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權支配零花錢,易產生怨恨、內疚、不自信,不利於身心健康

今天逛某論壇時發現很多父母都在為了是否給孩子零用錢而犯愁,不給零用錢怕傷害孩子敏感而又脆弱的自尊心,給了零花錢又怕養成亂花的壞習慣。一部分父母提出,零花錢要給,但是要求孩子記賬,一毛錢都要有出處。就在大家都認同這個方法的時候,有個孩子留言說“每花一分錢,媽媽都要我記賬,讓我對她很反感,甚至覺得人生了無生趣”。支配零花錢被父母要求記賬,這樣做真的對嗎?到底要不要給零花錢?

無權支配零花錢,易產生怨恨、內疚、不自信,不利於身心健康

多數父母認為不需要給孩子零花錢,他們不會管理,並且會將零花錢用在不正確的地方。父母常產生以下錯誤心態:

1、小孩子不會花錢

家長直接剝奪了孩子對金錢的支配權力,不但不利於金錢觀的形成,而且會損害自尊心。雖然年齡小,但是仍有對美好事物的渴望,比如心愛的玩具、美麗的衣服。

2、你不賺錢就別花錢

家庭的經濟收入雖然來源於父母,但是孩子也是家庭的一員,這樣做容易讓孩子內心產生落差,甚至與其他小朋友比較,認為自己的父母過於苛刻,併產生否定心理,嚴重的還會產生叛逆情緒,牴觸學習。

3、小孩子有錢容易學壞

小時候金錢觀的塑造至關重要,甚至會影響到未來對金錢的渴望。正如同小時候缺乏母愛或者父愛,長大後就渴望在伴侶身上尋找父親和母親的感覺一樣。長大以後會表現為對金錢的過度渴望,甚至真的因為錢而變壞。

無權支配零花錢,易產生怨恨、內疚、不自信,不利於身心健康

其實,正確地給予小孩零花錢有助於建立金錢觀、自信心,對於日後財產的管理也有一定幫助,但是如何給零花錢?

第一、適時給錢

3歲的孩子對金錢已產生興趣,恰當地與孩子談論金錢,可以幫助孩子形成良好的金錢觀,可以考慮給孩子零花錢,並教會孩子儲蓄零花錢。

第二、固定給錢

8歲以後孩子具有一定管理能力,可以計劃給零花錢,並指導孩子如何支配零花錢。儘可能將孩子的零花錢數量控制在與同伴大致相當的水平上,不會產生優越感,也不會讓孩子產生自卑感。

第三、學會賺錢

透過自己勞動獲得報酬,讓孩子明白金錢來之不易,必須用自己的雙手獲得。但是千萬不能讓孩子產生過分的“功利主義”,甚至因此淡化親情。使其對錢產生一種狹隘而粗俗的觀念,讓孩子失去對家庭的責任感。

第四、學會存錢

鍛鍊對金錢的支配能力,培養儲蓄意識,教會孩子理財和投資。通常要求孩子把每次得到的零用錢的一部分放入不同的儲蓄罐裡,如讀書、旅遊、愛好等。學會儲存,根據自己的目標和計劃而存錢。

第五、學會花錢

如購物體驗,週末帶孩子去菜市場、超市購物實踐。並鼓勵孩子有一部分“愛心支出”,如給親人買賀卡、送小禮物、捐贈山區小朋友等。正確認識零花錢,管理和運用好手中的零花錢最重要。

無權支配零花錢,易產生怨恨、內疚、不自信,不利於身心健康

家長需要注意把孩子看成一個獨立的個體來尊重,既然給予零花錢,就要讓孩子真正的支配,如果不放心,可以少量給予或以貸款的方式給予,比如用白條代替,孩子購物時再換取現金,但是無論如何不要因為零花錢而與孩子產生隔閡,過度的強調錢的概念會導致孩子產生以下幾種心理:

1、怨恨

“為什麼我的錢讓爸媽拿著?”“什麼都是他們的,說話不算數!”

2、懷疑

“我不能支配自己的東西”“給我零花錢也沒有用,都是騙我”

3、內疚

“這是父母的錢,以後努力還給他們”“不是我的錢,我儘量不要”

無權支配零花錢,易產生怨恨、內疚、不自信,不利於身心健康

當然,小孩心理發展水平不成熟,如何選擇、決定的能力較差,有時會亂花錢,需要父母和孩子達成共識,如零用錢不能購買垃圾食品等。希望透過父母的努力,讓親子關係更加緊密,不要因為零用錢而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