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三國演義》中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在正史上卻能與曹操叫板

兗州各地皆叛,唯有三城堅守,具體原因我們在昨天已經分析過了。

我們今天需要解釋的問題就是:在僅存三城的條件下,曹操僅用時一年,就收復了兗州全境。張邈全家被殺,陳宮倉皇逃竄,曹操是怎麼做到這一切的呢?

他是《三國演義》中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在正史上卻能與曹操叫板

我們有一種錯覺,那就是在討伐董卓失敗後,曹操就與袁紹分道揚鑣了。但實際上,曹操與袁紹一直都保持著戰略伙伴關係。曹操之所以能平定兗州之亂,主要也是因為有袁紹的支援。

曹操攻打徐州時,袁紹派朱靈等人率軍去援助曹操。在兗州之亂時,朱靈等人也在幫助曹操打呂布。之所以說朱靈等人,是因為朱靈從此就歸順了曹操,而其它將領則都回到了袁紹身邊,所以他們的姓名我們暫時無從查證。

史書上對於袁紹如何幫助曹操記載不多,原因是因為曹操最後成為了魏國的太祖武皇帝,史書有所隱瞞。但透過一些旁證我們可以得知:袁紹多次相助過曹操,而最大也最重要的一次相助,就是幫助曹操平定了兗州之亂。具體證據就是:袁紹請臧洪率軍前往兗州。

他是《三國演義》中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在正史上卻能與曹操叫板

曹操之所以能平定兗州之亂,與臧洪進入兗州是密不可分的。因為臧洪進入了兗州之後,呂布和張邈陳宮制訂好的戰略計劃受到了極大的影響。

對於只看過《三國演義》的人而言,臧洪就是一個無足輕重的小角色。但對於熟悉《三國志》的人而言,就能很清楚地瞭解,臧洪在當時是一個不遜於袁紹和曹操的亂世梟雄。這樣一位亂世梟雄受袁紹委託前往兗州,而且是給曹操拉偏架,對呂布張邈陳宮的影響極大。

翻開整個三國曆史,最有浪漫氣息的英雄人物就是臧洪。田疇與臧洪放在一起,也會黯然失色。

臧洪的部屬們在必死的背景下,沒有一個人願意舍他而去。臧洪被殺的時候,依然有人願意和他共赴黃泉。很多人說:臧洪敗得慘烈,死得悲壯。

張邈和他的弟弟張超都認為臧洪是海內奇人;兗州刺史劉岱和豫州刺史孔伷將臧洪引為知己;討伐董卓時,關東諸侯彼此不服氣,於是大家提議由臧洪擔任盟主(後為袁紹);袁紹見到臧洪後,佩服他的才華,請他代理青州刺史。

從上述內容可以得知:臧洪的軍政地位和人格魄力,絕不比曹操劉備等人低。

他是《三國演義》中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在正史上卻能與曹操叫板

東郡是兗州的一個郡。曹操在出徵徐州前,任命夏侯惇為東郡太守,看管整個兗州。張邈陳宮反叛後,夏侯惇被活捉。袁紹就請臧洪前往兗州,就任東郡太守。

臧洪率軍進入兗州之後,兗州立刻形成三足鼎立之勢:曹操、呂布(陳宮張邈)和臧洪,三方都無力全面接管兗州。但這顯然對曹操非常有利。如果臧洪不進入兗州,東郡肯定就讓呂布佔據了。

臧洪的存在,阻止了呂布等人全面接管兗州。

袁紹讓臧洪進入兗州,也並非是想幫助曹操奪回兗州,而是想趁勢把兗州收到自己手中。因為此時的曹操已是窮途末路,袁紹稍加運作,曹操從此以後就有可能會以袁紹的部屬身份出現。張邈與袁紹也有很深的淵源,只要袁紹利用曹操和臧洪把呂布趕出兗州,就有可能把曹操、臧洪和張邈全部收為己用。

袁紹的這個戰略目標,一度都有實現的的可能性。因為曹操局勢最危機的時刻,甚至一度想把自己的家眷送到鄴城(袁紹的大本營)。

他是《三國演義》中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在正史上卻能與曹操叫板

可惜袁紹看錯了臧洪。

因為臧洪是受袁紹委託前往兗州的,所以袁紹以為臧洪已經心甘情願地為自己效力了。但臧洪成為東郡太守之後,既沒有幫助呂布等人,也沒有幫助曹操。而是趁著兗州三足鼎立的時候,大力發展自己的勢力。

曹操有了喘息之機,立刻就開始著手收拾呂布等人。臧洪看到曹操氣勢洶洶,呂布等人可能頂不住,就偷偷聯絡了張超(張邈的弟弟)。

但沒有袁紹的首肯,臧洪也不敢貿貿然地對付曹操。因為袁紹在臧洪的背後,如果袁紹趁此良機襲佔東郡,臧洪就沒有立足之地了。

在這種背景下,臧洪始終無法堅定地與張超站在一起,而曹操很快就把陷入敗亡之中的張超滅掉了。隨著張超的滅亡,曹操順利地開始了收復兗州全境的工作。這樣一來,臧洪的處境就比較尷尬了。因為曹操既然已經有能力收復兗州全境,就沒有理由允許臧洪繼續留在兗州境內。

在這種背景下,臧洪似乎只有兩條路:

一條路就是給曹操當部屬;另一條路就是給袁紹當部屬。但臧洪是一個心比天高的人,所以他拒絕了這兩種選擇,一心要自立門戶。

他是《三國演義》中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在正史上卻能與曹操叫板

臧洪公開發表演講:張超是我的朋友,曹操殺了張超全家,我決定跟曹操誓不兩立。袁紹阻止我救張超,讓我陷於不義之中,所以我也決定和袁紹誓不兩立。

在當時,關東的格局並未塵埃落定。劉備和呂布尚且有機會參與角逐,臧洪回有這樣的想法,我們也不必感到意外。

但是臧洪的運氣並不太好。

袁紹得知了臧洪的作為之後,立刻率軍攻打臧洪。袁紹圍著東郡打了一年多,還是沒打下來。但此時的東郡早已窮途末路,大軍斷糧,臧洪甚至殺了自己的愛妾,將人肉分給眾將士。

陳壽寫的《三國志》以簡潔見長,甚至於簡潔得有些簡陋。但竟然把臧洪在絕境時寫給袁紹部屬陳琳的一封極盡煽情的長信全文錄入,實在是非常罕見的。

袁紹俘虜臧洪後,希望臧洪能投降自己,因為臧洪在兗州有著巨大的影響力。如果臧洪投降了袁紹,在袁紹與曹操決戰時,就可以隨時藉助臧洪的影響力深入兗州。但是,臧洪硬死不降,袁紹只能殺掉臧洪。

他是《三國演義》中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在正史上卻能與曹操叫板

臧洪為什麼寧死不降呢?

對於有所追求的亂世梟雄而言,一生的努力就是為了建功立業。臧洪已爬到了一個高度,如果他在這個高度上死了,他們的形象就定格了。而如果臧洪忍辱活下來,他的形象就徹底毀了。

亂世之中,最為可恨的就是這種為達目的寧願伏屍百萬流血千里的所謂“大英雄”。

因為在他們的心中,沒有留下一點空間,用以容納整天被他們掛在嘴邊的“人民”。

他是《三國演義》中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在正史上卻能與曹操叫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