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家長“我們家孩子聰是聰明,就是學習不用心”之類的話?

很多家長活到老,都沒有搞明白一件事兒:

不管是課業學習,還是鋼琴、舞蹈、輪滑等技能,一個人要學有所成,都有個螺旋式上升的過程,其中必然會經歷一個又一個瓶頸期或者高原期。甚至包括玩遊戲,也是如此。

如何看待家長“我們家孩子聰是聰明,就是學習不用心”之類的話?

遇到瓶頸期的時候,孩子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重複、重複、再重複,在這個重複的過程中,尋找細微的改進、完善,直到量變積累成質變,突破瓶頸期,重新迎來新的上升期,如此迴圈往復,直至成為高手。

在突破瓶頸期的過程中,這種不斷重複,顯得並不聰明,或者說,跟聰不聰明關係不大。

那些從小用“聰明”誇孩子的人,給孩子建立起來的印象無非是——老師教的知識和技能,我一遍就通過了;玩手機、玩遊戲,別人吭哧吭哧搞半天,我一上手就會玩兒了。

孩子在這些方面建立起來的“我很聰明”的自信,其實非常不堪一擊,甚至反而會害了他們。

因為有了這種錯誤的自信,一旦遇到上面所說的瓶頸期,他們就會感到非常挫敗,覺得自己沒法一遍過,是因為自己不夠聰明。

為了逃避這種挫敗感,他們唯一的選擇只有逃避反覆練習,或者乾脆放棄這項技能。於是他們失去了跨過瓶頸期的可能。

所以,

這些孩子所謂的聰明,只是體現在上手快的層面,但不管對什麼東西,只有本事停留在低水平的聰明上,很難跨過瓶頸,更上一層樓。

認識一位相當優秀的鋼琴老師,輔導過無數孩子,她說每次遇到那種一開始就學得很快的孩子,她都會有些擔心,因為根據以往的經驗,一開始上手快的孩子往往容易半途而廢,能堅持學完2年的鳳毛麟角。

其中的原理,就是我上面所論述的,這些父母表揚孩子的方式不對,總是表揚他們“學得快”,而不懂比學得快更重要的是重複重複再重複——她作為老師,很難把這個道理真的灌輸給家長,家長不開悟老師毫無辦法,這是她覺得非常遺憾的一點。

在跟她學琴的孩子當中,有一位從3歲開始跟著著學,一學就是5年的孩子,先天條件並不是很好,甚至學得也比別人慢。但人家父母,給孩子灌輸的理念是——學得慢沒關係,別人10遍就可以學會的,咱學個100遍。

如今小朋友才8歲,真的會為了突破一小節特別難的曲子,自發地坐在鋼琴前三四個小時,反覆彈奏上百遍。

如何看待家長“我們家孩子聰是聰明,就是學習不用心”之類的話?

建立這樣的習慣,一開始並不是一件快樂的事情,對家長不是,對孩子也不是。但經過時間的洗禮,

父母幫助孩子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透過突破瓶頸找到成就感,這種成就感比那種一遍過所獲得的“沾沾自喜感”,帶給人的快樂要多得多,也深刻得多。

這種透過努力克服困難所獲得的成就感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會成為孩子的人生經驗,以後再遇到艱難的問題時,他們都有這樣的勇氣,去想辦法解決,而不是逃避。

我跟不少在某個方面取得成功的人交流過,他們幾乎都會記得自己人生遇到困難,並且透過艱難的努力獲得突破的自豪經歷——

這種透過努力、突破瓶頸期獲得自認為重大成功的經歷,人生如果有過一次,以後遇到困難就不會那麼害怕並手足無措,往往更容易實現突破。

而且這種人生成功的經歷,越早建立越好,小時候一點小小的突破,都足以成為未來點燃更大突破的激勵經驗。

這就是人們常說的,成功是需要經驗積累的。

這樣的成就感,那些只是因為“學得快”而被誇聰明,並且停留在此未能精進的人,很可能一輩子都體會不到。

也正是因為這樣,這位今年剛剛8歲的小朋友,雖然不是孩子裡悟性最好的那一類,但未來的人生成就,肯定不至於差到哪裡去。

而那些所謂“聰明”的孩子,小時候因為父母錯誤的誇獎,錯過了建立這種激勵經驗的機會,長大想要建立,會越來越難。

所以我一向都建議,不要輕易誇孩子“你真聰明”,而是去表揚他不怕困難,願意一遍遍去重複尋找突破。如果你非要誇孩子聰明,也不要誇他只學一遍就會了,而是誇他連著重複十遍都不出錯。

【回覆評論】

1、關於天賦及我們無法改變的東西,我另外一篇文章有論述:王德峰:馬雲到處分享成功學經驗,其實是“貪天功為己有”的狂妄,其實本文所論述的,只是連結中這六點之外,我們個人透過積累所能改變的東西。

2、“學習快的小孩子,理解了瓶頸期的存在後,憑什麼堅持不下去?”

——你覺得那些只會誇孩子“聰明”的家長,他們知不知道瓶頸期的存在?大機率初中、高中就知道了,可遇到孩子教育的問題,他們還是沒法幫助孩子突破瓶頸期,問題出在哪兒?

我想說的是,光知道瓶頸期還不夠,還需要一次、兩次、三次透過努力突破瓶頸區才能積累起經驗及成就感,對於大部分孩子而言,很小的時候能單靠自己的闖過這一關很難,需要師長特備是父母的輔導、督促,而很多父母不具備這樣的能力。

3、“瓶頸期?就是不夠聰明天賦不夠罷了,莫扎特六歲已經能登臺演出了,你說他瓶頸期在哪?韋神已經是北大老師了,你說他的瓶頸期又在哪?”

——從邏輯上來說,不管多聰明、天賦多高的孩子,總會遇到瓶頸期,只是人家的瓶頸點比你高而已。

4、“一遍就會就是聰明,不能堅持是沒毅力,兩碼事。”

——本文沒有否認一遍會是聰明,只是想跟父母們講明白一個道理:不要去誇讚孩子的這種“聰明”,更不要讓自己的孩子僅僅停留在這個層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