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緣口碑急轉直下,姜昆時代儼然沒落,是大勢所趨還是同行太強

人緣口碑急轉直下,姜昆時代儼然沒落,是大勢所趨還是同行太強?

姜昆老師為相聲做了什麼貢獻?姜昆老師對相聲的貢獻還是挺大的,不出意外,他會是相聲的最後一位大師,會被寫入史冊,但是還是出意外了,這個意外叫郭德綱。

人緣口碑急轉直下,姜昆時代儼然沒落,是大勢所趨還是同行太強

今天我們從客觀的角度聊一下姜昆,瞭解一下他對相聲的貢獻和如今的口碑,從相聲演員到曲協主席到底有什麼變化?別看現在的郭德綱是紅遍國內。但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姜昆相聲的影響力並不比現在的郭德綱弱。

人緣口碑急轉直下,姜昆時代儼然沒落,是大勢所趨還是同行太強

稍微有點年齡的觀眾都是先認識了姜昆,後知道郭德綱。儘管那個年代風起雲湧,但能看出姜坤似乎並不太熱衷於政治,他只熱衷於自己的文藝愛好,在偏遠的黑龍江部隊,人們更是拿姜昆當個寶。那個年代沒有相聲大賽的黑幕,他費了很大勁才把姜崑調進中央說唱團。

人緣口碑急轉直下,姜昆時代儼然沒落,是大勢所趨還是同行太強

我想姜昆的出名應該全靠自己的熱情和努力,當年和李文華,唐傑宗合作的作品都是精品。記得《如此照相》就是姜昆自己寫的。馬季也在回憶錄裡盛讚姜昆的創作能力,因為姜昆他接受的不是那種傳統相聲教育,也不是從小就學藝的相聲演員,他是在新時代的相聲教育下成長起來的相聲演員,他說的是時代需要的相聲作品。

都是充滿了諷刺的意味,姜昆和唐傑宗合作的期間,他的事業達到了人生最高點,初出茅廬的稚嫩和激情都消退了,形成了比較穩健的颱風,逐漸開始了演而優則仕的道路,擔任了曲協的副主席。然後是今天的曲協主席。

人緣口碑急轉直下,姜昆時代儼然沒落,是大勢所趨還是同行太強

姜昆對相聲的貢獻大嗎?說實話是很大的,他自己出錢成立過專門的相聲網站,也是這一個網站在陰差陽錯地成就了德雲社和郭德綱,他修正了很多相聲集選,參與出版過《中國傳統相聲大全》的資料和書籍,他也支援拍攝有關於相聲文化的紀錄片。

人緣口碑急轉直下,姜昆時代儼然沒落,是大勢所趨還是同行太強

或許可以這樣說,如果沒有郭德綱的突然崛起,百年之後,然後這就是當代對相聲貢獻最大的人,就貢獻來說,他在八九十年代的影響力與郭德綱如今不相伯仲。很多作品針砭時弊,諷刺幽默,他是說諷刺相聲起家的,但是可惜現在進了體制,也不得不按照體質做事。

馬季一身絕活、柳興柳樣樣都不錯,千頃地一棵苗說的就是他,但是他沒有傳給大徒弟姜昆,姜昆只繼承了些無關痛癢的小技藝而已,而且繼承了這麼種說法,我們的相聲不是為了觀眾準備的,是為了電視螢幕準備的。

人緣口碑急轉直下,姜昆時代儼然沒落,是大勢所趨還是同行太強

就人品思德來說,姜昆沒利用自己的資源捧女兒進娛樂圈,一直在幫助提攜有能力的人。早期的時候,姜昆對相聲的貢獻是巨大的,也是可以載入史冊的,但是近來年姜昆的相聲確實是日落西山。特別是採用了不可取的方式,以贈票和送票的方式來吸引觀眾。

人緣口碑急轉直下,姜昆時代儼然沒落,是大勢所趨還是同行太強

說實話,本人無意抹黑德藝雙馨的老相聲演員,但作為曲協主席的姜昆,在極力的反三俗之外,是不是該考慮下現在的觀眾為什麼喜歡德雲社的相聲呢?是觀眾越來越三俗?還是主流相聲演員真的不給力呢?

人緣口碑急轉直下,姜昆時代儼然沒落,是大勢所趨還是同行太強

我覺得還是大環境所致,電視相聲越來越受到限制,絕大部分相聲演員的創作和表演都陷入低谷,再加上姜昆很後來開始走上仕途,沒有了普通生活,也就沒有了面向大眾的創作。姜昆代表的是什麼?其實幾乎所有人都明白,不管他對相聲的貢獻大於小,但是他是代表了體制內相聲的典型。

人緣口碑急轉直下,姜昆時代儼然沒落,是大勢所趨還是同行太強

年輕時的鋒芒已經沒了,變成了標準的內部人。大多數人對姜昆的反感來源,並不是那些捕風捉影的做法,而是後期的不作為,現在批評姜昆的大多是年輕人,人都有過五關斬六將,揚名之時,也會有走麥城的時候。

人緣口碑急轉直下,姜昆時代儼然沒落,是大勢所趨還是同行太強

姜昆在80年代是家喻戶曉的笑星,隨著經濟發展,他的能力跟不上時代了,相聲走向沒落,而郭德綱又在煉獄後的崛起給相聲帶來了活力。這是與時俱進,兩個人是兩個時代的相聲領頭人,都有過人之處。

人緣口碑急轉直下,姜昆時代儼然沒落,是大勢所趨還是同行太強

如果沒有郭德綱橫空出世,姜昆作為最後一位相聲大師,將緩緩關上相聲的大門。很多年後,人們說起相聲,都會想起姜昆老師,人們會由衷地讚一句他是相聲最後的守墳人。關於姜昆一人,你有什麼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