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為何不除掉呂后,以保障戚姬母子安全?

戚夫人是劉邦沛縣起兵後得到的一位美女,有時還被戲稱為“小三兒”。為何會有這個稱謂呢?因為她是劉邦有記載的第三個女人,心計頗多,總想讓自己和兒子“更上一層樓”,所以聯想現實種種,那個稱呼似乎恰如其分。

劉邦為何不除掉呂后,以保障戚姬母子安全?

(戚夫人劇照)

其實,戚夫人之行為無可厚非,只要成為皇帝的女人,就沒有不想變換身份的,何況她有兩項重要的資本,一是美貌,一是生了一個“類”劉邦的兒子。

戚夫人不僅人美,且猶善舞蹈,一曲“翹袖折腰”跳得登峰造極。那姿態翩翩如蝶,婀娜似燕,髣髴兮若輕雲之蔽月,飄搖兮若流風之迴雪,令劉邦如痴如醉。劉邦一生閱女無數,而配享“三千寵愛於一身”的只有戚夫人。

劉邦為何不除掉呂后,以保障戚姬母子安全?

戚夫人生的兒子叫劉如意,光看名字就知道來頭不下。劉邦一共有八個兒子,長子劉肥、次子劉盈、三子劉如意、四子劉恆、五子劉恢、六子劉友、七子劉長、八子劉建。看過這些名字之後,有何感想?“劉如意”三字是不是有種鶴立雞群的感覺?所謂“如意”,自然就是稱心如意,按劉邦的原話:此子類我!試問,天下哪個做父親的不希望兒子如自己一樣英俊瀟灑,風度翩翩,叱吒風雲呢?

兒子類父,本人受寵,這對於戚夫人來說便意味著一種新的可能,即兒子當皇帝,本人榮升皇后。何況,這麼誘惑的東西,是人就抵抗不住。所以戚夫人認為,非常有必要向呂后進攻,去搶回屬於她們母子二人的東西。殊不知,宮廷之中險象環生,步步驚心,十步一殺。如戚夫人一樣懷揣夢想的妃嬪太多了,她們如飛蛾一樣撲向皇后的寶座,最終無不被燒得灰飛煙滅。

劉邦為何不除掉呂后,以保障戚姬母子安全?

所以,有些理想註定無法顯示,疲於奔命之後,多是徒勞無功,或誤了卿卿性命,只有少數踩倒別人,烏鴉變了鳳凰。戚夫人就屬於多數的那一類,不但沒有成功,而且下場很慘,歷史上第一“人彘”就是用她的身體做成的,索性還得了一個“廁神”的名號,既啼笑皆非,又唏噓嘆息,因為“人彘”最終是死在廁所裡的。

值得一提的是,劉如意居然死在了戚夫人的前頭。劉邦生前,封劉如意為趙王。劉邦去世後,呂后先是把戚夫人關在永巷做了“舂米夫人”,後用調虎離山之計將劉如意挾持到京城。皇帝劉盈知道弟弟凶多吉少,於是同吃同睡,寸步不離,可後來還是被呂后鑽了空子。一天,劉盈早起打獵,劉如意尚在熟睡,劉盈不忍叫醒弟弟,結果回來後只看到了一具七竅流血且冰冷的屍體。原來呂后趁機給劉如意灌下了毒藥。

劉邦為何不除掉呂后,以保障戚姬母子安全?

劉如意劇照

那麼劉邦為什麼不處死呂后,來保障戚夫人母子的安全呢?

這個原因很複雜,首先我們應該也瞭解呂后為劉邦做過什麼,其次還得知道呂后將來能為劉邦做什麼,當弄清楚了呂后的作用時,所有疑惑也就水落石出。

劉邦得到戚夫人時已經是義軍頭領,所以有擁三妻四妾的資本,只是苦了“老大”呂雉(呂后)。

從嚴格意義上講,呂后算不上是“老大”。劉邦的第一個女人是個寡婦,曹姓,名字不詳,所以被稱作“曹氏”。劉邦和曹氏相處的時間不短,二人還生有一子,也就是後來的齊王劉肥。

劉邦為何不除掉呂后,以保障戚姬母子安全?

