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發脾氣怎麼辦,做家長該怎樣教?

當孩子發脾氣怎麼辦,做家長該怎樣教?

有時候,發脾氣只是鬧著玩或小打小鬧,並不需要過多幹預。例如,孩子一邊嘟囔著“憑什麼”,一邊還是照你說的去做了,這種輕度的情緒爆發最好不要理會;當孩子生氣了,躲進自己的房間,砰的一聲把門關上,這種情緒爆發最好也別插手;如果孩子生氣了,並沒有動手打人,只是說些髒話或大叫著“我討厭你”,這種行為也不必干涉。“發脾氣”指的是:在你和孩子發生衝突時,孩子不停地尖叫、嚎哭,即使你說“別鬧了”,孩子也不停下來;孩子發脾氣時,可能打你、踢你,甚至扔東西。應對這種型別的鬧脾氣,家長最好採用本章的法則。那麼,你該如何做呢?最有效的方法莫過於讓孩子“面壁思過”。看到這裡,你可能就犯嘀咕了:“我又不是沒試過,但我的孩子根本不吃這一套。”其實,每項育兒技巧都要依每個家庭的實際情況來進行,而本章中的“面壁思過”法經過了多次實踐檢驗,證明適用於每個家庭。面壁思過是一種有效的小懲罰,它透過把孩子撤離現場,減少環境對孩子的刺激,來讓孩子冷靜下來。這種方法可以達到兩個目的:

①能讓孩子停下他手頭的事情,從而使他看不到刺激物。

②能讓孩子處在無刺激的環境中,並讓他無法做他想做的事情。

實施“面壁思過”,首先需要選擇合適的地點。這個地點必須完全看不到刺激因素,應遠離孩子的日常活動(如看電視、玩玩具、與你聊天)地點。很多地方都滿足這些條件:如房間角落、過道或樓道上、臺階上、客廳或家庭活動室的椅子或沙發上、洗澡間等。你可以依據你的房間格局和孩子的情況而定,只要遠離刺激因素就行。

為了將刺激最小化,你不能和孩子一起待在面壁思過地點,否則只會延長你們之間的對峙。孩子在面壁思過時,可能會想著法子讓你說話,但你只要留意孩子、不讓他受傷就行了,不要和他有過多的眼神交流,不要和他講話,也不要回答他提的問題。

1。如果孩子在面壁思過時變得過激,或不願待在那裡,那你就要和他待在一起,對他進行約束,不過要記住,即便如此,你也要避免和他交流。如果孩子太小,你就要在一邊看住他。兩三歲的孩子在面壁思過時,可能待不了很長時間。你需要一直看著他,讓他適應面壁思過這種懲罰方式,並讓他明白你無論如何都會讓他完成面壁思過。

2。 選擇充裕的時間。一旦選好了合適的地點,你就可以實踐了。第一次實行面壁思過時,你要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還要騰出大量時間。研究表明:首次面壁思過平均大約花45分鐘。所以,你要挑一個清閒的日子,沒有來客,沒有干擾,將電話線拔掉,準備好時刻關注著孩子,直到處罰結束。

你還要知道一點,在處罰剛開始時,孩子的反應會非常強烈,他會使出渾身解數,試探你會不會真的將處罰進行到底。做好心理準備,千萬不要半途而廢;否則,孩子會覺得他才是“大贏家”,以後他會繼續奮力反抗,併成功破除你的努力。因此,你可以在事情發生前,在心中排練幾遍,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第一次實踐很可能會糟糕透頂,不過不用灰心,當孩子習慣了你全新的做法,知道了你已能輕而易舉地控制他的行為,那麼隨後的每一次情況都會好轉。特殊情況下的面壁思過方法會稍稍不同,如果孩子發脾氣時對你進行肢體攻擊,那你的方法也要做出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