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發的燃氣爆燃帶給我們的思考

北京日報7月19日報道:7月19日7時15分許,天津市北辰區天穆鎮歡顏裡一老舊小區發生燃氣燃爆,造成樓體受損,有群眾被困。事故造成11人受傷,均無生命危險。經過4個多小時的緊張救援,有1人被成功救出,另1人正在全力救援中。此外,還有3名人員失聯。

頻發的燃氣爆燃帶給我們的思考

現場慘狀

百度搜索“燃氣爆燃事故”,可彈出44,900,000條搜尋結果,僅選擇今年近期的幾起事故,已觸目驚心,慘不忍睹。

·2022年6月21日16時45分許,寶坻區北城東路與吳蘇路交口附近因違規施工造成燃氣洩漏,發生燃氣爆燃事故,導致23人受傷,其中3人為重度燒傷。

·2022年6月21日上午,山東泰安綠地公館一層因液化氣瓶洩露突發液化氣洩漏爆炸事故,3死10傷!

·2022年6月24日,廊坊燕郊鎮一商鋪突發燃氣爆炸,2死20傷!

·2022年6月26日上午,遼寧瀋陽渾南區古城子鎮一面館發生爆炸事故,兩層樓全部倒塌。

·2022年7月6日6時02分,吳江區盛澤鎮強武路一民房發生煤氣洩漏爆燃事件。

·2022年7月5日傍晚,廣西北海市僑港鎮一家飲食店發生煤氣爆燃事故,導致數人受傷。

……

上述事故的原因不一,有違規施工,有不當操作,有大意疏忽,……。

上述事故的發生地不同,有室外,有室內,有商鋪,有居民樓,……。

但都有同樣結果,生靈塗炭,財物盡毀,建築非塌即損,且爆燃會波及相當範圍的周邊。

燃氣確是民用炊事和取暖的主要能源,即使燃氣爆燃災難頻發,也難以被其他能源取代。燃氣也確是一次能源,披有綠色外衣,即使主要依賴進口,也難以讓位其它能源。

取代也好,讓位也罷,這是個戰略問題,是國家層面需要權衡的問題;在一次次事故之後,後續的管理和執行將更加謹慎和規範,這是主管部門或專業公司的職責和義務。

但我更關注的是被燃氣爆燃隱患包圍著的,包括我們自己的民用燃氣的使用人。

與民用燃氣使用相關的人員,包括非專業人員、非知識型人員,也不排除無知無畏無規則意識的人員和唯利是圖不計後果的人員。在這樣的情況下,民用燃氣的安全風險似乎不可完全受控。

因而有必要思考:如何避免因管理上的百密一疏造成的損失波及到自己,或因有人疏忽大意、無知無畏、唯利是圖引發的災難傷害到自己。

如何防範或避免?可能的途徑就是用電——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儘可能用電。用電廚具烹飪,用電熱水器洗浴,用電暖器或熱泵空調取暖。

電能是二次能源,除非它來自水利、風力和光伏,這一點不佔優;電能相比燃氣使用成本略高(當前各地電氣價格確如此),這一點也不佔優;用電不慎,也存在致人死傷和引發火災的風險,這一點與燃氣類似。

這就需要對兩種能源的使用風險和災害程度進行評估比較,在思考問題和決策時,應遵循兩害相權取其輕的原則。

通常人們均不具備風險成本和災害程度的專業分析能力,但會有普遍的直觀認知,即電和氣引發事故的後果:前者影響的多是一個“點”,後者波及的肯定是一個“面”;前者通常發生在有人的點位(造成觸電事故),後者則可能發生在整個供、用系統的所有點位(人財物俱損);前者發生時關聯人員相對更容易擺脫,後者則在數難逃;前者只是“平靜”的引發災害,後者在火災之前必有爆燃;前者使關聯建築物遭受損傷,後者則必是摧毀。

平心而論,在現有的城鎮規劃和住房格局下,用氣用電都是系統工程,一家一戶有何想法均改變不了什麼。

但一個關乎民生的家電產業面對頻發的燃氣爆燃事故而不能無所作為,至少不能漠然視之。至少要有奔走呼籲,雖然力輕聲微,總會有些作用,不求立現,但求潛移默化。

比如,呼籲高層建築(包括居民樓)的某一高度之上不再使用燃氣具(即不鋪設燃氣管道。當然更不允許使用罐裝燃氣);又如,呼籲新建樓宇的全電氣化試點;再如,人員密集的餐飲場所(包括樓宇底商,只要後廚與前廳或後廚與樓宇上層建築物未達到一定物理隔離的)不使用燃氣等。

這種呼籲的實現,需要立法支援;立法的推動,需要人大代表的支援;希望業內的人大代表能關注到此呼籲。

同時,家電行業能做的還包括技術跟進,產品迭代。比如,把商用電廚具做得更適合當前商用需求,把家用電廚具(包括電灶、電磁灶等)做得更加物美價廉等等。

要達此目的,有難度,需力度,也更需要改變觀念(包括企業和消費者)。

在此順便重申我之前多次倡導過的兩個觀點:

1、用技術改變消費習慣,用產品規制消費行為。

這裡的消費習慣,包括消費趨勢和消費偏好;這裡的消費行為,包括宏觀層面的和圍觀層面的。

在積極的外部因素干預下,因歷史原因形成的消費習慣是可能改變的。如燃氣灶的高猛火候,最能滿足中餐的爆炒多油類烹飪。然而技術的進步(包括對生命、健康、疾病、營養、高溫烹飪的危害及其相互關係等的研究)可能會改變不少人對爆炒多油類食品的青睞,轉而傾向於對蒸煮燜燉等低溫烹飪食品的偏好,而電灶具對此則更顯其效能優勢——透過烹飪技術(方式、工具)的改變,促使消費習慣的改變;透過產品的設計與服務,規制消費者的消費行為使之順暢地適應和接受這種改變。

2、消費市場(或消費者)已無推動消費升級的原動力

家電行業的發展(包括技術創新和產品開發),在很長時期內都是由消費市場推著走的,然而在當今社會,時過境遷,消費者想要的都能輕易得到,消費者想到的也都有人能提供,消費市場已無內生新需求的客觀條件了,消費升級已指望不上來自消費市場的推動,也指不上不知往哪升級的消費者。

如果我們的產品和服務提供商尚未意識到這一點,仍樂此不疲的滿足於當下,那將必死無疑,至少活得很艱難。

必然趨勢是:產品和服務提供商透過技術創新和產品迭代來創造新需求,領著消費(者)市場走。用新技術養成消費者的新的消費習慣,用新產品規制消費者的新的消費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