓抑的情緒會像藤蔓一樣,在內心深處生根發芽,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枝繁葉茂,到那時再想補救也為時晚矣,所以在孩子小的時候就要接納孩子的情緒,無論是好的還是不好的,給孩子無條件的愛。

父母對孩子情緒的處理方式,藏著孩子的起點和未來!

“孩子很聽話真是好事嗎?”揭秘“別人家乖孩子”背後的心理隱患

更多瞭解關注 聖安米悅心理 公眾號

03

乖,意味著沒有主見

乖的另一面,就是過度依賴,家長都希望有一個聽自己話的乖孩子,一些控制慾強的家長更甚,習慣為孩子打理好一切,事無鉅細,當聽話變成一種本能,孩子會失去自我選擇的能力,變的沒有主見,尤其是在結婚後。

我接待過的一位訪客晴晴,是這樣描述她老公的:

在和老公剛認識的時候,他家裡的親戚朋友都一個勁兒的誇老公脾氣性格好,從小就很聽話,基本上沒有什麼叛逆期,很聽父母的話。我那個時候挺開心的,覺得自己找到個脾氣好的老公,結婚後肯定不會受欺負。

可是婚後的生活讓我特別累,老公無論遇到什麼事都來問我,大到工作上的決定,小到買什麼菜,穿什麼衣服,他好像什麼事都不能自己做決定。

時間長了我有些受不了,問他為什麼沒有一點主見,他給我的回答讓我大跌眼鏡,他說:“以前這些都是聽老媽的,現在聽你的,這沒什麼問題啊”。那一刻我覺得我的丈夫真的好無能。

聽話、乖這種性格在上學期間不會給孩子造成什麼傷害。一旦離開校園,走向社會脫離父母,當他獨立面對生活、面對工作面對感情後,將會徹底被打回原形。

“孩子很聽話真是好事嗎?”揭秘“別人家乖孩子”背後的心理隱患

更多瞭解關注 聖安米悅心理 公眾號

04

不要再讓孩子成為「乖」孩子

父母要讓孩子成為自己,不要讓他成為你“理想”中的小孩,多給予孩子愛和陪伴,停止對孩子的控制,不要讓孩子用討好換取想要的東西,孩子需要討好的,只有他自己!

在這個時代,聽話、乖早已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褒義詞了,在這裡奉勸每一位家長:

不要為了滿足自己的私心而壓抑孩子的天性

不要把培養一個乖孩子作為自己的教育目標

不要把自己的意識強加在孩子身上掌控孩子

願每一個小孩都能做那個可以哭、可以叛逆、可以生氣、可以不聽話的真實的小孩~

“孩子很聽話真是好事嗎?”揭秘“別人家乖孩子”背後的心理隱患

更多瞭解關注 聖安米悅心理 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