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919到底對我們有多重要?

經常跑法國的同學,會注意到一個奇怪的現象,就是這個國家的人,動不動就愛罷工。

一個每週工作35個小時,一年有150天都處於放假狀態的國家,罷工跟吃飯似的,2015年罷工966次,2017年罷工712次,2019年底的反退休改革大罷工,搞成了最近幾十年來最長罷工,國營鐵路旗下的城際列車、區間快車、鐵路網等等大部分都不上班,個個跑大街上聚會去了。

C919到底對我們有多重要?

以前赴歐旅遊火熱,每次巴黎一罷工,帶團去法國旅遊的中國導遊們,就個個頭疼無比,不知道該把遊客往哪放。

非常讓人想不通,法國連這種基礎執行部門的人都愛罷工,這麼愛折騰,怎麼還那麼富裕?

那些說因為法國自由、寬容、個性解放等原因的,都是本末倒置。

就跟那些喜歡說老外沒有辦公室政治,老外沒有心機一樣,是傻白甜才有的想法。

法國能這麼折騰,是因為他們有一整套高利潤產業在全球賺錢,

是這些錢使國內居民生活富足,能應對他們折騰來折騰去。

世界各國的計程車司機、服裝店售貨員、物業管理、酒店前臺等等職業,他們所創造的社會價值本質是一樣的,決定他們收入差別的,是這個國家創造高利潤產業的人,是這些人拔高了政府收入和社會整體待遇。

許多中國文人常年受到西方意識形態影響,以為一切的原因是體制,其實核心是高階產業佔比,他們只看到普通法國人在罷工,看不到厲害的法國人在賺錢。

比如造船業裡頭最賺錢的LNG船,中韓兩國都得向法國人交專利費,法國一家550人的GTT公司,依靠薄膜型貨艙圍護系統技術,中韓每艘LNG船他們要收取5%的費用,因此在給員工們付完高薪後,每年純利仍在一到兩億歐元。

比如法國人強大的化妝品公司,蘭寇、迪奧、香奈兒、碧歐泉、赫蓮娜、嬌蘭、歐萊雅、雅漾等等,佔據全世界25%的份額,只做高利潤的中高階產品,使歐萊雅集團2021年銷售額達322。8億歐元,純利潤61。6億歐元。

又比如在法國成立的空客,現在由法國、德國、西班牙、英國共同持股,去年營收521億歐元,盈利42億歐元。

法國的軍工、汽車、能源、高鐵、核電、航天等等高階產業均是世界一二流,這些才是法國真正的支柱,是那些基層崗位動不動敢罷工,還能過上好日子的底氣。

比較上面的資料,會發現空客這麼大一家公司,好像還玩不過搞化妝品的歐萊雅,那為什麼中國對大飛機C919看得這麼重要?為什麼不先發展化妝品產業?這個錢看起來掙得更輕鬆些。

主要是兩大原因,一是搞大飛機屬於國家戰略型產業,比如要是打起仗來了,化妝品毫無用處,這個事關國家生死;另一個是大飛機產業鏈極長,航空專案十年後,給當地帶來的效益產出比為1:80 ,帶動就業是1:12,核心技術衍射到相關產業,還能達到1:15的帶動效應,加速新材料、電子資訊、自動控制等多領域的進步和產業升級。

化妝品產業利潤也很高,銷售規模也大,2021年達到了5429億美元,但其上下游產業鏈太短,只有上游的原材料、中游的生產供應、下游的銷售幾大環節,能提供的就業崗位有限,不符合中國作為人口大國的需求。

我們平時接觸到的奢侈品、化妝品不是我們不想拿下來,而是做事情講究輕重緩急,以舉國之力去攻堅的事物,最好是能收益更大更長遠的產品。

二戰後全球工業製造越來越精密,產品越做越細,製造一輛汽車,需要一萬多個零件,一架波音747飛機,需要幾百萬個零件,一艘航母,比如中國的002航母,就有8億個零件,尼米茲號航母大概有10億個零件。

二戰時的航母跟今天的航母相比,其製造難度壓根不是一回事了。

我在四川時,參觀過給中國航天提供一部分零配件的某家工廠,那家工廠小几百號人,熟練技工能拿兩萬一個月,高中學歷的普通工人也有七千一個月,這就是航天細分產業帶來的就業機會。

中國的C919一共有幾百萬個零件,圖紙七萬多張,需要300多工人花一年多時間才能總裝完成,這些零件帶來的上下游就業將會多可觀?

那有人說,C919的部件國產率不高的,只有60%,大量配件是從國外採購,中國就是造了個殼子,也就是組裝機,談不上是真正的國產大飛機。

說這種話的人,都是生活中消極慣了的人,咱不用正眼看他。

飛機殼子全世界也就中美英俄法幾個國家能造,技術含量極高,本身就是造飛機的核心技術之一,光是鋰合金、鈦合金的材料,機身氣動外形,都牽涉到102項關鍵技術,需要科研人員一點一點攻克。

再說零部件從國外採購,這在業內本身就是很正常的事,全世界所有的飛機制造公司都這麼幹,現在零配件搞得這麼細,沒有哪個國家可以單獨完成所有產業。

按空客2021年公佈的供應商目錄,他們一共有4508個供應商,分佈在全球49個國家,其中法、德、美、英、西、加、中是最大供貨來源,中國供應商一共有107家,其中天津20家,江蘇15家,北京14家,上海12家,陝西10家,空客的機翼部件、尾翼、客艙門、維修工具有四分之一來自中國,天津還有空客A320的總裝線。

波音在全球一共則有900家供應商,分佈在全球70多個國家,主要供應商是日本英國義大利,其中B787的零部件35%來自日本,777的20%由三菱、川崎、富士重工負責,另外中國也有35家公司給波音提供配件,浙江舟山就能搞定波音737MAX的內飾和噴漆。

難道說空客就不是真正的歐洲飛機?波音就不是真正的美國飛機?

