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緯恆潤高額存貨或無銷售合同支撐,董事長日常消費要靠借?

【環球網零度觀察】北京經緯恆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綜合型的電子系統科技服務商,主營業務圍繞電子系統展開,專注於為汽車、高階裝備、無人運輸等領域的客戶提供電子產品、研發服務及解決方案和高級別智慧駕駛整體解決方案。

根據公開資訊披露,經緯恆潤的創始人股東吉英存為了認購經緯恆潤的增資股份,在2017年向梁俊借款2500萬元;隨後在2018年1月,吉英存向經緯恆潤原股東曹旭明、崔文革、張秦合計借款1026萬元用於歸還梁俊借款,同期吉英存向梁俊還款2309萬元;截至 2021年4月30日,吉英存存在合計約 5140萬元大額負債。

梁俊曾於2001年至2017年期間就職於證券公司,從事投行業務,後從證券公司離職之後,經緯恆潤及吉英存基於對梁俊在投融資以及上市方面專業能力的認可,聘任其為公司的兼職顧問。

在吉英存歸還梁俊借款的同期,也即2018年1月,梁俊任職的寧波鈦銘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所管理的基金登豐投資在基金業協會辦理了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備案,隨後在2018年4月出資3000萬元認購經緯恆潤1%的增資股權,對應經緯恆潤投後30億估值。上述事項相當於,吉英存歸還梁俊的借款,又以梁俊操盤基金對經緯恆潤增資的方式迴流到吉英存實際控制中;至於上述增資行為,是否與此前吉英存向梁俊借款事項有關,經緯恆潤並未接受記者採訪。

另據《申請檔案的稽核問詢函之回覆報告》,截至 2021年4月30日,吉英存存在合計約 5140萬元大額負債,同時也披露到截至2020年末,吉英存賬戶餘額約1900萬元,但並未提及吉英存對於其個人所負擔的大額債務是否有償還能力,以及是否嚴重依賴於經緯恆潤上市後股份質押或套現。

經緯恆潤高額存貨或無銷售合同支撐,董事長日常消費要靠借?

不僅如此,在吉英存的借款用途資訊披露中,涉及到一條“作為擔保人代北京小車匠資訊系統有限公司向發行人歸還借款約211萬元”。公開資訊顯示,“北京小車匠資訊系統有限公司”的第一大股東為自然人熊運鴻,此人曾任上市公司華力創通財務總監,目前為華力創通董事、戰略委員會委員,而華力創通則是經緯恆潤的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

至於吉英存為什麼要以個人身份為“北京小車匠資訊系統有限公司”進行擔保,以及由華力創通董事、前財務總監控制的公司喪失對經緯恆潤支付欠款能力的原因等,經緯恆潤同樣未予回覆和解釋。

此外值得關注的是,在吉英存的借款用途資訊披露中,還包括了“家人及親屬間轉賬匯款”、“其他日常消費支出”等,這也就意味著吉英存的部分日常消費支出,都要以向外借款的形式來滿足。

再來看經緯恆潤的財務資料,經緯恆潤截止到2021年上半年末的應收賬款、存貨賬面價值合計高達25。3億元以上,佔總資產的比重將近60%,更是相當於淨資產的兩倍,這指向該公司的資產負債結構蘊含較大的經營風險和資金壓力。而且經緯恆潤在2019年、2020年和2021上半年的經營活動現金淨流入分別為1。42億元、0。46億元和-0。66億元,逐年衰退。

此外,根據招股書披露,經緯恆潤的存貨賬面價值在2021年上半年末高達13。09億元,佔總資產的比例高達30。31%,其中包含的“生產成本/合同履約成本”專案賬面價值高達7。65億元,佔存貨的比例為58。45%。對此,經緯恆潤特別披露到,“合同履約成本”主要系汽車電子產品開發服務、研發服務及解決方案與高級別智慧駕駛整體解決方案等業務執行及驗收週期較長所致。

這也曾引起監管部門的關注,在證監會下發給經緯恆潤的反饋意見中,就要求公司說明存貨具體的庫齡分佈情況,生產成本/合同履約成本對應的專案週期是否在合同約定範圍內,是否存在長期未結轉的專案。

通常來說,電子產品業務交付過程,驗收週期都不會很長,因此不會產生大額的合同履約成本掛賬,這一點從2018年和2019年經緯恆潤對發出商品和合同履約成本區別核算時就能夠看出,發出商品所代表的電子產品業務待驗收專案金額很小、佔比也很低;主要的“合同履約成本”來源是研發服務及解決方案與高級別智慧駕駛整體解決方案等。

但是根據招股書第283頁披露的主要合同資訊顯示,“研發服務及解決方案合同” 已執行完畢或截至2021年上半年末正在履行的金額總共只在2。5億元左右,“高級別智慧駕駛整體解決方案”的已執行完畢及正在履行的金額更是尚不足7千萬元,兩項合計完全不足以對應到高達7。65億元的“合同履約成本”中。

經緯恆潤高額存貨或無銷售合同支撐,董事長日常消費要靠借?