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將用身體替趙匡胤擋箭,趙匡胤上位後,為何卻第一個殺了他!

自古以來,帝王之心,鬼神莫測。相比於劉邦、朱元璋這類辣手無情的帝王,北宋開國皇帝,宋太祖趙匡胤的名聲要“仁慈”的多,趙匡胤對待臣下寬厚,有“杯酒釋兵權”,不濫殺功臣,立“太祖誓約”,要求後代子孫不得殺士大夫等等。但是,趙匡胤冤殺救命恩人、開國功臣張瓊之事,始終是他“仁慈”之名下的一大汙點,充分體現了他的冷血。

猛將用身體替趙匡胤擋箭,趙匡胤上位後,為何卻第一個殺了他!

都說趙匡胤是黃袍加身、篡位自立,其實他建立宋朝付出的努力,一點也不次於其他朝代開國皇帝。因為趙匡胤原來就職的後周,並不是一個大一統王朝,而只是五代十國時期眾多小國的一員。趙匡胤登基稱帝后,費盡周折,歷經苦戰,先後掃滅北漢、南唐等眾多割據小國,才建立起大宋王朝。

趙匡胤在宋代史書中被稱為“藝祖”,武藝超群,“太祖長拳”以實戰性著稱於世,少林寺也對太祖長拳另眼相看,公開承認太祖長拳為少林武功最大的別枝。趙匡胤首創的“太祖盤龍棍”伴隨他打遍天下,簡練實用,至今仍然為各大門派密珍保留,鮮有得見真容。趙匡胤自恃武功,迎著刀山箭雨衝鋒陷陣,是家常便飯。

猛將用身體替趙匡胤擋箭,趙匡胤上位後,為何卻第一個殺了他!

《宋史》記載,顯德年間,趙匡胤帶兵南下,攻打南唐。彼時的南唐實力還十分雄厚,趙匡胤大軍圍攻南唐壽春城時,遭到南唐拼死反抗,壽春城外的護城河十分寬闊,成為趙匡胤大軍的巨大障礙,戰事陷入膠著。某天夜間,趙匡胤帶了幾個親信乘舟進入護城河勘察地形,不想驚動了城頭敵軍,頓時箭如雨下,射向趙匡胤的小船。

趙匡胤身在船上,無處躲避,眼看就要被射成刺蝟。危急時刻,身邊親信張瓊挺身而出,“以身蔽之”,屹立在趙匡胤前面,用自己的胸膛為趙匡胤擋住了箭雨,趙匡胤倉皇上岸得以活命。而張瓊身中數箭,昏死過去,經急救才僥倖保住小命。張瓊因此深得趙匡胤信任,後來更是把最為重要的一支部隊,宮廷禁軍交給他來掌管。可惜事無圓滿,這對君臣的生死之交,最終還是以悲劇結尾。

猛將用身體替趙匡胤擋箭,趙匡胤上位後,為何卻第一個殺了他!

趙匡胤上位後,循序漸進的開始收回武將們的軍權,在確認他們沒有威脅後,他也沒向這些功臣們舉起屠刀。張瓊忠義有嘉,忠心耿耿,趙匡胤對他很是看重。奈何張瓊性情過於暴躁(“性暴無機,多所凌轢”),經常打罵屬下,且沒有心機,口無遮攔,這些都為他的悲劇埋下了導火索。

張瓊手下有個軍官叫做史珪,擔任馬步軍副都頭,還有個人叫做石漢卿,擔任散員指揮使。這兩個人也是趙匡胤的親兵出身,經常越級向趙匡胤打小報告,宋太祖很需要這種人,史珪、石漢卿得到宋太祖信任,十分驕橫。張瓊很鄙視這種人,對他們“多所凌辱”,蔑稱他們為“巫媼”。史、石二人懷恨在心,串通了一批人,向趙匡胤誣告張瓊:

猛將用身體替趙匡胤擋箭,趙匡胤上位後,為何卻第一個殺了他!

“二人銜之切齒,發瓊擅乘官馬,納李筠隸僕,畜部曲百餘人,恣作威福,禁軍皆懼;又誣毀太宗為殿前都虞候時事。”兩人誣告張瓊曾經擅自將皇帝的馬騎出宮,又收攏反賊李筠的僕從,私下養了百多死士,儼然就是要謀反。這樣的話使得趙匡胤惶恐不安,趙匡胤自己本身就是禁軍謀反,而張瓊此時也是禁軍統領,趙匡胤十分不安。

乾德五年(967年),趙匡胤下詔於金殿之上審問張瓊。張瓊無辜蒙冤,自然很委屈,不肯認罪。但“眾口鑠金積毀銷骨”,趙匡胤信以為真,在他默許下,奸人石漢卿趁機拿鐵撾亂打(以鐵擊其首),張瓊被打得血流如注,但誓死不說軟話。趙匡胤大怒,改交御史審問張瓊,張瓊自知難逃一死,行至明德門解下腰帶,託獄吏轉交他的母親。

猛將用身體替趙匡胤擋箭,趙匡胤上位後,為何卻第一個殺了他!

不久,張瓊被賜死於開封城西井亭。事後有司衙門抄沒張瓊家產,出乎趙匡胤意料的是,發現張瓊“家無餘財,止有僕三人”,才知道錯怪了張瓊。趙匡胤大為震驚,斥問石漢卿:‘’汝言瓊有僕百人,今何在?‘’漢卿曰:‘’瓊所養者一敵百耳。‘’這顯然是無賴口吻,但奇怪的是,宋太祖的反應很冷血,他只是將石漢卿大罵了一頓,竟然沒有懲罰史、石二人。

後來趙匡胤下令厚葬張瓊,並且善待其家屬,加官進職。作為皇帝的趙匡胤,兵變出身,一聽到武將做大、圖謀不軌,一貫寬厚仁慈的宋太祖立刻化身冷血狂魔。所謂“寧可錯殺三千,不可使一人漏網”,張瓊就屬於那個被錯殺的倒黴鬼!

(參考資料:《宋史·太祖本紀》等)

喜歡歷史的朋友請點一下關注!圖片來自網路,如有錯誤,還請指正!歡迎大家留言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