空客和波音從幾十個國家購買零配件叫全球產業鏈,中國從外國購買40%的零部件就叫“造了個殼子”?這是什麼自卑自賤的心態?

那挑刺的人一邊嗑著瓜子一邊抖著二郎腿,又坐在那吧唧吧唧挑毛病了,說C919就是個組裝機,也就是個航空業的聯想,搞不定核心航空發動機,算什麼自產大飛機?配跟空客和波音比嗎?

進步不小啊小赤佬,會說航空發動機這個詞了,真難為你百度了。

沒錯,C919的發動機確實不是國產的,現在用的是美國和法國合作研發的LEAP-1C型渦扇發動機,不僅僅是這個發動機,C919上使用的照明系統、防火系統、駕駛艙控制系統、電源系統、過熱保護系統、液壓系統、除冰系統、風擋雨刮系統、燃油系統、油箱惰化系統都由不同的美國公司提供。

美國製裁我們時,我們的發動機和以上系統就差點斷供,才推遲了C919的首飛和交付時間。

但上面提到的很多東西並不是今天的中國造不出來,而是為了達到國際標準,為了取得適航證而向他們購買的。

至於C919的發動機,我們暫時是在使用別人的,不過按商飛釋出的訊息,我們的長江CJ-1000A發動機也快研發成功,預計最快到2025,最遲到2030年,C919就可以換上國產發動機。

除了發動機,我們的航空輪胎其實也是被國外壟斷的,米其林、普利司通、固特異和鄧祿普這四家強強聯手,一起統治著航空輪胎市場。

為了突破這項技術,廣州在去年年底搞了個航空輪胎大科學中心,共投資 17億元,一共有7套動力學科學裝置,500多名科研人員,19家單位參與,正在夜以繼日攻關航空輪胎的基礎原材料和適航標準,預計在兩年後,C919就能用上我們國產輪胎。

2022年9月30日,C919獲得中國民用航空局頒發的型號合格證,將於2022年底交付首架飛機。

去年波音交付商用飛機340架,空客交付了611架,壟斷100座以上商機市場,以後,將有中國的C919參與進來。

目前C919共收到國內28家客戶的815架訂單,共價值5567億。

目前C919目標單價是0。99億美元(可能有還價空間)、空客A320neo是1。1億美元,波音737MAX8是1。22億美元,由於是新飛機,使用了大量新技術和新材料,比競爭對手有一定優勢。

未來二十年,全球一共有4萬架新機交付,全球共有6。1萬億美元大市場,光是中國差不多每年有三四百架新增客機,能讓C919每年接到近700億左右的訂單。

C919正在努力獲取歐洲EASA和美國FAA的適航申請,為將來賣到全球做準備,不過美國這邊期望不大,歐洲可能性較高。

就算拿不到歐洲的適航證,國內市場養活我們的大飛機產業也是足夠的。

C919由清華、上交、北航、西工大等36所高校,前後共有20萬人參與研發,再由商飛設計,成飛、西飛、沈飛、哈飛、昌飛、洪都、西子航空等共同製造,再由商飛總裝完成的。

搞定這款大飛機,涉及到70多個學科和工業領域,帶動了全國龐大的產業群和就業機會。

世界工業發展得越精細,對我們其實越有利,畢竟中國擁有大量的受教育人口和理工科人才,這種動不動需要集幾十萬人的力量才能建設起來的事業,只有美國和歐洲,再加今天的中國能辦得到了。

以前總結蘇聯和美國的競爭時,我說過蘇聯和中國翻臉的時候,就註定蘇聯一定會敗於美國。

因為失去了中國的支援,蘇聯加上盟友全部的支援,將人口和資源用到極限,也不可能在工業上追上美國。

蘇聯所代表的華約,將4億人動員到盡頭,其生產的工業零件,也追不上美國所代表的北約的一半,其發電量、糧食生產、汽車產量、外貿資料一直被美國牢牢壓制。

中國現在有14億人口,且每年有大幾百萬到上千萬大學生畢業,投入到工業生產當中,所以我們才能調集人力物力,攻克一個個難關。

光伏、大飛機、航母、電動車都是這樣一個個拿下來的。

以前寫電動車產業時,我說過我們爭取在未來十年,把日本500多萬的汽車崗位搶過來,讓國內有更多人能從事年薪30萬左右的工作。

大飛機的道理也是一樣,就像我在四川看到的那家航空配套工廠一樣,C919生產的越多,就有更多的工業師傅,拿到30萬左右的年薪,也能讓更多中國人生活得更好。

只有將這些能提供大量高薪就業的產業拿下後,我們才會有足夠的消費能力,養活更多人去拿下化妝品、奢侈品、藝術品這些高利潤細分行業。

現代大國想要做到國富民強,都是這樣啃硬頭一個個啃過來的,我國的大飛機產業,只是其中一小塊要啃的硬骨頭,但肯定不會是最後一塊硬骨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