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孩子的教育的重中之重

對於孩子的教育,我們家長首先要

頭腦清晰

,你希望孩子將來成長知道什麼樣的人?頭腦清晰還是混亂?目標明確還是模糊?如果你希望是好的,積極的,那麼你自己首先要頭腦清晰,才能在具體事情上始終迴歸到你的初心上。

比如對於孩子的

磨蹭

問題上。

孩子的那些所謂“毛病”可能有以下原因: 1。

父母或父母中某一方有磨蹭的習慣,把它投射給了孩子。

孩子代表父母磨蹭,然後父母再指責他。 2。

父母代表孩子對他磨蹭的後果負責

,比如磨蹭後可能上學遲到、趕火車誤點、不能按時完成作業被老師批評等。父母對他的磨蹭後果負責,使他喪失了對自己行為的整體感(意思是不知道有什麼後果),也使他覺得這不是自己的事情,就變得更加磨蹭。

解決的辦法是:讓他直接面對自己行為的後果,並對磨蹭的後果負責。

需要說明一下,對一個人的習慣或人格層面的東西,心理學上並沒有可以立竿見影的招數。

當我們

太希望別人改變的時候

,我們也許正在犯這樣一個錯誤——

攻擊別人的獨立人格。

從另外一個角度說,一個人太容易被別人改變了,還有比這個“毛病”更大的“毛病”嗎? 3。 孩子知道一磨蹭,父母就會著急,他

逐漸對用磨蹭調動父母上癮

。 4。 也許孩子只是有一點點磨蹭,父母的

指責放大了或者固化了他的磨蹭

。改變這個習慣,會讓他覺得羞恥。

試著想想:在他人指責下改變某種習慣,是不是會有羞恥感呢?

如果一被指責就可以改變壞習慣,那可能滿大街都是完美之人。

如果一個頭腦清晰的父母,已經出現的問題,先要去正視它,然後才能積極的去解決它。

對於這點,我有深刻體會。

我兒子早上上學開始要人天天叫起床,家裡天天早上雞飛狗跳,後面透過學習,我讓他自己定鬧鐘,聽到鬧鐘自己起床,穿衣服,出門,都由他自己決定。我

只負責提醒

,遲到沒早餐吃,陪他站學校門口等老師來接,提前和老師打好招呼。事情經過三次,後面就都是他自己起床。

其中需要大家自己去體會,實踐的時候,大家可能會有焦慮,暴躁,不安,有人說孩子天生不會自覺,這是不對的,只要告訴他後果是他自己承擔,他就會引起重視。

阿德勒終其一生都在關注著人的成長和社會教育,並以此作為他工作的動力。

1919年,他在維也納的學校系統中創辦了第一所兒童指導診所,不久在他的倡導下又建立了30多所。

他和他的學生們為此做出了巨大的犧牲,他們不計任何報酬地從事兒童的心理指導和實驗觀測,在

幫助兒童健康成長的同時,取得了大量第一手資料和心理治療的成果。

阿德勒認為,人的人格結構形成於兒童時期,而在兒童教育中,父母應重點關注孩子的社會性發展,包括社會興趣、性格特徵、情感與情緒、生活風格、性別認知等五個方面。生活中的“問題兒童”,無論他們是孤僻、暴躁、無心向學還是哭鬧不休,其根源都在於心理:這些孩子其實是在人格構建,建立正確的優越感過程中迷失了方向。

因此我們要用正確的方法,

培養孩子獨立自信的人格,和與他人合作的意識和能力

,這才是兒童教育的重中之重。

阿德勒說,決定我們自己的不是經驗本身,而是

賦予經驗的意義

阿德勒心理學考慮的不是過去的“原因”,而是現在的“

目的

”。

擁有“被討厭的勇氣”“超越自卑”,“理解人性”,這一切都是為了幫助我們

重新去定義周圍的人事物

時,基於你目前的境遇開始改變,試著

擁抱自己、擁抱世界,不久後的某一天你就會發現自己已然不同

孩子的教育不是教他具體去做一件事,而是要由一件事去教孩子對事物的處理辦法和態度。做事要認清楚本質。

希望大家能夠科學育兒,讓孩子,自己都能身心愉快的成長。以後我會經常分享關於

個人和兒童教育的方法的乾貨

,喜歡就

關注

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