(曹氏劇照)

劉邦取呂后為妻之後,曹氏自然“退居二線”,孩子丟給了劉邦。劉邦將孩子交呂后撫養,於是,呂后在沒有生孩子之前就有了一個“兒子”。

呂后本名呂雉,她是劉邦明媒正娶的女人,嫁劉邦時才二十多歲,而劉邦已經年過四十,正兒八經的“老牛吃嫩草”。婚後,呂雉先後生下一女一子,女兒就是後來的魯元公主,兒子就是漢惠帝劉盈。

劉邦為何不除掉呂后,以保障戚姬母子安全?

(呂雉劇照)

其實呂后嫁給劉邦並沒有享福,反倒罪沒少受,活兒也沒少幹。劉邦不喜歡幹農活,四季勞作及家務全靠呂后操持;劉邦縱苦役躲進芒碭山後,官府便將呂后關入監獄,差點丟了性命;劉邦起兵之後,呂后留守沛縣大本營,每天過得擔心吊膽;彭城之戰後,呂后等人又被項羽抓了俘虜,28月之後才獲釋;劉邦稱帝之後,又忙於平定異姓諸侯叛亂,呂后又擔負駐守京師的重任;劉邦不忍心誅殺韓信、彭越等人,呂后為之代勞。

綜上所述,呂后同劉邦既是患難夫妻,又是政治盟友,而且勞苦功高,這就是劉邦不處死呂后的主要原因。

劉邦為何不除掉呂后,以保障戚姬母子安全?

另外,不光是呂后為劉邦赴湯蹈火、兩肋插刀,就連他的兩個哥哥呂澤、呂釋之也是鞍前馬後、出生入死。彭城之戰後,如果不是大兄哥的資助,很難想像劉邦還能東山再起。所以才有觀點認為,漢朝的江山至少有呂后家人一半的功勞。這樣一來,劉邦殺呂后便有了“投鼠忌器”的顧慮,他必須考慮呂家勢力的存在。如果殺掉呂后,必然引火燒身,即便擺平呂家人,到頭來不過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得不償失。這就是劉邦不處死呂后的第二個原因。

劉邦為何不除掉呂后,以保障戚姬母子安全?

劉邦劇照

第三個原因,也是最重要原因,那就是隻有呂后能在劉邦死後主持朝政大局,否則漢朝前途未卜。劉邦還鄉後,與眾鄉親開懷暢飲,其間即興創作《大風歌》,劉邦邊唱邊流下眼淚。劉邦一生放蕩不羈,哭鼻子不是他的性格,可是那一次卻像個林黛玉,可見他對身後事的憂慮。因為當時的漢朝“內憂外患”,消滅英布,等於異姓諸侯王集團勢力的瓦解,可是漢朝還面臨外有匈奴虎視,內有功臣集團居心叵測的困境。這個難題如何應對?靠戚夫人行嗎?戚夫人連只螞蟻都不敢踩,怎麼可能應對了如此複雜的局面,所以必須得強勢的呂后出面。

劉邦為何不除掉呂后,以保障戚姬母子安全?

呂后劇照

事實上,呂后不僅巧妙應對了匈奴的挑釁,而且還讓漢朝平穩度過了最危險的“瓶頸期”,將漢朝推上良性發展的軌道。呂后剛去世,周勃、陳平等功臣集團就發動政變,擁立了劉恆稱帝。如果由戚夫人掌控朝政,功臣集團還會等15年嗎?大漢王朝可能早就不復存在了。

結束語:

總之,這是一個要江山和要美人的選擇,殺掉呂后,戚夫人可以活命,但江山沒了;留下呂后,戚夫人沒命,江山社稷保住了。劉邦會怎麼選?像周幽王那樣的傻瓜恐怕也沒幾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